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拥有一方绿荫

陈忠实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陈忠实 著  

页数:

276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尘埃与云朵之间,温暖众生——关于散文的絮聒  当下,文学的确有些萧索与寂寥,但并不荒芜。有些领域如散文,甚或还很蓬勃热闹。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散文得道,悄然兴旺,凭的正是那份见性情的真,和既能影响读者的心性,又可化作者心性的盎然韵致。对缺乏宗教,长期找不到普世价值观的读者,沉浸浓郁的散文,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诚如贤者歌曰:散文的世界,就是如花的世界,在尘埃与云朵之间,温暖众生。  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即便从先秦算起,也有三千年历史。其间散文大家迭出,各领风骚,名篇流传,光焰万丈。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言宏,志远则言永,或持象牙板,吟晓风残月,或抱铜琵琶,唱大江东去。这一文体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多元,滋养了中国文学,滋养了一代代作家。  散文和一切文学样式一样,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灵世界的。芬兰的勃兰克斯说“文学是灵魂的历史”。文学的魅力,是人格魅力的直呈。散文出于人品。其人之胸襟、主体之境界,决定散文的境界。即古人所云,所谓文者,言乎志者也,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非慷慨悲壮之人,不可为之。  散文既是理性的、现实的、世俗的行走,又是感性的理想化的审美追求与梦想。其间不乏有理性与感性、世俗与审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穿梭徘徊。胡适先生说的“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可视为散文的要义。既要说真话、说新话、说惊世骇俗的话,还要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禅机妙语。  散文的诞生,就是作家与生命相遇,与风景相遇,与世界相遇的种种情感和感悟。有灵魂的孕育、诗学的浸染和哲学的潜流。徜徉其间,荡气回肠,如闻天籁,如饮仙醪。  本丛书暂辑十五位作家散文作品,每人一集。我的这些经年老友,系当今文坛执牛耳之宿将,文采昭昭,星光熠熠。他们的禀赋、气质、风格各不相同,但皆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其文章合为时而著,本人性,状风物,衔华而佩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从历史经验到生命体验,却深深打上了中国式文人思考的印记——高洁超迈,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从容淡定,举重若轻。  读他们的散文,你会发现,其文或将被遗忘的历史、生活的细节,重新挖掘出来,昭告天下;或在历史文化、乡土亲情中游走,具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还有文化担当;或热爱生命、认真生活,让读者分享感动和疼痛;或直面人生,针砭世事,体察命运的光彩与沉重……篇篇如剂剂良药,调理世道人心;句句如利刀,解剖拷问自身的灵魂。心美则响美,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读之,乐于钟鼓琴瑟,暖于布帛。  这些大家的散文,是血肉之躯与多彩现实对撞出的闪光,是人性与天理对撞出的大欢喜、大哀凉与哲思,是寂寞灵魂发出的诗意畅想和冰肌雪肠的自省。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它们是人文精神和精粹语言形式酿成的玉液琼浆。这里有时代之光与民族之魂;有英雄的主题与审美的个性;有灵魂的坚守与天堂的玫瑰;有土地的悲歌与人生的写意。高标逸韵,定将一一垂范丹青。  “皓首更觉知识浅,老来正是读书时”,编辑了一辈子的小说,退休后却偏偏爱读散文,举凡大家佳作,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欣然而忘食。“温暖之后”,遂给几家出版社主编过这些大家的美文,以期与读者共飨,反响不俗。  今又应中国文史出版社之邀,再次编老友的美文新作,仍得到老友的拨冗赐稿、鼎力相助,不胜感谢。对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本套丛书的远见卓识,以及为传统文化传承续上这捧柴薪的道义,也深表敬意。  才疏学浅,编辑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望作家与读者见谅。对序中的离题谬误之论,方家哂之可也。  壬辰年立春于北京抱独斋  (主编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杂志副主编)

内容概要

  《拥有一方绿荫》收录了陈忠实创作的很多经典的散文作品,如《原下的日子》、《第一次投稿》、《晶莹的泪珠》、《在河之洲》、《也说中国人的情感》、《与军徽擦肩而过》、《老陈与陈老》、《默默此情谁诉》、《告别白鸽》、《娲氏庄杏黄》、《漕渠三月三》、《也说乡土情结》、《那边的世界静悄悄》等。文章或将被遗忘的历史、生活的细节,重新挖掘出来,昭告天下;或在历史文化、乡土亲情中游走,具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还有文化担当;或热爱生命、认真生活,让读者分享感动和疼痛;或直面人生,针砭世事,体察命运的光彩与沉重……篇篇如剂剂良药,调理世道人心;句句如利刀,解剖拷问自身的灵魂。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现为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

书籍目录

(一)原之下河之洲原下的日子三九的雨娲氏庄杏黄漕渠三月三永远的骡马市在河之洲一把铁勺走天下关于一条河的记忆和想象半坡猜想关中娃,岂止一个冷字(二)生命历程与关中辨证最初的晚餐尴尬沉重之尘与军徽擦肩而过第一次投稿五十开始六十岁说老陈与陈老家之脉为城墙洗唾粘面的滑稽遥远的猜想孔雀该飞何处乡谚一例也说乡土情节两个蒲城人(三)默默此情谁诉晶莹的泪珠也说中国人的感情默默此情谁诉活着,只相信诚实陪一个人上原别路遥一九八〇年夏天的一顿午餐仰天俯地,无愧生者亡灵敬上一杯酒何谓良师何谓益友舒悦里的亲情和友谊(四)沉浸与体验拥有一方绿荫绿蜘蛛、褐蜘蛛绿风火晶柿子一株柳种菊小记又见鹭鸶告别白鸽家有斑鸠遇合燕子,还有麻雀喝茶记事旦旦记趣皮鞋·鳝丝·花点衬衫汽笛·布鞋·红腰带(五)自家山水与那边世界鲁镇纪行追寻貂蝉威海三章天之池伊犁有条渠在乌镇黄帝陵,不可言说柴达木掠影中国餐与地摊族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那边的世界静悄悄北桥,北桥口红与坦克

章节摘录

  原下的日子(节选)  一  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我买了二十多袋无烟煤和吃食,面到乡村祖居的老屋。我站在门口对着送我回来的妻女挥手告别,看着汽车转过沟口那座塌檐倾壁残颓不堪的关帝庙,折回身走进大门进入刚刚清扫过隔年落叶的小院,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  从窗框伸出的铁皮烟筒悠悠地冒出一缕缕淡灰的煤烟,火炉正在烘除屋子里整个一个冬天积攒的寒气。我从前院穿过前屋过堂走到小院,南窗前的丁香和东西围墙根下的三株枣树苗子,枝头尚不见任何动静,倒是三五丛月季的枝梢上暴出小小的紫红的芽苞,显然是春天的讯息。然而整个小院里太过沉寂太过阴冷的气氛,还是让我很难转换出回归乡土的欢愉来。  我站在院子里,抽我的雪茄。东邻的屋院差不多成了一个荒园,兄弟两个都选了新宅基建了新房搬出许多年了。西邻曾经是这个村子有名的八家院,拥挤如同鸡笼,先后也都搬迁到村子里新辟的宅基地上安居了。我的这个屋院,曾经是父亲和两位堂弟三分天下的“三国”,最鼎盛的年月,有祖孙三代十五六口人进进出出在七八个或宽或窄的门洞里。在我尚属朦胧混沌的生命区段里,看着村人把装着奶奶和被叫做厦屋爷的黑色棺材,先后抬出这个屋院,再在街门外用粗大的抬杠捆绑起来,在儿孙们此起彼伏的哭号声浪里抬出村子,抬上原坡,沉入刚刚挖好的墓坑。我后来也沿袭这种大致相同的仪程,亲手操办我的父亲和母亲从屋院到墓地这个最后驿站的归结过程。许多年来,无论有怎样紧要的事项,我都没有缺席由堂弟们操办的两位叔父一位婶娘最终走出屋院走出村子走进原坡某个角落里的墓坑的过程。现在,我的兄弟姊妹和堂弟堂妹及我的儿女,相继走出这个屋院,或在天之一方,或在村子的另一个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眼下的景象是,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的小院,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原坡上漫下来寒冷的风。从未有过的空旷。从未有过的空落。从未有过的空洞。  ……  与军徽擦肩而过(节选)  进入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我的心境心绪便进入一种慌乱,说惶惶不可终日也不为过。去向的把握不定,未来职业的艰难选择,前途的光明与黑暗,像一涡没有流向的混浊的漩流翻腾搅和在心里,根本无法理出一条清晰的流向。我只觉得自己整个被那个漩流冲撞翻搅得变轻了。  把书念到高中即将毕业,十二年的读书生活中经历的无以诉叙的经济艰难,此时都被即将结束这种艰难的兴奋所淡漠。仅仅在春节前的高三第一学期结束时,心境和心绪还是踏实的,还是一种进入最后冲刺的单纯和自信,还没有感觉到这种既无法出手又无法伸脚的惶惶和轻松。仅仅过罢春节,重新坐到自己的桌子前的最后一学期,才发觉一切都乱套了。这是高考前的最后四个月,是万米长跑的最后一百米,容不得任何杂念,只需要单纯,只需要咬紧牙关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冲过那条终点线闯进大学的校门里去。然而我却乱套了,无法凝神,也难以聚力,陷入一种漩流翻搅的无法判断、无法选择,也无法驾驭自己的艰难之中。造成这种混沌心态的直接因由,竟然全都是与军徽有关的事。  ……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最新经典散文集。这些散文,是血肉之躯与多彩现实对撞出的闪光,是人性与天理对撞出的大欢喜、大哀凉与哲思,是寂寞灵魂发出的诗意畅想和冰肌雪肠的自省。这里有时代之光与民族之魂;有英雄的主题与审美的个性;有灵魂的坚守与人生的写意。《拥有一方绿荫》是《当代著名作家美文书系》作品之一,此书系先期已推出五本,分别为莫言、蒋子龙、柯云路、肖复兴、周大新的散文作品,每人一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拥有一方绿荫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