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腓特烈大帝

(美)基特里奇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作者:

(美)基特里奇  

页数:

123  

译者:

蔡朝旭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及其野蛮史)乃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或野蛮)积淀的结果,是历来各个民族的人民都参与其中的人类共业。但是每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贡献及其影响却各不相同。我们总是会希望了解历史上所有的人,但实际上往住只能是了解其中少数特别突出的人、个别的人,因为这些人足以代表或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时代及其特色。《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丛书,就是这样性质的一套丛书。这套书选择了历史上最有特色和最具影响的一百多位历史人物,凝练叉不失生动地介绍了他(她)们的生平业绩和影响。  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历史学也是不断在进步的。读者们不必把这套书看作历史的定论,但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并有助于对历史的反思。毕竟这里的人物确实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最有影响而又最具有典型历史意义的人物。  本丛书每一部均附有丰富的插图,几乎占有一半的篇幅,文字不过五六十页左右。限于篇幅,作者不可能对许多历史问题深入地展开探讨。这些书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一般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线索,藉以了解人类过去的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历史。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不妨再作进一步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本丛书的读者并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它的目的也只是为一般的读者提供一些初步的知识。  本书的主编阿瑟·施莱辛格为当今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著有和编纂过多种历史著作,均极为畅销,本丛书尤其具有浅显易读的特色。当然,读者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必一定认同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但是阅读作者所叙述的历史事实及其背景,却仍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价值和影响。

内容概要

  腓特烈是生性残暴而又富有文化修养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儿子,年轻的腓特烈丝毫不热衷于权术和战争, 却对文学和艺术很感兴趣, 这使得国王对他的儿子很不以为然。18岁时腓特烈企图逃到英国去, 却被抓回到他盛怒的父亲身边, 命令他看着他的密友和同谋卡茨中尉被斩首,后来他又重获父亲的宠爱, 几年后在父亲的授意下娶了一位德国贵族小姐……   《腓特烈大帝》是介绍腓特烈大帝的传记。

作者简介

玛丽·基特里奇(Mary Kittredge)美国专业作家。写作领域和题材广泛。她的小说和散文均曾获奖。在本丛书中还撰写有《安东尼》。
  阿瑟·施莱辛格(ArthurM.Schlesinger,jr)(1917-2007)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因其父也为著名历史学家,为有所区别,人称小施莱辛格。毕业于哈佛、剑桥大学。1945年29岁时因《杰克逊时代》获普利策历史奖;1966年因《一千天:肯尼迪在白宫》第二次获普利策奖。曾先后担任过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的特别顾问。

书籍目录

一套开拓视野、有助历史反思的书(推荐序一)传达进步的历史观(推荐序二)左图右史,图文两证(推荐序三)不论是福是祸,领袖能改变历史(原文版序)1.国王和他的勇气2.王者训练3.年轻的哲学家国王4.集荣耀于一身5.风云渐起6.开明的专制主义者大事年表延伸阅读索引图片索引

章节摘录

  对腓特烈而言,另一场战争没发生,或许是一种不幸,因为当他回家时,还是必须面对敌人,而且这一次的敌人已不像奥地利那么仁慈了。死神的阴影,似乎潜藏在无忧宫的迷人花园中。它把腓特烈的老朋友、旧部属、一个接一个带走。当它又在一七七八年带走伏尔泰时,更对腓特烈造成永远无法复元的打击。因为在这位讨人喜欢但爱抬杠争吵的法国大文豪死后,他生前的纪录也被发现,其中有许多用残忍恶毒的口吻写就的关于腓特烈的事迹,更开了许多尖酸的玩笑和刻薄的讽刺,这些大大刺伤了腓特烈的心。本来腓特烈以为,先前两人的争执应该都已遗忘了,受伤的感情也旱就平复而互相原谅了,现在看来,伏尔泰似乎一直仍记恨着他,到死仍在讽刺他。  事实上,伏尔泰是否有意让这些纪录公诸于世,不得而知,或许他本以为自己已将唯一的一份稿子销毁,但最终却又因某种原因,稿子流到了外面。这些作品使腓特烈痛苦万分,原来他感到痛失一位朋友,现在却发现他从未有过这一个朋友,有的只是一个在暗中的精明敌人。  一七八○年,他的另一个敌人玛利亚·特利萨也去世了。她的死给腓特烈的感觉应该是极为惋惜的,因为放眼整个欧洲,她是在聪明才智和雄心壮志上唯一可以和他匹敌的领袖。他亲口说过,虽然彼此一直处于敌对位置,但他并不是她的仇人,相反的,他尊敬她。玛利亚.特利萨死后,她的儿子约瑟夫仍千方百计想打败腓特烈,这也迫使腓特烈不得不花时间,同约瑟夫没完没了的周旋。  一七八五年,七十三岁的腓特烈为普鲁士的外交政策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贡献。一七八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各国之间签订君主联盟(Fnrstenbund,League0fPrinces).此约建立了新教的日耳曼诸邦与旧教国家间君主的同盟关系,共有十四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约瑟夫想以奥属荷兰(Auscnanp,]etherlarlds)交换整个巴伐利亚的计谋,其中普鲁士、萨克森和汉诺威是此联盟的核心。  这时候,腓特烈仍然坚持亲自监督军队操练,但他也因此而染上了感冒,虽然他不愿承认自己病得多严重,事实上,这已是病魇的最后一击了。感冒后来转为慢性呼吸困难、气喘,以及类似静脉窦感染的症状。每天晚上,他都会因呼吸困难而坐起来,折磨他的头痛也愈来愈剧烈。此刻他仍住在无忧宫,因为宫中没有暖炉,故他想搬到比较暖和的波茨坦去,但他又不愿搭乘马车,所以只好徒然地等待身体舒服点儿,才骑马前去。  腓特烈身体并没有好转,相反的,愈来愈糟,最后不得不把他抬到马车中。但他坚持只能在半夜赶路,因为他不希望有人看到他此时的狼狈样。到了春天,他已经恢复到可以回无忧宫,也可以工作和接待访客,甚至可以骑马了。然而他已了解到自己大限不远,其他人也都心照不宣。  有一天,在一阵不寻常的高烧退后,他仍在早上五点起床并开始一天的工作,但隔天他却睡得很晚,这又寸他而言是从未有过的现象,没有一个仆人去叫醒他,因为他们怕他一醒过来痛苦便随之而至。他尝试对着一位军队将领下命令,但那位将领只能站在他面前流泪。在当天剩下的时间中,他时睡时醒,整个晚上仆人均必须在一旁扶着,让他可以呼吸。他的最后一道命令,是一边喘气一边要人拿条毯子给他的狗,因为天气冷了。即使他已快死了,仍随时想解决他看到的问题。  在一幅罗德的画中表现了这样的景象:穿着破旧制服和马靴的腓特烈,斜躺在熊熊炉火旁的椅子上,身上披着一件毯子,仆人在旁扶着他的肩膀。一旁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伏尔泰的书,他的剑则横放在脚边。一七八六年八月十七日早上,仆人让主人瘦弱的身体躺回椅子中,因为这一场战争已正式结束了,腓特烈已安息。就在四天前,他还口述了一封信给赋税单位,要他们在报告中多附些详细资料。  和腓特烈亲近的人回想道,在他死后皇宫中的气氛似乎有一种突然解脱的感觉。腓特烈自己曾说他活得太长了,或许在最后的几年,他变得愈来愈难取院了,即使说不上专横,至少也是任意发命令,甚至有些残暴。他的病痛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当这种情况终于结束时,对每个人而言当然会有解脱的感觉。腓特烈即将去世的事实明朗之后,人们也开始期待年轻的继位人选。  腓特烈的死对其臣民而言,是一件极为重大严肃的事,他的丧礼参加者达数干人之众,毕竟他统治了他们四十六年之久,更重要的是他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改造成一个政治、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不仅在日耳晏诸邦中,甚至在整个欧洲,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编辑推荐

  与拿破仑齐名的近代军事天才  将普鲁士变为强国的治国巨匠  他们引领了时代  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了解了他们  也就了解了你身边的世界  了解了你自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腓特烈大帝 PDF格式下载



诚如一位读者说的一样,这本书应该给浅显认识腓特烈大帝的人读吧。不过通过读这本书对腓特烈大帝有了一个认识,心里也挺满足的。初学者可以读读看。


大帝实在是太少人了解他了..所以书都没有多少←与拿破仑相比orz...他的存在已经被历史埋没...只留下一个名字和传奇..书写的简洁不枯燥但是不够精细...感觉大帝的很多小细节没有写!!!


属于普及类图书,如厕必备


好书严谨


腓特烈大帝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坚强意志的君主,身为君主,有君主气质,身为个人,有个人魅力,佩服!书略显单薄,不过插图精美,一般资料很难找到那么多大帝各个时期的肖像画。


喜欢腓特烈,书很不错


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对于了解一个人物已经足够了,但是要深入了解的人,就不要买这本书。


这系列的书都不错,还配有精美插图。唯一不足的是,书太薄,内容太浅,只能说是一本历史书,要说是人物传记的话,人物描写还不够深入


图文简单,基本明了。


sdhsdhsdh


但凡自命不凡或者一心想干大事的欧洲帝王将相们,几乎都把腓特烈大帝当成偶像,可是他们最后大多以悲剧告终,不像这位老人,寿终正寝,全民留恋。
到底腓特烈大帝的魅力在哪里?而为什么他的粉丝们却都失败了?那么你只有通过了解腓特烈大帝的一生,知道有些人,有些命运中的选择无法模仿的。
本书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读本,内容上还不够精细,适用于只知道“腓特烈大帝”名字的人阅读。


把所有图片全删掉的话,这书50页就打住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