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东省博物馆藏年画珍品

山东省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山东省博物馆 编  

页数:

304  

前言

  我国民间年画产地分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它们以各自独有的风貌展现着特色。其中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河北武强、四川绵竹,声名尤为显赫。山东以潍坊杨家埠、阳谷张秋镇、高密为中心,形成了30多个县市年画产地。这三地的年画,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我国年画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早在汉代即有了与年画相关的记载,如有腊月除夕画神荼、郁垒二神和画虎于门与贴画鸡于门的习俗。这种画在门上用以辟邪的门神,在当今一些民居的大门上还能见到,而虎与鸡的形象一直在年画中延续至今。汉代的神荼、郁垒在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就能见到:头梳发髻,身着短袴,分别执刀、钺,镇守墓门,着装简洁、朴实。而当今年画中的神荼、郁垒,头带金盔,身穿铠甲,繁杂而华丽。木版年画的出现则在宋代,在宋代的东京(今开封)已有纸马铺出售木版年画。山东年画的历史,阳谷与高密已难考证,杨家埠也只能从一些遗迹中寻找蛛丝马迹。据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的杨家埠《始迁西埠》碑记载:“杨氏一族原籍四川梓潼县人,于明代成化年间迁居潍县浞水河西岸,后因水患,于隆庆二年迁村西埠。”又据道光二十二年重修道光十年的《杨氏宗谱》记载:“杨氏一族于明洪武间迁潍,隆庆六年迁西埠。”浞水河西岸的村子,即今杨家埠东的一个自然村,名“下卞”,俗称“老庄子”,属西杨家埠。人们现在通常说的杨家埠,实为西杨家埠,浞水河东岸为东杨家埠,由杨家埠扩展而成。但画店少,无名气。有人说杨家埠年画是从四川梓潼县带来,此说似无事实根据,不可信。据查,杨家埠在清代乾隆年间约有画店九家,此外也发现两件乾隆间的年画得以实证,由此推断杨家埠年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初(见作者《杨家埠画店概述》,载《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目前已发现的杨家埠年画的印刷品最早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现藏上海图书馆。此外1907年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和法国汉学家沙畹来杨家埠收集的一批杨家埠年画现藏俄罗斯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此外他们还收集到部分曲阜年画。清光绪印制的这批年画,均为半印半画’风格上与杨柳青年画很相似,只有在店号上和个别用色变化上才能区别,可以说直到光绪年间杨家埠仍在复制或模仿杨柳青年画。在这批年画中,有两幅杨家埠艺人创作的作品,一是表现当地寒亭庙会的《四月八》(杨兆京作,约1832~1902年),一是表现中日甲午战争平壤战役的《炮打日本国》(刘明杰作,约1857~1911年)。这两件年画全用木版分色套印,具有明显的杨家埠年画风格。可以说杨家埠年画是在外地、特别是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下形成的,而自己风格的形成是在纸张的变化(由国产土制纸改用机制纸)、颜色的变化(用自制颜色改用品色)、制作的变化(由半印半画改为全部分色套印)后形成的,此时应是清末民初,这时一些清版由此异用,这证明杨家埠年画的历史不是太长,要晚于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阳谷县张秋镇的画店均由山西人开设,受晋南年画影响。高密年画属寺庙画匠手制作,扑灰画“大挂子”属当地艺人作品,水平一般,而一些半印半画的“条屏”,多出白杨柳青,水平较高。

内容概要

  我国民间年画产地分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它们以各自独有的风貌展现着特色。其中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河北武强、四川绵竹,声名尤为显赫。山东以潍坊杨家埠、阳谷张秋镇、高密为中心,形成了30多个县市年画产地。这三地的年画,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书籍目录

序综述一、清代山东年画二、民国山东年画三、山东新年画杨家埠年画福禄寿三星福禄寿三星文财神文财神文武财神文武财神文武财神秦琼敬德神荼郁垒秦琼敬德赵公明与燃灯道人执令武将福禄寿三星万里封侯蚕姑宫增福财神张天师张仙射狗打猪鬼牛马平安皂(灶)君府四季花鸟博古花卉渔樵耕读男十忙女十忙二月二大春牛包公上任沈万三打渔民子山蟠(盘)桃大会郭暖拜寿发财还家一门三状元春夏秋冬同乐新年接福迎祥欣遇男女大吉亲事有成老能八仙聚会猴夺草帽连年有余兄弟同乐摸鹊正月十五闹元宵十子争鹊夺梅当朝一品鹿鹤同春金鱼满堂挂印封侯梅花开五福映日荷花别样红香元寿桃金鱼满堂榴开百子桃献千年喜报三元天女散花仙姬散花鹿鹤同春刘海戏金蟾镇宅神鹰庆贺新年牛郎织女花瓶八仙十二生肖八仙战水族福禄寿三星吉庆有余天官赐福聚宝盆年年有鱼连年有余兴家立业治国安邦竹子图二十四孝人物对联天下帝王图历代帝王图论语故事之颜渊季路侍论语故事之蘧伯玉与孔子二十四孝图水浒人物故事四郎探母三娘教子望子成龙西游记劝学图高山流水西厢记西厢记汾河湾文瑞与四姐牛郎织女西游记二度梅说岳全传白蛇传天水关长坂(板)坡文王聘贤三英战吕布走马荐诸葛三顾茅庐挂印封金绣鸳鸯余太君点兵双龙赴会金沙滩七郎八虎撞幽州李逵夺鱼打樱桃天河配炮打日本国潍阳火车站打拳卖艺达亨通蹬坛跑马武艺通火轮船迎接祖国大建设交通便利丹凤朝阳金鸡报晓庆祝人民共和国胜利胜利花鼓儿童热爱志愿军听志愿军讲故事少年儿童过队日这是真正摇钱树土改完成气象新互助合作好互助力量大合作社分红合作社养猪新买的牛拖拉机耕地人民公社八大员大办农业三面红旗万万岁喜做干家饭巧缝万人衣妇女翻了身妇女劳动妈妈教我学绣花我教妈妈学文化好嫂嫂新春牛图新五子登科爱国卫生除四害讲卫生一孩最好水库好试犁学习好劳动好青年打球身体强劳动幸福好副业喂猪饲养能手和平新春新春大吉儿女满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五路进财三模范荣归高密年画德配天地师范百世家堂祖影武财神春游图美女消夏图母子图母子图闲情女子母子图踢毽子八仙图麒麟送子状元还家花家寨西厢记人物烹茶鹤避烟洗砚鱼吞墨八仙图街艺百景二进宫三娘教子长坂坡穆(木)桂英戏曲人物平度年画瓜蝶富贵刘海戏金蟾春夏秋冬花鸟老鼠娶亲欢天喜地狮子滚绣球诸葛亮招亲大战长坂(板)坡华容道西黄庄让成(城)都假金牌回荆州清河桥牛马王观音张秋镇及东昌府年画麒麟送子富贵有余麒麟送子上关下财牛马王天地三届观音赵云救阿斗秦琼敬德赵公明与燃灯道人对刀门神五子登科秦琼敬德全神花篮娃娃女子习武羲之爱鹅白猿偷桃高老庄水漫金山寺断桥相会包公双断春秋配大鼓书货郎鼓范县扇面画穆柯寨战宛城反西良(凉)反西良(凉)沙陀国大保国报(豹)头山宫门挂带蝴蝶杯晋唐宋四名家三才子游湖雁归来济宁年画状元及第太山娘娘当朝一品五子登科渔夫后记

章节摘录

  画作坊刻印了大量以舞台戏曲演出或说唱曲艺所表现的历史小说、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三国演义》、《杨家将》等题材的戏曲年画中那些忠臣良将、民族英雄的形象通过年画描绘而深入人心,《白蛇传》、《牛郎织女》等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年画给平凡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山东民间年画中戏曲故事题材的年画既有范县(旧属山东省,1964年划归河南省)扇面画、聊城书本子年画常采用的单幅形式,也有以连环画、条屏形式出现的多幅形式,人物表情、身段和动作刻画十分传神,尺幅之间,人物的服饰动作、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使人不得不佩服民间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力。如大鼓书是过去北方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人夹板敲鼓说唱,一人以三弦伴奏,说唱结合、声情并茂。早期的男演员多不化妆,外罩一件长衫,弦子、鼓板一响,招来三五观众,就可开唱。后来有了女子演员,俗称  “女大鼓”或“坤书”。大鼓书的段子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武侠、公案小说,聊城书本子年画《大鼓书》描绘的就是女子说大书的情景。取材于杨家将故事的两幅戏曲年画《双龙赴会金沙滩》和《七郎八虎撞幽州》采用连环画形式描绘辽国下帖请宋帝往金沙滩与辽帝会见,欲借机将大宋君臣一网打尽,被杨继业识破,以偷梁换柱之计解除危机;其子杨七郎单人独骑来幽州解围,力杀四门守将,在四郎、六郎、八郎相助下解围、救驾成功。复杂的情节高度浓缩于2幅画面之中,人物着戏袍、戴头饰、登高靴、垂髯口、抹花脸,动作、背景全然是舞台演出的再现。这正是清代社会经济发展,民间年画、戏曲与说唱曲艺进入发展黄金期的最好实物见证。  (三)爱国、时事题材的新画样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英法两国又于1856年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后,1883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先后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在帝国主义列强各国的压迫下,清政府被迫不断签订条约,割地、赔款、开辟租界,中国逐步越来越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淖。以“洋务派”为代表的一些爱国人士提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开办新式学堂,倡导男女平等、强国练兵,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山东的年画艺人创作了很多这类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年画,成为晚清山东民间年画的一大特色。《炮打日本国》歌颂了“甲午战争”中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英雄左宝贵、丁汝昌、宋庆等将领。图右绘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朝鲜王宫,“高丽王子遭困”于敌人包围之中;图左为清朝宋老帅(宋庆)、丁将军(汝昌)、左宝桂(贵)等率兵抗敌。图上题有开战年月日“大清光绪二十年九月初八日高丽(朝鲜)对敌”,还刻有诗文一首:“五国洋人能,点齐百万兵,拱(功)打这一阵,得胜天不容。”词句通俗易懂,表达了年画艺人和民众对帝国主义侵略者野蛮屠杀的仇恨之情。图中有两处与史实不符:第一,“德国洋兵”、“法国”字样的旗帜不应入画,因这两国并未参加此次侵略战争;第二,左宝贵将军已于八月十六日习军进攻平壤时,抗敌阵亡,亦不应入画。这两处虽与史实不符,却并不影响作品表达艺人和民众面对外敌侵略时所表现出的高涨的爱国之情。《女子习武》表现三位女子头戴礼帽、骑马举洋枪、回首射击的英姿,在反映清末变法图强题材的年画中别具一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东省博物馆藏年画珍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