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众参与

蔡定剑 编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蔡定剑 编  

页数:

40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对中国公众参与现状的分析,把公众参与分为三个层次予以研究。在每个专题中,作者研究本领域公众参与的形成、发展过程,参与的主要表现,参与的过程和方式,作用和效果,重要事例,分析和评价。在对公众参与热门领域的现状研究后,也对在公众参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如非政府组织、公共知识分子和律师、以及媒体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和角色进行考察.通过对公众参与横向和纵向的研究,使读者看到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全貌。

作者简介

蔡定剑,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政研究所所长;兼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洪范法律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等、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2002年获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瑞典隆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等学术机构访问讲学。
主要研究领域:宪政理论和实践,法制建设理论,人大制度和选举问题,关注社会问题。出版专著《一个人大研究者的探索》(2007)、《宪法精解》(2004)、《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1992,2003)、《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1999)、《国家监督制度》(1991),主编《中国走向法治30年:1978—2008》(2008)、《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2003)等著作,评论集《黑白圆方一法治、民主、权利、正义论集》(2003)、《夜阑烛火集》(2008),是许多重要报刊的评论专栏作者,发表论文二百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兴起(代序)/蔡定剑 一、什么是公众参与? 二、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发展及特点 三、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前景第二篇 立法听证:公民参与立法的途径/张群 一、立法听证在中国的形成、发展 二、立法听证的范围、方式和过程 三、对立法听证效果的评价第三篇 利益博弈中的立法游悦/蔡定剑 吴小亮 一、立法游说在中国的产生 二、立法游说的条件 三、立法游说的主体与方式 四、对当前立法游说的评价第四篇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最广阔的战场/竺效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 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 三、环保非政府组织(绿色NGO)的现状 四、对公众参与环保的评价第五篇 公共卫生政策中的激情参与/蔡凌平 牛彩霞 一、公共卫生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途径 二、公共卫生公众参与的主要领域 三、对公共卫生公众参与现状的评价第六篇 守望家园: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蔡强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个案 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动因 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评价第七篇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李霞 一、公共事业管理中公众参与概述 二、公共事业管理中公众参与状况 三、对公共事业管理公众参与的评价第八篇 钱袋子中的公众参与/王建勋 一、公众参与公共预算改革的动因 二、公众参与公共预算改革的形式 三、公众参与预算决策案例研究 四、对公众参与公共预算的评价第九篇 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李环 一、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二、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三、城市住宅小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四、基层参与式预算改革 五、对基层参与式治理的评价第十篇 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苏雨桐 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历程 二、非政府组织公众参与的典型案例 三、非政府组织推动公众参与的方法及其作用 四、非政府组织推动公众参与的问题与挑战第十一篇 公众参与:知识分子和律师的角色/王建勋 一、公共知识分子和公益律师在中国的出现 二、公共知识分子和公益律师参与的方式 三、公共知识分子和公益律师参与的类型 四、公共知识分子和公益律师参与的案例 五、公共知识分子和公益律师参与的效果第十二篇 社会转型与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展江 吴麟 一、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的出现动因 二、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的作用类型 三、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的效果评价

章节摘录

  第二篇 立法听证:公民参与立法  一、立法听证在中国的形成、发展  听证原是西方司法程序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后来逐步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中。目前,在西方议会立法中,听证虽然不是每个立法的必经程序,但是一个基本程序。作为公众参与立法的一种方式,立法听证与过去的征求意见相比,其特点一是公开、透明度高。立法听证过程是完全公开的、透明的,包括听证会的举行要事先公告、听证法案的内容要向社会公开、听证过程要向媒体开放等。二是意见反映比较充分、客观性强。立法听证要求安排持不同意见的人参加,而且支持者与反对者应有同等陈述意见的权利,从而形成不同意见的交锋,使立法机关能全面而客观地了解情况。三是程序性强。立法听证在西方是一种准司法程序。听证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听证结果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有关委员会在修改法案时,应以听证会的意见为依据,没有采纳的应予说明;等等。  立法听证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9~2000年,这一阶段被视为立法听证制度探索、起步到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从2000年至今,是立法听证制度逐步得到发展的阶段。  中国立法听证的实践是从地方探索、起步并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末,立法听证制度作为一种尝试性的民主立法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地方立法实践中。1999年7月,深圳市政府法制局率先召开听证会,内容是《深圳市建筑材料使用管理规定(草)》中有关审批制度的改革,此举开创了立法听证制度的先河。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众参与 PDF格式下载



行政法老师给了一堆书目中,我第一眼就选中了这本,蔡定剑先生真的是英年早逝,我国的公众参与何时才能真的民主呢


中国是一个复杂得要命的社会,对于民主与宪政问题.决不能只用法律视角去看待.应该从社会的最基础部分去研究.本书,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顶蔡定剑老师
1


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有借鉴意义,对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很有价值。


蔡老师真的走的太早了,很遗憾他走了之后才开始看他的书


很好的一本书,不错不错不错


很好的说 对论文有帮助


从来不敢随便写书的评论,因为那是一个大任务,书评。不过为了积分,就这样吧!


替同事買來做論文的!!書本很好


里面的文章从各种角度写的,有官方的、有研究机构的。可借鉴,但本书仿佛只是“公众参与”这篇文章的开头。当然,还有另一部《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可惜,蔡定剑教授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准备当论文参考资料的,看分类比较细就买了,但是没有我想要的,卫生方面没有关于食品安全的,但是公众参与的概述什么的倒是可以借鉴


看了,可以作为研究资料进行研究


本书细读一下后,发现有几章写得比较好,从学理、制度、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梳理,但也有几章感觉写得比较应付、比如关于立法参与的问题就流于形式,没有可读性,再就是由于章节是不同的人所写,有些地方有重复、罗唆之嫌。因此,总体评价,此书属中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