第一图书网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

任洁 任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任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

任洁  

页数:

287  

内容概要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考察了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与制度形成的关系、文化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起何作用、作用机制及作用限度等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学理层面上打破传统意义上把文化作为剩余变量排除在制度分析框架之外的作法,打开人们看待制度演化、变迁的崭新视角,有利于人们对制度变迁作更深刻和全面的把握。从现实层面上是为了解决中国在制度变迁过程中遭遇的文化与制度的矛盾问题。以期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其对中国未来的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思想导引、文化认同和制度评价功能,促进中国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和现代化发展。

作者简介

任洁,女,1977年12月出生,山东临清人。1996—2000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并获哲学学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并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并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等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中国哲学》转载。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基金项目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重点课题各一项,另参与课题十多项。

书籍目录

导论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二 历史经验和中国现实三 文化和制度概念的界定第一章 文化对制度形成的作用及其实践基础第一节 文化对制度形成的作用一 制度在自然演进和理性建构的合力中形成二 文化孕育自然演进制度三 文化导引理性建构制度的生成第二节 文化对制度形成作用的实践基础一 制度对文化的固化作用二 扬弃文化和制度的循环论证三 文化对制度形成作用的实践根基第二章 文化对制度变迁的作用及其限度第一节 文化作用于制度变迁的具体机制一 文化濡化与制度变迁二 文化涵化与制度变迁第二节 文化作用于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一 文化作为制度变迁的动力因二 文化作为制度变迁的阻力因三 动力因和阻力因矛盾的解决第三节 文化作用于制度变迁的限度一 制度变迁的实践原因与文化依据二 唯物史观与文化史观的对立三 文化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一个变量第三章 文化对近现代中国制度变迁的作用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制度变迁的现实情境一 现代化与西方文化的亲缘关系二 现代化的模式与制度变迁的模式三 制度变迁与文化滞后矛盾’的凸显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制度变迁的文化基因分析——以西方为参照一 社群主义与个人主义二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三 性善论与性恶论第四章 中国制度变迁的现实与趋势第一节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现实与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一 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历时性关系二 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共时性关系三 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本质与关系的认识第二节 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现实与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一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三 破除“普世民主”的理论幻象与实践陷阱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第五章 全球化与中国制度变迁的文化理念创新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境遇:机遇与挑战并存一 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二 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二节 文化自觉问题的缘起及其实现路径一 文化自觉问题的缘起二 世界各民族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三 中国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四 综合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三节 顺应中国制度变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 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制度变迁的作用一 思想导引二 文化认同三 制度评价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