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宦海悲歌

史荣听,蒋焱兰 著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史荣听,蒋焱兰 著  

页数:

232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大批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是如何来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他们的沉浮进退究竟对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瞩目。为此,《宦海悲歌》选出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结集成书,映照历史。这些名臣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让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让人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个人的命运其实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特征。 在这些名臣中,有忠臣和奸臣之别。忠臣们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为辅佐君王、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的善行不见得有好报,往往命运多舛;奸臣们或是狐假虎威,或是助纣为虐,干尽了荼毒天下的坏事,从而落得个骂名千载。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好人遭殃,坏人当道的现象屡有发生,暴露了中国封建体制的极大弊端。 正因为中国封建体制的极大弊端,历朝历代的名臣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权。他们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稍有不甚就可能有杀头的危险,真的是高处不胜寒;君与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君权在握的时候,是如上光景,臣子们命薄如纸,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反过来,如果君权旁落,手握重权的权臣往往玩君王于股掌之中,臣子杀掉君主的事也屡有发生。 但总的来说,臣子毕竟是君王治理天下的活"工具",他们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朝代的兴亡,都跟当时的名臣息息相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推动或阻碍着封建社会的向前发展。他们的命运往往同封建王朝血肉相连,他们的人生悲剧其实也注定了封建王朝的悲剧结局。 读史可以明智,这些历史上的明臣,他们演绎的一幕幕人生活剧,在今天看来,对我们有很深的启示作用。虽然时空变幻,那些久远的事情蒙上了太多历史的烟尘,但人性之善恶,人情之冷暖,人欲之膨胀,今人比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这面镜子里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现实的影像,而在现实的滚滚红尘中,我们又何尝感受不到一些历史的影像!说到底,今天是过去的延伸,我们关注历史,其实也是在关注现实。茶余饭后,捧起此书,你会感受到古代的名臣们就在你的身边,他们其实并没有走远!

作者简介

史荣新,大学本科学历,做过报纸编辑、图书编辑,擅长多文体写作;发表过小说、散文、电视剧本等;编著有《刘备不是省油的灯》《别拿工作不当回事儿》《魔鬼成语》等畅销书十余部,主编过“名人传记系列丛书”“读者散文丛书”等。现居北京,专职写作。

书籍目录

序言:名臣的沉浮进退之思索一、黑白常颠倒 身死名不灭--被冤杀的名臣 封建体制下屡屡发生名臣被冤杀的事情,有的因正直而遭诬陷,有的因改革而受攻击,有的因才高而遭妒忌……他们的冤情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际遇却体现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实况。 晁错——皇帝老儿的“替罪羊”  伍子胥——好心遭恶报的活“标本”  脱脱——寊陷害致死的元朝贤相  売颜希尹——酒后惹祸的女真奇人二、宦海风涛恶 人命薄如纸--被排挤而死的名臣 封建体制下的官场,就像一个个闹哄哄的竞技场,大臣们互相倾轧、排挤,为了除掉自己的政敌,他们绞尽脑汁,很多人机关算尽,反送了卿卿性命,他们的人生悲剧体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苏秦——最会说话的六国宰相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李德裕——大唐帝国最闪亮的一颗流星  杨炎——害人终害己的“小心眼儿”宰相三、野心谋帝位 事败遭天诛--造反被杀的名臣 帝王之位无限风光,充满了诱惑,是人们最向往的位置。因此,历史上,尤其是乱世时,一些臣子便跃跃欲试。一旦付诸行动,他们就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诸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名臣们的“壮举”。   安禄山——善于装傻的“野心家”  宇文化及——过把瘾就死的“造反派”  杨玄感——后院点火的“末路英雄”  王敬则——被逼叛乱的“大老粗”四、时穷节乃见 美名垂丹青——宁死不屈被害的名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两句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那些忠臣杀身取义的人生信念。中国古人特别推崇做人的“节操”,因而出现了一些在国家危亡之际,“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臣子,这其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文天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烈士”  史可法——独撑危局的“夜明珠”  杨业——不吃契丹饭的忠烈名臣  孙承宗——死不降清的明朝忠烈五、热血洒疆场 丹心昭日月--死在战场上的名臣 历朝历代,在国家危亡之际,以血肉之躯同敌人作殊死搏斗的人常常被视作“英雄”。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惊天地、泣鬼神”恰是他们在战场上杀敌战死的最好写照。   关天培——血溅炮台的超级“战神”  陈化成——一身抵得百万兵的“廉将”  周德威——保主而亡的黑脸猛将  卢象升——清“风”吹折的明末“栋梁”六、多行不义事 青史留恶名--遭报应而死的名臣 历朝历代都有奸臣当道的事情发生。这些奸臣大权在握,干尽祸国殃民的坏事,自然引起天怒人怨,最后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他们人生的大起大落,令人扼腕长叹,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幅"得意忘形"的活"标本"。   杨国忠——以妹发迹的流氓宰相  贾似道——沐猴而冠的市井无赖  各珅——历史上最大的贪污犯  刘瑾——被千刀万剐的专权太监七、权大敢欺主 失势下场悲——失势暴死的名臣 历史上有这样一些人,因为某种机缘,成了手握重权的权臣,于是开始变本加厉地倒行逆施,甚至于把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上。“玩火者必自焚”,他们的暴行激起了天下人的反抗,他们的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   赵高——玩皇帝于股掌之上的逞凶宦官  梁冀——东汉政治黑暗的一个活载体  董卓——窃国戕民的混世魔王  魏忠贤——祸国殃民的阄党魁首八、但遭君王弃 叶落难归根--被贬死的名臣 在朝中,由于皇帝听信谗言或因逆耳奏章,许多名臣被放逐到偏远的地方。这种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使一些人因此暴死他乡。历史上记载的被贬名臣众多,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充满了传奇色彩。  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三闾大夫”  长孙无忌——他乡暴死的“国舅”  裴寂——猝死他乡的开国重臣  寇准——客死雷州的北宋“脊梁”

章节摘录

  一、黑白常颠倒 身死名不灭——被冤杀的名臣  封建体制下屡屡发生名臣被冤杀的事情,有的因正直而遭诬陷,有的因改革而受攻击,有的因才高而遭妒忌……他们的冤情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际遇却体现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实况。  晁错——皇帝老儿的“替罪羊”  晁错是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学什么像什么。他父亲看他是块材料,就让他去学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之学。这老晁头当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学谁不好,偏要学他们,不说申不害,就那个商鞅,最后死得多惨呀!结果,晁错的命运也没比商鞅强多少。当然了,他父亲当时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后来当他看出儿子要惹祸上身时,说什么都没用了,只好先自杀了,眼不见心不烦啊!也许他觉得是自己引错了路,要不就是给儿子的名字起得不好”叫什么晁错啊,跟错主子了吧!  晁错聪明好学,那时候主要体现在写文章上,他的文章写得棒极了,总是得满分,那些教书先生还总点着脑袋发出“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胜于蓝”之类的感叹。成年之后,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晁错先是做了一个小芝麻官。  由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随后又是多年战乱,导致原来的许多学说都失传了。汉文帝得天下的时候,想找一个精通《尚书》的人,来帮助其治理天下,但普天之下,能人难寻。后来终于寻访到齐国的伏生,他是原秦国的博士。据说,他对《尚书》很有研究,可惜已经90多岁了,走路扶着墙不说,撒尿还总尿鞋上。汉文帝咬着手指头想了半天,总觉得让这样的人出来辅佐他,太丢大汉朝的脸了。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决定派一个人去向伏生学习《尚书》。  晁错很荣幸地被汉文帝选中。不久,伏生那点儿学问就都让晁错学会了。他回来向汉文帝汇报学习成绩,汉文帝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明白,但还是装作很内行地说:“很好,人才难得,前程远大!”晁错听了这话心里这个乐啊。从那以后晁错真就官运亨通了,先后担任了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等职务。  在任博士官的时候,他写了一篇名为《言太子宜知术数疏》的作文,这时候的晁错已经是个有身份的人了,他写的文章不应当再叫作文了。可晁错谦虚呀,他坚持要叫作文,遇着谁还很客气地让人家帮助改改什么的。当然了,他心里清楚,没有人能改得了他的文章。  他在《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这篇文章中指出:君主作为天下之主要想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也就是通晓治国的方法和策略。  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领导艺术,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汇报,不要被一些假话、套话、空话给“忽悠”了;懂得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兜里总有银子,那样天下才会长治久安,社会风气才会好,钱包掉地下都没人捡;懂得怎样臣下、子女尽忠尽孝,讲文明懂礼貌,那样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缺德的人就少了,老奶奶过马路就有人扶了。  晁错认为朝臣中关于“皇太子不必研究国家大事”的说法是一种谬论,以前的君主治理不好国家而被臣子杀害,是由于不懂得治国的“术数”。现在太子书读得不少,但如果只知死背书本,不知如何治理国家,那也是没有什么大用的。他建议文帝不仅要选择切实可用的“圣人之术”让皇太子学习,而且要经常让太子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汉文帝看了晁错的文章,又听了晁错说得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拜他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主管太子府内庶务的官员,相当于太子府的总管)。由于晁错口才好,“点子”又多,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  在任太子家令的时候,晁错经常上书给汉文帝,提出一些抗御匈奴的建议。汉文帝很重视,大部分都采纳了。文帝十五年(前165年),皇帝下令全国上下推举贤良文学士为国所用,晁错也成为被推荐之一。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参加策问的100多人中,晁错的回答是最好的,被判定为第一名。晁错写的《举贤良对策》一文成为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在回答“通于人事终始”的问题时,晁错以历史上三王的处事原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三王时代,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很融洽,他们共同研究国家大事,决定天下安定的大计,都以人的本能为根据。人的本能都是想长寿、富裕、安定、闲逸,只有保护、扶持、爱惜民众的利益,做合乎民情的事,保障了人的本能,天下才能安定。三王制定各种法令,并坚持要求别人像要求自己一样,宽恕别人像宽恕自己一样。入之本能所憎恶的,不要强加于人,人之本能所向往的,不要强令禁止。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姓和睦相亲,国家太平安宁,君王地位巩固。这是领导者都应效仿的!  在回答“直言极谏”的问题时,晁错以五伯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五伯坐天下时,深知自己才学浅薄,所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大臣去处理。辅佐五伯的大臣们,经常检点自己而不敢欺骗君主,制定法令,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为目的,而不“苦民伤众”。一切按法令办事而不徇私情,克服困难不怕牺牲,见有才能的人而不压制,不让没有能力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实行奖赏,表彰忠君孝亲的人,而不是把老百姓的财物随便给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施行刑罚,禁戒那些不忠不孝而危害国家的人,定罪量刑得当,犯了罪的人对自己受到的刑罚也会从内心里感到服气。如此法治,可以说是平正之吏了。法令不合理,提请君主更正,不使老百姓受到伤害;对君主的暴虐行为,不应顺从,而要帮助纠正,不使国家受到损害。纠正和补救君主的过失,宏扬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内无邪恶的行为,外无污浊的坏名声。这样来辅佐君主,就可以说是直言极谏之士。  在回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的问题时,晁错以秦朝的教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秦开始统一天下时,君主的贤明不及三王,他们的大臣的才能也不及三王的助手,然而秦的统一事业完成得很迅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地形有利,山川富饶,财用充足,百姓善战,而六国的君臣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意见不一致,百姓也不为他们卖力。本国富强而且安定,邻国贫弱而且混乱,正是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因此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在那时,三王的功绩都不能超过秦始皇。”  “但是后来秦衰弱下来了,那是因为任用了奸臣和听信了不利于国家安定的谗言;大造宫殿,贪得无厌,民力疲尽,征收赋税没有节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群臣恐惧,献媚求存,骄横放纵,不顾祸患;凭着高兴而随便赏赐,发泄怒气而胡乱杀人,法令繁多残酷,刑罚严厉残暴,草菅人命,秦二世这个刽子手甚至以亲自射杀百姓取乐;贪官污吏趁法令混乱之际,擅作威势,独断专行,各自为政。”  “秦末始乱,官吏首先侵害的是平民百姓。到了中期,富人官吏也受到了损害。最后,连皇族和朝廷大臣们也受到侵害了。因此,闹得人人都没有安全感了,很多人晚上总做噩梦。因此,陈胜带头一造反,天下很多人就都一哄而起,秦朝转眼之间就被灭亡。”  晁错的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中肯而切实的。汉文帝看完之后,一个劲地喊“精辟”,差点跟晁错拍肩膀论哥们了。  最后,晁错拐弯抹角地批评自己的主子:陛下您上台16年了,可是老百姓还过着以前那样的穷日子,不到过年想吃顿饺子都挺费劲;拦路抢劫的,占山为王的,半夜偷盗的,也就是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不到位;边境上也不消停,那些不服天朝管的少数民族抢咱们的美女和大米、白面什么的。之所以会这样,想来是陛下您没有亲自管理国家大事,只是一味依靠臣下的缘故。那些大臣们我还不了解呀,那两把刷子怎么能跟陛下您相提并论呢?还是陛下您英明啊,快让他们都靠边站吧,您还是亲自出来主持工作吧。  汉文帝看了以上的内容,心说,你小子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但是他转念一想,管他是夸还是骂呢,这小子说得还真对。虽然话有些不太中听,也比那些整天说我是“贤明君主”的人强多了。这样的人才是忠臣啊!得提拔提拔。文帝下令把晁错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了,汉高祖刘邦当皇帝时,对外姓人不放心,便封了一堆同姓王到各地去,齐国有70余座城,吴国有80余座城,楚国有40余座城,差不多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基本上自治,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就和当年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保卫中央。可是后来这些祸患都被摆平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不服天朝管了,虽然汉文帝给各诸侯王发去了“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最高指示,很快就摆平了。但汉文帝心里清楚:表面上是摆平了,有野心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当时很有名气的大臣贾谊在一篇奏折中就提出过合理化建议,让汉文帝把大的诸侯国分成一个个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么多,就先把没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  应该说贾谊这个点子还是不错的,可惜汉文帝这个人总是犹犹豫豫,下不了那么大的决心,不愿意因为削藩得罪他的那些亲戚们,再加上有很多大臣也反对这样做,所以贾谊的合理化建议没被采纳。  晁错在诸侯王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贾谊差不多,也可能他是受了贾谊的启发。继贾谊之后,晁错再一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是举双手赞成的,汉文帝的立场并没有改变,还是拉着官腔说:“此事从长计议。”汉文帝死后,太子刘启接了班,即汉景帝。晁错因为过去就是太子党的人,这回当年的太子成了国家的主子,他当然要官运亨通了。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当然了,要是能在一起喝点小酒就更好了。景帝对他是非常信任的,几乎晁错说什么是什么,晁错因此将国家的法令制度该改的也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有的人背后说晁错是出风头,但是这些人看到晁错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暂时还没有谁敢当着他的面说什么。  最感到心里别扭的是丞相申屠嘉,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总想找茬儿收拾晁错,却一直找不到晁错的毛病。晁错的内史府坐落在太上庙外面的空地上,从东门出人极不方便,晁错便在南边开了一扇门,凿通了太子庙外面的围墙。申屠嘉以为这下子抓住晁错的小辫子了,便要到景帝面前去告晁错的状。晁错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丞相就是要排挤他,就抢先一步先向景帝说明了情况。  等到申屠嘉向景帝告状,说晁错私自开凿太上皇的庙墙为门,应送廷尉治罪时。景帝却说:“老申你不要小题大做,你说的那不是什么庙墙,是庙内空地上的围墙,这不算犯法。”申屠嘉知道皇帝这是有意护着晁错,心里一生气,竟然气出病来,不长时间就死了。别人见好好的一个丞相就因为和晁错斗气死了,谁也不憨再给晁错小鞋穿了,有好酒都找晁错一起喝,晁错也就更得意了,不过他表面上还是挺谦虚的,做人也挺低调。  丞相申屠嘉死了不久,晁错又升官了,当上了御史大夫,也就是副丞相。他就是在这时向景帝上《削藩策》的,建议凡是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晁错特别危险性最大的是那个吴王刘濞,先前因为吴王太子和文帝的皇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景帝)下棋时无端被打死,吴王就心怀怨恨,假说有病,不来朝见,按法律本应处死,文帝一想都是自家兄弟,不忍心治罪,只是轻描淡写地处分了他一下就拉倒了。  但吴王却不知道收敛,从那之后更不像话了,公然开铜山铸钱,煮海水熬盐,招募了一些“打砸抢分子”,阴谋发动叛乱。晁错认为,对于吴王刘濞这样的野心家,削他的封地要反,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削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小,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祸害大。晁错断定吴国必反没错,但他强行削藩,势必会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和反抗,这就不是一个吴王的问题了。而且他把削去的郡县收归朝廷,而不是如贾谊所建议的那样分给诸侯王的子孙,朝廷是得到了利益,而诸侯王的最大利益就被剥夺了,这样他就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上了。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晁错的总后台,有的人就一个劲地点头,因此大家在开会时都乱哄哄地伸大拇指,意思是“领导永远都是对的”。但是同样后台很硬的人站出来反对了,那就是窦婴窦太后的亲戚,他们同晁错当场就吵起来了,当然是文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此就结下了怨仇。最后,景帝拍板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6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这一下诸侯王都被惹火了,联合在一起准备用武力抗拒削藩。  晁错这个时候还没有感到自己的小命就要不保了,他父亲毕竟没白吃那么多年的咸盐,听到各地诸侯都在用各种各样恶毒的语言骂他的儿子,急急忙忙从颍川跑来,对晁错说:“儿呀,别这么干下去了,危险!”  晁错说:“父亲呀,我做的事情是对的,我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后你就明白了。”  他父亲叹了一口气说“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你就要大祸临头了,还这样执迷不悟,我还是走吧!”他父亲一到家就喝毒药自杀了。临死前说:“死了吧,死了我就省心了。”  削藩十多天后,早就想造反的吴国便联合楚国等七国公开叛乱了。他们打出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七国的部队来势汹汹,汉景帝有点心慌了,便找来晁错一起商议军事。晁错说:“陛下,这些造反的人都是王爷,地位在那儿摆着呢,别人去恐怕镇不住他们,我看还是您御驾亲征才好。”景帝听了这话,想了想说:“我还真没带兵打过仗,当一回兵马大元帅也挺好玩的。可是,我要是走了,后院起火怎么办呀?谁来镇守京城呢?”  晁错拍着胸脯说:“有我呢,陛下您就放心地去吧,他们没什么了不得的,您去了很快就会摆平他们的。”景帝又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能去,带兵打仗虽然挺好玩儿,但风险太大,还是在家里安全!这一次他没有听晁错的,而是任命周亚夫和窦婴为帅,带兵征伐七国。  大臣爰盎和晁错素有矛盾,凡是晁错待的地方爰盎一定躲开,而爰盎在的地方,晁错也不去。两个人见了面都不说话。爰盎曾经做过吴国的国相,因害怕吴王势大,不敢向朝廷报告吴国会反,他回朝后吴国反叛,景帝一气之下把他的官撤了。这时他通过窦婴,说自己有平息七国之乱的计策。窦婴以为他真有安天下的妙计,便马上报告给景帝。景帝这个时候正在为军事失利闹心呢,听了这话当然很高兴,便马上召见爰盎。召见时晁错也在座,景帝问道:“你有什么好主意请说出来吧!”爰盎看了看左右说:“人多,我不便讲。”景帝叫左右退下,唯独留下晁错。爰盎又说:“人还多。”  景帝明白了爰盎的意思,对晁错说:“老晁你先出去凉快凉快吧,这里好像挺热的。”晁错瞪了爰盎一眼,一甩袖子退了出去。这时爰盎才说:“陛下,你没听那些诸侯王说吗?皇帝给王弟们封地,现在晁错这个贼臣削夺了他们的土地,所以他们起兵,目的是要杀掉晁错,如果恢复他们原有的土地他们就不会闹腾了。现在只有杀了晁错,派使者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那他们自然就会退兵了。”  景帝点点头说:“如果能这样当然好了,为了国家的安定,我不会舍不得老晁的,只是有点可惜了。不过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作出牺牲也是应该的嘛!”爰盎出完这个“馊主意”,高兴地回家喝酒去了。  又过了十多天,前方的形势依然不妙,七国猛攻不怠,周亚夫和窦婴都处于守势,受到攻击的梁王的告急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景帝没办法便想下决心牺牲晁错了。此时又有一些大臣建议杀掉晁错以平天下,于是景帝就下了命令。  那一天,晁错正坐在府中的大堂之上,琢磨这几天皇帝见着自己怎么表隋那么不自然呢?莫非……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了马车飞驰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位中尉在堂前喊了起来:“晁御史,皇上有旨,召您即刻入宫议事。”  晁错心中一惊,一丝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连忙穿上朝服跟着这个人上了马车,车子穿街过巷,晁错往外看了一眼,心说不对呀,这也不是平时往皇宫去的路线呀。他正感到奇怪呢,车子猛然停住了,早有士兵等在这里。这时那个中尉又喊了起来:“请晁御史下车听旨!”  晁错一看这不是东市吗?这里可是杀人的地方,难道皇上要杀我?不会吧?他真这么不讲情面?他一边想着一边下了车,双脚刚一落地,就有士兵冲上来,把他双臂反剪,让他跪下听诏。中尉从袖子里取出诏书念到:“御史大夫晁错,力主削藩,屡进谗言,离间朕与诸王骨肉之情,罪不可赦,应当腰斩处死。”晁错这时全明白了,可是一切都晚了,刽子手已经举起了大刀,他只有认命了!  晁错就这样为保主子的江山丢了自己的性命。  晁错被斩后,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公向景帝汇报军情。景帝问:“晁错被我杀了。吴楚罢兵了吗?”邓公说:“陛下呀,吴王想造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杀晁错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啊!杀了晁错,天下的人恐怕谁也不敢再为您像晁错这样卖力气了。”景帝问:“说说看,这是为什么呢?”  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以后控制不了,所以才主张削藩,这是为了维护中央的权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削藩才刚开始,晁错就这样被杀了,陛下您这样做好像是不对的呀。”  景帝喟然长叹说:“唉!不是好像不对,而是很不对,十分不对,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我要为晁错平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宦海悲歌 PDF格式下载



历代的名臣,有忠有奸。这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而且,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怪像,历代的忠臣,尽管他们一生鞠躬尽瘁,但多数都未有善终,有被陷害而死的,有被贬职的,有罢官的,还有不被重用的。而历代奸臣中,则不少是受到当权者的重用的,有的还位高权重,横行霸道,当然也有恶有恶报者。这种现象虽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但以史为鉴,我们55年后到文革期间,不也是有这种现象吗!今天我们有的领导用人,有些还是喜欢拍马奉承,做表面工作的人,而一些敢讲真话、实事求是,不善迎逢的人,难得受到重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