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张胜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张胜  

页数:

489  

Tag标签:

无  

前言

  想给我的父亲写本书,这个愿望可以追溯到16年前。上世纪的80年代末,在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岁月后,我这个总参谋部的战役局局长,一下子清闲下来。那时,我的父亲张爱萍已年届80,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已近两年。我想,不如借此机会请他系统地谈谈自己的人生和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由我记录,编撰成书。我给上级打报告,迟浩田总长批准我一年假,他说:这件事很重要。  我能天天和父亲在一起了。就像两个匆忙赶路的人,放下一切烦忧琐事,静静地回顾走过的旅程。在那些温馨的清晨和黄昏,我们坐在什刹海边那所居住了近40年的四合院里,听他一点一滴地回溯往事。父亲款款而谈,我间或提问,他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他的经历和情感,拍打着我的心灵,冲刷着我的思绪,我沉浸在不可名状的感动之中。不知不觉间,我为父亲录下了满满一箱磁带。  可是,当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40万字的初稿时,我突然发觉,自己距离父亲和他的那个时代还很远很远。就像父亲自己说的:“你就当故事听听吧,搞什么回忆录,书店里有的是,拿下一本,换个名字就行了。”  我才明白,面对的父亲的人生是一座大山,我看见的只是山上的一条小径,一棵树,一块岩石。因为我在仰视。不去探明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因果缘由,不去开掘和理解那一代人的人生信念和特有的行为方式,概念化、功利化地将局部表象简单地叠加,其结果只能是对他和他们这一代人从整体上的曲解。  我明白,自己在不经意间触动了一座大山。  几年过去。  父亲的生命就像西沉的太阳,我仿佛听见了时钟滴滴答答的催促声,生命在流逝。2003年7月5日,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作为他的儿子,我是多么希望他能亲自读一读我写的书啊。  但我也老了。转瞬间,自己的前半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早已离开了军队,奔走于江湖之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领略风雨。在商海拼打后的迷茫间,在异国漫长黑夜的寂寞里,在与亲人和战友欢聚的酩酊中,在偶尔追怀往事的一刹那,倏然闪过脑海的,常常由此而发的是对自己人生和父亲人生的感悟。如果他的人生像一道激流,这激流也将自己对人生的追怀融入其中。要写他,你就必须是他,这是一项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事业。  就文化现象来看,我把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看作是两个时代。从建党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55年间,姑且称它为革命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则进入了一个市场化的时代。对上一个时代而言,我们今天,同样是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上一个时代建立起来的文化道德体系还能驾驭眼前这匹狂奔的经济野马吗?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仰?公众又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呢?  我的父亲属于前一个时代,他少年时就投身革命,立志改天换地,并果真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我的儿子属于后一个时代,他精通电脑、英语和跨国商务,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这一代人,将走出另外的人生。  我则是跨越了这两个时代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在第一代人的影子里长大,注定了我们没有出息。童年时的模仿,青年时的崇拜,在世界观形成的整个学生时期,以他们的理想为理想,以他们的人生信条为生活准则。父辈的一切,都几乎潜移默化地溶在了我的血液里。顾炎武谈到写书,说“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不可无。”面对这个新到来的时代,写一本前人没有来得及做完的,而对后人又是需要的书,应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使命。  从头开始。我自信还来得及,经过多年的积淀,有可能做好这件事。我能以我的亲身经历和感知去把握父亲,以他曾有过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审视人生,以我的理智和判断由父亲而说开去的整整那一代人包括那个时代。我感到了周身无法遏制的灼热。  我关起门来,一个人,静静地回忆、思考,写他也写自己。好像他生前一样,我每天都在和他对话,讨论战争,军队,人生的意义和国家的命运。  这真是一种享受,虽然我常会写着写着就掉泪。我甚至都不想把这本书写完,我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作者2003年10月  修改于2007年7月5日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两代军人的对话,下面是儿子(即本书作者)给父亲写的简历: 张爱萍,1910年生人。15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的洪流,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上将。  他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前线司令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  “文革”中被关押五年,复出后因抵制“文革”错误第二次被打倒。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他的座右铭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 毛泽东说他:“好犯上!” 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 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 我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 1987年退隐。他自己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周围的人称他 “仙风道骨。” 2003年7月5日去世,享年93岁。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皖东北 1.历史在这里凝固 2.元始天尊的弟子们 3.战场上的游僧 4.殊途同归 5.草莽江湖 6.龙争虎斗 7.不以成败论英雄第二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1.苏北战场 2.战争叫女人走开 3.我是他的“克星” 4.我愿意为他做出牺牲 5.有所为,也有所不为第三章 第一代海军军人 1.诞生在小村落中的中国海军 2.两个跛子 3.带回来一架手风琴 4.陈船厉炮 5.首长和战友 6.老死杭州第四章 最后的战争 1.迷雾中的一江山岛 2.华东军区的心腹之患 3.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 4.战略的契机 5.目标,一江山 6.天空和海洋 7.见微而知著 8.“D”日 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0.战争奏鸣曲 11.让历史做结论第五章 最高统帅部 1.彭老总 2.和平年代的总参谋部 3.一把板斧 4.庐山云雾第六章 大漠黄沙 1.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2.周恩来和中央专委 3.青山处处埋忠骨 4.死亡之海第七章 桃花源 1.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2.理想的缩影 3.平民教育 4.毛泽东思想的信徒第八章 大彻大悟 1.走出桃花源 2.暗箱操作 3.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4.“文革”专案 5.让思想冲破牢笼 6.理性的思考 7.自由第九章 艰难的航天之路 1.召回 2.七机部230厂 3.达摩克利斯剑 4.在政治残局中 5.卢晨征的回忆 6.四块石头 7.困兽犹斗 8.生死由命第十章 强国之梦 1.老马识途 2.浩瀚的南太平洋 3.惹不起的人 4.水头如箭破夔门 5.在改革的大潮中 6.国防发展战略的对话 7.老革命面前的新问题第十一章 最后一个“士” 1.回归之路 2.末日到了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皖东北  像我这样生于战乱的一代人,很少有会对自己当年出生的地方留下记忆的。尤其是成长在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从小随父母转战南北,根本就没有家乡的概念。  在抗日战争的8年中,除了党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外,中国共产党在日伪占领区内建立了18块敌后根据地。其中之一的淮北抗日根据地,地处华中战略要冲,为日伪政权,蒋介石顽固派,以及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力量,三方争夺较量的战场。淮北根据地被津浦线,也就是今天的京沪铁路,分割成两块。铁路线以西,为豫皖苏根据地,俗称路西;以东为皖东北根据地,俗称路东。我的父亲张爱萍,就是皖东北这块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在抗日战争的前半期,他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的。  皖东北,也是我的出生地。从我懂事时起,父亲就常对我说:“我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在生你的那个地方。”他会在墙上挂着的地图上去找,习惯地用手指敲打着说:“皖东北!”  我的生命和父亲的命运就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  1.历史在这里凝固  1997年初秋,我终于下决心,重返我的出生地:皖东北。目的,我自己也很难说得清,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冲动在支配着。父亲那时还健在,只是很衰老了,他正艰难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已经无力与我同行。  我是自己开车去的,一路上,父亲成了我的“遥控领航”。他对我这趟旅行,兴趣盎然,我们不问断地用手机保持着联系。他总是用习惯的指挥作战的口吻说:“报告你现在的位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87岁的他,对眼前的许多事常会糊涂,但对当年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却是历历在目,说起那里的山川河流、道路村落,犹数家珍。  这是一条修建中的高速公路,两侧堆积着沙土石料。时近傍晚,路上的车越发多起来,想是要赶在天黑前多跑些里程。进入宿迁地域,前方的路就被堵实了,车辆排起了长龙,大多是卡车。我的越野吉普,只得沿路肩侧行。前方不远处横起了一溜齐人高的土障,一群老乡手拿锹镐锄镐,横刀立马,堵截在那里。显然,这是一起有组织的聚众闹事。不少过路的司机在愤然理论,听了听,大概是政府修路占了老乡的耕地,可补偿款又迟迟未到,上访几次没有结果后,便自己组织起来断路了。“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谁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嘿!都什么年头了,虽然也让人同情,但总不能明火执仗吧!远处薄暮笼罩的村落间像似有车辆在移动,只能是迂回了。我驶下公路,沿着坑凹的乡间机耕路绕道而行,往后看,一溜长长的车队也跟上来了。我们顺着颠簸的小路缓慢地爬行,眼见着要接近公路了,迎面突然开出辆拖拉机,拖着一车木头,横挡在路中间。“封锁公路是违法的!”“违法?在咱地盘上,老子就是法!”开车人熄了火,背对着我们抽起烟来。“你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小心政府拘你!”我开始吓唬他。“少来这套,老子见多了。”说着,跳下车,扭头便走:“不奉陪了,回家吃饭去啦!”这可真麻烦了。“搬开它!”我招呼道。司机们见有人指挥,便一拥而上。哪晓得路基一松,连车带料,统统栽进河里。原本只想吓唬一下,却生出事端来。我一挥手,快!上车。成群的村民们手拿棍棒、铁锨呼喊着奔堵过来。但他们来不及了,卡车一辆接一辆地冲上公路。我朝着车窗外目瞪口呆的老乡们敬了个军礼,谢谢送行!但最后几辆车还是遭到了袭击,土块和石头雨点般地投掷过来,好在都是些铁皮的集装箱货车。飞驶而过的司机们纷纷向我招手,呼啸而去。欢呼吧!胜利大逃亡。  车灯照亮了前方路牌:泗洪。  老爷子来电话了:“到了吗?”我讲述了刚才惊险的一幕,听得出电话那头他疑惑的神情:“咦?当年老百姓对我们可是很好的啊!”“我相信。不过这次,大概又把我们当成日本鬼子了!”  民风强悍啊!  一夜征程,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城,朦胧中,一种神秘而略带惊讶的回归感攫住了我的心。在我眼前闪现的,是低矮的黑瓦房,拴牲口的土坯墙,和一条条弯曲的时隐时现的田间小路,雨季的泥泞留下的车辙更增加了颠簸。紧张、疲倦、黑暗、迷路,已经无法再走了。我在路边找了个坡地把车停下来,今晚就在车上过夜吧。  清晨的阳光把我刺醒,瞬间,我被惊呆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湖水,波光嶙峋、水天相连。在初秋的骄阳下,湛蓝的湖水变成一洼洼耀动的金星,烟波浩渺,渔舟点点,一切都凝冻住了。  鬼使神差。昨夜的风尘仆仆和清晨宁静的湖光山色,我感叹大自然带给人生的奇幻。父亲的话在耳旁响起:“你,要记住,你生在洪泽湖边,青阳县(泗洪县)阳景镇大胜庄,生你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你的名字中也有个胜字。”  这真的是我出生的地方吗?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父亲已经过世,想起当年他说的那些话和注视着我的目光,我的心就在颤抖。  泗洪的美丽得益于洪泽湖。我走过祖国的许多山川湖泊,但亲历生我的洪泽湖畔,这还是第一次。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泗州地界,隋唐时称洪泽浦。黄、淮在此并交,连年洪水侵吞,泗洲城及周围均侵入湖底。明清两代,不断加高防洪大堤,洪泽湖遂成为“悬湖”,高出地面2~5米。“倒了高家堰(洪泽湖大堤),清淮(原清江市、淮安府)不见面”的民谣至今还在流传。  当地党史办的蒋中建同志后来告诉我,就这半个世纪来,洪泽湖被血洗过三次。日本鬼子一次扫荡就屠杀双沟百姓600多人,填埋坑里,掘出白骨累累。我军为掩护群众转移,一个连120人竞无一人生还。泗洪产的双沟大曲驰名中外,但我在互联网上搜寻,竟然找不到双沟惨案的条目。第二次,是全面内战打响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我军放弃两淮,洪泽湖工委姚克书记,带领一些干部藏于湖中。结果四周区乡县来不及撤离的干部军民越聚越多,达3000多人。你想,就凭个湖边的芦苇荡能藏多少人?又没有粮食、药品。走投无路中,姚克书记说,上面说撤就撤了,丢下了我们,组织上对不起同志们了,有亲投亲,无亲靠友,上岸去吧,但要记住,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出卖同志。结果,上了岸的,还是有上千人被抓被杀。好不容易捱过来的“文化大革命”一来,旧事重提,不说领导责任,全怪在下面,又是难逃一劫,多少人丧命。  湖光波影,无声无息。水际边成片的半生的矮树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鹭。霎时间,成群的白鹭惊恐地飞起,天空顿时就像张开了一张白羽的网,铺天盖地,真是非常的神奇啊!  它们真的会是亡灵吗?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车已经被成群的男女老幼包围住了,他们趴着张望,脸和鼻子在车窗上印成扁平。他们皮肤黧黑,用兴奋的目光直直的盯住你,憨憨的朝着你笑,表达着他们的好奇和友善。我想起妈妈曾多次说过的话:“你生下来后,你爸就负伤了,人整个不行了。鬼子不缴枪,国民党又大举反攻,两淮失守,当时真难啊!好几次要把你送给老乡,但兵荒马乱的,这一丢下,可真就是天各一方了。你爸说,这孩子今后的命运会怎样?我都不敢想。”看着周围好奇的目光,我在想,如果,我真的被丢失在这里呢?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有许许多多的孩子,不就是因为战争而失散的吗?那么,在这憨憨的人群中,在那些挥舞着铁锹追赶着汽车的老乡中,可能就会有我。  历史在这里凝固。这里的时钟似乎从不曾走动,我就像穿过悠长的时间隧道,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洪泽湖西的半城镇,是当年新四军9旅旅部和四师师部的驻地。在新四军纪念馆的墙壁上,有父亲年轻时代的照片,透过灰黄的底色,他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要和我说话。我看到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当年穿过的军装、用过的武器、斑驳的弹壳,我依稀闻到了他们年轻的生命的气息,那是散发着火药味的青春的气息。  当年,他只有29岁,独自一人单枪匹马地潜入到皖东北,以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的身份,经一年半的浴血奋战,拉起了一支队伍,大概就是拿铁锹追赶我的那些人的祖辈们吧,他们组成了一支抗日劲旅。最早称四总队,以后改为三支队,又叫九旅,就是现在的人民解放军××集团军××师。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由此诞生,“皖东北”三个字也由此被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所记住。  这里有雪枫墓园:父亲青年时的战友、新四军四师之魂彭雪枫师长就长眠在这里。松涛阵阵,凝重而空寂。在众多的碑文中,我看到了父亲为彭雪枫写的一首长诗,记得最深的两句是:“多年同患难,长别在战场”。当年为彭雪枫送葬时,这首长诗由彭雪枫创办的拂晓剧团谱曲并演唱。国民党反攻回来后,彭雪枫的尸骨被掘出抛撒。墓是解放后重建的。  还有江上青墓。江是父亲开辟皖东北时的向导和助手,是创建皖东北根据地的奠基人之一。这个才华横溢的儒雅书生,被敌人射杀后抛尸河中。当年抗演六队为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咏唱挽歌:“让几十里的弱流,亲吻你的尸身。死者啊,愿你手持巨灯,照着我们前行。”父亲把他的牺牲喻为:“我失臂膀,屋失栋梁。”  江上青墓碑上,父亲那信马由缰的字迹,模糊了我的视线。  皖东北、洪泽湖、泗洪、大胜庄,你不但记下了我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啼哭,更记下了父亲当年作为一个热血男儿的报国赤诚,这里有他的志向、他的足迹、他的成功、他的战友,还有,他年轻时代纯真而炽热的爱情。  洪泽湖,正因为你的美丽伴随着苦涩,才更加凸显出凄婉和空旷。  父亲晚年曾花费许多时间和我谈他自己。  他说:“我常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真正成熟起来,学会从全局上思考筹划,单当一面,还得说,是从抗战时开始的。皖东北,就是你出生的那个地方,是我独当一面的开始。”  皖东北,它太小了。如果说它仅是整个淮北根据地的一半的话,那么它在全国18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最多只占到三十六分之一。我没有很好地调查过全国其他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不知道有多少是和皖东北根据地这样,由几个人单枪匹马开辟出来的,但肯定是有。也许这才是皖东北对他人生的真正意义。这块引领我来到人间的土地,也是我父亲事业和人生走向成熟的起点。  去年,我再次路过这里,一晃间,又8年过去了。从京沪高速转下来,眼前是一条宽达百米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直达南京。我看了一篇报道,说是当年为了修路,抗法的、聚众的、拦路的,比比皆是。市委书记仇和同志因此受到围攻和责难,劳民伤财,面子工程,说什么的都有,状子一直告到北京。路的尽头是一块巨大的标语牌,刻着这位市委书记的决心:“务实苦干、奋起直追、自强不息!”8年前曾遭村民拦截和袭击的地方是这里吗?已无从考证了。  江山依旧,岁月蹉跎。半个世纪前,父亲曾在这里指挥过一场平定洪泽湖的水上大战,双方300多条船只,把个湖水搅得昏天黑地。父亲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总是将手用力一挥:“哈,打得他稀里哗啦!”  面对这片烟波浩渺的湖水,哪里还能找得到当年的影子?清朝人孙髯翁的长联写得好: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都付与苍烟落照。  在抗日战争的激流中,他是怎样被抛到这里来的呢?  2.元始天尊的弟子们  1935年10月,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终于可以歇息一下了。中央红军进行了改编,以刘志丹的陕北骑兵为基础,组建了第一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骑兵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一团,父亲被任命为团长兼政治委员。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铁甲骑兵,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可以想像,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建这样一支部队,中央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对他的人选,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父亲说,他明白这里的分量,“每一个战士,每一匹战马,都是我身上的一块肉。”但就是这样一支中央寄以厚望、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骑兵队伍,在父亲出任后的几个月,却在一次战斗中意外地遭到了失利。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教训。  2004年,在纪念父亲去世一周年的座谈会上,原兰州军区政委李宣化谈起了与骑兵团有关的一件往事。他说:“那年我去看望爱萍同志,说起到摩托化步兵第八师检查工作,这个师的前身就是当年爱萍首长指挥过的军委骑兵团。当我谈起要求部队继承发扬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时,爱萍同志问,部队知道他当年在陕北青阳岔打败仗的事吗?他告诉我说,讲战史,一定不要回避错误和失败,不管是对谁,都要实事求是。他要求我,告诉部队,一定要把他打了败仗的这件事写在战史上,以警示后人。”  1936年2月,陕北青阳岔,老爷子的“麦城”。  我是为了写这本书专程去那里的。从陕蒙交界的毛乌素沙漠的南端,沿长城故道向东行驶,看到的只有残壁的城墙,它们和破碎的沟壑、断裂的山脊、绵亘的黄沙,纵横交错,浑然一体。据说,当年构筑城墙的土是用米汤和羊血搅拌煮成的。史料记载“若锥过寸,则杀工匠”。就是说,城墙筑好后,用铁钉检测,如钉进一寸,工匠就要人头落地了。以此酷刑来保证筑出来的城墙“硬可砺斧”。但世上哪有能逃得过时间打磨的东西呢?当年辉煌一时的巨大工程,终于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


编辑推荐

  毛泽东说他:“好犯了!”;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评价父亲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  一个父亲人生的追求,一个儿子心中的挚爱。  两代军人心灵的对话:历时16年,儿子记录了父亲暮年时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回顾,和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抉择与思考。  以独特的笔法展现历史,以全新的理念揭示人物。  此商品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PDF格式下载



读《张爱萍将军》 返回
2008年第5期 2008-05-01 杨建业
张爱萍,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战将。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党内最高层是了解他、器重他、信任他的,但未必都喜欢他”。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儿子张胜,根据与父亲16年的相处写成一部札记——《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2月版)。该书记载了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也追述了其一生独特的心路历程。
张爱萍于1927年大革命低潮时,在家乡四川达县加入共产党,19岁参加苏北农民暴动,组建红14军,负伤后去上海,从事地下斗争,曾两次被捕入狱。到中央苏区后,任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兼任少先队总队长。长征开始后,少先队编入红三军团,他转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长征中,先后率领红12团、红11团、红13团,作为红军主力,一路夺关斩将,渡赤水、逼昆明、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狙击马步芳骑兵,一路打到陕北。抗战后,他独自一人到皖东北,年把功夫就拉起了7000多人的队伍——新四军九旅。解放后,担任解放一江山岛的总指挥,统领陆海空三军,一战告捷。之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主抓“两弹一星”,长年奔走于北京和戈壁大漠之间。
张爱萍将军一生历险无数。苏北负伤后手臂一直无法伸直。在中央苏区时,差点被当作AB团错杀。长征时,和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到前沿观察敌情,被敌人发现,一排子弹扫来,邓萍的鲜血和脑浆溅了他一身,有人说,邓萍是替他死的。在陕北青阳岔,他率领军委骑兵团攻占匪巢时,一颗吱吱冒烟的手榴弹落在脚下,已经来不及躲避了,将军大喊一声,你炸不响!手榴弹果然没响——居然是哑弹!抗战末期,一次意外事故使将军脑部严重受伤。“文革”中身陷牢狱五年多,摔断腿致残。1975年复出,工作不到10个月就第二次被打倒。
或许这算不了什么,那一代战将,哪个不是从枪林弹雨的死人堆里滚过来的,哪个不是战功累累,伤痕斑斑?引起我注意的是——
毛泽东说他:“好犯上!”
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
邓小平说他“惹不起”,“不懂政治”。
张胜对父亲的评价则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
将军说,一直到“文革”前,他都相信党内有正义。“文革”之初,将军陷入无妄之灾,起初也曾多次向中央写信喊冤申述,但当“九大”新闻公报见诸报端后,将军“彻悟”了。他说,你看“九大”选出的政治局名单,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党内宗派集团嘛——林彪、江青的宗派集团。所以,“不是我有什么问题,也不仅仅是有人想报复我,整死我,是党出问题了”!从此,他不再喊冤,而是为党担心、愁闷。将军衷心拥戴毛泽东、服膺于毛泽东思想。他说:“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没有人可以超过毛泽东的。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不知要走多少弯路,这是我亲身的体会。”“我们当年搞出两弹一星,就是靠毛泽东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实践论》、《矛盾论》,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这种拥戴和服膺是理性的,是一个经历了中国革命正反两个过程后的红军将领必然的选择。但他对领袖绝不迷信、盲从,从不为尊者讳。“在庐山,彭老总是不该说你是小资产阶级,但把人家整成这个样子,没有道理嘛”。“还有对罗(瑞卿)。为了拉林彪,就由得他把人家往死里整,党内还有正义吗?还讲一点原则吗?”1975年,将军第二次被打倒后,坚拒检讨。他说:“没有真理,任何人都不能让我低头!”
他还主张毫不留情地彻底清算“文革”,不赞成对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
将军在许多大事上都有独立见解。回忆当年“批邓”中华国锋为他解围,他说:“华国锋同志是个很厚道的人,我一直很感激他。”
有关国防工业改制问题,他和当时的决策者也有分歧。“不要以为什么都是商品。市场经济也不是唯一的,国防、环境、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就不是市场说了算的嘛”。“我不反对改革,我说的也是改革。是步子大小的问题。在国际高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谈何容易。弯子太大、太猛了,多少年都捋不顺,掉下来,再赶就难了”。“你看看文件上写的什么?‘等将来有了钱,可以买上它一万架飞机。’国防工业、国家安全究竟走什么路?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和原因”。将军的警告很快成为现实。1980年代末,中国遭到西方封锁,军事技术10年冬眠期到来,欧盟至今仍为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争论不休。
上世纪80年代,全民皆商,军队也参与进来。将军对此极为愤慨:“木必先朽而虫始蛀之!我看要垮台就垮在这上面!”“是在外敌入侵时能够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军队吗?”“军队一旦向钱看了,军队的光荣就完全玷污了。解


张爱萍,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开国上将,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人,常在《中国少年报》上给孩子们题词。心想一定是个儒雅的文将军,否则那么多将军,干吗他给我们小孩子题词?看完张胜的书才知道,错了。张爱萍当然文采飞扬、吟诗赋词。但绝不是“文”将军,恰恰相反,他个性倔强、耿直正派、好犯上,战争中打出来的有名刺头将军,天真得可爱。1、很奇怪为什么从抗战写起?红军时期他的职务也不低,已经是师团级了,开国上将几乎都有红军时期的辉煌,他也有很多值得写呀?像五次反围剿、血战娄山关、二万五千里。后来明白了,抗战,那是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赤手空拳,一点一滴开始,终于开创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成为我党领导的18个抗日根据地之一。2、绝妙好词:骄傲、固执?这和坚持原则、据理力争怎么区别?独断专行?和力排众议怎么分清?当然是看效果。按我的意见办,结果如何?你在那里嘀嘀咕咕,干成了什么事?我一直为此忿忿不平,却找不到好词。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太好了。3、出身红三军团,彭德怀的部下,受彭德怀的影响很大。和解放军的许多将领一样,彭德怀出身低微贫苦,但在他的身上丝毫没有流氓无产阶级的匪气和发迹后贪图享受的农民阶级的短视。他刻苦、俭朴、不好声色,与部属同甘共苦。虽然也曾错误地对待了刘帅、粟裕、萧克等人,但就思想体系,他是反对树立凌驾于全党之上的个人权威的。他没有自己的山头。因为淡,看似白;因为清,看似无。4、一事当先,只想工作,不想其他,连听都不想听。是吃了不少亏,也在坚持中作出辉煌成就,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立,新中国海军创建,解放一江山岛的立体战争。如果在生活中聪明过人,精于算计,往往成不了气候。5、书中隐去了许多人的姓名,可我仍能猜得出那是谁。张胜想不通:这些人不尊重历史事实,捏造证据,逼迫诱导证人做假证,陷害忠良,折磨党的高级干部。而这些人并不是地痞流氓、土匪无赖,也不是混进党内的异己分子,而是党的高级干部,是中央委员!是老红军!是三八式!有的人甚至是上将军衔!纯粹为了迎合、为了个人向上爬,才如此残忍、下作。最让我震撼的是,一个在文革中作恶多端的专案组副主任,级别应该不低,文革后临死前,良心不安、后悔,托人梢话给张爱萍请求原谅,否则难以瞑目。按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料张爱萍沉默了许久、许久,断然地:不行!这是不能原谅的!我绝不会和这种人说一句原谅的话!这不是我和他个人之间的问题。不行!绝对不行!我震撼!我同意!原谅,多么高尚伟大的词,它绝不是廉价的。人生有可原谅的,也有永远不可原谅的。记得我的父亲在文革后,见到那些丑恶的造反派,有的还在一起开会、工作。父亲多数是原谅他们了。我的岳父,一个知识分子,在大学里几十年,文革前、后见过多少人的表演,文革后也原谅了,为什么?岳父的解释:那是大势所趋势,不怪他们。很多人像黄克诚、罗瑞卿、邓小平在文革后也原谅了。唯独张爱萍,是我见到的,唯一一个坚决不原谅的老将。为什么?他不原谅的是什么?我以为,是人品。纵观文革十年,语出惊人的不少。名气大,未必人格就高尚。爱因斯坦在怀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6、更让我佩服的是,张爱萍竟然早早就明白了,在“九大”之后,他一看中央的名单就明白了,完全是宗派主义,从此不再申诉、不再检讨,不再请求复查。他的心从来没有这样平静如水。文革前,他的内心还有对功名的冲动,对事业成败的浮躁。在狱中,还有洗刷自己的渴望。现在,全没有了。他相信他自己,他还是他,是你们变了,是你们丢掉了自己曾经追求过的理想。他说:“如果党坚持这些错误,丢掉、背弃自己的宗旨和信仰,那就不是我要加入的党,也不是我要革命的党。我可以走。”多么铁骨诤言!简直和《亮剑》中的赵刚一摸一样!他绝不肯疏通、求饶,彭德怀乞求过,刘少奇乞求过,但他们还是必须去死。7、感谢这本书,让我有机会记录《571工程纪要》的选段,它来自最高层,来自一个文革发起者、捍卫者的心底:“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群众和基层干部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统治阶级上层和腐败、昏庸无能、众叛亲离。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酝酿,社会主义制度收到严重威胁,笔杆子托派集团任意篡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的私利服务。用假革命的辞藻代替马列主义,用来欺骗和蒙蔽中国人民的思想。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


前不久,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推荐了一本书,他的话太牛:“一般中文的书我不看,而这本书我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我比不上十分敬仰的教授阅读的国际化水平,这辈子只能读母语中文写成的书。但听了教授的话,还是让我忙不迭从网上买了来,结果这一读,人就像着了魔。《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胜,这本书是他历时16年采写其父张爱萍将军,并以对话形式成书的传记式作品。53万字的书,我是逐字逐句用心读的,前所未有的投入和认真,也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感动。作者在序中说,“我甚至都不想把这本书写完,我的每一天都有意义。”我感同身受。一本传记,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固然有其独到非常之处,但我想最主要的是从中看到了我们这个共和国从何而来,是怎样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什么选择了这条建设和发展道路,温故知新,才深切感受到他们奠基和开创之艰难和伟大,以及做事做人的智慧和风范。张爱萍,开国上将,井冈山时期的红军指挥员,抗战时期单枪匹马创建了皖东北根据地,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创建者,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导者……在张胜的记述中,有这样一件事:1949年底,张爱萍奉命赴苏联为新建的中国海军落实对方承诺的援助。但他只带回了一把海军佩剑、一些油画和一架手风琴。苏联人有自己的海洋战略和国家利益,无可厚非。但只参观了人家用于旅游的阿芙乐尔号的海军司令张爱萍,从此就有了终其一生的主张,坚定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可见,从人家那里是要不到你最需要的东西的。既然要不到,就得自己做。但谈何容易。上世纪六十年代,饭都吃不饱,要搞原子弹。这是战略需求,有了原子弹,中国才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和保障。但怎么搞,我们一穷二白,从零开始。张爱萍在做了大量调研后,开出了一个吓人的清单,如:所需树脂原料320吨,现生产20吨;需工程设备1305项、8万多台件……可怕!难怪主管部门要下马呢。但他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问题不在于钱,而在于组织协作和挖潜。材料与设备的缺口,蕴藏在中央地方各个部门之中!冶金部、一机部、二机部、天津、上海……都有任务,全国大协作大会战,举国体制,形成强大的攻关力量,这是中国特色的国家优势,是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强国之路。这本书中最后部分的一段话让我落泪了。十年前庆祝建国50年,请张爱萍将军寄语,他对代笔的同志讲了四条——既然是个叫花子,就要随时准备好一条打狗棍;文章出来,变成“居安思危”;等着国家富了,再拿钱去买武器,那是一条危险的绝路;文章写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要把我的“统一领导组织下的大力协作、联合攻关”的提法,修改成横向联合、互利双赢的商业语言;文章略有修改;最后转告我的同志们,商品社会了,不要把自己的人格也变成商品卖了。文章发表时改为,发扬为民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多年来的文字工作,让我们习惯了以规范用语,做官样文章。但是也许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例行刷新之后,我们漏掉了前辈留下来最为精华的东西,关于打狗棍等等,其实今天读来何其深刻,又如此生动质朴,这是我们从开创了新中国的老一代人那里继承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如果我们把这些丢掉了,那就真是不肖子孙。


57个开国上将,张爱萍应该是最有个性风骨的。他不是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的嫡系,却分别在两位曾经的军团长(彭德怀、林彪)身边担任副总参谋长。他是华东军区(华野)、新四军出身,英勇擅战,却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在苏联养病。他陆军出身,却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司令员。在文化底子较薄的开国将帅中他是最有文彩、书法尤其擅长。他非常有个性,连毛泽东、邓小平都让他三份,上世纪80年代末的风波中,他是让中央头疼的老将军之一。他是***的养父江上青烈土的亲密战友,烈土的碑文都是他亲笔提写。张个性鲜明:在抗战时和彭雪枫是互不服气,却又惺惺相惜。因为打一江山岛,令当时的华东军区副司令许世友耿耿与怀。文革中,对陪同毛泽东在开安门接见红卫生竟然借故推辞。和赵紫阳因核电建设问题,被悄然罢免副总理职务。等等,他身上有许多特立直行的东西。就象文革后,别人找理由开脱,“文革中谁没有整过人啊”,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只有他,对于别人临终前的原谅请求,直接回绝:一生从不原谅。这就是张爱萍,文人底蕴、武人性格。书非常好读,也很耐读,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张胜对父亲的浓浓爱意。可以说是近年来,写的非常扎实的传记作品,不象有些领导人的自传:要么写成文件政策的合集,要么写成中共党史,只见高大全,不见活人血性。相比之下,此书应该是标杆。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是一部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书。儿子写老子,使这部书包含了感情;军人写军人,使这部书充满了理解;流畅的文笔,坚实的材料,以及——最重要的——张爱萍将军本人的传奇经历,使人难以释卷,一读为快。对军史、党史、新中国史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不要错过此书。


大多同志对两类书会评价,一类是读了以后大呼上当的,一类则是读了以后酣畅淋漓的。所以,大凡评论多多的书,都需要注意了。张胜将军的书,显然属于后者,字里行间倾注了大量对父亲张爱萍的爱,却又坚持恪守中立、客观,信手拈来带出了大量历史上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或者某些故事背后的故事,通过张爱萍将军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是本实在的书,也是本欲了解中国革命史应读的书,父子两代军人的人格对当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感召力十足,年轻人读来总会受益匪浅!


这本书已经陆陆续续买了若干本,都被朋友借去不再送回。

我非常喜欢的是作者对张爱萍将军的描写比较客观,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立独行方面,没有某些作者的党同伐异或胡乱吹捧。譬如,对张爱萍与粟裕的关系描写,一方面毫不避讳在苏中战役、解放台湾准备工作、一江山岛战役上的争论,一方面非常明确地把粟裕主持总参工作时期予以历史上工作成绩和军队建设“最好”的评价。看得出来,那一代老军人之间,为了工作多直言坚持个人的看法,但为人光明磊落,彼此感情很融洽。这种君子风范足以令今人惭愧。
事实上,张爱萍将军那一代人很多率真如童子,理想主义色彩很强烈。
写人写性格。如有好导演,张爱萍将军可作为那一代中国将军故事片的主人公原型。


张爱萍将军是我最敬佩的军人。有风骨、有血性、有文采、有胆量,本书描写的很真实感人,有些篇章看的我血脉喷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描写他晚年时的境界更是超尘拔俗,绝非常人能感受到的。好书值得看,有其父就有其子,儿子好文笔,真感情。


党国要人的回忆录不少,但多如传主张爱萍所言,书店里随便拿一本,换下名字就成。但这本以张爱萍与其儿子(前总参战役局长)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回忆录,就像传主一样,有鲜明的风格。记录了党国要人间血淋淋的生死厮杀,令人触目惊心。张爱萍是不可多得的有高尚品格的政界中人。本传记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以前读过《从战争中走来的》电子版,觉得比较客观,据说联想的柳传志也读了此书,而且还邀请本书的作者也就是张爱萍的儿子张胜交谈,从这本书看,杨成武上将是以为政治品质很差的人,应该受人唾弃


军人是一个庄严与神圣的字眼,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又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老少两代军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与见地


一个真实的张爱萍将军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一个做了许多贡献的、不被理解也不低头的汉子,一个真正的人。每位读者必有收获和体会。谢谢张胜为大家提供了这么感人的传记。


毛泽东的时代是个大气磅礴人才辈出的时代,他像汉高祖,我们的时代包括现在,都像汉帝国,尽管有曲折、错误和悲剧。张将军否定毛的是文革,别的还是肯定的。他肯定是,但一定要把非说出来,无可厚非。但我说没有毛,就没有他,没有林彭,没有周总理。他们都是待文王出以兴。在此声明:我热爱张将军,也热爱他们。


张爱萍官拜开国上将,他是一个纯粹的人,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
为了承诺,他不惜得罪当时国家的老大;
在逆境中,他没有弯曲自己的腰杆,没有丧失自己的原则;
官拜高位,他没有打击报复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但也绝不接受所谓的忏悔。
做人当学张爱萍,尤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


非常好,深受感动!张爱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传记,文字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有对将军父亲的仰慕、崇拜,对国家、军队的热爱。看完此书,再去了解张爱萍将军,也许会对自己身上的责任有更清醒的认识。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强国论坛最初建立是为纪念张。据说这本书也有白马博士一份功劳,有兴趣的不妨一看。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感受了各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变迁,从传统中走来,特别能体会和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公的情怀。我们的子孙后代真的应该永远铭记这一辈老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作者与父亲张爱萍将军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好,不代表完美。书中肯定有笔削,到了某个历史时期,立即语焉不详。再就是因为属于近现代史,很多人物未敢指名道姓。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很多事情没有是非的。
上面是不足,下面没什么可说的了,值得看!其实,我们的开国元勋,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传奇,都有极其复杂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经历和阅历,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具备的了。既然没有产生的条件,不妨看看人家,也算满足自己的做英雄的欲望了


1、我突然发觉,自己距离父亲和他的那个时代还很远很远。就像父亲自己说的:“你就当故事听听吧,搞神秘回忆录,书店里有的是,拿下一本,换个名字就行了。
2、我才明白,面对的父亲的人生,是一座大山,我看见的只是山上的一条小径,一棵树,一块岩石。因为我在仰视。
3、“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事情在另一代人往往看得平淡无奇。---丹尼尔 贝尔

真实真挚


真实,震撼,感受一个真实的军人心路。体味党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对张爱萍的生平重大事件详细记录,同时可以从个人的角度了解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值得一读。就是块头太大,需要一些时间


部分章节是一目十行的,比如90年以后的内容
部分章节极为投入,乃至带入情节,比如,抗战期间在皖东北的工作开展--我也读过高饶事件,略了解黄花塘事件,以及饶陈之争.
弄不明白的是,此书为何对饶曲笔--这已是很多百姓都知道的,很多出版物里都写到的事情.

对于张老将军文革期间的遭遇,读得很投入,作者写的也非常真实.


不可多得之作,值得读的书.


买了之后才发现不是自己原想的,本以为是专门思考战争的,确实张爱萍将军的人生记录,不过我个人也好喜欢,有志同道合的应该拿来读读,深深地为革命前辈感染!


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将军,和一批不怎样的将军,人和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差距呢?看看建国以后,有多少将军是真正在做一点事的?不多,不过张爱萍肯定是一个。


展示了张爱萍将军的崇高人格和骨气,文笔生动。也揭示了以往政治运动中的一些黑暗内幕。


还原一段真正的历史,一些历史上的人物。老公是军人,所以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推荐一样感兴趣的朋友。


由于书中的人物,许多都还健在,当代人写史,难免有讳忌之词,但比一些书说的真话要多得多,对我党的执政道路有了深刻的认识。建议大家阅读。可以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这本书看了几遍,个人认为是描写第一代中共领导成员中最真实的,也比较客观。向老革命家致敬


喜欢张爱萍将军,或许是因为他的名字,将军爱宝剑。


真正的军人


像张将军那样的人太少了,不能多说了。。。。。。


难得的好书,大家说了这么多,我就不说了


没有套话,更没有假话,在当今,确实是难得的好书。讲述的那代人,充满热血,富有激情,胸怀正义,这在当今物化的社会更加难见。读这本书,对心灵是洗礼,更是教育。


非常喜欢这本书:1、感觉很真实,胜过无数的老帅、老将军的回忆录;2、文笔挺好,估计是有高人执笔;3、关键是报了不少料,这个是别的回忆录缺少的。也许是社会越来越开放的缘故吧。搁在以前,未必能够这样直言不讳。


对话中还是能看出点...


对中国当代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特别是对我军史上的一些特定历史背景感兴趣的看看,将受益非浅。作者文笔很好,有着特殊身份和家境,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好多真实的史实别人也许这辈子也不会知道。


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人为什么活者,应该怎样活者,此书给出了一种答案,并且记录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人深思,此书很值得一读。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一种新的回忆录写法,却道出了人生的精髓、思想的精华!关心国防建设的各位都应该拜读一下,这里有一定有你共鸣的地方、有你想法继续前进的源泉!纵然不是这样,在这本书里和爱萍将军学做人,也会感觉畅快淋漓!思想不朽!


写一个好人的一本好书


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历史回顾书籍了。可贵在不讳不避,意气纵横。我最喜欢的是一些细节描述,这往往是回忆录不提及的。有了它,才是真的历史,否则只能是大面流水账,味同嚼蜡。刚看了一小半,继续看。


从战争走来的人 会不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很真,值得拥有。揭露不少内部信息。

另外当当送货很给力,不到14个小时就送到了,赞一个!


我18号才订的,19号晚上就收到,太快了,赞一个


写得真的很不错,了解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值得一读。


非常好,很客观


书到的时候,好厚的一本,老革命的精神值得一读!


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


书是正版的,很好啊!


正版很赞,书写的很好,内容很不错,挺好挺好


柳老喜欢的书,增加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提升你对于政治智慧的领悟。


让人了解历史


从战争走过来的老一辈,是我们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人的榜样.相比他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可以称得上是磨难呢


这本书从网上看了一部分后就决定一定要买来仔细阅读,非常好看


是本书,但是不如炎黄春秋中的内容详尽,始终是体制内的人,说话还是很有保留的。


我在当当网买的东西,每次都能知道啥时发货,啥时运出,啥时送货。真是很不错。


透过文字,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走过的道路。不要只看表面文字,看内在反映的中国近代政治的针织情况。


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相当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送给男朋友的,他看了很喜欢!内容很客观真实


一直都很期待这本书,很不错。


很值得一读,很感人。


帮领导买的书,封面什么的都不错,价格也很便宜,值得购买


很早就有人推荐,一直没有买到哈,在当当搞定了,不错!


看起来挺累的


看着老公认真看的样子,应该是不错的。


帮人买的,非常喜欢


感觉不错,没来得及看!


以史实为基,可读性较强


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


挺好的,派送很快,正用心学习~


喜欢,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敬。


书写的不错,因为身份的特殊性知道很多内幕,值得一看。


好书杨奎松推荐的


好书!感谢当当!!!


很好的书 透视军事家的内心世界


帮朋友买的,很喜欢很受益。


可读性强,这样的书太少了.


不是所有的回忆录都有这么多这么近的内幕的。


非常好的书,知道了很多决策内幕,但我估计这书卖的不好,呵呵


向老人家致敬!


果然是和以往的传记回忆录风格截然不同,看完这本,别的就看不下去了


买了3本非常值得一看


此书通过父子两代军人的对话,记录了晚年的张爱萍将军对自己戎马生涯的回忆,特别是他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抉择与思考。跟随着将军的讲述,皖东北抗日的血雨腥风、新中国海军初建的艰辛、一江山岛的战火风云、大漠深处的热血忠诚……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的强国强军梦在眼前铺陈。“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事情在另一代人往往看得平淡无奇”——也许是吧,然而更喜欢这样的描述——“信仰是英雄人生和完整人生的必须”,具有这样信念的人,总会印在一些人的心里。“境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将文山先生的词句送给张爱萍将军,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作者“退役”后是无官一身轻,加上时下政治气候与文革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写来挥洒自如,大胆放言,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张老将军的革命生涯和传奇经历,张将军是个人物,是个有个性的老将军,在中国官场上难得见到的异类,敢说,敢干,有个人独立思想和见解,实际工作能力超强。作者多少流露出为自己父亲因耿直受到不少不公甚至悲剧处境而为之报不平,但其实老将军一生尤其是晚年到达了一个其它相同资历的将军没能到达的高度,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了人生的辉煌,共和国有十大元帅,十大将,五十七员上将,同样比较,有才华而不走运的更多,而张老将军是辛运的,起码他是死而无憾,很多人比如胡耀邦却未必啊!向张老将军致敬!


这本书很厚,53万字,特点就是作者作为大将的儿子,有很多自己多年来的思考和心得。这是很大的成功,但书不是俺时间顺序写,上来就写皖东北根据地,当然这是大将开始崛起的地方,也可以理解。另外,本书的瑕疵也许就是作者写了太多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而作者又恰恰不是专门的研究者。尤其是写到文革中,显然无法超脱个人家族的利益恩怨,完全否定文革。这个态度即使在高干子弟中也是落后认识了。看看老田关于文革的文章吧。


这不是一部说教的书,也不是一部简单重述当事人话语的书。书籍采用了父子对话的形式,这样无形中就讲自传这种原本严肃郑重的事情平民化了。书籍回顾了张爱萍将军的一生,通过将军的一生,也让我们回顾了党和军队创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东西,一些有别于我们以前了解和认识的东西相比较此前市面上的各种回忆录、传记等,本书应是一本极其难得的、较为客观的描述,虽然受制于当下的实际,一些内容也只能采用含糊或者一带而过的写法,但细细推究,还是能从中看出不少端倪。当这样的书籍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对于过去的那段历史将有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和收获。谢谢张胜,谢谢张爱萍将军!


收到书已经很久了,也看了两三遍,有时候一些情节让我总是热泪盈眶,从民国到解放前是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英雄倍出的时代。自己学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也翻阅了很多那时的史料。张爱萍——新中国海军的缔造者,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张爱萍写成了完人,作者为长者讳,降低了可信度。不过瑕不掩瑜,披露了不少“内幕”,比许多官修的传记强多了。


看了之后超级佩服张爱萍,那个年代的人确实非常牛逼


虽然文笔粗看上去有些幼稚,不过作者本来也不是一个文人,重要的是记录了一段历史,介绍了一个英雄。特别是关于十年的那一段,看得很过瘾,了解了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可惜,囿于规则,不能指名道姓,还是看得很累的。那是一个考验灵魂的时代,很多战争的英雄却倒在了灵魂的考验面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一群英雄,一个时代,一段传奇.


还行吧,对父亲的赞美比较多,有点内幕,但是不多


写了一段历史,给人一种感觉是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并不一定能成就大事业,只要好好做人就可以了.也写出一些党内斗争的丑恶,一些身居高位者也可能有丑恶的灵魂.


书的内容能写到这个份儿上,在国内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只提一点小意见,作者的写法似乎有点文学化了,忽前忽后的,主观议论也多了些,是很热闹,但于传记而言,平直一些似乎更好。


比较喜欢这类的书籍,了解战争时期的真实性


未看,不好评价。


另然书中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但是发生的人和事在中国不会过时,可以一阅。


文笔不错,也印证了历史许多谜团,有点意思,很好的历史资料


不错的书,详实的描写让我更多更全面了解了一段历史.


此书写得很感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