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名中医特需门诊·疑难杂症

周育平 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

周育平  

页数:

341  

字数:

307000  

内容概要

《疑难杂症/名中医特需门诊》编著者周育平。
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哲学、医学之精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医发展到当代仍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最根本原因。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现代人的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引入,使中医的立足与长远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代名中医在继承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力精创新,为提高中医疗效,发展中医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可以说,当代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名老中医鲜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作为年轻的中医药工作者,我们有幸总结诸师的经验,不仅是学习他们精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也是寻访他们不凡的成才之路,更是传承他们崇高的医德修养和独特的认知方法。

书籍目录

路志正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颜正华.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薛伯寿.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田从豁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孙伯扬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张炳厚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高荣林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周文泉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朱建贵
 一、医论医话
 二、医案荟萃

章节摘录

  特需门诊 路志正  路志正教授,字子端,号行健,1920年12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从医7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等亦很有造诣。路老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以胃气为本”的中医学理论,形成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为核心的调理脾胃治疗各种慢性及疑难病证学术思想,在国内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主持的“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著有《中医内科急症》、《路志正医林集腋》、《实用中医心病学》等著作。由于路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历任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医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马来西亚马中厦大中医学院名誉院长。  一、医论医话  (一)调理脾胃法的核心——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  路志正教授继承了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叶桂“濡润胃阴”等学说,并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随着时代变迁,饮食谱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差异,东垣时代的脾胃论与现代社会丰衣足食、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过食肥甘厚味、起居无常、劳逸过度、工作精神压力大所造成的脾胃病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路老在此时代背景下,通过临证体会到现代社会脾胃受损的原因有其独特的致病因素,故提出新时代内伤脾胃的病因病机,及其新时代调理脾胃法的核心——“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高度概括了其调理脾胃法的思想核心。他不仅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脾胃病本身,还用此法治疗眩晕、胸痹、心痛、中风、肝肾疾病、风湿病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名中医特需门诊·疑难杂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