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矿产资源资产会计论

吴杰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

吴杰  

页数:

353  

字数:

427000  

前言

矿产资源是大自然恩赐的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人类的资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分类,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前者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后者如地下矿藏(金、银、铜、铁、锡、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资产会计学是会计学中专门核算矿产资源资产会计学的分支,与其他会计学有很多区别。例如,制造企业是用购进的原材料按技术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质量的产品,出售后取得收入;商业企业则是从事购销活动,赚取利润;农业企业(种植业)是用种子进行培育并借助自然(阳光、雨水等)而春华秋实,得到农产品;交通运输企业则是靠改变运输对象的地理位置来收取运输费用,扣除成本费用后取得利润。矿产资源资产会计学则不然,从开采到报废的全过程来看,首先需要勘探,探明储量后,对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要按照计划进行开采,开采前还要作采前准备,如架设供电设施,甚至修筑公路和铁路,开采出来的资源有的还要经过筛选整理,再行出售。同时,一个矿区,不论其蕴藏量多么丰富,总有一天也要被采尽,采尽后的矿区成了废井,又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回填废井等)来恢复和保持那里的环境……这一系列过程都要投入资金,耗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也就较为复杂。为此,国际上,矿产资源资产会计制定了一系列会计规范,如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AICPA就发布了《采掘工业的财务报告》,70年代末发布了《石油工业会计报告实务》;加拿大在1988年由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发布了《小型矿业公司的财务会计与报告》,1990年又发布了《石油天然气行业完全成本会计》的会计指南。2004.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等。我国2006年发布的38项会计准则中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也是专门针对石油天然气会计而制定的。上述各国和国际组织的这些规范,其内容主要是矿产资源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资产减值问题,然而各国的规范差别较大,也没有形成一个对矿产资源核算的总体框架。吴杰教授致力于矿产资源资产会计问题的研究长达10余年,一直关注着国际上关于该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期间在《会计研究》等杂志上也发表过多篇论文。《矿产资源资产会计论》是她对该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的一个总结。本书内容有如下特点。

内容概要

本书以会计学、自然资源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为指导,以分析矿产资源资产特征为基础,对现有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进行整合,形成矿产资源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矿产资源取得、勘探、开发、生产、矿区权益的转让,以及权益分享安排与矿区废弃等环节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的新模式,尤其是矿产资源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新模式,并构建了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的框架结构。 本书可作为从事矿产资源资产会计的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矿产资源会计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第三节 矿产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的评价第二章 矿产资源会计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矿产资源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自然特点及其生产经营特点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及其特征 第四节 矿产资源会计的内涵和理论框架第三章 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与评估 第一节 矿产资源储量信息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定义与分类的现状 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比较 第四节 矿产资源会计准则选择资源/储量定义应考虑的问题 第五节 估算和定义经济可采储量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矿产资源储量的估价第四章 矿产资源资产的确认:研究新进展 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确认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的定义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的确认 第四节 记账单元的选择第五章 矿产资源资产的计量: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IASB《概念框架》关于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理论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计量的历史成本模式 第三节 矿产资源资产计量的现行价值模式第六章 矿产资源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国际新进展 第一节 公允价值概述 第二节 FAS 157内容简介 第三节 关于矿产资源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研究成果 第四节 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评估储量/资源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第七章 矿产资源资产减值会计问题 第一节 IAs 36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及其矿产资源资产的适用性 第二节 矿产资源资产的减值 第三节 未知结果生产前成本的减值问题第八章 矿产资源矿区善后处理活动会计问题的最新进展 第一节 矿产资源矿区善后处理成本及其特点 第二节 矿区善后处理成本会计处理的变迁 第三节 21世纪初期,矿区善后处理成本确认与计量的最新进展趋同第九章 矿产资源生产中风险与成本分担安排的会计问题 第一节 风险与成本分担安排概述 第二节 传统分担(享)安排下的会计问题 第三节 产品分成合同会计的特殊问题 第四节 合营会计与报告第十章 矿区权益的流转——购买、销售与废弃的会计问题 第一节 矿区购买的会计问题 第二节 矿区销售的会计问题 第三节 矿区退役与废弃的会计问题第十一章 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 第一节 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的现状与特点 第二节 关于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研究回顾 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展望第十二章 矿产资源会计准则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回顾 第二节 各国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简介 第三节 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的比较 第四节 对现行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的评价 第五节 矿产资源会计准则框架的构建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一节矿产资源的概念及矿产资源会计的界定一、矿产资源的定义地质学的观点认为,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表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天然富集物。我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还列出了我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分类细目,共有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168种,其中地下水具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双重性质。上述两个定义是一致的。其内涵为矿产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是天然产出于地表或地壳中的原生富集物;产出形式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既包括已经发现的并对其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特征已取得一定认识的矿产,也包括经预测或推断可能存在的矿物质;既包括当前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也包括将来可能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IASC(2000)采掘行业指导委员会在其《采掘行业问题报告》中认为:采掘行业是指那些从事发现和移动位于地下或接近地壳的递耗自然资源(wasting natural resources)的行业。递耗自然资源是指那些人类不能恢复其原始状态的自然资源。递耗自然资源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沙子、石头、沙砾、煤炭、硫磺、金属矿石(如铜、金、铁、镍、铅、锌、锡、银和铂)、宝石、石油,(包括天然气液体)、天然气和其他气态物质。在本报告中,递耗自然资源通常是指各种矿物质(minerals)。

后记

经过多年的准备和写作,这本近30余万字的专著终于付梓了。之所以说“经过多年的准备和写作”,是因为我从事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已经有10年的历程。1996年从风景优美的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到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我就开始了对石油天然气会计的研究。当时学校图书馆仅有的几本石油天然气会计专著和教材中译本引起了我的好奇,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的特殊性、复杂性、涉及会计问题的前沿性以及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曲折复杂的历程深深地吸引了我。尽管当时很少有人涉足这个领域,但是我预感到石油天然气会计不久会在我国得到应用。这种感觉激励着我坚持探索新的研究领域。1998年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关于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研究的文章《石油天然气会计——被忽视的领域》。1999年可以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的一个转折点,财政部向全国公开招标,对10个重大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研究”。我有幸参与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标的该项课题的研究,并于2000年在我国权威会计杂志《会计研究》发表了题为《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的文章。文章的发表进一步鼓励着我坚定研究石油天然气会计的信心。从此,我与矿产资源会计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可以说是对我10年来研究矿产资源会计的总结。在新世纪、新环境下,矿产资源会计理论在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会计问题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跟踪矿产资源会计国际研究的前沿。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加入到研究矿产资源会计的行列,相信我国矿产资源会计研究会迎来一个繁荣的春天。


编辑推荐

《矿产资源资产会计论》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矿产资源资产会计论 PDF格式下载



买来学习参考下


资产会计论在矿产资源的细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