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果类农产品安全知识讲座

苗卫东 等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国计量出版社  

作者:

苗卫东 等主编  

页数:

194  

字数:

134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农产品安全知识大讲堂”丛书之一,以专题讲座形式,一题一讲,介绍了几起重大水果类农产品安全事件,分析产生水果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和原因,传授水果类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讲述了果品质量安全管理、果品质量安全与认证及国外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况。
  本书讲座题目新颖,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可供农民朋友、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及相关农产品监管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讲 几起重大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香蕉乙烯利事件
二、荔枝、桂圆硫黄事件
三、猕猴桃、葡萄膨大剂事件
第2讲 影响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果品污染的途径
 二、预防果品污染的基本对策
第3讲 产生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有毒物质的产生
二、产地环境的污染
三、高科技的发展
四、资金投入
’五、管理技术不完善
第4讲 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建立果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二、建立果品安全生产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三、建立果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四、建立果品安全生产的环境质量监控体系
 五、建立果品安全生产的法规体系
 六、建立果品安全生产的服务体系
第5讲 水果类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
 一、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
 二、果园花果管理技术
 三、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果园生草技术
第6讲 果品质量安全与认证
 一、果品质量认证的特性
 二、果品质量认证的种类
第7讲 国内外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况
 一、水果“身份证”与出口水果的追溯体系
 二、我国出境水果的检验检疫与监督管理
 三、国外水果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
 四、我国水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生物能富集汞1000倍,鱼能富集1000倍,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富集能力更高,可达10000倍,沉积于底泥中的汞,长期保存于水体中,造成累积性的潜伏污染,在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条件合适时,汞就由不溶状态变为可溶状态,从底泥不断地向水中释放。用此水灌溉果园,会对果园造成连续的污染。这样使汞污染成为一种长期性的不问断的果园污染物。 不同形态的汞被植物吸收的顺序是不同的。大量的实验证明,顺序一般为MMC(氯化甲基汞)大于EMC(氯化乙基汞)大于PMA(醋酸苯汞)大于HgCl2大于HgS(山添等1974)。上述顺序和他们的挥发性和溶解度有关,一般挥发性越高、溶解度越大的汞化合物就越易被吸收。许多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容易。吸收金属汞,Smart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汞很少,却能吸收氯化甲基汞(MMc)和醋酸苯汞(PMA,赛力散)。从用放射性醋酸苯汞进行的实验来看,汞迅速的被吸入组织内,并向生长器官渗透转移。腐殖质结合态汞则较难被植物吸收。 2.铬 铬用途相当广泛,六价铬化合物可作为有机合成的氧化剂和实验器具的洗涤剂,可用于表面处理(镀铬、铬酸盐处理、低铬钝化、防锈剂、塑料防锈剂等)、颜料(各种颜色的颜料、涂料、印刷墨水、塑料着色等)染色媒介和照相制版等行业;二价铬可用于染料合成、防水剂、绿色染料、触媒和耐水砖等;四价铬可用于高录音磁带(铬带)金属铬可用于冶炼特殊合金。上述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均含有铬,因此铬废水也是一个重要的水体污染源。 三价铬在酸性,强酸性的水中随水流动的迁移能力高;在高碱性水中,很易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因此很少或几乎不迁移。三价铬极易被水中的泥沙等悬浮微粒(粒径小于0.001 ram)吸附而沉淀,三价铬在水中含量甚微,其毒性又甚低,因此水中铬污染主要是指六价铬。六价铬在水中以铬酸盐和铬酸根(CrO2—的形式存在,非常稳定,毒性很大,它的毒性是三价铬的100倍,六价铬在碱性水中和氧化条件下迁移能力较强;而在酸性条件下迁移能力很低,在还原条件下,迁移能力很弱,甚至不迁移。同时泥沙基本上不吸附六价铬,六价铬使水呈黄色并有收敛昧。水中六价铬化合物的浓度为5 mg/L时,水呈明显黄色,浓度再大时就有涩味。铬还能污染地下水,如美国一生产飞机的工厂自1952年因排放含铬废水污染了地下水,虽然随后进行厂改善工作,但到1963年地下水含铬量仍高达14 mg/L,远远超过了无公害生产果品所要求的灌溉水含铬量不得高于0.1 mg/L的标准,其对果品的危害可想而知。


编辑推荐

《水果类农产品安全知识讲座》讲座题目新颖,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可供农民朋友、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及相关农产品监管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果类农产品安全知识讲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