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正续施公案

佚名,竺青,刘世德 群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作者:

佚名,竺青,刘世德  

页数:

734  

字数:

18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施公案繁本首次整理内容全,章福记印本长期湮没再面世。 《施公案》,清代章回小说,又名《施公案奇闻》、《百断奇观》。 清康熙年间,施仕伦为官清廉公正,政绩颇为显著,尤其是断案最有智谋。其得意之作是:漕运总督任满,他奉旨进京,适逢元宵佳节,宫内御用琥珀夜光杯为飞贼所盗。施公微服私访,得夜光杯下落,并调集黄天霸等各路英雄大破齐星楼,取回夜光杯。皇帝加封施公太子太保、紫禁城骑马、南书房行走。 书中主人公实有其人,《清史稿》有《施仕伦传》。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刘世德1932年12月生。汉族。原籍山西临汾,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1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2年,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于1955年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卷一第一回 胡秀才告状 猪鸟梦鸣冤第二回 暗探人头案 公差得消息第三回 王仁请九黄 守府进县署卷二第十一回 拿王婆结案 僧尼等念经第十三回 县衙念经办会 僧尼行香游街第十四回 施食台上开法 军民进衙看会卷三第二十九回 戚胡子告妻 黑犬闯公堂第三十回 飞贼书房行刺 施公言明大义第三十一回 庆贺三官唱戏 栋梁巧遇拿我

章节摘录

书摘 不表差官回京。且说施公心中想道:,“都中许多臣僚,老佛爷不肯差用,怎么转想到我施不全呢?莫非其中有人保奏?也未可知。常言‘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既有恩命,只得速速前去请训。如今细思神僧说那些隐话,已竟应验,这也是个前定之数。但此去未免又有些个艰险。只是我施不全全凭忠心报国,纵有那等贼匪霸徒,我也不放在心上,凭命由天。凡国家该办之事,虽说是龙潭虎穴,要不敢闯去,便不是我施某人品。”想罢,正要吩咐人去请仓厂众员前来,交派一切仓事,忽听内司禀说:“通州众文武官员并仓上属员,一齐前来道喜送行。”施公一一见毕,各加勉励。众官也都说:“愿大人此去一路平安。”说罢,众官陆续退出。施公即刻吩咐施安,唤进关小西等,收拾行李,起身进京。从此这一进京,往山东放粮,施公的名声,人人传布;一路上又出了许多的奇冤异事,除了许多恶霸强贼。这正是:天生贤臣,扶佐圣主。 且说施公问事,是一片爱民之心,明知情屈,仍怕有隐匿,故意惊喝金有义。金有义叩头说:“小人赶元宝是实,并不曾杀人。小人那知晓赵三往富家洼去,就往那里等着杀他去呢?少时大人叫了邻舍人来,一问便知。”施公说:“你今日堂上回的说话,何不在知府堂上如此说法?”金有义叩头说:“青天老大人!小人在府台太爷那里也是这样回法,怎奈府大老爷一句不听,百般拷问;小人实是受刑不过,这才招认。”霎时间差人跪倒,说:“回钦差大人,三姓邻舍俱已传到。 施公抬头,但见几个老民跪在堂下。施公说道:“传你们来不为别的事,要分辨金有义这一案,是非屈直,全要实说,分毫不碍你们的事;若有虚言,保不住就有牵连。”又叫: “冯大生,既是你伙计他被人害,你也必然知情。今日事犯,速行招认。”冯大生说: “小人虽与赵三是伙计,他被人家害了,小人实不知情。求大人详察!”施公说:“你们说来,谁是谁的街房?”下面说道:“小的赵大、王二,是金有义的街房。”施公说:“金有义母子素日好歹,实回上来。”二人说道:“大人请听,他母子俱皆安分,母慈子孝。”施公说:“是了。”又有二人说:“小的李永、孙昌,是赵三的街房。”施公说:“赵三生前行为怎样?” “回大人,赵三生前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妻梅氏却倒贤慧。”施公说:“是了。”又有二人说: “小的王四、张六,是冯大生的街房。”施公说:“冯大生为人如何?”“回大人,冯大生为人,也好也不好。怎们说呢?外面却不生事,家里倒不安静。” 施公分付六个人下去,又问冯大生,说道:“赵三是你打牲的伙计,他叫人杀死,你知道不知道呢?”说:“回大人,赵三与小人一同打牲,他被人杀死,小人不知道。”施公点头,说:“既是同伙,若打牲去,你叫他不叫他呢?”说:“小人两个作伴,他也叫我,我也叫他。”施公说: “那日呢?”说: “那日小人起猛咧,约有四更天就出门,到了赵三的门首,高声喊叫:‘三婶子!三妹子!’叫够多时,里面才答应,说道: ‘他去咧!’就回家等着他。”施公说道:“赵梅氏。”“有。”“你夫主是几时出的门,你可记得清吗?”说:“亡夫离家时有三鼓。”施公说:“冯大生,赵三三鼓离家,你去找他是四更。到了赵三门首,如何叫法?要你说来。一字有差,重责不恕!”说: “往常叫他: ‘老三起来吧!该走咧!天不早了!”施公说:“赵梅氏,这冯大生之言真假?”说:“他说的倒址实,,那日晚间他来叫,民妇正在睡朦之间,忽听见叫: ‘赵:婶子! 三妹子!你把老三叫一声儿!’民妇说:‘他早去了!’他在外面说:‘怎们没碰见呢?我走了,碰见更好;碰不见,我在家里等他!’说罢,他就走了。”施公说:“冯大生,你同赵三打牲是使什么傢伙?”说:“是飞禽走兽全打。打飞禽是下网下套子;打走兽,赵三一根齐眉棍,小的一口腰刀。”施公说:“那日你在家中等他,他去了没有呢?”说:“小人等他个大天亮,也没见他到。后来听见人说,他被金有义杀死了。” 施公冷笑,眼望众官、衙役人等说道: “你们细听,凶手不是金有义,定是冯大生!不知因何将赵三杀死,又往他门首去叫?遮掩人的耳目!往日去找,叫赵三;那日去叫,找三妹子。分明是知道他不在家,假意去找,为的是瞒哄众人。再者,赵三有杀身之祸,也必去找冯大生。人头装在匣内,抛于外边,谁拾他那匣子,算中了他的牢笼计!你们详察,是不是?”众官控背躬身说:“老大人的高见!卑职等实不如也 !”施公说道:“还没有真对证,少时间便有分晓。”说罢,提笔写了红纸帖,用纸封好,说是:“郑洪!”“有!”连忙答应,跪倒。施公说:“你认识字不认识?”说:“认识几个。”施公带笑说:“你拿此字去,照帖行事,不准叫旁人看见。走漏风声,从重治罪!”“是。” 郑洪接了字帖,往外就走,后跟六七个衙役,全要哨峭,见见势面。郑洪把舌头一伸,说是:“我的舅母!这可实在睄不的!等我回来,自然明白。”说着,走到无人之处,打开一看,心内明白。出城竟扑前村冯大生门首,拍门说:“大嫂子!快开门来!”朱氏赶紧出来开门,一看认的,是公差。郑洪跟随就往里走,说:“嫂子!可不好了!他杀赵三事情犯了!当堂招认,画了口供。这还算好,没说有你,只他一人。他暗暗的求我,叫我告诉嫂子,趁着你家有这点底儿,叫你快去打点,省的受刑不过,连你也拉笼出来,那时可就不好了!”朱氏闻听此言,想着倒对,说是:“你要不跟你哥哥相好,他也不叫你来。我实对你说罢,这宗底本可也有。我也哨透了,你们两人必是亲兄弟一般。你来罢,把这口缸挪一挪。”那底下用刀铲开,取一个布包,拿到炕上。打开一看,看是五个元宝。朱氏才要说分银之事,那郑洪把脸一翻,将锁子掏出来说:“快上罢!到衙门再说!”朱氏真魂唬吊。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牛腿炮看见原告,不由着忙;且听原告将他恶款一一诉出,又听施公座上叫看大刑,心中越发害怕了;见他脸上变貌,口中还是强自支吾。登时青衣将夹棍放在尘埃,老爷吩咐:“将牛腿炮夹起!”青衣答应,上前按倒牛腿炮,拉去鞋袜,一个青衣将刑竖起分开,把牛腿炮滑子骨人在里面,做扣拴绳,一背一拢;只听牛腿炮“哎哟”一声,竟自昏将过去。一个青衣含了口凉水,照脸上喷去,哼了一声,复又苏醒过来,疼的他直似利刃攒心、钢刀扎肺,口中只嚷: “招了!招了!”施公吩咐:“从实招来!”牛黄将已往从前,尽行招认。沈知县在公案旁边,亲自秉笔,立刻写完口供。这才吩咐将刑卸下。老爷又把武豹、金山、赵文璧问了一遍,俱各承认。画招已毕,贤臣吩咐,将他每人重责四十大板,立刻钉枷,枷在郑州镇上;枷满时,分省发遣。青衣将四人领出,郑州镇枷号示众,暂且不表。 贤臣又吩咐说:“知县,带领原告到牛黄家追还房产、地土、银两,你就不必回来,在本县要用心办事。衙役也不用许多,本院等着拿住一枝桃完案,方才进京。”知县答应,带领原告出公馆,留下几名衙役在此伺候大人,余者俱带领回县不表。 贤臣退堂用饭,众人俱各吃毕。黄天霸上前回话,说:“大人,小的要到外边踩访一枝桃的形迹,特请大人示下。”忠良闻听,满心欢喜,说:“壮士这一去,须要存神仔细。”黄天霸答应,告辞大人,带上盘费,暗藏飞镖、甩头一子,还是个长随的打扮,出离公馆,任步而行。抬头观看,但见郑州城驿也是通衢大路,一座镇店,买卖铺户,人烟稠密,行旅过客,往来不断。好汉留神,仔细观看过往行人,并无相识者,那行绿林朋友?走够多时,心中犯想,说: “何不先到酒馆畅饮儿杯,然后再走不迟。”好汉想罢,迈步走进酒馆,拣厂个座儿坐下。跑堂的过来,满脸陪笑,说:“要甚么酒?请爷爷吩咐。”天霸说:“就是烧酒狠好,先烫四两来。不拘甚么现成的莱,拿两样来。”跑堂的去十二多时,拿了四两酒、一个酒杯、一双筷子,放在桌上;又拿了一样炒豆瓣儿、一样豆豉鱼,也放在桌上。 黄天霸把壶自斟自饮,眼内出神,耳内听话。对面座上有两个人,一个约有四十八九,一个约有五旬零,看衣冠倒像本地上居民。那一个年长的,擎着酒杯,口叫:“贤弟,听我告诉你说,这如今任邱境内出了条奇怪事,不知贤弟可曾听见说没有?”那人道:“老哥,你难道不知小弟上京这几年,昨日晚才到家?咱这里有甚么新闻,仁兄请讲。”那年长的说: “郑州我有个表兄,姓周名叫周荣,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叫玉姐;上月被人杀死,不知凶手姓字,墙上画着一枝桃花。第二日天亮,表兄即刻到县衙呈报,直到如今,没拿着凶手。昨日钦差到咱郑州驿落了公馆,表兄投到钦差台前告状,幸蒙钦差大人说,十日内恩准拿贼完案。今日又出一条异事,咱们镇上卖小豆腐的,那叫卫老三,我知道他们是两口儿过日子。卫老三的媳妇本来有几分颜色,适往娘家去了两三天咧!他家中一贫如洗。昨日卫老三并没在家,今日一早回到家中,进屋一哨,不知是谁人把卫老三媳妇的枕头用刀剁为两段。他家本无长物,没偷甚么东西,墙上也画着一枝桃花。这样飞贼,怎么防备?岂不令人可怕!听见说钦差不走,要等拿住此人才进京呢!据我看来,这等无影无踪的,也是白费精神,未必拿得住。”天霸闻听此话,腹内暗自忖度,说:“原来还有这剁枕头之事,墙上也画着一枝桃花。此贼必是偷花盗柳。” 好汉把酒饮完,给了酒钱出酒店。不多时,来到公馆,先到上房见施公。贤臣忙问: “今日踩访一枝桃,可曾探得消息没有?”好汉见问,就将酒馆中两个人讲究一枝桃,说了一遍。贤臣闻听,满心欢喜,忙望下追问,说:“那个人怎样讲究一枝桃?快对本院说来。”天霸先将讲究周荣话学了一遍,然后又将讲究卫三家怎么刀剁枕头、墙上画一枝桃的话,又述了一番。施公听罢天霸前后一番话,沉吟半晌,说:“据本院细想,此贼必在郑州方近居住。但只是刀剁枕头这件事奇怪,令人难解。”天霸说:“小的也是这样说。”施公想了多时,灵机一动,说:“卫三的妻子定生的美貌,因此跳人卧房,进去不见那妇人,刀剁枕头,解他色欲之心。壮士你说是不是?”天霸闻听说:“大人天才!果然一些不错。”说话之间,天色傍晚,秉上灯烛,摆上晚饭。贤臣用饭,天霸众人也用饭。大家用饱,又讲沦了会子拿一枝桃的话,各自安寝。一夜无词。 到了第二日早起,主仆净面更衣。好汉告辞贤臣出公馆,仍望郑州踩访一枝桃踪迹。访够多时,城里四下观望,暗说:“此处虽有城池,买卖铺户光景,总是萧索。若到开庙之期,四方辐辏,商贾云集,较之那时,天地悬殊。”踌躇了会子,天已近午,眼看来往之人,留心踩访,那有踪迹?意徼问人,不过知道有个一枝桃,不知姓名,也是无益。走到南关,比城里还热闹些,觉着口中干渴,看见路东有座茶馆,还带着卖酒。好汉走将进去,拣了个座儿坐下,说:“开个茶来。”堂倌答应,一时拿了一个盖碗,一个折碗,将茶叶泡上,闷了会子。好汉手擎茶杯,眼望众—人,细听消息,见茶桌上纷纷议论,有淡论买卖的,有谈论庄农的,有谈论闲话讲究一枝桃的,不过也是闻其名,访不出真情来。 好汉正自沉吟,外边进来一人,茶馆之中四下看望,意若有厮求而不得者。年约有五旬上下, 帽破衣残,身量不高,双眸炯炯,眼光射人。观其情形,不是庄农手艺,倒像绿林中朋友,两只眼不住上下打谅天霸。好汉暗说:“这厮可恶! 其中必有别情。”好汉性急,连忙问道:“你只是观睄,莫非认识在下么?”那人见问,眼望好汉说: “爷上莫非姓黄么?”天霸仔细一打谅他,并不认识,心中诧异,随即问他姓名。那人说:“这不是讲话之处,找个僻静地方,还有纫话,慢慢再讲。” 不知此人是谁,还有甚么纫话,且听下回分解。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刘世德一 什么叫做“公案小说”?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个按题材划分的门类。 正像“历史演义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侠义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等一样,“公案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个独特的门类。 简言之,公案小说就是以公案故事为题材的小说。 那么,什么叫做“公案”呢? “公案”二宇的原意是指官府的案牍。后来它有了一个引申的含义,指那些有待于判决的事情或案件。 通俗地说,公案故事就是打官司的故事;公案小说也就是以即将打官司或正在打官司(无论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的故事为描写内容的小说。或者说,公案小说就是官员(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断案的小说。 从结构上看,公案小说通常表现出顺和逆两种格局。前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叙述案件发生的详细经过,再叙述官府的介入。后者:以官府的受理、公堂的审问开始,再追述案件的起因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则往往以官员判决、真相大白收束。 二 公案小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案小说,专指明代的公案小说。 在明代万历年间和明末,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公案小说。例如《百家公案》、《龙图公案》、《海刚峰公案》、《新民公案》、《详情公案》、《详刑公案》、《律条公案》、《廉明公案》、《诸司公案》、《神明公案》、《明镜公案》等等。 不难看出,它们的书名一无例外地以“公案”二字赘尾。于是,后世的文学史家们遂以“公案小说”作为称呼它们的共名。 它们都保持着短篇小说专集的形式。全书采用了分类编辑的体例。所分的类别,五花八门,有“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负”、“诈伪”、“雪冤”……等等,不一而足。 各篇的故事情节都有一定的独立性。篇与篇之间,互不衔接、照应。各篇的主人公(断案的官员),有的被固定为共同的某人(例如包公、海公),有的则张三李四,颇不一致。 每篇的内容,一般包括案情、原告人的告状、被告人的诉状、官员的判词四个部分。 各书收录的各篇的故事内容,有时大同小异,甚至还存在着彼此重复、雷同的现象。例如《百家公案》中的《断谋劫布商之冤》、《龙图公案》中的《木印》、《律条公案》中的《徐代巡断抢劫缎客》、《明镜公案》中的《陈风宪判谋布客》、《详情公案》中的《断抢劫段客》、 《详刑公案》中的《徐代巡断抢劫段客》等篇,其情节基本上是类似的。 ……


编辑推荐

公案小说即是官员断案的小说,始于宋元年间,在明清朝代发展到高潮。《施公案》是清朝公案小说的标志性作品,在民间盛行百余年而不衰。本书是《施公案》的全集加续集,共有10集538回,汲取了原本《施公案》的精华,有很高的欣赏和艺术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正续施公案 PDF格式下载



我没什么意见,给老爷子买的。老人家高兴就好!


挑刺儿的书还不错,谢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