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

鲍伯・尼尔森,吴群芳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4-1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鲍伯・尼尔森,吴群芳  

页数:

105  

译者:

吴群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位管理大师亲自撰写的员工培训读物,繁体中文版已风靡于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的企业。在一切关于主动性的书中,这本书最透彻、清楚、精彩。所有企业员工、公务人员的一本必读书。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所有者或经理人,你是否在寻找一本可以与你的员工分享的书,一本能指导他们的工作,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价值的书?或者,如果你是一名员工,你是否在寻找一本书,一本能帮助你出色地满足公司的需求,也能为个人赢得最佳的成长与发展机会的书?那么,这本清新而朴实的书,或许正是你想要的作品。  本书出自一位世界领先的管理顾问,员工激励专家之手。作者本人也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从收银员、部门经理、直至做到公司首席执行官。作者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大趋势、对一流企业杰出员工的了解,在书中清晰简洁地阐明了顺应这个时代要求的一种工作哲学和相应的行动建议。  在当今地商业社会,传统的对待职业的态度,已越来越不适应了,只有忠诚已远远不够。那么事事待命而行,满足于完成交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员工,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那些自己管理、领导自己的员工,才是雇主,企业到处寻找的人。  事实上,每一位雇主心中都对员工有一咱最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和努力,为公司的利益,成功,去做需要做的事。对于这一点每个员工都应该知道,不过,很少有企业清楚明白地说明过。  本书在美国问世后,迅速被国际上许多公司采纳为培训读本,它所总结,阐发的工作哲学广泛地传播开来。繁体文版已风靡于台湾、新加坡的企业,正在产生强烈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美)尼尔森 译者:吴群芳鲍伯·尼尔森是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布的尼尔森激励公司的创始人和主席,该公司为世界上100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员工激励培训,其中包括财富500强中三分之二的公司。  尼尔森既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经理人,企业顾问,也是一位超级畅销书作家,在企业员工激励,效率提升管理与领导艺术方面,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权威之一。   尼尔森的书洋溢着力量与创意,新颖而实用,被许多经理人、公司员工常年摆放在案头,以方便随时翻阅。例如,《1001年奖励员工的方法》、《1001种激励员工的方法》、《1001年主动工作的方法》等等。  《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是尼克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最新畅销书。尼尔森还与他人合作撰写过《管理傻瓜手册》、《咨询傻瓜手册》等畅销书。

书籍目录

郑重声明中文版序英文版序前言第一部分 导言:机会就在每一份工作中第二部分 企业对员工的终极期望:不要坐等指令,请做需要做的事第三部分 如何实现终极期望:简便的方法与策略思考——需要做哪些事情 增加工作的困难度 想想事情能怎样改善 树立“办公室小气鬼”的名声 提出笨问题 将需求转变为机会 小心:别光会抱怨准备——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首先学会你不知道的东西 追踪和收集相关资料 设计并挑选最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把计划可能出现的破绽一一击破 要想到别人不会关心你的构想 小心:工作别捣鬼行动——现在就做一些不同的事 大胆发言,创造影响力 自愿担负难度较高的工作 用创意迎接挑战 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问题 做一个行动者 小心: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来自于世界一流企业杰出员工的工作哲学,当今美国第一畅销的职业精神培训读本! 当今美国NO.1员工激励专家的最新畅销佳作,被迅速译成不同语种,中文版已风靡于台湾、新加坡的企业。 我要提醒的是:除非读完每一个字,你不要放下这本书。 ——拉里·博西迪,《执行》作者之一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传统的对待职业的态度,已越来越不适应了,只有忠诚远远不够。那些事事待命而行,满足于完成交付给自己的任务的员工,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那些能自己管理、领导自己的员工,才是雇主,企业到处寻找的人。 事实上,每一位雇主心中都对员工有一种最强烈的期望,那就是: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运用你的判断和努力,为公司的利益,成功,去做需要做的事。对于这一点每个员工都应该知道,不过,很少有企业清楚明白地说明过。


编辑推荐

  一位管理大师亲自撰写的员工培训读物,繁体中文版已风靡于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的企业。在一切关于主动性的书中,这本书最透彻、清楚、精彩。所有企业员工、公务人员的一本必读书。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所有者或经理人,你是否在寻找一本可以与你的员工分享的书,一本能指导他们的工作,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有价值的书?或者,如果你是一名员工,你是否在寻找一本书,一本能帮助你出色地满足公司的需求,也能为个人赢得最佳的成长与发展机会的书?那么,这本清新而朴实的书,或许正是你想要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 PDF格式下载



不知道打3星以上的人怎么想的.书里的内容少的可怜,说的也没什么实际价值.绝对不推荐购买...如果你闲钱多———买吧


可以买来看看。。很久以前买的了,都没印象了。


不太喜欢书的风格,偏理论


让人明白自己的主动性有没有体现出来,很鼓励人


这本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虽然很薄,但是容纳的内容却很丰富


成年人和孩子都可以看看,如果你还积极进去的话


一般般的书,都是讲大道理的!


我觉得本书很不错,写的很精辟,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平时做的都是自己认为最好的,也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的很棒,别人却不喜欢,生活中,工作中很多时候别人希望你做的可能并不是你自己以为的。


睡觉前看看可以,呵呵!


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光看一眼书架上的书名,都让我收益无穷~


不错,又点作用,是正版


推荐给各位职场人员


不是十分吸引人,建议买前考虑。


书的内容是不错的。书本身薄了些,内容不够丰富……


  作为一个进入社会不足两年,工作经验一年多一点,准备开始第二份工作的职场菜鸟来说,第一份工作中遇到的基本困惑和情绪难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中不乏一些精彩的观点,并不是空洞的心灵鸡汤式的说教,而是会真的让你从中收益,提高自己思想认识的境界,已经决定随身携带这本小册子啦,郁闷沮丧时相信它会重新燃气我工作的自信,生活的勇气。
  


   书本内容不多,却很精华,直中要地的内容确实是激励我们将要踏入社会的良方。对于职场这个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地方,我们除了要有干劲之外,还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省,懂得如何取为自己争取最大的上升机会。毕竟,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地,如何在这场战斗中,学会更好的战斗技巧,获得更好地效绩,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对于将要迈入社会的我来说,这本书确实算是一次挺有理的警醒,迷茫的大三即将过去,是要为将来的路做好打算,敲好自己的算盘,虽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却也要或多或少地计划一番了。
  
   如果将来的日子如在象牙塔那般全全已无所谓,怕是会凉掉的。抓紧要改改一些对待事情的态度才行,只因在这个环境之下,每次的激情都会被无情的现实浇灭,怎能得一个完整的自己。愿在人生这个迷茫的时期,能够及时扭转态势,再入正轨吧。
  
   隐约的号角声想起,启程,出发!


  知易行难啊~,尤其是在中国,我又抱怨了。。。。。
  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
  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太短


  很精致的一本职场书,而且里面的内容也相当有启发性,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刚走出校内进入职场的大学生。如果能把这些需要的事做好,那么工作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最快地融入到看似困难的工作环境。我想这对于公司和员工都是有相当大帮助的一本书。推荐^-^


  “如今我相信生活中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你觉得自己是在为他人工作,每天我都会提醒自己我最终还是在为自己工作。当然,为你发工资,为你分配工作,为你考核业绩的都是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才是人生航船的舵手。”深表同感!


  最后一篇很精彩~~分享!
  
  **************************************************
  
  以前我总相信只要我努力工作,做好上司让我做的事情,生活就会回馈我以成功。但是,年轻时在7-Eleven当收银员的经历让我发现,仅有这样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要获得成功,要将我们的人生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每个人都得自信行事,做出一番成就。
   如今我相信,生活中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你觉得自己是在为他人工作。每天我都会提醒自己牢记以下这一点。
   我们最终还是在为自己而工作。当然,为你发工资,为你分配工作,为你考核业绩的都是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才是人生航船的舵手,唯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你的想法和行动。
   有了想法就和他人交流吧,主动去参加那些能带给你激情的活动。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爱好,寻找一份支持你,让你能施展抱负的工作。学会扬长避短,做你擅长做的事,从而将你的才能发挥至极限。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储藏着未被开发的潜能,但大多数人都在坐等他人来发掘自己,都在用某种方式等待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该何时做。
   我们历经生活,不断从一份工作跳到另一份工作,却又总是一面不开心于手中的工作,一面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现状。
   日复一日,我们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着,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保障,其实这不过是无谓的重复。在家,我们读读报,看看电视;到工作中,就走走过场,尽可能地小心行事,唯恐招来麻烦。
   我们就像是永远只会等待起床号,却不会自己设定闹钟的人。
   很多员工会抱怨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上司,四个里就有三个是差劲的。没错,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能遇上为数不多的“好”上司,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事业乃至生活才能变得更有价值。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想改变生活,那就从自己开始吧。自己做主,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不要寻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而要寻找办事的方法,认真完成对你和雇主而言都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与志趣相投、精力充沛、努力生活的人们相伴而行。
   不要理会那些既不懂你在意什么又无兴趣于你的梦想的人;多接近那些能够给予你支持和鼓励并受你敬仰、能为你树立榜样的人。
   从实现自身改变开始,努力做一名成事者,并且记住这句话:“要做,就从我开始”。
   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自信程度及状态,因而以真实而直接的方式影响着你的行为。
   不要等待别人来安排你的工作,自己亲自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学会聆听,学会学习,学会形成自己的立场,学会提出建议,学会自主行动。最重要的是,言必信,承诺了就一定做到,不是第五次,不是第二次,而是第一次就要如此。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让别人觉得你办事稳妥,无需三番五次地来提醒和催促。领先一步发现周围人(上司、同事、客户等)的需求,并为了这些需求进行必要的行动。
   把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带到上司面前,同时带去将方案付诸行动的充沛精力。
   生活就像一艘船,任何时候人们其实都有机会登上它,但却有很多人因为想等待成熟时机的到来而与她失之交臂,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现在就开始努力寻求改变吧,就从眼前的工作开始,不必等到下一份。现在就行动起来,而不是等到你终于觉得自己有时间的那一天。
   实现梦想,决不推延。尽己所能地明确你的目标并牢牢抓住它,燃烧你的激情。这样,你不仅对于雇主具有无上的价值,对自己亦是如此。
   用你的首创精神来引领他人,接受挑战,争取做到最好。行动胜于言语,不行动就没有发言权。
   多数人总是多言少行,但你要成为一个例外,做一个因积极行动而被人知晓的人。做到了这一点,你不仅能收获良好的技能和品格,变得更受欢迎,还能发现生活更深层的价值。
   你所面临的风险不在于冒险对新事物进行尝试,而在于不作为和对自身能力的无意识,在于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者,成为一个只会出现在那里等别人吩咐工作的人。
   你当不起平庸者—你的雇主也雇不起碌碌无为的员工!
   请时刻充满活力!对终生追求的事业要有永不泯灭的激情。要不断地思考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要用执着的热情串联起一天天富含行动和作为的日子。要让自己每一刻都保持精力充沛。
   不要受制于环境的影响,而要去影响环境。你可以改善境遇,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你的未来在等待你去创造。“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记住这句话,带上它去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明天。
  


  书虽小,内容很精。是怎么把事做对、做到大家都喜欢、做到有结果的理。
  
  平时你用心的观摩的做事的方法,或许也没有这本书这章里讲得多、讲得透。
  
  当然,能不能执行好是另一回事儿。
  
  我真希望早15年前拿到这本书,哈哈。


   对于管理类的读物,或许是因为市面上滥竽充数的类型读物所占的成分太多,就如同三聚氰胺在奶制品中的横行霸道的名义相同,虽然都以对读者(或消费者)有益的层面来推介读物,结果,粗略一翻阅,却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既浪费了纸张,成为环保主义的反倡议者,同时,又无法让读者从心理层面得到切实的受益。所以,初次拿到这本书时,基于之前的多本类型读物的印象,我的第一感觉只能是:它究竟可以告诉我什么呢,竟然值得公司站在新员工的角度着重推荐阅读它,并且还需要写就一篇读后感?
  
   的确是抱着这样的疑问,翻完了整本书。同时,简略地做出了如下的总结:
  
   1、如果你初出茅庐,你的确很需要这本书。
  
   初次步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她能教的东西,可以说很多,也可以说不多。视乎你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样的东西。譬如说,你是看见了你的稚嫩、青涩,还是你的乐观、年轻与活力,是看见了你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还是你的未经磨砺关于能使梦想实现的想像力?
  
   如果是稚嫩与青涩,这本书可以让你学会安稳的沉淀。
  
   总有一段时期,你是别人身后的跟屁虫。你无法把自己看得不低,因为他们眼里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无是处的你,所以,你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你自己。但这个时候的你,并不是放弃梦想、放弃自己的时刻。相反,是个需要沉淀的时刻。这时的你无需急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你的价值可能在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需要的只是不断给自己提问“为什么是这样呢”,以便于学习了解所有你负责的工作的来龙去脉,以及弄清楚所有不了解的地方。
  
   如果是乐观、年轻与活力,它则可以让你学会更快的适应这个社会和你即将面对的历炼课题。
  
   你乐观,于是会对最悲观的态势都心怀感念。会觉得那不是罪过,而是上帝的馈赠。你年轻,便不计较,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提取最优的处决方案。你活力,于是能四两拨千斤的想方设法的站在尽可能对的角度处理疑难杂症。而这本书于你而言,是你的翅膀,加快了让你飞翔的速度。
  
   如果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未经磨砺的想像力,它可以告诉你什么叫做未接触过的现实,自以为是的毛病,以及正确的行事方式。
  
   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决定(或方案)持百分百的信任,甚至杂陈有自以为了不起的小聪明,生怕别人看不见,还一提再提——其实,他是需要别人的夸奖的,而且是需要别人站在他自以为骄傲的这个点上来夸奖他——但现实却告诉你,并不是每一次都是符合自己的内心所向的。所以,它可以重重的打击你,也可以只是稍微的提醒你。可以只是别人委婉的几句敷衍之语,也可以是对手或同事的更正确的考虑周全的决定(或方案)。可以是讨论会上有人附和的善良台词,也可以是直接被否决的坦陈。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明白这一点之后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努力。
  
   2、如果你已步入社会经年,此书能帮你理清之前的矛盾与不解。
  
   虽然有些许工作经验,已在社会大学上了解到一些事与物的生存规则,但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生存法则,不同的环境,也有不同的处事流程和工作氛围。所以,从某一层面可以这么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第一个老师或者第N个老师的身上读到他应该读懂但却始终似懂非懂的课题。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样。可能从学校刚刚毕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白纸一张。可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人与事,于是,大家都有意无意的接纳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各样的影响。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还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譬如说倚老卖老。譬如说拖字决。但这本书,便能从某些方面告诉读者,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它不仅仅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同时,还直截了当的将问题与方法具体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说,面对工作中的困境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面对。自己有新的想法的时候该如何去更快捷更妥当的被践行。诸如此类。
  
   当然,它一而再再而三所强调的重点,我想也应当可以给到正处于这个阶段却有可能时有犯困惑的读者一个强有力的震击: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的老板是谁,管理层都始终期望你不要坐等指令,而要运用个人的最佳判断和努力,为了公司、组织的成功(达成公司的目标)而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
  
   这个才是这本书所宣扬的主旨之所在。而我在写了这么多之后,突然想到,其实,用台湾圣严法师的名句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解决了: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不要将听起来简单,等同于做起来简单”,很耳熟对吧,不单从书中能看到,从工作中我们也经常碰到这类情况,只是我们没归纳出来,对吧。


   上司给我这本书要我看看,我才知道有这本书,书中间讲的那些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那些对于一个对工作有激情的员工,在一个成熟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言而明,但是,如果这些条例面对一个很垃圾的上司的时候,就全部都要大打折扣,我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当他把书庄重地送到我的手里的时候,我看了书名那几个硕大的“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心理上就比较抵制,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翻完了,里面讲到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我在不了解上司为人,对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后来渐渐地发现上司的为人接受不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让他觉得是在侮辱他,是在说他工作能力不行,我便消停了,现在他发现了我不主动,而随之他发觉工作面临的困难,他无法解决的领域随着项目工作的深入也远远超过他之前的预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觉得很累,便找员工的原因,觉得是大家不主动,便塞给我这本书,但是这个人的专业方面的无知决定了他在专业方面的自大,在管理经验上的空白又决定了他无法向员工证明,去体现自己的价值,性格上的特征决定了他的工作、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作为下属,并不是不想主动工作,而是主动工作在某些时候反馈到他那里仅仅意味着反对上司,贬低上司,继而被上司叫进办公室东拉西扯,天南地北,驴唇不对马嘴地指教,非得训到你“无言以对”以显示自己的专业与广博,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只想等待机会走人。
  
   个人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这些条例对他和他的团队而言,不应该存在要拿着这本书去特别强调的情况,此外,据某些信息得知,国外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国内有明显的差异,国外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他们生命的重心在他们自己真正爱好的地方,同事之间除了工作都不会有太多的联系,而在中国,工作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就、身份代表的比率要大大超过外国,中国员工在一个健康工作机制中工作的积极性因这些因素的驱动要远远超过国外,我想,外国员工普遍相对消极对待工作与中国员工拼命想往上走,得到认可的态度差异是这本书在国外那么流行的一个原因,而导致员工工作态度的差异,这一点跟国内国外福利制度与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有很大关系,发达国家人民工资水平与福利普遍较高,不必跟中国员工一样为了一套商品房,一辆车拼死拼活干一辈子;
  
   鉴于上述差异,这本书现在放在中国,并没有它放在国外那么适用,至少对现在的我而言,里面关于工作的所谓教训绝大部分都是不用出这样一本书来提醒的,我想,这必定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跟我一样刚刚毕业想成就事业,赢得认可的人的共同心理。
  
  
   综上所述,我作为中国社会环境中的一员给这本书评个较差;平衡上面几个推荐所产生的“误导”效应。


  外国人做事讲步骤、程序和方法,哪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做事像个流水线。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流水线,生产出这个道理以及一个好的职业生涯。
  
  这本书其实看目录就够了,不过书很薄,都看了也就1小时顶多了。
  怎么做到“不要只做老板告诉你做的事,做需要做的事”?思考、准备、行动、坚持四步骤是也。
  思考:
  增加工作难度;
  想想每件事的改善方法;
  对公司物品要非常小气;
  提问题,越笨的问题越好;(笨问题更接近本质,如,你说我对你不好,请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对你好?呵呵,我发现笨问题其实就是抬杠)
  将需求(其实是困难)转变为机会;
  小心:放弃一切抱怨,要无中生有,于无声处起惊雷;
  
  准备:
  学你不知道的东西;
  掌握没有的材料;
  设计最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消除计划中可能的破绽;
  要想到别人不响应;
  小心:不要耍鬼,你骗工作,工作就骗你。
  
  行动:
  大胆发言,在组织中创造影响力;
  担负难度高的工作;
  用创意迎接挑战;
  积极、正面地看待问题;
  做行动者;
  小心:为自己的行动(不行动)负责。
  
  坚持,绝不放弃:
  遇阻,修正计划再出发;
  找合适的时机和老板汇报(别惹他烦,别让他替你扛雷);
  遇阻,坚持到底;
  用不同的方法做同一件事;
  喜欢做别人讨厌做的事;
  小心;不要推卸责任。
  
  这就是目录,也是行动纲领,在自己的行动中应作出修正,拟一份自己的行动纲领。
  


  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管理顾问和员工激励专家,鲍勃尼尔森无疑是睿智的,这种睿智很好地体现在他的这本书当中,只是简单几句话,但却切中要害。一个积极主动、敢于创新又富有责任感的员工的确是每一个有抱负有智慧的老板所乐于见到的,但他没有提到的是,这样的员工可能也是上级所害怕的。
  对一个员工而言,这本书谈的实质上就是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具体表现在3个地方,首先当然是主动性,一个员工不能像牙膏一样,挤一下动一下,被动地承受命令,而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尽管我们的教育制度似乎总是试图抹杀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我看来,这种主动性又表现2个方面,即主动的掌握好工作所必备的各种技能和知识,以及主动的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甚至提出改善计划;其次是踏实和勤奋,包括学习、搜集资料、查找计划的漏洞等,这是发挥主动性成功与否的保障,否则主动性就可能变得轻率而盲目,从而导致无效甚至反效;最后则是自信和勇气,像我这样的职场新人往往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产生不作为心理,进而让我们缺少提出自己意见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书中强调优秀的上级和老板其实不在意新人犯错,甚至希望新人犯错,用鼓励的方式来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然而就像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一个人把这本书的内容彻底照做,所带来的结果并不一定会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实现了自己的全部潜能,完成了老板的所有预期”,因为在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事,也是在做人。试想,如果一个员工在所有的场合都表现得锋芒毕露,他的上级和老板真的会喜欢他吗?也许会,如果这个上级心胸宽广,不在意自己的属下表现得比自己更出色,但要知道还有一些上级就像巴尔塔沙.格拉西安的《进退规则》里描述的那样,“必须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比你更聪明,他们才会喜欢你在身边,因为在你的衬托下,他们显得更了不起”。而这,就是这本书的局限所在:它预先假设了一种完美的办公室人际关系情景(另一种可能是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这样的情景在西方社会比较常见),而这样的情景在现实中不是经常能遇到的。所以古人说“百智之首,知人为上”,只有首先了解了上级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才能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相处,才能决定在工作中应该积极主动到什么程度,才能决定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是否应该提出来以及怎么提出来,以期实现老板、上级和个人的“三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老板和上级在具体问题上的利益并不总是相同的)。
  法国心理学家托利得曾提出一个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鲍勃尼尔森的这本书所阐述的,大概可以作为我们思想天平中的其中一端吧。
  


  寻找到一份工作——开始工作——做好这份工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中间可能经历了千山万水。你得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但是你能够得到,一定是别人给予了你信任。信任是责任,更是一种期望,期望你能够在岗位上做得好。你要融入,要发现,这是你给自己和企业的机会、价值和证明。
  
  盲点就是增长点,当你不断地通过进取去吸收、去承担你所做的,就会有积极的结果。


  《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2007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在对于写字楼中的处世行事无所适从的时候,看到这本书里的说教,隐隐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在努力成为一颗更加平滑好用的螺丝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要做出很多的改变,去追求那种象托利得定理所描述的境界,“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然而最后,可能离美好的初衷已经相去甚远,而那些纯洁、崇高、曾让自己怦然动容的信念也再也寻不回来了。


  1天内看完这本书,身为一名职员,这本书学到了很多。
  这应该算是写给员工的书,激励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
  他是以老板、上级的角度来告诉员工到底如何做,才能得到青睐?
  
  我这里有这本书的电子版-不太全。不过也有30页内容。想要一睹为快的朋友请留邮件地址:)


我和你一样.
说得真棒.一针见血.
要求员工看这个书的上司真的很无能.


我也是一样的情况,能力不足的上司,工作安排的混乱,都让人工作起来混乱不已~~
不同的是,这本书是一个才毕业的同事推荐的,而不是上司。。。这位同事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而我面对无数次的压制已经没有所谓的激情了。。。


不错的一本书,可以用来激励员工向上。
至于局限性,肯定是有的。毕竟本书只是一本小册子。培训员工,首要的就是改造他们的思想。只有他们的思想有了变化,做人才会发生变化。


很欣赏楼主的思维方式,所谓知识上升的智慧,就是要能够吸收知识并灵活运用,这并非作者的局限,因为他能教你知识,却未必能教你真正具备这个能力,真正具备能力需要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


当你做事的心态和你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利益挂钩的时候,你往往会不认同书中的观点,这也正是目前中国职场的弊病,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结果就是好和坏,只要你能接受坏的结果就可以,接受不了,就和国内大多数的员工一样了


同意楼主的提议...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楼主讲的很好。作者预设了一个前提,主动就会为领导所赏识,就会获得提升。内容讲了如何主动而已。


说的好!!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这句话我喜欢,哪这方面的能力应该算情商一部分吧?


托利得定理所描述的境界,“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leoshcn@gmail.com 多谢了,想买之前浏览一下


dieselvon07@yahoo.com.cn
找了很久,想先看一下,多谢了!


我想看一下,谢谢
judy1984@163.com


说得这么好,看看是不是符实!
olive.cai@gmail.com


swy5221@163.com
谢谢了


panrui501@126.com 先谢过了~~


filinlau@126.com
谢谢,请发一份给我吧,我想先看看。


liu841203@163.com
请发一份给我好吗?谢谢!


谢谢,能否发给我一下,谢谢。Sliu@reedmfgco.com


guozaodewuya@yahoo.com.cn 谢谢哦,帮忙发一下。


guiyeliang@126.com
多谢~


candylisei@yahoo.com.cn


huaxin_yanzi@hotmail.com
谢谢啊


LZ谢谢传一份给我
shenjiafei88@126.com


hang_xiao_ye@hotmail.com 麻烦罗~!谢谢


359050211@qq.com 谢谢


sulaladexiazi@sina.com 谢谢


505007881@qq.com,Thanks a lot!


vincent2001@gmail.com. thanks a lot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