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研究

张惠康 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

张惠康 编  

页数:

407  

内容概要

本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参政党建设研究的丛书,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理论支撑上,尝试学科交叉。丛书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尝试将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运用到多党合作与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概括和新的理论观点。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丛书强调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思考对策。第三,在组织形式上,注重开放研究。研究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开放搞科研”的理念和思路,提出在充分挖掘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潜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扩展思路和视野。通过聘请兼职研究员、课题招标、召开理论研讨会、联合攻关、案例库建设等形式,挖掘省内外的研究资源,建立中心的人才库。本丛书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一种开放式、社会化的科研组织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民主监督的性质、特点与功能定位
试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浅议民主监督理论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功能研究
新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定位、原则和功能研究
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内涵、功能和定位
论民主监督功能对我国民主党派存续与发展的重要价值
试论努力开发我国政党制度中党际“互相监督”的政治资源
第二章 民主监督的途径、方法探索
现阶段参政党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参政党的政策监督功能研究
民主监督新途径:互联网背景下的委员提案监督
关于建立巡视监督与统一战线民主监督结合机制的探讨
第三章 民主监督的程序、机制研究
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设计与运行现状的矛盾分析及未来选择
参政党民主监督程序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变迁与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创新
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
 ……
后记

章节摘录

  二、民主监督的政治空间、制度空间和社会空间  我们这里讨论的民主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民主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从时间上看,民主监督始终伴随着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只要中国共产党既作为执政党又作为领导党而存在,那么就需要党外的民主监督,就需要正确处理好党与党外的关系问题。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延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革命的“三三制政权”,从制度设计上保证了党外人士的参政地位,从而能够在政权中监督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体制和制度设计保证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民主党派一方面可以在党际协商中直接监督中国共产党,也可以在人大、政府、法院等国家政权和人民政协中监督中国共产党,从而保持了民主监督时间上的连续性。从空间上看,我们把民主监督的空间分为政治空间、制度空间与社会空间。空间根本不表象任何事物的自身属性,空间是外感官的一切显像的形式,但是事物都显象在空间之中,空间与主体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主体显象不同的空间。从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角度来看民主监督,我们就能够更为清澈地透视民主监督,从而给予其准确的政治定位。  (一)民主监督的政治空间  民主监督的政治空间主要是指民主监督的政治活动范围,以此明确民主监督的政治边界和权力范围,超越边界就会使得民主监督发生变态,民主监督的变态会影响到整个政治体系的稳定,甚至导致整个政治体系的变态。所以对于民主监督的政治空间而言,重点在于根据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挖掘政治体系所给予自身的政治空间,把政治空间规定范围内的民主监督做强做实,而不是超越范围地企图以分权为手段推动民主监督从非权力监督向权力监督转型。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