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吸毒调查

陈贝帝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陈贝帝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提起毒品,每一个中国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以及 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是这场战争,拉开了近代中国历史上饱受西方列强欺侮的帷幕;而在那之前的1837年,林则徐曾上奏道光皇帝,痛陈毒品(鸦片) 对中国的危害,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古人尚且知道如此,更何况是在科技、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能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戒毒、禁毒工作略尽微薄之力,正是编辑出版这部《中国吸毒调查》的初衷。 愿这部《中国吸毒调查》能像一束微弱的火种,照亮一些原本晦暗的情绪和心灵,并让大多数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作者简介

陈贝帝,作家。大学,机关,下海,南流,北漂,东猎,西毒。曾先后做过农民、教员,政策研究员、政府官员,杂志总编、学术机构主席、集团公司副总裁及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其著作有:《下岗后,你去哪里?》《毒女人》《东山再起》《猎头出击》《果汁美人》《啤酒先生》《乳品人生》《最大的健康》《中国投资概览》《拒毒,让太阳更红》《30分钟学签名》《签个靓名闯天下》。

书籍目录

序编者按第一章 毒患猛于虎——吸毒因果 1、青少年为什么选择吸毒? 2、谁把女人变成了性机器? 3、淫荡的“放大器”——可怕的艾滋病 4、民族之危——新的“鸦片战争”第二章 最难迈过的鬼门关——戒毒奇闻 l、从“戒毒草”到戒毒药静 2、雪上加霜的中国式戒毒 3、鬼门关上的戒毒众生相第三章 罪恶经济圈——毒品黑链 1、毒品产地、加工及500倍的暴利 2、中国东部地区的“制毒工厂” 3、中国西部地区的毒品种植地第四章 白色死亡游戏——毒品贩运 1、全球毒品贩运秘密路线图 2、毒品在中国的传统过境路线 3、横贯中国的“海洛因之路” 4、中国三大毒品集散地 5、形形色色的贩毒伎俩第五章 最残酷、最危险的较量——缉毒前沿 l、中国三代毒枭的兴衰更替 2、高科技缉毒与动物缉毒 3、死亡游戏——缉毒与反缉毒第六章 潘多拉的盒子——毒品探访 1、关于毒品与人的好奇 2、关于毒品与人的困惑 3、关于毒品与人的忏悔 4、关于毒品与人的爱 5、关于毒品与人的自残 6、关于毒品与人的死亡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60年前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生命是一张弓。”60年后的今天,如果能让罗曼·罗兰看到这些吸毒的人,我想,他会失望的,因为这些人把自己的生命之弓很轻易地折成两段,毫不犹豫地丢在荒山野岭或无尽的黑暗之中。对于他们来说,生命之光就是一张锡纸、一撮白粉、一缕青烟、一只廉价塑料打火机。 最早接触毒品是在2002年夏季。当时我被抽去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禁毒活动,名叫“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其中的牵头单位就是中国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结果,这次活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全国大约有20多万大、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来的稿子堆满了大半个办公室。我们几个人日夜苦战,还请了专家筛选、评比,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将这些稿子编成了两本电话号码本那么大、那么厚的书,一本是征文,一本是漫画和书法,书名叫做《拒毒,让太阳更红》。 当时,我应邀做了这本书的执行主编。但想不到的是,在那之后,这些稿子经常让我睡不着觉。因为那些通过幼小的心灵和充满天真无邪的笔触所反映出来的由毒品所引发的家庭悲剧,常常让我汗毛倒竖起来,酸楚难忍。同时,这也引起了我对毒品的好奇心。所以在书出来后,我便如释重负,迫不及待地去了几个地方,当然是毒情较重的地方。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广西邕宁。我是从海南经北海到邕宁去的。晚上乘船从海口出发,睡一觉,早上便到了北海,然后转乘大巴去了邕宁玉洞。那里有个女子劳教所,离南宁只有十来里路。当时,那里正在搞开发,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印象中,邕宁玉洞人黑黑的,瘦瘦的,但很精神。 我在邕宁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玉洞女子劳教所。一进去,我就被一个情景吸引住了:当时,1000多个年轻女人正在操场上跑步,头发长长的,皮肤白皙的,身段颀长的,在初升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妩媚动人。可在我脑海里又立刻浮起了另外一种情景:正是这些姣容美丽的女人,当她们没有毒品的时候,当她们毒瘾发作的时候,一个个竟然会在顷刻间就变得歇斯底里,面目狰狞。管教女警介绍说,这里面最小的吸毒女只有15岁。我被这种现实的与幻觉的反差震惊了。我当时只觉得心里有一种无以言状的酸楚。这种酸楚,让我觉得应该为这些本该幸福的女孩子和那些正幸福的女孩子做点什么事情。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又去了云南、甘肃、四川、广东、福建、香港等地,接触了许许多多吸毒的女孩子。在由深圳到海口的船上,我认识了一个吸毒的女人。那班船一般是从傍晚从深圳起航到第二天早上到达海口,这中间是一个漫漫的长夜。那晚,一个四人舱只有两个人:我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开始,谁也没有搭腔,各自静静地躺着。到了很晚,那个女人不断地打着哈欠。这时,那个女人突然对我说:“先生,你能让我单独呆一会吗?”于是,我就到甲板上溜达去了,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海浪。 当我再次回到舱里时,发现舱里有种燃烧的异味,并且,这个女人特别有精神,话也特别多。也许是寂寞,也许是无聊,也许是兴奋,反正不知道什么具体原因,那天晚上,那个女人竟然向一个陌生人说出了她吸毒的秘密。 她说吸毒是因为离异,是因为想孩子。她与丈夫离婚后,她丈夫一直控制着孩子,并把孩子当做一个筹码,向她报复,不让她看望。她在极度痛苦的时候沾上了毒瘾。只要一吸毒,那个胖胖的儿子便来到她的幻觉里,令她快乐无比。此后,只要她想儿子的时候,她就吸毒,生动活泼的儿子便来到了她的面前。但幻觉一消失,这个世界又立刻让她万念俱灰。而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吸掉了两个店面和自残了三次身体。 当然,我不能只满足于这些故事。于是,我走访了许多毒品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剧作家、诗人、医生甚至考古专家及监狱长等,希望能借助他们的视角来对毒品和对这些吸毒女人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2004年6月25日,也就是国际禁毒日的前一天,我写的《毒女人》终于面世了。在这之后,我的电话突然多了起来。一些报刊开始对它进行转载,。国内几大门户网站,也都进行了连载,至今新浪网还把它挂在首页。说这些,只想说明,毒品已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社会和大众关心的一个热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只要有一个吸毒者,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这个家庭就是一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得安宁,永远看不到结束的尽头。 如果我们再来看一看官方公布的吸毒数据,我们就会对中国吸毒状况的严重性获得一些理性的认识。这些数据,是我从这些年来公开发表的中国禁毒报告中摘下来的,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只往上蹿而不下跌的、只把人们带向悲剧的死亡线了。 这些数据是: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为52万,1999年为68.1万,2000年为816万人,2002年达到100万人,2003年超过105万人,2004年则达到114.04万人,吸毒人群的现患率为8.7‰,新滋生的吸毒者直线上升。这还是有案可查的显性吸毒人数。按一个显性吸毒者背后起码有7个隐性吸毒者来计算,中国吸毒人口将近千万。 2004一年的吸毒人员,与往年一样,还是男人多、35岁以下青少年多和社会闲散人员多,它们分别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84%、70.4%和53.6%。更令人忧虑的是,全国共有2102个涉毒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2/3以上,其中,吸毒人员百人以下的942个,百人至千人的943个,千人以上的217个。这些涉毒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经济发达地区。云、贵、川三省占现有吸毒人数的25.9%,广东、广西两省区占25.7%,濒临港澳的广东一个省就占15.6%。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毒品泛滥的一个大概轮廓。如果把毒品看成是阴影,那么在中国的版图上,这些阴影已经由点而面迅速地覆盖到整个国土了;如果把毒品看成是癌症,那么在中国社会这个肢体上,它的癌细胞扩散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 为了更好地了解吸毒问题,这些年我重点走访了两个特殊人群:青少年和女性。在吸毒恶果上,我也选择了两个:一是“吸毒、卖淫、艾滋病”这个黑色链条;另一个是毒品对国家、尤其是对人类社会的战争。在形成这些观点的时候,我有时也采用了他人的一些调研成果,目的是为了将这一话题调查得更全面些、更深刻些、更有代表性,从而弥补因视野、精力和条件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P1-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客观的一部反映中国吸毒、戒毒、缉毒的出版物。 触目惊心的数字,真实详尽的案例,发人深省的思考。 罪恶经济圈的起源——毒品产地 白色死亡游戏——毒品贩运 毒患猛于虎——吸毒因果 最难迈过的鬼门关——戒毒奇闻 最残酷、最危险的较量——缉毒前沿 潘多拉的盒子——毒品探讨 全世界毒品年消费总额:4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客的80%。全世界毒品交易额:80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第二位,全世界全部刑事犯罪:与毒品有关的犯罪占三分这二。


编辑推荐

罪恶经济圈的起源——毒品产地、白色死亡游戏——毒品贩运、毒患猛于虎——吸毒因果、最难迈过的鬼门关——戒毒奇闻、最残酷、最危险的较量——缉毒前沿……本书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客观的一部反映中国吸毒、戒毒、缉毒的出版物,它讲述了有关毒品的内幕情况,而且通过医学家、教育家、作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人的视角,深刻剖析了这一现象。触目惊心的数字,真实详尽的案例,发人深省的思考,愿本书能像一束微弱的火种,照亮一些原本晦暗的情绪和心灵,并让大多数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吸毒调查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位社会学学者写的书,很好,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吸毒问题,我们国家应鼓励学者开展此类的研究,形成一个风气,那我们的禁毒事业就更有希望了。


  书中披露了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信息,中共不想让世人知道它的强迫式戒毒已经破产,根本不可能对真正戒毒有任何帮助,相反只能加剧吸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