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刘克敌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刘克敌  

页数:

34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以生动的文学笔调、翔实的文史资料,不仅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更以陈氏为契机,剥茧抽丝般深入分析了那一代知识分子所普遍面临着的精神危机及矛盾抉择,向我们再现了一幅关于上个世纪知识分子艰辛的心路历程的生动画卷。 本书是继我的博士论文《陈寅恪与中国文化》之后,又一部关于陈寅恪学术思想以及陈寅恪与其同时代人关系的专著,算是我这些年来有关研究的一个总结。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不少学术界前辈给予了热心的鼓励与指导,同时我也从不少学术界同行那里得到很多启示与教益。对此除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一一注明外,也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在写作方式上,为了做到尽量通俗易懂,在内容和表述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愿还不算是失败。

作者简介

刘克敌,原籍山东,199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评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级为教授。现为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求学位的“游学生” 陈寅恪与“哈佛三杰” 看歌剧与吃面包的选择 生死之交两吴生 梅光迪说多做少 陈寅恪“冷说”爱情 陈寅恪大宴东方楼 冷眼旁观滚滚“红”尘 陈寅恪与吴宓的精神导师——白璧德 二马之喻与骡马情结 吴雨僧热心做冰人,陈寅恪受命拟成家 “爱君深亦负君多” 占卜与学者的命运 陈寅恪妙对难后生 吴宓爱写“落花诗”第二辑 “往来有鸿儒,谈笑无白丁” 同时代人笔下的王国维 清华国学院的“候补导师”——吴秋辉 吴宓的自杀情结 四位大师与四副挽联 梁启超与“浏阳二杰” “钱唐真合是吾乡”——漫谈陈寅恪和朱师辙的“杭州情结” 伟大而尴尬的“私奔”——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南下前后 鲁迅的照片、濯足及其他 从胡适的怪梦说起 快乐并苦恼着的杨遇夫 “爬来爬去”的钱玄同 《学衡》的“保姆”——刘伯明 从吴宓赞美茅盾和徐志摩谈起 梁漱溟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看看这一个小指头”——从梁漱溟1960年到农村的一次视察说起 义宁归来话沧桑——陈寅恪先生故里印象第三辑 “从黑暗中打捞光明” “管隙敢窥千古事,亳端戏写《再生缘》” “颂红妆”与《红楼梦》 《柳如是别传》与陈寅恪的“才女情结” “回首卅年题尾在,处身夷惠泣枯鱼”——一谈陈寅恪的中国知识分子观 奇异的比较:文人与女人——二谈陈寅恪的中国知识分子观 纯净的耻辱与高贵的复仇——三谈陈寅恪的中国知识分子观 高力士的橄榄与杨贵妃的荔枝 漫谈陈寅恪学术研究中的失误与偏颇 “事如春梦了无痕”——漫谈陈寅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陈寅恪眼里的新文化运动 说不尽的陈寅恪——二十年来陈寅恪研究述评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看歌剧与吃面包的选择赵元任先生的夫人杨步伟女士,晚年写有一部回忆录,其中对陈寅恪当年的留学生活有生动的描述。说起来,虽然赵元任与陈寅恪早在二人留学海外时就已相识,但杨步伟与陈寅恪认识更早,因为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和杨步伟的祖父杨仁山先生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他们两人打小就在一起玩耍,陈寅恪甚至小时候常常和哥哥弟弟们住在杨家。而陈三立与杨仁山的友谊则始于他们对振兴佛学的共同愿望。杨文会,字仁山,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死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是清末著名的佛教居士。  其父朴庵公与曾国藩为同年进士。杨氏生平好读奇书,性任侠,熟习驰射击刺之术。洪杨事起时,杨氏年十七,随家转徙各地。后来曾襄助曾国藩办理军粮等务,而陈三立之父也曾协助曾国藩,并深受器重。清朝末年,佛学曾出现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社会文化思潮,这与杨文会居士为振兴佛学而作出的巨大贡献有直接关系。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说:“晚清所谓新学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这一说法大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近代中国的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如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宋恕、汪康年、沈曾植、陈三立、夏曾佑、欧阳渐、释太虚等,都曾直接受到杨文会倡导佛学的影响。光绪四年,杨文会随曾纪泽出使欧洲。  光绪十二年又随刘芝田出使英法。因此,有人说他是第一个到过欧洲的中国佛教徒。据杨氏的孙女赵杨步伟女士(赵元任夫人)回忆道:光绪四年,曾纪泽奉使欧洲,函聘先祖同往协理。……先祖条件,为只做事而不欲保举任何官爵,因此先祖在英法时实权甚大,而名义上仅一参赞……巴黎铁塔落成(1889年)……先祖为代表特使赴法,并考察法国政治实业等等。光绪十二年,杨文会又到英法考察,专门考察英法等国政治及工业各方面,颇悟欧西各国致富致强之根基,无非以实学为本。归来后即有意向清朝政府上种种条陈,但皆未得采用,复见世道人心每况愈下,遂不复在政治界中周旋。出过洋的杨文会思想极为新颖,曾经劝其同事周玉山兴办女学,并曾劝人禁止女子缠足。  其孙女杨步伟自幼即天足,也是拜乃祖之赐。杨氏在随刘芝田访欧回国时,曾对西学与当时国事有所感叹,尝语人日:斯世竞争,无非学问,欧洲各国,政教工商,莫不有学,吾国仿效西法,不从切实处入手,乃徒袭其皮毛。方今上下相蒙,人各自私自利,欲兴国其可得乎?可见杨氏对当时国事的了解,自有比当时一般士大夫高明之处。而民初中国佛教之能在僧制、教育上都有一番新气象,这与杨氏思想的新颖,自有不可忽略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PDF格式下载



大师的牛,不光是他的学术,还应该有他的人格魅力和处事方式从而受人敬佩!要了解他们,同时代的人是必不可少的


待阅


还没读,11光棍节拍下的便宜


这次趁光棍节入手,满足了我的愿望。还没来得及看,慢慢欣赏了。


立论较为平允,值得一读。


呵呵,想买这本书,是在读库上读到那段我们陌生的人事物,想去了解,这本书写的不如读库上的诱人。简单的说就是没感觉。


看多方面的书,充实自己的大脑


文章合集。


何时还能再出大师


关于陈寅恪先生的书,买来读的,感觉一般!


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感觉更偏重于人物传记了,对于学问讲的很少


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都是简单拼凑,很不责任的东西


   此书是杭州师范学院刘克敌教授所著。共分三辑,以陈寅恪、吴宓为主,写了一些二十世纪初、中时期的文人学者的传闻轶事。以时间为隐性线索,一一道来。
  
   第一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其名,写的主要是彼时代之人求学与初出入仕的事情。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共十五篇,主要是陈寅恪及吴宓。另还有如赵元任、梅光迪等人。可当作看那时代之趣闻一一翻过。
  
   第二辑:往来有鸿儒,谈笑无白丁。此辑中,陈先生已经成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往来之来,当然全是鸿儒。所以描写的人物以王国维、梁启超、鲁迅等大师为主,内容依旧是一些些轶事,如鲁迅的私奔,胡适的怪梦等。也有间或涉及学术思想,如论述王国维等。此篇用力最深,因陈寅恪先生流传千古之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由王先生自沉之后所写下的。
  
   第三辑:从黑暗中打探光明。才是本书陈寅恪三字的主要内容所在,刘教授应是研究陈学的专家,他的研究心得就于这第三辑中。把陈寅恪先生“学人之魂”的精神写得入木三分。同时分析了陈先生晚年颂红妆的缘由及学术之价值。用力最多的是陈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观,共分三篇来写。也是此书最可读的三篇。
  
   最后,有“说不尽的陈寅恪”一文,对二十年来陈学的发展研究作了述评。综而述之,如是同行之学者,书中三分之二的内容,都已经看过;另三分之一的研究之观念成果,则可作为研究参阅。如是对陈寅恪先生生平有兴趣,也可一览。读陈先生之书,最重要是记得他学人之魂的治学态度。这大概也是刘教授述作此书的一个主题了。


  一百年前,陈寅恪与吴宓等诸多学者,正与我们同样年纪也同在求学。读到他们留洋时的学术风貌,艳羡不已。
  然而,这一百年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
  
  国学是彼时学生最基本最基础的课程。诵读名篇,掌握文言及诗词,出口成对、成诗乃至成章。
  为学术而学术,几位同学好友,相互切磋学问但从未反目。
  陈先生学术水平极高,精通多国语言,语音学、文学、哲学、佛学等方面均有造诣,潜心学术心无旁骛,求学问而非一纸学位。
  吴先生必定也是学术大家,但其为人更让人敬重。敬重学问在他之上的陈先生,不曾嫉恨。对于知己吴芳吉,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资助甚至至其孙辈。
  等等各位留学生各有所长,私交又极好,不时小聚,谈天论地,实乃美事。
  
  反观今日,学风日下。
  学不为学问,为学位为虚渺之名利,不为填补自身之不足,竟为现实之需求,短视之极,单纯之学术何存?
  身为学生,心浮气躁心高气傲,又城府极深争斗不止,竞习社会之丑恶风气,单纯之学生何有?
  学生学生,学习之生,无奈学之为何,何之为学?
  
  才能及为人皆不及前人,愧叹弗如。
  若我生于百年之前,与陈、吴等先生为友,何其幸也!
  
  思及陈先生离世之境况,唏嘘再三。不知陈先生有无后悔未曾选择去往台湾。


  前面半本书基本上在介绍吴宓
  中间部分基本上在介绍“同时代人”
  最后一点才是题目中的主角
  
  发现两处错误:
  1. 第200页,第6行:
   原文:龚自珍有诗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勘误:此为清赵翼《论诗(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 第219页,倒数第2行:
   原文句尾的句号应为问号。


您好,我一直在找这本书,今天下午一瞬间全网都下架了,您能将这本书转卖给我吗?如有冒昧请谅解。等待您的回复!谢谢


我有电子档,留下邮箱,我发给你。如果你还要书,留下地址,我快递寄给你,看完还就行了。


谢谢黑木,我也找到电子版了。嘻嘻 打扰您咯。


不用客气


钱穆去了台湾,陈寅恪留在大陆,世事无可重头选择,如果寅恪去了台湾,晚年的颂红妆可能就不能成书,也无法给现代学者留下无穷之余味。以其学人魂之思想,想来于那易代之时,是不会选择去台湾的。


2013-12-10 20:42:15 默。
我是在学校图书馆借到的,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是我打扰到您了。已经找到电子书了。3Q all the same。


书名可能是打陈寅恪的旗号吧,比较吴宓的名气没他大
这本书总的来说内容很有趣,有史学随笔的味道,代入感很强


说实话,错误不止这么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