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博物馆藏玉器
2009-9
文物出版社
东莞市博物馆 编
159
无
玉,之于国人,意义非凡。古往今来,中国人将玉之坚硬,象征君子之气节,玉之温润,代表君子之风范。《礼记·玉藻》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国人视玉为民族的精魂,它代表着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德,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悠远的文明赋予了玉丰富的内涵。品味玉的文化,就如同体会一段久远、深邃、厚重的中国历史。史前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殷商、战国、汉唐、宋元、明清,一个个玉器高峰积淀着深厚的传统玉文化。中国人尊玉、爱玉、玩玉,几千年来不绝于史。 而今,在历经久远与沧桑的积淀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玉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了玉文化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北京、新疆、云南、苏州、杭州、广州、港澳等地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玉器加工基地及交易市场。玉器收藏热席卷整个中国,佩玉已成全民所好,玉器价格节节攀升,在拍卖行上玉器成交价屡创新高。东莞市博物馆是一个有着80年历史的老馆,一直致力于玉器的收藏和征集。现有玉器藏品156件(套),年代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尤以明清玉器居多。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一行到东莞视察工作,时为东莞县文化局副局长的房松青同志抓住机会,全力争取,促使故宫博物院调拨了一批文物给本馆,其中有23件(套)宫中陈设玉器。这批玉器选材精良,雕琢精湛,造型端庄典雅,色泽润如凝脂,尤为精美。馆藏玉器既有雍容华贵的皇家用玉,也有雅致乖巧的民间用玉。一件件雍容雅致、温润凝脂的玉器,就像一首首清醇的中国古诗,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玉器的艺术魅力。这些精美的玉器,是先人辛勤汗水的结晶,是聪明智慧的硕果,蕴载着我们祖先的手泽和心痕。 本书从馆藏玉器中拣选了81件(套)时代明确、玉质优良、雕琢精细的玉器,以时代为序,以类编排,编汇成图册,并附有专家论文。每件器物均注以文字说明,部分纹饰精美的器物作了拓片,藉此向人们推介我们的收藏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玉器,喜欢玉器,也希望能够在玉文化领域里平添几分宁静、儒雅的文化气息。
本书从馆藏玉器中拣选了81件(套)时代明确、玉质优良、雕琢精细的玉器,以时代为序,以类编排,编汇成图册,并附有专家论文。每件器物均注以文字说明,部分纹饰精美的器物作了拓片,藉此向人们推介我们的收藏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玉器,喜欢玉器,也希望能够在玉文化领域里平添几分宁静、儒雅的文化气息。
总序
前言
图版
青玉素身钺 新石器时代
青玉素身璧 西周
青玉鹦鹉佩 商
糖玉素身龙形佩 战国
青玉谷纹方榄形勒子 战国
青白玉谷纹剑首 战国
青白玉剑璏 战国
青白玉云纹剑璏 西汉
青白玉素身剑格 宋
白玉深浮雕螭纹剑格 宋
白玉兽面云纹剑璏 宋
青白玉芦雁纹带銙 宋
白玉透雕鹭鸶荷花炉顶 元
白玉透雕龙纹帽顶 元晚期
青白玉苍龙教子带钩 元晚期
白玉龙纹带板 明晚期
白玉龙首带扣 明
青白玉花鸟纹带板 明
白玉凤鸟纹发簪 明
青玉玉兰花发簪 明
白玉双螭出廓璧 明
仿古玉龙凤纹圆佩 明
仿古玉镂雕子辰环 明
白玉透雕螭纹工字佩 明
青白玉浅浮雕兽面纹剑璏 明
仿古玉瑞鸟挂坠 明
青白玉双螭缠耳十棱杯 明晚期
白玉乳钉纹双螭耳杯 明晚期
青白玉莲花童子坠 明
铜鎏金镶玉浅浮雕松鹤图带扣 明晚期
青白玉高浮雕菊花纹六角瓶明晚期
翡翠碾磨地浅浮雕山水人物带扣 明晚期
青白玉线刻山水纹倭角墨床 清早期
青玉俏色巧琢双桃形砚滴 清乾隆
青白玉四兽衔环笔洗 清乾隆
青白玉勾莲纹椭圆形砚滴 清乾隆
碧玉莲子荷叶洗 清乾隆
青白玉素身笔 清中期
青白玉红漫镇纸 清
水晶浮雕鼠纹豆荚形笔洗 清
青白玉素身椭圆形砚台 清中期
青玉素身笔筒 清
青玉圆雕山峰笔架 清中期
碧玉福禄寿双孔花插 清中期
青白玉镂雕松竹梅花插 清中期
糖玉马上封侯纽方印 清中期
白玉镂空五福纹翎管 清
白玉灵芝龙纹系璧 清早期
白玉龙凤纹系璧 清中期
白玉浅浮雕夔龙纹佩 清乾隆
白玉虎形佩 清中期
白玉子辰环佩 清
白玉货布佩 清
青白玉双喜牡丹纹佩 清
白玉圆雕蝠灵坠 清中期
镶银红珊瑚蝶纹佩 清
荆州玛瑙双蘑菇坠 清
碧玺俏色金蟾坠 清
玛瑙俏色耄耋纹板指 清中期
仿古玉浮雕兽面纹阔板镯 清
碧玉素身盘 清乾隆
碧玉素身敞口碗 清嘉庆
青白玉浅浮雕开光花卉纹倭角盒 清中期
白玉素身渣斗 清乾隆
白玉海棠式花瓶 清乾隆
青白玉海棠式花盆 清中期
白玉海马负书图摆件 清乾隆
青玉透雕花卉纹香熏 清
青玉云雷纹爵 清
白玉深浮雕梅鹊如意 清乾隆
白玉五福九寿如意 清乾隆
白玉山水人物如意吉子 清中期
白玉山水仙鹤如意吉子 清中期
白玉福禄纹如意吉子 清中期
琥珀圆雕双欢摆件 清
白玉仙人乘槎摆件 清
青白玉卧马摆件 清晚期
白玉开光花卉兽纽鼻烟壶 清乾隆
白玉双狮耳鼻烟壶 清道光
水晶莲瓣纹鼻烟壶 清中期
黄蜡石玛瑙俏色浮雕芦雁纹鼻烟壶 清道光
专论
温润凝脂雍容雅致——东莞市博物馆藏玉器概述
玉风南渐——晚 清以来岭南玉器概况
东莞村头遗址出土璋类器物浅识
玉簪琐谈
南越王墓玉器散记
后记
南越王组玉佩由32件玉、金、煤精和玻璃等不同质料的饰件组成。自上而下依次是透雕涡纹璧、小玉人、兽头形饰、玉人、玉珠、透雕龙凤涡纹璧、壶形饰、金珠、玻璃珠、犀形璜、玉人、金珠、煤精珠、双龙蒲纹璜、玉人、玉珠、套环(图一二)。 这套组玉佩放在玉衣胸腹间,覆盖于组玉璧之上。因联系组佩的丝线已朽,器件散落有移位。出土时,自领头的第一块玉璧起,至最下一件与套环止,长约60厘米。 殉葬夫人的组玉佩南越王墓东侧室有四位夫人殉葬,共陪葬组玉佩7套。根据出土位置大致可断定其归属。属于右夫人的有两套,其他诸夫人各一套,另有两套无法确指归属。与“右夫人玺”、“赵蓝”等5枚玺印同出的有两组组玉佩饰,其中一组(A组)出棺位东侧,排列有序,组合关系可靠。另一组(B组)在棺位西侧,即A组的左上方,组玉佩件堆叠在一起。下面重点介绍这两套组玉佩。 1.A组组玉佩,是由20件器物组成,其中玉器9件、玻璃珠1颗、金珠10粒。自上而下有连体双龙佩、绞索纹环、绞索纹环、三凤涡纹璧、透雕四龙纹璜、金珠、“蜻蜓眼”玻璃珠、透雕四龙纹璜、透雕二龙纹璜、龙形流云纹璜和一对涡纹璜(图一三)。 2.B组组玉佩,有玉饰7件,自上而下为:透雕三龙纹环、透雕螭龙纹环、舞女、涡纹璜、双龙首璜和双管。另一种复原方案,可将大件的璜置于双管下面。这样也符合出土时环、璜相叠,管在璜上的情形。于是组成环、环、舞人、璜、管、璜的形式(图一四)。 在等级社会中,组玉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璜数的多寡与佩饰的长短决定着贵族身份地位的高低。“右夫人”既有金印,又有两套组玉佩,璜数也多,故地位最崇;“左夫人”组玉佩的玉璜数量与佩饰长度均大于“泰夫人”与“部夫人”的组玉佩数量,故可推知“左夫人”的地位又高于“泰夫人”与“部夫人”。 东周时期的玉容器制作是以周王朝为肇始,其碾制的玉器数量众多,质地上佳。西汉早期的玉器主要是传承战国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同样具有明显的战国风格,没有显示出多少地方特色,更没有越式玉器。我们认为大多数玉器,尤其是这些玉容器不是越地制作的,应该是通过某种途径由中原传人。又如,南越王墓出土的11套组玉佩,从其风格来看同样具有东周遗风。但是南越国肯定会有玉器是在本地制作的,南越拥有自己的玉器作坊。玉衣、玉印、玉剑饰以及组玉佩上的部分玉佩饰等当系南越本地所制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