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胡振宇,龙隆,曹钟雄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胡振宇,龙隆,曹钟雄 著  

页数:

437  

前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可持续发畏研究在空间组织层面和学科层面迅速展开。前者着眼于全球化、区域化、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后者则从具体学科介入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如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如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能源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二者又交织在一起。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城市化最为迅猛的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全球最高人口密度的国家里,一个个新兴城市、城市群正在建构、发育和演化。  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因为无沦是城市化先行的沿海地区还是城市化后起的内陆地区,在这30年的高速发展中都背上了沉重的污染负担,透支了未来的能源资源。但这一现象并非不可逆转。回顾既往,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烟雾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等世界公害典型事件,也发生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之后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治理。  今后10多年将是中国各城市争取历史地位的关键时期,在逐渐固化的城市空间布局之上,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百年框架将经此建构。同时,每个城市在这样一个框架中的历史地位与长期作用也将经此确定。因此,今后10年、15年,各城市之间为争取历史地位的竞争将无法避免,这是一个博弈演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冲出最狭窄环境通道,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  本书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以城市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先导,从人与自然、水问题、低碳经济问题、海洋问题、特区经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内容概要

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先生首倡发起,旨在加强软科学研究、提升国家软实力。遵循这一战略理念,基金会于2007年7月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是一个致力于支持软科学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法人机构。 基金会联合发起者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等9家企业及机构。

作者简介

胡振宇,厂东省可持续发展办会理事,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深圳工作委员会主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学博士。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连续三年参加《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进程》(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蓝皮书)的编著工作,为《深圳蓝皮书》特约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海洋局、国务院三峡办、广东省、深圳市等重大课题。2007年获“广东省二○○七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

书籍目录

上篇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解析 第一章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 城市化的双重动力 第三章 城市化的二元特征 第四章 城市的等级体系 第五章 城市化的环境成本 第六章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篇 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 第八章 直面中国水问题 第九章 低碳经济的全球博弈和中国的政策演化 第十章 经略海洋,推动中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下篇 珠江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十一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用地变化遥感解析 第十二章 特区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新使命 第十三章 深圳市海洋城市建设实践 第十四章 东莞市滨海新城建设实践 第十五章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唐家湾地区)建设实践 第十六章 顺德区中心城区建设实践后记

章节摘录

  (3)以现实人均排放为基数,考察CO2n未来排放需求。该基准区分了“奢侈排放”和“生存排放”,强调逐渐缩小人均排放差距,逐渐在确定未来某一时点均衡。  (4)以个人发展潜力为出发点,考察CO2n未来排放需求。该基准认为从个人发展潜力来看,排放需求应该是有限的。  (5)以碳排放配额的经济价值为出发点,考察CO2n未来排放需求。该基准以碳排放配额经济价值最大化为取向,认为碳排放额度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其单位使用量应获得最大经济产出。(二)五大减排方案1.“紧缩趋同”方案该方案由英国全球公共资源研究所(GCI)提出,其倡议人奥布里·梅耶(Aubrey Meyer)于2005年10月17日被《新政治家》评为“10位能够改变世界的人”之一。该方案设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现实出发,逐步向人均排放目标趋同,从而在未来某个时点上实现全球人均一致。这种方案从公平角度看,默认了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趋同过程中的不公平。虽然符合发达国家占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向低碳经济回归的发展规律,但对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构成严重制约,客观上并不公平。2.历史责任方案该方案由巴西提出,强调由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有一定的寿命期,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间温室气体排放的累积效应造成的。因此,在考虑现实排放责任的同时,追溯历史责任,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该方案原只针对发达国家,后来发达国家学者将这一方案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但是,这种基于历史责任的减排义务分担方法,只考虑国家的排放总量,而不考虑人均排放;只强调污染者要为历史排放付费,而没有考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当前及未来发展需求,从公平角度看存在偏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