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律语言翻译的文化制约

马莉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马莉  

页数:

1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拟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语言问的差异,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法律翻译,探讨法律翻译中的文化制约。通过对英语国家法律文化中具体的法律特定概念、法律体系、法律词汇的文化语境、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以透视法律语言翻译中所凸现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马莉女,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翻译。历年来共发表译著四部,合计四十万字。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两门本科教学课程分别为华东政法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律翻译”研究学科带头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语富 第一节 文化的属性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第二章 法律语言、法律文纯及法律语言翻译 第一节 语言与法律 第二节 法律语言 一、法律语言的定义 二、法律语言的功能 三、法律语言的分类 第三节 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的内容及释义 二、当前法律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四节 法律语言翻译中的法律文化功能 第五节 法律语言翻译中文化功能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三章 中外法律语言词汇差异及翻译 第一节 英汉法律语言词汇差异 一、法律文本中的现代通用正式语言 二、法律文本中的中古英语 三、法律文本中的拉丁语词和法语词 第二节 英汉法律专业术语及法律内涵差异 一、法律专用术语 二、人工法律术语 第三节 英汉法律词汇的文化空缺 一、社会制度的差异 二、法律体系的差异 三、法制功能的差异 四、法律制度及程序的差异 五、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 六、文化心理的差异 七、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四节 法律词汇翻译中文化填充的重点 一、体现内涵上的特定性 二、区别法律概念与非法律概念 三、避免望文生义 四、表现时际特征和地域特征 五、区分词语的类义性 六、遵循法律用语的“一致性”原则 第五节 法律词汇翻译策略 一、概念完全对应下的直译 二、概念空缺下的直译 三、形式与内容的兼顾 四、解释性翻译 五、重视词性的变异性 六、发挥译者“文化操作者”的功能第四章 英汉法律语言句法特征的差异 第一节 句子类型 一、以条件句为主构成的长句 二、以定语从句为主构成的长句 三、以层层叠加的修饰语构成的长句 四、多用陈述句   ……第五章 法律语言翻译中的语用修辞及文化补偿第六章 法律语用修辞翻译中的文化补偿第七章 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文化与语言第一节 文化的属性文化是一个内涵深广的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牛津辞典》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等。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总和,是人类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这一对文化的较早的界定的确对许多人关于文化的理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并且这种影响至今还存在。


编辑推荐

  《华东政法大学校庆60周年纪念文丛:法律语言翻译的文化制约》此书有两种封面,分为米黄色、白色两种,随机发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律语言翻译的文化制约 PDF格式下载



且看写得如何。


对这本书不太满意,感觉整本书就是东拼西凑而成,抄别人的例子,抄别人的观点,大段大段的抄。难怪读第一遍时就觉得有的地方逻辑性不强,前后叙述内容搭不起来,后来才发现原来就是把别人的东西一字不差地搬过来,挺失望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