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话筒
2011-4
世界知识出版社
刘文宁
200
260000
2000年1
1月6日,作为中央综合性大报的《工人日报》创办新闻评论版,以先行者的角色为公民言论搭建起一块拓荒性平台。
官场万象、民生诉求、舆论热点、公民主张……本文作者秉笔直书、仗义执言,勇担新闻人作为“社会的良心”之职责,忠实记录历史,深刻评点时事,真诚传递民声。
“我们不剑拔弩张,不轻言好恶,不轻断黑白,不铺陈,不夸张,不造作,不虚掩;不是抱着个人的成见一吐为快,不是囿于一已的偏信浇胸中块垒。我们摒弃板着面孔的说教。我们希望作为载体的新闻评论,都是一篇篇洋溢着个人风格、体现着深厚学养的美文。让文字的力量借助于其美感而更加凸显……”
这里,是中国本世纪最初十年社会万象的一枚透视镜。它真实、坦诚而理性。从这里将传出这样一种声音,且让我们细细倾听……
刘文宁 1993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任《工人日报》社新闻评论部副主任,2008年任主任。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序言 “新闻评论热”的崛起及其审美取向的流变
代序一永远不会停止的是我们的思考
代序二将我们的思考向纷繁世象的纵深处延伸
民生篇
养老保险改革的“加减法”
“全民免费”的神木医改透出缕缕暖意
有多少灾难可以“复制”
用药安全,多少监管部门成了“甩手掌柜”
“最昂贵的死亡”堪称医疗暴利的“极品”
相信中医又心有担忧的六个理由
“全民食盐加碘”确有必要吗?
茅氏“廉租房观”何以让很多人不高兴
“嘉禾拆迁”的启示:培植以民为本的权力伦理
徽县铅中毒事件背后的问题发人深省
当心有人在收费公路“双轨”间捣鬼
出租车停运:给政府上了一堂听证课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底缴了多少税
贫穷应被改变,而不应被鄙夷
让希望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职场篇
“开胸验肺”刺痛公众的神经
驱散职业病防治中的冷漠
他们那么年轻,年轻得令人心悸
让“蚁族”看得到阳光与未来
那一双双手,不仅诉说着艰苦与寂寞
给艰苦岗位上的劳动者多些关爱
劳动合同法会使员工变成懒汉和刁民?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让法律说话
熊德明的连续尴尬再敲社会警钟
“要钱还是要命”不应是矿工的两难选择
“着眼于困难群体”需要历史地看问题
工资政策:应有更多工会的声音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昆山发生的故事
从侵权与维权“成本”看平等协商的必要
让出租车司机有地方“说话”
“华为事件”:一个维权标本
……
人文篇
法治篇
市场篇
权力篇
公民篇
思考篇
后记
本书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良心,希望有更多关于评论方面的书能够上架,同期还购买了任重平的书!
深刻体现了为老百姓说话的良心与责任!希望我们的社会因此而更加公平、公正、和谐!
说出社会上另一个阶层的声音,非常不错
正在深入研读
看得出每一章编辑都有很认真地写卷首语,文章精彩,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作者的介绍,而且似乎不少作者并不是工人日报在编人员。
从毒奶粉、“蚁族”、医改、全民食盐加碘,到招生黑幕、官商两栖、开胸验肺,再到杜培武案、麻旦旦、方舟子......这本书尖锐指出了当代中国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使人警醒、气愤而要呐喊!全书言辞犀利、语言精练、思想深刻,又是一篇篇体现深厚学养的美文,因此,也非常适合做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