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伯胤文集(陶瓷卷)

南京博物院 编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南京博物院 编  

页数:

4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为集中展示南京博物院几代学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研究与服务相结合的学术理念,南京博物院特别编纂了《南京博物院学人丛书》,系统整理先辈和当代学人的学术论著,介绍他们的治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使之作为系统的历史文献资料保存且传承下去,成为后学汲取学术营养并获得灵感的重要源泉。同时,真诚希望青年学人能传承学术薪火,坚持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相关工作的不断开展,探索一条新时期可持续的学术途径。所以,《南京博物院学人丛书》不仅是优秀的学术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资源;编纂的过程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整理,也是对南京博物院学术精神的弘扬。无论从文献价值还是从学术传承着眼,作为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南京博物院学人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成为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进的动力。

作者简介

  宋伯胤(1921~2009年),陕西耀县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到南京博物院工作,研究员。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一届理事、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1~1974年,先后调查剑川石窟,西藏民族文物,苏州丝织业、造钟手工业和公所等有关民族手工业和手工业组织;赴苏联调查民族工作;赴墨西哥考察民族学博物馆。从事田野考古,始于1952年的长沙发掘,之后在六朝陵墓、新沂花厅村新石器遗址等参加考古发掘及调查工作,并找到南唐二陵遗址。80年代初,独创博物馆藏品分类“

书籍目录

凡例
总序
自序
说陶瓷
陶于河滨
对古陶瓷研究的反思
我国瓷器渊源略沦稿
埘古陶瓷研究的阿反思
巾同陶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周原出土青瓷器探索
汉以前陶瓷符号款识试析
青瓷艺术
耀州窑陶瓷艺,术
闲步耀州窑
耀州窑历史文化解读
秘色抱青瓷之响
记法门寺塔基出土的秘色瓷器
“秘色瓷器”辩证
“瓷秘色”再辩证
瓷秘色:唐文化的实物证言
在陶瓷器上渎到的片断历史(之一)
在陶瓷器上读到的片断历史(之二)
从刘源到唐英
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综述
“陶人”唐英的“知陶”与“业陶
试论唐英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磁州瓷的画与诗
“笑题松竹梅花
--对一件景德镇窑“釉里红瓷瓶”的正名和鉴赏
融青揽秀之美
--侧写吴、晋青瓷
枕具
--中国陶瓷枕研究专题之
陶瓷枕的造型、工艺和图案纹饰艺术
“建窑”调查记
连江县的两个古瓷窑
萧窑调查记略
茶文化与紫砂陶
对唐代茶文化理念的断想
茶香、味永、瓯中素涛起
--写在《茶具》开篇之前
园仁入唐在城镇乡村所见茶事
《茶经》是陆羽揭开茶事秘密的一面镜子
紫砂陶文化的人文透视
对紫砂陶器的历史考察
紫砂历史上的新证据
明人臧否时大彬
我读时大彬
鸣远砂壶出清漳
此桃枝叶茂“鲜肤一何润
--记项圣思款紫砂桃形杯
束竹重高节八卦说“易”学
--记邵大亨款束竹八卦紫砂壶
独有“凝夜紫”一梁如长虹
--记时大彬款天香阁提梁紫砂壶
名壶是以名工闻名
--为杨彭年制壶正名
南禅寺古井的遗壶
笑把金刀镌紫泥
--记紫砂铭刻家潘稚亮
……

章节摘录

  第一,从纵向向横向发展。经过长期的科学积累和勤奋研究,我国古陶瓷的纵的历史面貌基本上清楚了。或者说,过去的研究重心是在垂直方面下了大工夫的。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我们已经初步总结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鸦片战争前的我国古陶瓷手工业发展的规律。就一个历史名窑而言,也是以它的历史为研究重点,并且运用令人信服的实物材料雄辩地指出这个窑的产品在每个历史王朝的特点以及垂直型的证据。最近,耀州窑出土的30万件实物材料,首先揭示的也是唐、五代、宋、金、元五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上下作用。至于横向的研究,已有“环视四周”的北方白瓷与南方白瓷,全国黑釉瓷,北方馒头窑与南方龙窑,铜川黄堡镇“德应侯碑”与河南修武当阳峪“德应侯梧灵碑”的比较研究成果发表。这虽是可喜的收获,但还十分不够。但是,我在这里要说的发展横向研究,其主要内容还不是陶瓷学本身的问题。夏鼐在为《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写的前言里指出:“当代世界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是一方面专业化,而另一方面整体化”,“所谓科学的整体化,是指每一学科同别的学科在理论上的互相渗透,在方法上也互相渗透”。研究中国陶瓷学也必须研究它的整体化。我们都很清楚,古代的陶瓷器虽是一件件普普通通的日用器皿,但它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这样认为:除了无陶器的远古时代,除了一直到现在还不使用陶器的土著民族,所有的人几乎天天都要和陶瓷器打交道。因此可以这样说:小小的一件陶瓷器,无不体现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习惯和爱好,也无不包含着它们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亦即是说,任何一件陶瓷器都在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反映着制瓷艺匠的个人才能和技术,反映着社会及个人对于装饰美的倾向和追求。再从一部物质文化史的整体看,陶与瓷都是以新的物质出现在两个相距较远的历史时期,在它们被人发现和利用后,它一定是模仿和代替了一些别的质地的器物,一定会受到别的器物在技法与装饰上的影响,也一定有更多的全新的创作问世。如我们常见的宋代影青三子瓷盒子,原是贵族妇女的妆奁器,最早都是用金银或髹漆制作的。特别是和漆器中的三子盒、五子盒等更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绝不能孤立地研究古代陶瓷器,应该比较研究陶器瓷器,青铜器陶瓷,金银器一陶瓷,漆器一陶瓷,匏器一陶瓷等方面的继承和演变,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些变更是以什么为媒介,又是如何引进的,如何接受的。再从陶瓷器上的装饰看,无论是花卉、树木、禽鸟、人物、云水、龙凤,还是各式各样的图案画,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学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在研究陶瓷装饰画时,必须研究与之有关的美术史和美术作品,必须研究其他工艺品的装饰美术。例如将康熙五彩耕织图瓶和清代画家焦秉贞的《耕织图》比较研究,对清初画院的画师参与绘瓷的事得到了又一个证明。  第二,从直接观察向科学实验发展。长期以来,对陶瓷器的整理和研究,似有一定的“程式”,总是习惯于它的大小高低、形状色彩的描写,而且用字也有许多“套话”,使人不易捉摸。吴金鼎所提出的六项,虽然也是以直接观察为主,但已注意到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而且对观察内容还提出了新的框架。例如陶器的成型,吴金鼎并不注意它是圆的,还是方的,是要人从手制、轮制、拍打制几个方面去观察。这样的观察,就不会单单是一双眼睛能看清楚的,必须依靠观察者对于陶瓷工艺的熟悉程度。如果一个陶瓷研究者能亲自参加烧造,那他取得的发言权就很充分了。所以我说吴金鼎的方法是科学的,是超越了他的前代人的。但是同是一种红的颜色,为什么有的是“宝石红”,有的是“豇豆红”,有的是“霁红”,有的是“釉里红”,有的是“窑变”。这些,在吴金鼎先生的书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请研究陶瓷的科学技术专家来回答。半个世纪以来,周仁先生开创的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是贡献极大的。他们论证“中国陶瓷工艺发展过程是通过逐步实现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以及釉的形成和发展而实现的”。②结论不仅发现了我国古陶瓷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且还指出一条全新的方法。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到古陶瓷的研究上,才有可能对古陶瓷的历史意义和工艺技术获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宋伯胤文集(陶瓷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