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病毒性肝炎

孙玉凤,王娜,姚冬梅 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

孙玉凤,王娜,姚冬梅 主编  

页数:

295  

内容概要

由孙玉凤和王娜等主编的《病毒性肝炎》共18章,约40万字。首先介绍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然后重点阐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丁型肝炎、淤胆型肝炎、重症肝炎、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治疗,最后介绍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护理及预后等。本书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侧重实用性,并力求详尽准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流行病学
第三章 发病机制
第四章 临床表现
第一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第四节 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第五章 辅助检查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第三节 超声诊断检查
第四节 放射影像学
第六章 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诊断
第三节 鉴别诊断
第七章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第八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第一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
第三节 抗炎保肝治疗
第四节 抗纤维化治疗
第九章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第十章 慢性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第十一章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第一节 急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第二节 慢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第十二章 重症肝炎的治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第二节 治疗要点
第十三章 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治疗
第一节 肝纤维化的诊治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诊治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诊治
第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第五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第六节 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诊治
第七节 慢性肝病合并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合并血液疾病的诊治
第九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肝炎病毒感染
第十节 肝病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第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急性肝炎的辨证与治疗
第二节 慢性肝炎的治疗
第三节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第四节 重型肝炎的治疗
第五节 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中药及研究
第六节 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方剂及研究
第十五章 病毒性肝炎的最新治疗进展
第十六章 病毒性肝炎总的转归情况及预后
第一节 急性肝炎的转归情况及预后
第二节 急性重型肝炎的转归情况及预后
第三节 慢性肝炎的转归情况及预后
第十七章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第十八章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原发性肝癌的间接征象①外形失常、变形:肿块使局部隆起、膈肌抬高;②压迫胆道系统、血管受压移位:肿块所在位置在管道走行时,可使其狭窄、推移、血管绕行,管径不规则,受压部位以上的肝内胆管扩张;压迫胆囊、肝门、门脉移位,可使肝内血管走行杂乱无序,可使下腔静脉变形,形成继发的下腔静脉综合征;肝右后叶下段肿瘤使右肾向后下方移位等。3.肿块的扩散与转移(1)肝内转移癌:较大的肿块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在周围可形成散在的卫星灶,远离原发灶的肝内出现小的低回声结节,即肝内转移灶。肝门淋巴结、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较常见,亦可肺转移,癌性淋巴结的形成表现为有包膜的近圆形低回声或强回声团块,亦可相互融合。(2)癌栓形成:常常出现门静脉癌栓形成,有时在下腔静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出现,癌栓的回声常与原发灶的回声一样,可使所在部位的门脉扩张、内壁模糊不清或侵蚀门脉壁达胆管内。癌栓的存在与原发灶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有时肝内未发现明确的癌灶,而首先在门脉内发现癌栓,癌栓常发生在癌肿所在的叶段门脉分支内。癌栓阻塞门脉后,可进一步加重门脉高压的表现,如脾脏进一步增大、侧支循环形成。


编辑推荐

《病毒性肝炎》:选病典型、突出临床、论述精要、内容实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病毒性肝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