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与《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
2001-04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陈江岚
193
98000
无
翻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每个领域、每个时期都产生过具有巨大影响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在名著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伟人,他们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然而,对于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普遍存在对名人名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而名著,是人类进步的阶石,它在与物质世界的比照中,体现了精神的价值和力量,这是当代人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也是最深层的素质培养。 1998年年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海飞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通过通俗、生动、简明的导读,使青少年对于中外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著名人物有更加切实的了解,对于曾经并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名著有一定的领会,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接着,出版社组织了编委会,由一些专家、学者通过认真的筛选和反复的论证确定了书目。本套丛书最终确定的书目,打破以往名著丛书的单一架构,特别注意到了知识的整体结构,除文学名著外,还选了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名著,使知识的分布合理,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力量”。每册书基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生平;第二部分介绍原著梗概;第三部分是评介和导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青少年的阅读和名著的传承。 本套书选定书目的原则是: 1.首先考虑权威性和知名度,即经过历史检验被公认为具有重要地位、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名著。 2.在比例分配上,文学名著约占 52%,计26本;人文(社科)名著约占36%,计18本;自然科学(非纯专业,带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和哲理色彩)名著约占12%,计6本。 3.适当考虑时间跨度,从古代到近现代,同时,也考虑到典型性,如《马可·波罗游记》、《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50本名著的选定,经过出版社的讨论和论证,参照了各种推荐世界名著的书目,征询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在编写过程中又作了少量调整。 参加编写的作者既有资深的专家学者,也有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中级职称以上。在学术和写作上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学者。 全部稿件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省级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审阅,这些专家学者有的就是名著的翻译者和专门研究者。这些专家所提出的意见普遍十分中肯、具体、明确。所有的作品都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对于青少年读者,这套书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是说,首先通过阅读这套书产生一种“名著意识”,如果青少年读者对名著很感兴趣,可以找到原著阅读。 在凝结了作者、编委会和出版社大量心血的读物即将付梓之际,我们向一开始就给予大力支持的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向所有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真诚的感谢!作者在写作中参考、借鉴了许多著作和文章,一般都列出了参考书目。在此谨向有关的翻译家、传记作家、评论家致以诚挚的谢忱!同时殷切地希望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对书中尚难避免的瑕疵纰漏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引言第一章 热烈的怀疑者第二章 一本向传统租正统观意挑战的书第三章 科学和宗教的碰撞第四章 走出宗教的阴影第五章 正视赤裸裸的事实第六章 不要用话语来禁锢我们的思想第七章 追寻高尚的生活后记
无
最近感觉基督教会的力量越来越大,一次在公交车站也碰上有教徒鼓动我入会。我对基督印象不错,但对基督教会的做法常不能认可。就如同对佛陀的印象挺好,但看到庙里的做法就有些别扭。上次在仙湖弘法寺,我站在佛祖面前注视,希望有所心灵的启获,谁知被一名保安怒斥,大约是觉得我有大不敬,或是别人都对那佛像叩头,你却对视佛祖,岂非对他人不敬?我也颇觉无奈。所以在当当上看到这本书,就想听听罗素对宗教的看法了。当时以为这本书是罗素的著作,看了才知道是个导读。这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写的一套“人之初”读物中的一本,编者原意大约是帮助十多岁的青少年树立人生观吧。罗素的东西我之前没有读到,虽然是青少年读物,也不妨读来。哪知读起来就不能罢手,直恨相见太晚。虽然名字是有关基督教,但其实涉及的问题很广,包括宗教的实质,民主的含义,什么是自由,科学精神,生活的目标等等,都直接针对我们心灵中时常困惑的问题。从前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虽然我也常对这些命题有所思索,但看到罗素的观点后,才觉得一些矛盾得以明确化解。罗素的逻辑性相当缜密,其结论因而直切要害,阅读中常觉醍醐灌顶,又不时感到恍如隔世。这样的阅读已非愉快可言,却如同服下了大补丸,浑身冲突不自在,还需仔细消化才能更得裨益。因为书中各观点已经阐述很好,我就不在此书评中更多聒噪。只是想再次提醒读者,本书并非罗素原著,而是编者的导读。最可贵处,是这两位可敬可爱的编者,竟把罗素的文章解读到如此透彻和条理,不仅必要的引用了大量原文,即使是编者自己的陈述,也具有相当的理性及智慧的光辉,使我常常感叹。为少年们如此下功夫的写出高水平的导读,也不知有多少青少年能够领略。其实岂止少年,怕是年过半百,需要读此书的“人之初”者也大有人在。最后我引用编者后记中一段话对本书做个注脚:“当年在复旦大学校园的大草坪上,我们无数次的讨论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看到好书,就互相推荐。现在已经想不起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罗素的这本文集,但当时热烈的讨论却还言犹在耳。”我仿佛看到阳光下,编者那一代大学生们在思想探索中的快乐,一时神往。这样的快乐,今天还会有多少呢?(P.S.最近在当当买书,发现上边有个评论的功能,就决定此后将各书评都转贴在当当上,也许会产生更多的交流。之前的书评也会陆续贴上。希望当当看我评论辛苦,也能多给我些折扣罢。)---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56077010088pr.html
罗素的书总是好书,关于罗素的书也是好书
不错的小书
多买几本
接触佛法后,个人觉得还是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更好些!
请注意,这不是罗素的原著,而是对该作品的评论。
这是一本写得很一般的书,是因为书名的缘故我才买了,以为是原著,其实不是。看起来像是作者在以这本书作为论文申请职称或者学位,但确实写得很一般。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出版商,做了这样一个题目很想罗素自己的作品。希望大家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