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效闵少将
2008-1
解放军(原解放军文艺
晋军
564
无
七十年前的今天,卢沟桥一声炮响,中国的半壁河山遭日寇铁蹄践踏。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运动影响下,国共合作抗日初步实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了。开战前,红四方面军中一支衣装褴褛的部队冲破围追堵截,三过雪山草地,到达陕北,在三原誓师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开赴抗日前线。开战后,一批知识青年舍弃富贵、投笔从戎,组成一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成立的、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共同领导的特殊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战八年中,两支部队相互配合作战,数次交流干部,最终合为一支劲旅——太岳纵队,为抵御外侮,解放中国立下了战功。当年风华正茂的将士们十有八九已作古,但是,那段激情燃烧、金戈铁马的岁月却令人难以忘怀,英雄们为人民浴血奋战的浩然正气仍激荡在胸。最近读了《百战将星——吴效闵少将》(送审稿)又让我难以平静。这是一篇用师、团战史做骨架,以老同志们提供的第一手材料为血肉写就的纪实文学。尽管作品以吴效闵同志为主人公,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作者用真实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陈赓纵队的两个团长,一位出身于“一缸苦水”的贫寒农民;一位是激于民族恨投身抗日的青年学生。两个团长性情迥异、经历不同,在指挥艺术和治军方略上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指挥靠前,冲锋在前”的勇敢精神却一脉相承,两人都在团长的位置上获“战斗英雄”称号。“猛虎”团长楚大明同志打仗不要命那是出了名的,纵队的领导不怕他不勇敢.就怕他太勇敢,他经常带部队和日本鬼子拼刺刀。打曲沃时,登城部队伤亡大,他竞跑到城墙下架云梯,警卫员把他的皮帝郁拉了。1944年当团长时,太岳纵队授予他“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947年他已经是副旅长了,再次荣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后不幸牺牲在前沿阵地。一位研究军史的同志告诉我,团以上干部两次获此殊荣,在全军也是绝无仅有。陈赓说过,楚大明身上有六十二处伤疤,可从不居功自傲,负伤二十八次,仍然身先士卒。他是个可歌可泣的大英雄,也是!、被埋没的英雄,名字被埋没不要紧,他的勇敢精神要是失传,军队的骨头就缺了钙,国家的胸膛就挺不起来。解放后,陈赓曾嘱托原四纵刘有光主任找人把他的事迹写出来。可惜正搜集材料时,两位在四纵打过仗的秀才,苏策成了右派,冯牧的日子也不好过,只得搁笔。苏策至今尚威到内疚。说到吴效闵,我对他印象很深。因为在陈赓麾下的几员战将中数他文弱年轻,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个头不高,很瘦,一眼就能看出是个读书人。参军后,一直在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决死队做政治工作。刚调到三八六旅时,许多同志并不看好这个“眼镜主任”。“虽然上天给他一副学者的外貌和文质彬彬的书生气质,他却把人生价值定位于豪壮和刚烈。”书中这句话非常符合吴效闵同志的一生.他当团政委时就多次向上级提出要改行当军事干部。可他那副文弱书生相,与威风凛凛的团长差别太大,大家还把这事当成了笑料。打国民党军“天下第一旅”时,团长负伤,他脱颖而出,指挥部队机动灵活.全歼第一旅,还活捉了敌中将旅长,从此名声大震,此后他也如愿当了团长。在渡黄河、攻郏县、洛阳和淮海等战斗中,所率的团队一路夺关抢隘,战绩显著,他也被授予兵团“战斗英雄”称号。吴效闵同志是个“上马击强寇,下马草军书”的儒将,他是军报的特约通讯员,写的《天下第一旅的覆没》还被《星火燎原》选用。六十年代初,在北京编写二野战史时,陈赓让他写的几篇文章,都上了报刊、杂志。稿费来了,谁也不要。陈赓说,现在是困难时期,我每月也只供应两斤肉,下馆子影响不好。我想法搞几斤肉,就在家中来一顿。席间,他俩互相开着玩笑,毫无拘谨,这就是战火中血凝成的友情。他和陈赓一样都在同一年龄段英年早逝,又死于同一种病。得悉他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痛,发了唁电后,又打电话表示哀悼。陈赓部队打硬仗,打得血流成河;打巧仗,打得神出鬼没。抗战中,“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贴在了日军坦克上。美国武官也曾竖大拇指夸奖:“三八六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在三年半的解放战争中,陈赓的部队歼敌53.32万余人,若加上剿灭的土匪,足有71.6万多。赫赫——战功与各级指挥员的勇敢精神分不开。陈赓常对他的部属讲:“再好的作战方案,战斗一打响就作废一半。开战前,是我指挥你们,开战后,就是前线指挥员指挥我了。”两位团长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告诉人们:只有凭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指挥靠前”,才能发现敌军的软肋,把战术发挥到极致;只有在危急关头“冲锋在前”,才能带领战士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写纪实文学必须下苦功搜集材料。各部队的战史无疑最具权威性.但限于篇幅不可能对每次战斗和许多英雄展开描述。作者不满足于查阅现有的资料,到河南、四川、江西等地走访了许多这支英雄团队幸存的老同志,并不轻易放过每一个到手的素材,努力再现当年战斗生活的全貌,把官兵们阵前战中的所思所想,工作中拌嘴闹别扭,都写入书中,从各个层面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作者以真挚之情讴歌那一代人的牺牲奉献,全篇贯串了一条英雄主义的主线。读来让人掩卷深思,心里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激动和震颤。“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这首诗道出了军魂和国魂的关系。自古及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国兴邦不受欺辱,离不开英雄。没有英雄主义,民族没有了血性,军队将成为没有魂魄的军队。虽然现在国家已经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但革命英雄主义不应被岁月的尘埃掩埋,舍身为国的浩然之气和先辈艰苦征战的岁月也决不能被忘之脑后。那一代人对人民的感情至真至诚,他们慷慨洒热血,含笑抛头颅,只为了建设一个人民的国家。他们艰苦的历程,悲壮的牺牲,崇高的精神追求,应该永远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百战将星》系列丛书,我看过一些,这是第一部以抗战时期参军的知识分子将军为主人公的作品,记录了一个出身于晋商家庭的文弱书生怎样成长为一名“打仗很硬”的军事指挥员。我想,他的成长历程及战斗实践,对于今天继续造就知识型军事干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吴效闵少将》是一部真实再现吴效闵将军传奇一生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叙述了他由一名年轻书生成长为叱诧风云的铁血战将的曲折历程。吴效闵十六岁投身抗战洪流,驰骋疆场,在陈赓、薄一波、周希汉以及猛将楚大明等人的教育、熏陶下,从政工干部转变为作风顽强、智勇双全、敢打硬仗、恶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浴血太行,苦战中原,飞兵云南,在枪林弹雨中屡立功勋。建国后,受命秘密出境,进入热带丛林……《吴效闵少将》情节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场景宏阔,语言流畅,故事引人人胜,实属一部不可多得的军事纪实之作。
序言 引子 第一章 决死抗战 第二章 军政双胜 第三章 “秀才”团长 第四章 逐鹿中原 第五章 浴血鏖战 第六章 百战犹酣 参考书目 后记
七十年前的9月,效闵的老师带领十五个不愿做亡国奴的学生投笔从戎。从此,一个学生娃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战将,为民族、为人民呕心沥血奋战了整整四十个春秋。三十年前的10月27日,效闵同志参加部队试装拉练,返回济南当夜,突发心肌梗死去世。其时年仅五十六岁。效闵去世后,他的老首长和战友们都深切地怀念着他。亲赴济南参加追悼会的周希汉副司令员告诉我:“效闵同志的战斗作风像楚大明,指挥谋略像我。他俩一个‘虎团长’,一个‘秀才团长’,本身就是个很好的题材。”张子明副政委也说:“我和效闵都是从决死队调到三八六旅的,同样戴个眼镜,经过楚大明的传帮带,他成了个很硬的知识分子,为我军造就知识型军事干部树了个榜样。”战友们无不鼓励我将楚大明和吴效闵颇具传奇的军旅生涯写下来,以寄托家人和战友们的哀思,留给后人。效闵同志是个忠厚、朴实的人,生前一向安于淡泊,很少谈论自己。我对他们战争年代的经历知道的并不多,许多年来,我一直踌躇没有动笔。四年前,三十七师原副政委张勇锐同志来济南疗养,又提及此书,并提出个很好的建议:“根据老部队战吏来写,我的老团长1945年当政委,不久就当了团长,一一。团的每一场战斗都参加了。”张勇锐同志为搜集资料曾日以继夜的伏案工作,还专门走访了在云南、四川的一些老战友。书稿曾作过两次大的修改,在采写的每一步,效闵的老战友都倾注了心血。他们大都已年逾八旬,福州军区原副司令赵华青在病床上审阅了书稿,通过电话逐字逐句提出了修改意见。沈阳军区原副政委成泽民写下了七十年前他俩组建游击队和决死队时期的往事,可惜他没能看到书,就走了。原昆明军区副参谋长张化民去世前,床头摆放着本书的送审稿,书中还有批注。原十一军副政委唐荣华已患绝症,他不仅寄来怀念文章,还召集在昆明的战友座谈讨论。云南省军区原司令员李金桥、三十七师原政委苏扶征,还有李东海、程甲锐、吴铁岩、邢辅道、齐铭盘、谢化民等以及效闵的同学黄涛寄来了文字材料。效闵的老战友胡荣贵、王砚泉、顾永武、张秀明、王民信、彭一坤、戴其萼、苏策、傅一宗、张祥、郭建华、段广武、常立珍、靳武恒、王庆和、时来亮、卫小堂、郭春生、刘力民(刘拴牛)、王永春……他们大都已病魔缠身,仍苦苦追思当年战斗生活的细节。在此我和我的全家向你们深情地道谢,可这段血凝成的战友情,又怎是一个“谢”字能表达得尽。经中央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批准,解放军出版社将反映效闵同志人生历程的纪实文学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战将星”丛书。付梓之际,我真诚感谢济南军区、成都军区的首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效闵的老部队十三集团军和十四集团军及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唐义路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议,感谢陈知庶、王卫南、苗长水、陈志斌、周军、高戈里、张志方、徐培勤等帮助看稿、推敲文字;济南军区档案馆毕可华和成都军区驻渝部队红军师杜圣果干事提供了历史照片。在此还要感谢解放军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给予的具体指导,感谢效闵同志的秘书周真祥为本书题写书名。我们的主观愿望是要把效闵同志的一生真实地反映出来,但由于时间久远、战时资料多有流失,加上自身的水平和阅历所限,粗疏之处必定不少,敬请老战友和读者谅解和指正。
《吴效闵少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
这本书的资料相当详实,扎实,包含了将军成长的方方面面。看得出,将军妻子在收集丈夫生前资料时下的苦功夫,几乎能找到的当事人,都请他写回忆录了。很多回忆录加在一起,完整展示了将军的形象。相比之下,他的上司,周希汉将军的传记,因为资料缺乏,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史实可信,情节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