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里的事

李育善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作者:

李育善  

页数:

311  

字数:

230000  

内容概要

  李育善的第《山里的事》是我写的序,现在出第二《山里的事》还是我来写序,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事,况且多年前就宣布不再写什么序了。我之所以这样,一是李育善为我的同乡,巴不得他这个文学人才赶快出来,二是他的散文真的越写越好,使得我有话要说。
  商洛弄文学艺术的人相当多,写得出了名的都走出大山往城里去了,留下来的还在基层业余写作。在基层业余写作很困难,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坚持就成了最起码的品质。但常常出现一种过度的自卑和自尊,自卑者不敢有大志,满足于小打小闹,以各种借口来安慰而最后蚕不能破茧成蝶,冬虫不能夏草成药材。自尊者又多以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什么意见也听不进去,作品出版不了,怨天尤人,到头来甚至脑子也出了毛病。从事文学艺术需要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而见任何人都服和对谁也不服都是难以成就。写作一方面是天才者的老实工作,只要山中有矿藏,闷了头去打洞掘坑,有多深的洞坑可以有多大的收获。另一方面,写作也是有由量到质的过程,得捅破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一下子恍然明白,境界大开。

作者简介

  李育善,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苗沟村人。48岁,中共党员,研究生,政府公务员。陕西省第二届签约作家。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陕西日报》《美文》《散文》《延河》《北京文学》《作家》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数百篇,《乡镇干部》《一个村子的选举》曾先后被《新华文摘》等刊选载,获各类文学奖十多项。2006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育善散文集》。

书籍目录


儒生育善的世界观
在乡上工作的第一天
在乡镇的日子
枣沟村的事
那一夜,我和一群男女吃方便面
村长的苦恼
副书记的高兴
书记的心愿
组长的心思
“思想,思想
“红太阳
乡干部侯哥
村上的事儿也像居家过日子
放不下的泼烦事
“谢说理
村上干部
村官
刘民这人
那几个和我共过事的村官
群众又“上访”了
农民的感恩
乡里人
一个精明的人
一个男人丢了
“刘认真
同学拉锁
同学刘儿
同学润
我的赵哥
我那宁哥
侠者老杨
一个执著的老太太
牵挂
石匠爷
毛娃爷
三娘
晋文
热心肠
黑娃
来柱
水牛
三儿这人
强娃子
堂弟,
真娃娘娘
雪儿姨一家人
那些逝去的乡亲
书记大大
书政大大
表弟
三曹
忍娃伯
成群姑父
都战伯
二舅
堂舅
大姐
小妹
记忆中的外婆
想起了奶奶
春雨贵如油
父亲
母亲
寒冬里,他悄然而去
从苗沟到丹江
蔡玉窑老街
苍鹭悠然白松间
初秋心爽仙娥湖
秋走石龙庙
小沟风韵
心静悟真寺
心爽夹石峡
造访深山小庙
窗前,那一抹绿
回老家
陪二舅回老家
故乡见闻
故乡的感觉
一个村子的选举
后记

章节摘录

  每年到了野桃花开满山坡的时候,我们几个娃娃都会在太阳快落山时站在村口,等着石匠爷来。只要看见山顶上有个黑点在晃动,远远听见两声秦腔,我们就会扑着往山上跑。石匠爷腰弯得头快挨地了,挎着那个沉重的木箱子,走得却那么精神,那么轻盈。木箱子里装着小铁钎、小铁锤,还有那副黄铜腿子的石头镜。见到石匠爷,我们争着给他背箱子,他高兴地捋着白胡子说:“不敢背,把我娃压得不长了咋办呀。”我们几个硬撑着,一人背一小段路,直到把石匠爷接到家里。  石匠爷来了,奶奶挪着那双小脚跑前跑后,忙着给烙锅盔,烧煎水(也就是打荷包蛋)。石匠爷吃饭时,奶奶会安排我们给牛铡草,或是给猪喂食,还要撂下一句“谁干得好一下有白馍吃”。我们操心着好吃的,跑着去,卖力干。其实,奶奶是怕我们几个馋嘴猫在跟前看着,石匠爷吃不下去。可石匠爷偏偏不吃鸡蛋,锅盔馍只吃了一点点,就嚷着饱得不行了。奶奶心里明白,他是要把好吃的留给娃们。等石匠爷吃好了,奶奶才叫我们来,见了荷包蛋,见了锅盔馍,我们扑着、抢着要,奶奶凶我们,便一个一个坐好等她给分。奶奶不偏谁不向谁,人人一样多。我们一边吃一边偷偷地说:“要是石匠爷天天来,天天都有好吃的,那该多好呀!”吃过饭,石匠爷叫人把石磨子上半扇抬下来支好,用灶火上的抹布把上下两扇磨盘里粘的面屑擦干净,然后才坐下来,叫爷爷陪他抿小酒。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听到“梆梆梆”的钻磨子声,等到我们去上学,他已干了好一阵子了。放学回来,他已经坐在磨盘上钻下扇磨子了。我们围着欣赏他那优美的动作,他用戴石头镜的眼睛瞟我们一眼,又一下赶一下钻着,还得意地哼起那段没有唱词我们也听不懂的秦腔。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顺着他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不断实践,其作品慢慢发生着改变,这就是仍然生活味十足的描述,情节生动,细节丰富,文笔优美,却文字与文字的空间充塞了一种气,膨胀而有张力,使作品有了浑然,有了大气象,其中对社会、对生命、对人性,多有独特的体悟,读后就多了嚼头和玩味。这就是他这本书的特点和价值所在。  ——贾平凹    育善的文章就成了理解中国的一个小的、但更具普适性的样本。  ——李敬泽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里的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