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环境和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展望

马振岗 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

马振岗 主编  

页数:

453  

内容概要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交化。 中国的发展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自然与整个国际环境密不可分。 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良好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妥善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在历史的长河中,30年不过是一瞬间,就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发展之好、之快,使世人惊叹不已,被视为近半个世纪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中国的崛起,内、因是根本,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正确决策,归功于中华各族人民振兴祖国的坚强决心和辛勤劳动,归功于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也毫无疑义借助外部的适宜条件,得益于总体缓和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得益于世界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契机以及各国谋发展、求合作大势而形成的良好经济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曲有利形势,造就了中国发展的成功;而中国发展的成果,又促进了三大因素积极效应的拓展。

书籍目录

序 言“2008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开幕词总论 中国外交30年的伟大变革 中华民族复兴的国际认同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外交的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环境和对外关系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对外战略思维变革 改革开放与中国硬软实力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及其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的发展 从“中国崩溃”到“同舟共济” ——涉华“六论”与冷战后中国国际舆论形势的 波澜壮阔,叱咤风云,可歌可泣 ——60年的新中国外交历程 建设和谐世界思想: 中国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重大理念贡献 世界新热点与全球治理新挑战 试论全球性议题与全球政治的新发展 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 当前的单极国际格局与单极国际秩序及其发展演变 中阿关系蓬勃发展的30年 简论改革开放30年的中日关系2008年国际形势回顾与中国外交 时代的变迁和中国外交 ——对2008年国际形势的一些看法 乱象丛生的一年 ——浅析2008年国际形势  2008/2009年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与第三次大改革 俄格冲突与欧洲安全形势 中东形势复杂多变,热点问题难以降温 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启示小 2007--2008年度全球重大武装冲突分析 日本的近期发展与中日关系 关于中印美三边关系的一些思考 妥善处理中欧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中非关系 ——老关系、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亚太区域合作的多层次进展与挑战 纵论亚太形势与中国的方略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构建和谐世界国际问题专论 非洲的和谐力量与一体化进程 奥巴马外交政策走向 奥巴马上台后俄美关系走势 奥巴马“新能源”计划及其评价 美国外空战略新动向及其发展前景 美国气候政策转变及其对国际气候谈判前景的影响 南北关系的伦理维度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和谐世界理论对当代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伊朗叙利亚“特殊关系”的形成、影响与走势 朝鲜核试验之后日本的核选择评估

章节摘录

中国外交30年的伟大变革马振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外交是内政的反映,又服务于内政。中国的发展为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外交则为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和平国际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外交经历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变革,开创了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新局面。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制定的。这包括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关系,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三个世界的思想,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和永不称霸等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二战以后,“冷战”寒流席卷全球,美苏争霸全面展开,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严峻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毛泽东以其战略家的深邃思维和宏大气魄,娴熟地把握国际形势的变迁,规划了中国外交的战略、策略和政策。在毛泽东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成功地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和孤立。外交上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苏联陷入阿富汗困境,国力衰落,而美国在医治越战创伤后力量增强,两“超”争霸态势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我国则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历史阶段,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这种情况要求外交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变革。邓小平洞察国际风云变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既继承又创新,确定了我国新时期的国际战略、外交路线和政策方针。邓小平外交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的光辉指南。第一,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冷静判断和重大调整。对于新的世界战争问题,毛泽东历来坚持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且多次论述过战争有可能被制止或推迟。但随着我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毛泽东更多强调战争的危险,甚至认为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世界性战争的危险迫在眉睫,提出要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和部署。对世界战争爆发可能性的判断对我国影响甚大,如一切都置于“备战”的基础上,就无法安心进行经济建设。邓小平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冷静观察并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局,逐渐形成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新判断,。他强调,“从全局看,在本世纪和下一世纪相当一段时间里仗打不起来。我们不要丧失这个时机,而要利用这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和平时间好好发展自己”。这一新的判断,不仅为中国集中精力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中国外交的调整和改革开辟了道路,对正处于历史转折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第二,重新认识和界定所处的时代。确定时代的特征是制定国内外政策的客观依据。20世纪初期,斯大林把列宁对时代的判断归纳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一提法长期被各国共产党奉为经典。1940年,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自那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其一,二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其二,资本主义世界经过二战的损伤,力量和影响都遭到削弱,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其三,美苏两超争夺世界霸权延续了四十余年,导致苏衰美伤的结果,短期内发生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四,世界范围内民族独立斗争基本告一段落,发展经济成为各国赢得政治独立后最迫切的需要,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其五,苏联和东欧国家体制僵化,政治和经济弊端日现,致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严重下降,而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调整,不仅没出现“垂死”和“灭亡”征兆,反在经济上表现出一定活力。事实表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结论已不能准确反映时代的特点,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邓小平透彻分析世界各种矛盾的态势和相互关系,洞察国际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他还辩证地论述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同时提出“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和平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时代的主题由“革命和战争”转为“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今世界的本质性认识和界定。这既是理论上的重大发展,更是国冢内外战略指导理念上的伟大革命,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和平、发展、合作”三大战略目标以及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思想都源于此。第三,发展和充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首先提出来的,1954年经与印度和缅甸分别共同倡导,成为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后来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历史经验,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伟大现实意义,并根据新形势对五项原则的内涵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与充实。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把五项原则从处理国家政治关系的准则,推广为也是处理国家经济关系的准则;二是把五项原则扩大为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指导方针,使其涵盖的领域更加广泛,更具时代特色;三是根据五项原则的精神,提出党与党之间建立新型关系的主张,并按照他的思想确定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发展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四是提出妥善处理国家间意识形态差别的战略思想,主张“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五是提出用新思想和新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系列原则和方针,主要包括:用和平方式解决冲突,消除危机爆发,点;彼此尊重,相互照顾,双方都让点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友好,等等。在我国调整、改善和发展与各国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邓小平对其的充实与发展,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第四,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从建立的第一天起,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并更加鲜明地坚持了这一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的内容。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有一段振聋发聩的声明:“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视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和内涵,是字字珠玑。如何在外交中贯彻独立自主的精神,邓小平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并身体力行,在各个方面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首先,“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到第一位”,决不容忍中国的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受到侵害。在维护自己的核心与重大利益中,中国不信邪。不怕鬼,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和压力。第二,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不支持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反对另一国或集团。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但“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我们“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战略”。第三,在国际事务中,从中国人民租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务的是非曲直决定中国立场和政策。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以社会制度的异同决定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左右。第四,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完全由中国人民自主决定,认真学习和借鉴别国的优秀经验,但决不照搬照抄;第五,在发展中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上互利合作。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环境和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展望:2008年国际形势研讨会论文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环境和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展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