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尘肺肺癌

鲍含诚 化学工业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化学工业  

作者:

鲍含诚  

页数:

292  

字数:

467000  

内容概要

本书综述了国内外尘肺肺癌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系统阐述了尘肺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子生物学诊断等。为临床医生能够对尘肺肺癌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提供了最新信息与指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尘肺肺癌概述  第一节 尘肺肺癌发病特点   一、病因明确   二、潜伏期缩短   三、发生概率   四、病理类型  第二节 尘肺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矽肺肺癌的流行病学   二、石棉肺与肺癌和间皮瘤的流行病学   三、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的流行病学   四、金属矿山尘肺并发肺癌的流行病学   五、尘肺肺癌危险度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尘肺肺癌的病因学  第一节 职业性致肺癌物   一、化学与物理致肺癌物概述   二、影响致肺癌的因素   三、职业性肺癌潜伏期及病理类型   四、吸烟与职业性肺癌  第二节 石棉与肺肿瘤   一、石棉的理化特性与肺肿瘤的关系   二、石棉致肺癌、间皮瘤的有关因素  第三节 矽尘与肺癌   一、矽尘与肺癌关系研究的历史性回顾   二、矽尘理化性质对肺纤维化与肺癌的影响   三、SiO致肺癌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煤矿粉尘与肺癌   一、煤矿粉尘的特性与其致癌性   二、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的致癌因素  第五节 金属粉尘与肺癌   一、镍及其化合物与肺癌的关系   二、铬及其化合物与肺癌的关系   三、镉及其化合物与肺癌的关系   四、砷及其化合物与肺癌的关系   五、铍及其化合物与肺癌的关系  第六节 放射性粉尘与肺癌   一、氡及其子体与肺癌的关系   二、氡与复合性矿尘致肺癌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尘肺肺癌的发病机制  第一节 矽尘致肺癌的发病机制   一、直接损伤DNA导致染色体畸变   二、干扰细胞信号转导,影响细胞周期   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四、辅助致癌作用   五、引起细胞凋亡   六、引起肺部的急慢性损伤  第二节 煤矿粉尘致肺癌的发病机制   一、直接致癌作用   二、致突变作用   三、激活癌基因   四、辅助致癌作用   五、炎症刺激  第三节 石棉粉尘致肺肿瘤的发病机制   一、直接损伤DNA导致染色体畸变   二、基因突变   三、干扰细胞信号转导,影响细胞周期   四、细胞毒性   五、直接刺激  第四节 金属粉尘致肺癌的发病机制   一、砷及其化合物   二、镍及其化合物   三、铬及其化合物   四、镉及其化合物   五、铍及其化合物   六、其他金属  第五节 其他粉尘致肺癌的发病机制   一、氡子体   二、钚   三、多环芳烃类物质   四、电焊烟尘   五、吸烟与肺癌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尘肺肺癌的病理变化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组织发生与分类分型   一、肺癌的组织发生   二、尘肺导致肺癌发生的因素  第二节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  第三节 尘肺肺癌大体分型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一、按肿瘤生长部位分型   二、按肿瘤生长方式分型  第四节 尘肺并发各型肺癌的组织学特征   一、鳞状细胞癌   二、小细胞癌   三、腺癌   四、大细胞癌   五、腺鳞癌   六、含多形性、肉瘤样或肉瘤成分的癌   七、类癌  第五节 肺癌的组织学特点(肺癌的异质性)  第六节 肺癌的转移扩散与组织学关系   一、直接蔓延   二、淋巴道转移   三、血道转移  第七节 石棉肺与恶性间皮瘤   一、恶性间皮瘤的病理   二、转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尘肺肺癌的临床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早期检查   一、尘肺与肺癌的临床检查   二、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   三、尘肺并发肺癌的筛查  第二节 尘肺肺癌的临床表现   一、呼吸系统的症状与体征   二、尘肺并发肺癌引起的局部临床表现   三、尘肺并发肺癌后胸外扩散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尘肺肺癌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细胞学诊断   一、痰细胞学诊断   二、细胞学采集技术及检查的新方法   三、肺癌的细胞学诊断  第二节 尘肺肺癌的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一、尘肺肺癌的免疫学改变及诊断方法   二、尘肺肺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尘肺肺癌的肺功能测定  第一节 常用肺功能测定指标   一、肺容量及其组成   二、通气功能   三、通气/血流比值   四、弥散量   五、血液气体分析  第二节 肺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   一、肺容量   二、肺通气量   三、通气/血流比值   四、弥散量   五、血液气体分析  第三节 常见尘肺的肺功能损害   一、矽肺   二、煤工尘肺   三、石棉肺  第四节 肺癌对肺功能的影响   一、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   二、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   三、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  第五节 呼吸功能测定对肺癌手术的意义   一、手术前肺功能测定   二、手术前肺容量的测定   三、手术前弥散功能测定   四、分侧肺功能测试   五、交替阻塞左右主支气管加运动试验   六、单纯负荷耐受检测   七、有氧代谢能力检测   八、肾上腺素试验和呼吸道可逆性试验  第六节 肺癌手术前的肺功能测定及其安全性评价   一、胸外科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二、肺功能测定对肺癌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尘肺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X线表现   一、我国尘肺病诊断标准   二、胸部X线检查   三、尘肺肺癌的X线表现  第二节 尘肺肺癌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   一、尘肺的CT检查   二、尘肺肺癌的CT检查   三、石棉肺并发胸膜间皮瘤的CT检查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尘肺肺癌的特殊检查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操作方法   三、纤维支气管镜下所见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   五、检查种类  第二节 经皮肺穿刺活检   一、经皮肺穿刺活检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电视透视与CT引导经皮肺活检方法应用的比较   三、操作方法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三节 纵隔镜检查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操作技术   四、并发症及处理  第四节 颈前斜角肌淋巴结活检   一、适应证   二、手术操作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尘肺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诊断   一、尘肺病的诊断   二、尘肺肺癌的诊断   三、尘肺肺癌的诊断步骤   四、尘肺肺癌诊断与随访登记工作  第二节 尘肺肺癌的鉴别诊断   一、尘肺与尘肺结核的鉴别   二、尘肺肺癌与尘肺结核的鉴别   三、中央型肺癌和常见的胸部病变的鉴别   四、周围型肺癌与常见的肺部病变的鉴别   五、尘肺肺癌的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尘肺肺癌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手术适应证   二、手术禁忌证   三、应慎重考虑的情况  第二节 手术方式   一、肺叶切除术   二、全肺切除术   三、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四、支气管和肺动脉联合袖状肺叶切除术   五、隆嵴切除重建(成形)术   六、肺段切除或肺楔形切除术   七、胸内淋巴结清扫术   八、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扩大胸壁切除术   二、扩大左心房部分切除   三、扩大食管切除术   四、扩大上腔静脉切除术   五、扩大主动脉切除术   六、肺尖癌的外科治疗   七、姑息切除术   八、癌性胸水的外科治疗   九、术前诱导化疗  第四节 电化学治疗   一、电化学治疗原理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四、操作方法   五、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尘肺肺癌的放射治疗  第一节 尘肺并发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一、根治性放射治疗   二、术前放疗   三、术中放疗   四、术后放疗   五、姑息放疗   六、近距离治疗   七、放射治疗副作用及晚期并发症  第二节 尘肺并发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一、胸部放射治疗   二、脑预防性照射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尘肺肺癌的化学治疗及其他治疗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化学治疗   一、肺癌化疗的适应证   二、肺癌化疗的禁忌证   三、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   四、肺癌化疗的方式   五、常用化疗方案  第二节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   一、支气管动脉解剖   二、术前准备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四、操作方法   五、灌注化疗药物   六、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第三节 肺癌生物治疗   一、肺癌的细胞因子治疗   二、肺癌的基因治疗   三、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第四节 肺癌热疗   一、作用机制   二、方法   三、适应证   四、禁忌证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胸膜间皮瘤   一、病因   二、病变过程   三、分类   四、扩散与转移   五、病理表现   六、临床分期   七、临床表现   八、诊断及鉴别诊断   九、治疗及预后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尘肺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尘肺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与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尘肺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二、尘肺肺癌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尘肺肺癌调查中常用的指标   一、发病率   二、相对危险度   三、人群相对危险度   四、归因危险度与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五、人群归因危险度与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六、标准化率、标准化死亡比   七、年龄标准化比例死亡比   八、MOX法   九、其他指标  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   一、现况研究   二、生态学研究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四、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五、提高病例对照研究有效性的手段  第五节 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的类型   二、队列研究的队列选择   三、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第六节 尘肺肺癌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   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研究步骤概述   四、实验流行病学在尘肺肺癌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应用  第七节 尘肺肺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一、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   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   三、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步骤  第八节 尘肺肺癌的防治对策   一、职业环境监测   二、工艺改革与粉尘治理   三、医学监护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尘肺肺癌 PDF格式下载



里面的内容有些针对性,专业化,我很快读完了,发现离自己比较远,借鉴意义不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