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姓氏文化
2007-03-01
中国旅游出版社
王玉宝,谢钧祥 编
312
《河南旅游姓氏文化》从宏观到每一个姓氏,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述了中华姓氏与河南的密切关系,力求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便更好地为广大读者寻根溯源服务。但是,由于中华姓氏涉及历史学、地名学、人名学、社会学。民俗学、音韵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研究范围广,难度大,加之笔者学识水平和掌握资料有限,恐怕未必尽如人意。因此,笔者衷心期望得到方家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谢钧祥,男,河南唐河县人,1936年8月出生,原学理工,后改攻历史与古代文学,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南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旅游学会副会长、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福建省董仲舒杨震学术研究会高级顾问,香港《大公报》特聘资深姓氏专家。曾创办杂志《中州今古》,填补了中国地方史志刊物的空白。早期专著《全唐诗佳句精编》和《全宋词佳句精编》。为了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根祭祖的夙愿,对万余个中华姓氏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得出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的结论。主要成果有:《中原寻根专辑》、《中原寻根一源于河南千家姓》;主编约百万字的“百家姓书系”;著有《中华百家大姓源流》、《新编百家姓》、《中华大姓》、《李》(三种版本)、《谢》、《台湾百家大姓源流》等;同时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述姓氏的文章500余篇。
序前言第一章 数典敬祖河南寻根热一、台湾同胞思“唐山”二、中原寻根三、情系桑梓绵绵长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中华姓氏一、姓与氏及其演变二、姓氏来源分类谈三、姓氏寻根第三章 华人祖根大半在河南一、河南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二、河南是华人祖先炎、黄二帝和太吴的活动中心三、河南是姓氏发展时期夏、商两代的国都所在地四、河南在姓氏普及时期的周朝占有重要位置五、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产生姓氏的优越条件六、河南是北魏鲜卑族政权入主中原改姓的基地第四章 中原先民历代的外迁一、秦汉时期中原迁民二、两晋之际中原迁民三、唐至五代中原迁民四、两宋时期中原迁民附:山西洪洞( tong)迁民第五章 台湾多数人根在河南一、台湾百家姓寻根二、台湾人来自唐山三、豫闽台文化相继第六章 中原人南迁而有客家一、起自中原的南迁一“客家”称谓的由来三、客家姓氏与人口四、客家的分布状况五、客家民系的特性六、客家的传统文化第七章 源于河南的1834姓考述
由于客家人重视智力投资,客家地区的教育事业都比较发达。仅梅县一县,解放前就有40多所中学、1630多所小学,还有两所大学。又据梅州市公布的资料,1988年底该市共有小学2321所,普通中学246所,中等专业学校10多所,高等院校3所;各类学校学生总数达7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5%。由此可见客家教育状况之一斑。 客家人爱好体育,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首先,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经过无数的复杂环境,使他们深深体会到强体健步的重要,因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其次,客家居住地区多系偏僻山区或丘陵地带,为了适应环境、维持生存,也必须有强壮的身体;再次,旧时治安欠佳,常有“匪盗”出没,学习武术,可以防身护家。总之,他们深刻认识到身体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而通过体育运动,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而且还可培养勇敢、机警和维护群体利益等品德,所以,他们都爱好体育。清代,客家的许多地方都有练武馆,一些文人不仅习文,而且同时练武,会一些传统的武术;乡间的士绅,更是经常出入于当地的练武馆。民国以来,客家练武之风有所减弱,然而穷乡僻壤的地方因实际需要,对技击武术仍相当重视,直到抗日战争前,若干客家乡村仍有练武馆之存在。 历史上的广东梅州客家,素有崇文尚武之风,习武的拳馆遍布,不仅男子习武,一些偏僻山区村落的女子也有不少人习武,因而形成朱家拳、罗家拳、陈家拳等武术流派,涌现出许多武艺出众的高手。例如,清朝乾隆年间,五华县出了一个武状元,叫李威光;清末武秀才江北京,一只手能挥舞60公斤的大关刀;民国时期,有一位叫江亚秀的妇女,在埔永边挑担途中,曾单身击退5个歹徒。由于民间武术风行,使狮子舞、龙灯舞等成为当地的强项。梅州市的足球运动,有近百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