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

王志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志清  

页数:

29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由王志清编著。
《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辽宁省西部一个蒙古族聚居村落——烟台营子村为个案,综合运用哲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民间文艺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性民族志、民俗志手法的运用与分析,在族群文化变迁的意义上探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语言民俗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民俗活动,目的在于相对系统地揭示出处于“日常生活”层面的当地民众在文化变迁中所做出的“
合宜”的文化选择,从而进一步探讨文化选择与村落乃至族群文化命运的关系。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侧重民众对文化选择的解释,探讨日常生活范畴中民众做出文化选择的深层次原因,强调入的现代化和少数民族村落以及族群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简介

王志清,男,1977年生,蒙古族,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1999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年12月-2002年10月在阜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工作;2002年考入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005年7月获法学(民俗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年7月获法学(民俗学)博士学位;2010年4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现为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特聘研究员。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研究回顾
 三 研究思路
 四 资料来源
 五 本书框架
第一章 烟台营子村的文化生境
 第一节 烟台营子村的空间坐落
 第二节 1948年以前的烟台营子村
 第三节 1948年以后的烟台营子村
第二章 地名与人名透视的村落变迁史
 第一节 地名折射的村落形成史
 第二节 蒙汉双名制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章 日常交往中的口头语言艺术与叙事
 第一节 传统民间文艺的式微与乡村大众文化的兴起
 第二节 仪式情境中的祝颂辞传承
 第三节 蒙汉语杂糅的民间叙事传播
第四章 日常经验中的教育观与语言态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影响与村民的经验反馈
 第二节 求学热潮中的经验认识与语言选择
 第三节 民俗教育与故事讲述事件
第五章 村落中的族际婚姻与语言观念
 第一节 语言能力与族际婚姻
 第二节 蒙汉语兼通的媒人
 第三节 族际通婚家庭的族属选择与语言观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惯与民众心态
 第一节 蒙语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蒙语学习的影响与民族意识的养成
 第三节 民众的语言态度与身份认同
结束语 问题与思考
 一 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价值评估
 二 当代农区蒙古族的族群意识
 三 人的现代化与少数民族村落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田野调查日记
 附录三 田野调查补记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 PDF格式下载



可以研究民族文化、文学的朋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