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
2005-3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森鸥外
202
高慧勤
无
世界小说大师名篇必读。森鸥外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声望与夏目漱石相埒,被视为明治文学的巨擘。《舞姬》收入森鸥外中短篇小说九部,《舞姬》用浪漫抒情的笔调,状写了一对异国青年男女纯洁凄迷的爱情故事,最后以悲剧结局,被誉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信使》、《泡沫记》描写了两个洁身自好、追求幸福却又终于不得不牺牲于封建势力压迫的女子;《雁》讲述了一位出身贫苦、受人欺骗的高利贷外室,当有了蒙胧的觉醒,决心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时候,希望却化为泡影的令人唏嘘的悲剧。无论是描写欧洲留学生活,还是状写日本风土人情,作家笔下都流淌着浓郁的感伤,洋溢着个性解放的反封建主题。
森鸥外,(1862~1922),日本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本名森林太郎,号鸥外,别号观潮楼主人、鸥外渔史。 1862年7月9日生于日本石见(今岛根县)鹿足郡一藩主侍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国学、汉学和兰学(江户时代中期以后由荷兰传入日本的西方学术)教育。 1882年毕业于东京第一大学医科学校,曾任陆军军医。1884年赴德国留学,广泛涉猎欧洲古今名著,深受叔本华、哈特曼的唯心主义影响,哈特曼的美学思想成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1888年回国,历任军医学校教官、校长、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长等职。晚年担任过帝室博物馆馆长、帝国美术院院长职务。1922年 1月19日逝世。 森鸥外留学归来,以启蒙家的姿态开始文学活动。他翻译西方著名作家歌德、莱辛、易卜生等人的作品,同时创办《栅草纸》等文学刊物,介绍西方美学理论,开展文艺批评,并致力于戏剧改良、诗歌革新活动,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1890年发表的处女作《舞女》,连同他的《泡沫记》和《信使》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舞女》的主人公是一个留学德国的日本青年官吏,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和纯洁的爱情,他曾爱上一个德国穷舞女,但在日本专制官僚制度和封建道德的压力下,终于遗弃了她,酿成爱情悲剧。作品反映了个性解放的要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最终却与现实妥协。一般认为它是日本近代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品。 1910年前后,森鸥外写了《青年》、《雁》等取材于现代生活的小说。《雁》是作者这一时期创作的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描写明治年间一个贫苦的少女沦为高利贷主的情妇;她渴望摆脱这种屈辱的境地,暗自爱上一个每天从门前经过的大学生,但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失去了表白爱情的机会,她追求幸福的努力终于化为泡影。作者怀着同情写出一个普通妇女的不幸,但却把这种不幸归结为偶然性的恶作剧,最后用一只碰巧被飞石击毙的雁来象征她的命运。日本评论家认为,作品的心理刻画细腻,人物、场景描写逼真。 1910年日本政府制造了所谓“大逆事件”,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界的专制统治,森鸥外开始转向历史小说的创作。他把自己的历史小说分为“遵照历史”和“脱离历史”两类。前者完全依据史料写作,后者则借助历史 事件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和信念。第一篇历史小说《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赞美武士殉死行为。但紧接着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短篇小说《阿部一家》,却客观地抨击了这一封建道德行为。阿部一家由于未被允许为 藩主殉死而受到歧视,终致满门被杀戮,揭示了封建殉死制度的虚伪、腐朽和惨无人道的实质。这两篇倾向不同的作品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上的矛盾。短篇小说《高濑舟》属于作者所谓“脱离历史”的历史小说。作品写一个犯人在囚船上讲述自己的经历。他的弟弟不堪贫病折磨,自刎未死,他在弟弟的恳求下帮助弟弟结束了生命,因而被判罪流放。他认为囚徒的生活比他原来的境遇还优越,所以处之泰然,这就更加深入地揭示了封建幕府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惨状。 作者晚年埋头于史料的考证,也写过几部人物传记,如《涩江抽斋》等。所传人物多为专心学术、不问世事的学者,表现作者晚年企图摆脱世俗的心境。 森鸥外的作品侧重于体现他的伦理道德观,反映了明治时期上层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矛盾。早期作品文笔优美,抒情气氛浓郁。后期大多数作品,特别是历史小说,往往采取冷峻客观的笔调。
序
1 舞姬
2 泡沫记
3 信使
4 杯子
5 花子
6 雁
7 山椒大夫
8 鱼玄机
9 高濑舟
这样,三年的时光,梦也似的过去了。人的秉性终难压抑,一旦时机成熟,总要露出头来。我一向恪守父亲的遗训,听从母亲的教诲。小时人家夸我是神童,也从不沾沾自喜,依旧好学不倦。即便后来涉足官场,上司称赞我能干,我便更加谨慎从事,从未意识到自己竟成为一个拨一拨动一动的机器人了。如今,在二十五岁上,经过大学里这种自由风气的长久熏陶,心中总难平静,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真我,终于露出头来,好似在反抗往日那个虚伪的旧我。我恍然而悟,自己既不适于当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也不宜于做个通晓法典,善于断狱的大法官。 我寻思道:母亲希望我当个活字典,上司则想把我造就成一个活法典。当活字典,还可勉为其难,做活法典,却是无法忍受的,从前,不论多么琐碎的问题,我都郑重其事地加以答复,近来,在寄给上司的函件里,竟高谈阔论什么不可拘泥于法制的细节,一旦领会法律的精神实质,虽万事纷然仍可迎刃而解云云。在大学里,我早把法律课程置诸脑后,兴趣转到文史方面,并渐入佳境。 但是,上司是要把我造成供他颐指气使的工具,怎会喜欢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翘然不群的人呢!所以,我当时处境便有些不稳。不过,光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动摇我的地位。在柏林的留学生中,有一群颇有势力的人物,我同他们关系素来欠佳。他们对我猜疑,竟至谗言诽谤。然而,这也并非事出无因。 我既不和他们一起喝啤酒,又不跟他们打台球。他们便说我顽固不化,道貌岸然。并且还嘲笑我,嫉妒我。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于他们不了解我的缘故。唉,连我自己尚且不了解自己,别人又怎能了解呢!我的心宛如一颗处女的心。又似合欢树上的叶儿,一碰到什么便要退缩躲闪。我自幼便遵从长者的教诲,不论求学还是供职,都非出于自己的本意。即便表面看来好像是靠毅力和苦学,其实那也是自欺欺人,我不过是跟着前人亦步亦趋而已。我之所以能清心寡欲,不受外界诱惑,并非因为有律己的勇气,只因我对外界感到恐惧,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罢了。在我出国离乡之前,我丝毫不怀疑自己是个有为之士,也深信自己志气刚毅。唉唉,那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轮船离开横滨时,一向自命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竟然泪如泉涌,浸湿了一方手帕,就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倒正是我的本性呢。这种本性是生来如此的呢,还是因为早年丧父,长于母亲之手所造成的呢? 他们固然可以嘲弄我,至于嫉妒,嫉妒这样一颗脆弱而可怜的心,却是何其愚蠢! 看见浓妆艳抹的女人坐在咖啡馆门口招揽客人,我不敢过去和她们亲近。遇到头戴高礼帽,鼻架夹鼻镜,一口普鲁士贵族口音的“花花公子”,就更不敢同他们交往了。既然缺乏这种勇气,当然也就无法同我那些活跃的同胞往来。由于彼此疏远,他们对我不仅嘲笑、嫉妒,而且还夹杂着猜忌的成份。这正是使我蒙冤受屈,在短暂的时日里,饱尝了人间无限辛酸的因由。 一天傍晚,我在动物园散步,正要回珍宝街的寓所,走过菩提树下大街,来到修道院街的旧教堂前。每当我从灯火辉煌的大街走进这狭窄昏暗的小巷,便望见这座凹形的旧教堂。教堂对面是栋出租的公寓房子。楼上一户人家在栏杆上晾着床单、衬衣什么的,还没有收进去;楼下是家小酒店,门口站着一个留长胡子的犹太教徒。楼房共有两座楼梯,一座直通楼上,另一座则通往地下室的铁匠家里。每当我望着这座三百年前的旧教堂,不知有多少次,都要愣在那里,出神好一会儿。 那晚,我刚要走过那里,看见上了锁的教堂大门上,倚着一个少女,在呜呜咽咽地抽泣。她看上去约莫十六七岁。头巾下面露出金黄色的秀发,衣着也不整洁。听到我的脚步声,她回过头来。我没有一支诗人的妙笔,无法形容她的容貌。她那泪光点点的长睫毛,覆盖着一双清澈如水、含愁似问的碧眼。不知怎的,她只这么一瞥,便穿透我的心底,矜持如我也不能不为所动。 她必定遇到什么意外的不幸,才会无所顾忌地站在这里啼哭。一缕爱怜之情,压倒了我的羞怯的心。我不觉走上前去问道: “你为什么哭啊?我是个没有负担的外国人,或许能帮你点什么忙。”我简直为自己的大胆惊呆了。 她惊讶地凝目望着我的黄种人面孔,大概是我的真情已经形之于色。 “看来你是个好人,不像他那么坏,也不像我母亲……” 她刚止住的泪水,又顺着那惹人怜爱的面颊流了下来。 “请你救救我吧!免得我沦落到不堪的地步。母亲因为我不肯依她而打我。父亲刚刚过世,明天要下葬,可是家里连一分钱也没有。” 说完便又哽咽啜泣。我的眼睛只是注视着这少女低头啜泣不住颤动的颈项。 “我送你回家吧!你先冷静下来。这儿人来人往,别人会听见你哭的。” 她刚才说话时,不知不觉将头靠到我的肩上,这时,忽然抬起头来,仿佛才看见我,羞涩地躲开我身旁。 她大概怕人看见,走得很快。我跟在她后面,走进了教堂斜对面的大门。登上一座残破的石梯,到四楼有一扇小门,要弯了腰方能进得去。门上的拉手是用锈铁丝绞成的,少女用力拉了一下,里面有个老太婆嗄声问道:“谁呀?”还没等少女说完“爱丽丝回来了”这句话,门就咕咚一下打开了。那老太婆头发已经半白,长相不算凶恶,额上刻下了贫苦辛酸的印记,身上穿了一件旧绒衣,脚上是双脏拖鞋。爱丽丝向我点了点头,径自走进屋里。老太婆好像迫不及待似的使劲关上了门。 我茫然站在门外,无意中借着煤油灯光往门上看了一眼。上面用漆写着“艾伦斯特·魏盖尔特”,下面是“裁缝”二字。这大概就是少女亡父的名字了。我听见屋内似有争吵之声,过了一会儿又沉静下来,门又打开了。那个老太婆走了出来,为方才的失礼,向我再三道歉,并把我让进屋里。一进门就是厨房,右面有一扇低矮的窗户,上面挂着洗得雪白的麻布窗帘。左边是一个简陋的砖砌炉灶。正面一间房间门半开着,屋里摆着一张蒙着白布的床。床上躺的想必是那个死者了。老太婆打开炉灶旁边的一扇门,把我让了进去。这是间朝街的顶楼,没有天花板。梁木从屋顶斜着伸向窗子,棚顶糊着纸,在矮得抬不起头的地方放了一张床。屋子中央有张桌子,桌面铺着好看的台布,摆了一二本书和照相本,瓷瓶里插着一束名贵的鲜花,和这间屋子不大相称。少女娇羞地站在桌旁。 她长得十分美丽。乳白色的脸庞在灯光映照下,微微泛红。手脚纤细,身材袅娜,绝不像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老太婆走出屋后,少女这才开口,语调带着土音: “我把您带到这里来,请您谅解我的苦衷。您一定是个好人,请别见怪。我父亲明天就要安葬,本想去求肖姆贝尔希,您也许不认识他。他是维克多利亚剧院的老板,我在他那里已经工作了两年。本以为能救我们的急,不料他竟乘人之危,对我不怀好意。请您来救救我吧!哪怕我不吃饭,也要从微薄的薪金里省出钱来还您。要不然,我只好照母亲的意思办了。”说话之间,她已是泪眼模糊,浑身发颤。她抬眼看我时,十分媚人,令人对她的要求不忍心加以拒绝。她这眼波,不知是有意做作的呢?抑或是天然的风韵? 我袋里只有两三个马克,这点钱当然无济于事,便摘下怀表放到桌上,说:“先用这个救一下急吧。让当铺打发伙计到珍宝街三号,找太田要钱就行。” 少女显得又惊讶又感动的样子。我伸出手来告辞时,她竟吻着我的手,手背上溅满她点点的热泪。 噢,这真叫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事后,少女亲自到我寓所来表示谢意。我终日枯坐在窗下读书,右有叔本华的著作,左是席勒的作品,现在又插上一枝名贵的鲜花。从这时起,我同少女的交往日渐频繁,连我的同胞也有所察觉,他们臆断我准是找舞女来寻欢作乐的。其实我们二人之间完全是白璧无瑕。 同胞当中有个好事之徒,我不便说出他的名字,他竟在上司那里谗言诽谤,说我经常出入剧院,结交舞女。上司本来就认为我在学问上已经走入歧途,对我甚为不满,一听说我如此,便通知公使馆将我免官撤职。公使在传达命令时说,如果立即回国尚可发给路费,倘若在此羁留不走,将不予任何资助。我要求宽假一个星期,容我考虑。我这时正心烦意乱,又接到了生平最令我悲痛的两封来信。两封信几乎是同时寄到的。 ……
无
「高瀬舟」について
一、 作家について
森鴎外(1862-1922)は夏目漱石と並んで反自然主義的立場に立ち、独自な態度を保ちつつ、数多くの名作を生んだ明治時代の文豪である。
森鴎外の文学は、東西文化を基盤とした高い知性と教養を支えとして、現実主義的精神と理想的精神の調和の上に成り立ち、その高い諦念(ていねん 达观)は、格調高い文体とともに、後の近代日本文学に一つの流れを指し示したと言えよう。
二、 あらまし
弟を殺す罪で高瀬舟に乗せられた喜助は、晴れ晴れとしている。不思議に思ってその心持を問う護送の同心羽田庄兵衛(はねだしょうべえ)に、喜助は島に送って食べさせてもらえる上に、二百文をもらって有難いという。そして、自殺を計って死に切れず、苦しんでいる弟を助けて死なせてやったという答え。
三、 about二つの問題
本文の後に、「高瀬舟縁起」という短文がついている。同じように森鴎外の書いたものだから、この小説に対する理解に役立つと思い、原文のなかの重要な部分をここで書き写す。
…その中に二つの大きな問題が含まれ手いると思った。一つは財産というものの観念である。…人の欲には限りがないから、銭を持って見ると、いくらあればよいという限界は見出されないのである。二百文を財産として喜んだのがおもしろい。今一つは死に掛かっていて死なれずに苦しんでいる人を、死なせて遣るという事である。人を死なせて遣れば、即ち殺す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どんな場合にも人を殺してはならない。…しかしこれはそう容易に杓子定規で決してしまわれる問題ではない。ここに病人があって死に瀕して苦しんでいる。それを救う手段は全くない。傍からその苦しむのを見ている人はどう思うであろうか。たとい教えのある人でも、どうせ死ななくてはならねものなら、あの苦しみを長くさせて置かずに、早く死なせて遣りたいという情けは必ず起こる。…即ち死に瀕して苦しむものがあったから、楽に死なせて、その苦を救ってやるが好いというのである。これをユウタナジイ(euthanasie)という。楽に死なせるという意味である。…
安楽死についての解説:作者自身は、安楽死について、切実な体験を持っていた。明治41年二月、次男の死に続いて当時五歳の長女も病気で瀕死の状態にあったが、そのとき鴎外はかつてモルヒネ(吗啡)を注射しようとし、夫人の父親の激しい反対にあって中止した事実がある。作者の立場は、むしろ安楽死への肯定に近かったと伝えられている。彼は自己の生活や体験の中で考えたことを歴史上の人物や事件に託けて、表現しようとしたのである。それに、作者は問題を提出下だけで、特別な解決を与えようとしていない。その割り切らないところに鴎外の立場がある。
財産観念について、私はこう思うのである。誰にも欲があり、欲がない人間は生きている死人だと言えよう。そのうえ、欲はそもそもよいとも悪いとも言えないもの、ただ私たちは欲に駆られてほしいほしい、もっともっとと言おうとしている場合が少なくないだろう。しかし、人間は簡単におだてられた、不合理な欲をやめるの能力を持っていないと思う。金持ちに「お前はもう金をたくさんためておいたから、満足すればいいじゃん」と何千遍も繰り返しても全然役立たないと思う。でも、もし金持ちが急に貧乏になると、彼は必ずそういう財産観念と満足の思いをわかるようになったと思う。だから、最後に追い詰められていないかぎり、どんづまりに応じる思いにならないだろう。
http://xvbaihui.blogbus.com/logs/43422062.html
我想我可能实在是无聊了 又看了一遍森鸥外
我挺喜欢他的文章的 客观 还算立体
《舞姬》里那个丰太郎 我还算理解他 有点可恨 可是还不算丧尽天良 那种时代 对于家人朋友那样的期望 他不敢不从 爱丽丝自然可怜 但是有点太痴情了 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不应该那么相信那么依赖男人 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做出什么 两个人相爱固然好 不得不分离的时候忍住不哭就好了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恩 好聚好散 何必疯了呢——啊,想起来了。应该是因为她没有社会地位。她的生活没指望了,她丈夫走了,她就疯了。因为她从此以后似乎没有办法活下去了。那么这样讲的话森鸥外谈的就是性别+社会的问题了。那就复杂了,是不是也算是说到了时代对性别关系的影响??还是我太傻了,把文章和什么该死的时代背景分开来看了,语文老师,我对不起你=-=。
芥川龙之介的那本蜘蛛之丝和这本森鸥外的舞姬是一起看的,所以很多地方都记混了。囧。
我很受不了森鸥外在文章里+外语的感觉。我向来不适应。中国人的文章里有英法德语,日本人的文章里有英德法语,看似是因为外语中有更合适的词来形容,我却总觉得是作家词穷,总会有话来形容的,我一看到中文里乱码一样地夹杂了什么什么语言就很无法忍受。森鸥外的德语的确很好,但是我恨透了上看一眼下看一眼地读注释——而且也知道有些东西注释也说不清楚,心烦啊。
我挺喜欢《杯子》的,里面的萝莉很可爱。我喜欢坚定的女孩,很可爱的一篇,我惊异于就这么个事儿能写这么多字,还是很佩服。一句一行的格式很容易看清楚,虽然我一直不喜欢这样的格式。其实我还挺喜欢八姑娘的杯子,到现在我都喜欢那样的杯子,很奇特。深究一点的话,这篇文章可能是森鸥外的一种声明——我的杯子虽然不大,但我用自己的杯子喝。清新却响亮,像少女动听的声音,有感人的力量。这篇文章,越想就越让人心动。可爱到不行,我要是做公交车的时候想起来的话可能会笑出声,真的很让人喜欢。从这儿开始很喜欢森鸥外。
。。。
什么什么日本文学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我看过的。夏目漱石是小学时候的事了,而且还是一个很烂的缩写版本;川端康成的我还是喜欢伊豆的舞女,但是我也很期待能遇见雪国里那样的女主人公;村上春树我现在不喜欢他了,初中的时候很喜欢他,现在他的那些书不知道为什么卖都卖不出去;再就是森鸥外和芥川龙之介,然后我就什么也没看过,东瀛历史我也是一无所知,别问我=-=。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