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铿锵青藏

李木马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李木马  

页数:

226  

前言

  壮哉!“天路”诗行  青年诗人李志强(李木马)的诗集《铿锵青藏》即将出版,这是铁路系统第一部被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作品,可喜可贺。  我是在2006年11月全国第八届文代会、第七届作代会上认识志强的。当时,我在由铁路、煤炭、电力、石油等部门代表组成的产业代表团任团长。志强是我们这个团的大会工作人员。由于我长期在铁路部门工作,对其他行业的代表特别是文艺界的朋友,并不是很熟悉。因此,为代表们服务和在团里组织讨论、开展活动等事情,主要依靠志强了。志强在《诗刊》社工作多年,平常与各地各部门的文联、作协有一定联系,和一些文艺工作者也都非常熟悉,许多事情办得非常顺利,为我们团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会议环境。可以看出,他在文学界有着很好的人缘。《诗刊》主编叶延滨和著名诗人林莽先生还特地向我推介:志强为人朴实、办事干练、工作热情高,有很好的创作潜力,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诗人。  志强是从铁路职工队伍中走出来的青年诗人。他多年在一线从事铁路工作,对深爱的铁路行业有着浓浓的情愫,他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铁路。记得在会议期间,志强曾跟我说正在创作一部有关青藏铁路的长诗。当时,我觉得或许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几个月以后他真的把诗集送来了。细读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诗作,一段段回忆把我带上雪域高原,仿佛再次置身于青藏铁路气势恢宏的建设现场。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我曾经七上青藏高原,对这一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最富创造力的宏伟工程和铁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努力有着切身的体验。我既欣赏青藏铁路沿线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更赞美创造人间奇迹、铺架“天路”的建设者。这使我对志强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为志强选择了青藏铁路建设这一题材叫好。一个有追求的诗人,只有与时代同步,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创作,才能留下不朽的篇章。青藏铁路建设是一部蕴含着那么多经典画面和精神财富的时代长卷。在世界屋脊上修筑一条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铁路建设者连续五年鏖战在地球之巅,挑战身体、智慧和心理极限,努力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写下西部腾飞、民族振兴的壮丽篇章,用这条高原天路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路人云端,天堑变通途。”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向历史交出的精彩答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有人说,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盛开的花朵,花儿能开多久,能开多好,要看土壤是否肥沃。志强选择了青藏铁路建设这一题材,就等于选择了一块文学创作的沃土。  我为志强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所打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深人体察真实而丰富的生活,才能写出生活中的诗意,才能使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读着志强历经四载、三上高原创作出的诗作,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深入实际、深人生活、深人群众的浓郁气息。他在安多轨排生产线与工人一同拧螺栓,在冻土观测站同坚守高原的工程师谈心,在当雄湿地保护区和民工一起垒砌护坡石,在羊八井隧道里与劳模谈人生,在堆龙曲峡谷抚摸路基上培育出的第一茬青草,在布达拉宫顶楼眺望拉萨河边正在施工的工地——焊花飞溅,铁轨蜿蜒;一路感动,一路赞叹。我们看到,走上那神奇的天路,走近一支建设大军,走进普通劳动者的心扉,那么多的灵感在诗人的脑海中涌动,那么多的激情和梦想在他的血管中奔淌。“我要写出更多有骨气、有正气、有血气、洋溢人间烟火气和大气豪气的作品,让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随着海拔提升。”这是踏访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之际,志强发出的心声。我们可以想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为志强诗歌中洋溢的朴素美和生活气息所感染。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于张力,诗风活泼健康、朴素清新,决不矫揉造作。读他的诗歌,我们看到的是朝气蓬勃的生活与劳动的原生态,是真挚朴实的情感。这大概就是志强被铁路职工亲切地称为“我们的诗人”的原因,也是他的作品的活力与魅力所在。在《他们,她们》专辑中,他把建设者那朴实可爱的品质,用晓畅的表述和朴素的语言,实实在在地吟唱出来,深情咏叹平凡建设者创造的奇迹,让人感到真情进露,挚朴纯真又意味深长。读者可以真切地发现,青藏高原这简朴的工地劳动生活是多么让诗人迷恋,这火热的建设场面是多么让他沉醉,并给予了他无穷的幻想和启发。我相信,在志强的眼中,朴实劳动中的诗意绝不比爱情稀少,一颗石子、一枚螺母、一摊油渍……一样给他以遐想,给他以启示。他可以与它们平等对话,快乐嬉戏,推心置腹地交流。那旁人眼中艰苦枯燥的工地生活,在他的笔下是那么的生动鲜活而富于美感,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滋味,更让人深深体会到,朴素原来是一种更深刻的美。  我为志强诗歌中展示出的情感美和艺术魅力而震撼。他对桥梁、钢轨的态度,就像年轻的小伙子对待心爱的姑娘。他歌唱“那些无以计数/搂住岗位一辈子不知道休息的/铁疙瘩们”,在他的目光里,钢轨旁的螺丝就是“排列整齐的蕾”。在《我看见锈渍斑驳的钢轨》中,他这样描写那“初来乍到的钢轨,还蒙着红锈的盖头”、“河流般的曲线多么柔美/宛若一条游出冬眠的小蛇”。那些旋挖钻机在他的眼中,如同拥有“五彩之颈”的巨鹤。他的笔下有正张开温柔的嘴巴呼唤着藏羚羊通过的隧道,有站在通天河铁路桥的栏杆上迎迓列车的鸟儿,有在“芬芳的高原”上,“张开了蝴蝶的翅膀”的模板——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力和轻松的情感常常让我受到感染,并会心地微笑。从他的诗中,我们认识了“在高处的钢铁上绣着炫目之花”的焊工大姐,她在钢铁上绣着“灼热而晶莹的花辦”,就连穿越冈底斯山脉的隧道,“也张开圓圆的口型/轻轻地喊了声:大——姐”;我们认识了“酷似保尔的冻土专家”,他“深度地理解冻土/当然,也得到了冻土的理解”;我们认识了“优生优育”的刘登科和他的伙伴们,他们坚持“每个孩子都要优生优育”,并“把最漂亮的“儿子”/生在了长江源特大桥下”;我们认识了“说话轻声细语”,“轻轻地把大铲举到高处/轻轻地摘得全国劳动奖章”的罗铁马……我们还认识了诗人指挥长,认识了“只能傍晚到河边走上一会儿”的小两口,还认出了“老骥伏枥”的老将相“总是爱站在火车头上”的铁道部长。在志强的笔下,这些战斗在生命禁区,为铁路事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们执著而坚韧,平和而乐观,他们如同闪亮的星斗,镶嵌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天空上,彰显“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放射出人性美的璀璨光芒。我想,这样的诗歌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感情速写,它浸透了诗人对铁路生活、对铁路建设者的亲情与热爱。  我为志强在诗意的描述中所蕴含的哲理而赞叹。优秀的作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志强的诗歌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铁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的主旋律,在大量的鲜活素材中纵横驰骋,不断提升思想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这样写道:“神奇、瑰丽笼罩中的西部板块/将在钢轨的杠杆撬动之下,趋近于/多重意义上的和谐、平衡和复苏”,“看似生硬的钢铁已经流淌起来,它在升渺它熔铸,它奔淌,它轻松地跨越民族和国度/一种浩然不竭的灌溉让干燥的版图上/每一个古老的细胞都焕发出如水的光亮和幸福”,“感谢时代,让走出石头的钢铁插上翅膀/让万物……迈着提速的步伐溯流而上/感谢时间,让我们从这个时代开始/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子孙/开始以铿锵的方式阅读和理解远方”。虽然“滚滚而来的车轮还很遥远”,但他看见“一条巨龙已经开始/带领这片高原扭转着身躯,大地中/散乱的力量已经开始聚拢”,“那么多没有到来的和一时无法看见的事物/在拥有了方向和速度的高原上/已经开始悄悄改变着自身的命运了”……在他的笔下,青藏铁路化为“向高处打开的经卷”,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纷繁的血脉在这部竹简里交汇,凝结成一部雄浑的史诗。这在“天路”轨枕上弥漫着的思想灵光,展示出志强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哲学思辨,让他的诗歌在多维的空间里进发出了艺术张力。  青藏铁路已经胜利建成通车。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铁路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吹响了和谐铁路建设的号角。铁路的改革发展,铁路人的所思所想,将成为志强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创新历程中,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有《铿锵青藏》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擂动战鼓、引吭高歌,有志强这样热爱铁路、关注铁路,把满腔热情倾注给铁路的作家、诗人涌现在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用手中的笔忠实记录下铁路改革发展的强劲跫音。  我们盼望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工作者为铁路的新时代放歌,写出更多有血有肉,骨骼丰满,大气磅礴的优秀诗篇。我们期待志强的诗歌如提速列车一般,风驰电掣,一路高歌,铿锵而行!  2007年5月  (作者为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内容概要

青藏铁路已经胜利建成通车。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铁路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吹响了和谐铁路建设的号角。铁路的改革发展,铁路人的所思所想,成为作者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创新历程中,由4000行长诗组成的《铿锵青藏》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铁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的主旋律,在大量的鲜活素材中纵横驰骋,不断提升思想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4000行长诗《铿锵青藏》关注铁路,把满腔热情倾注给铁路,诗人在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用手中的笔忠实记录下铁路改革发展的强劲跫音。 在作者的笔下,青藏铁路化为“向高处打开的经卷”,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纷繁的血脉在这部竹简里交汇,凝结成一部雄浑的史诗。这在“天路”轨枕上弥漫着的思想灵光,展示出志强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哲学思辨,让他的诗歌在多维的空间里进发出了艺术张力。

作者简介

李木马,原名李志强,1967年生于河北丰南,大学文化。自1988年以来在《诗刊》《星星》《散文》《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媒体发表诗歌、散文、评论500余篇,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出版作品6部。作品曾获全国第七、第八届铁路文学奖一等奖、全国职工文学作品征集银奖等奖项。曾参加诗刊社第十七届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出席全国第六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在中国铁路文联工作。

书籍目录

竹筒,向高处打开的经卷 一、西宁以西,史册中蜿蜒的轨迹 二、慈航,依水而行的钢铁之路 三、在翠绿的祥云下 四、乘上小小的银鞍,我是虹 五、在一面旗帜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六、通往圣路的天梯 七、高原,收敛于铁中的蓝 八、被珍珠镀亮的梦境之旅 九、展开绿翅的菩提树 十、氤氲唐卡中游动的钢铁蜈蚣 十一、于桑烟袅袅中沐浴征尘 十二、不是尾声的远方之远铿锵短章 一、路基:桥墩、扳手,山影下的钢铁之风 桥墩 一个轻轻的我已经飞起来了 在高原 我们已经来到这里 昆仑 昆仑 我们望着山脚下的混凝土灌注机 模板张开了蝴蝶的翅膀 我歌唱青藏铁路的螺丝 我看见锈渍斑驳的钢轨 桑曲河大桥工地 我恰恰站在山影的边缘 唐古拉遇雪 我看见他们鞋子一样曲伸的身体 唐古拉东南麓,火车遇到一场大风 车过那曲 高原 穿过早晨的火车 形如教堂的打桩井架 他们打开石头中的花朵 春天里的第一列火车 拉萨的风中隧道 工地上的铁们 我们不是一朵最大的花 路基上,一朵小花和一只扳手 二、劳动者:大地钢藤上飞翔的精卫鸟 大姐在高处的钢铁上绣着炫目之花 他俩只能傍晚到河边走上一会儿…… 他终于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 李金城他们就是在看不见的大海上 捞一根看不见的针…… 昆仑山,海底隧道里的钢筋工 “优生优育”的刘登科 护士长脸上那挥之不去的苦…… 首席指挥郭秀春和他的蚂蚁演奏队 “罗铁马”的秘诀只有一个“轻”字 张鹏,剪影昆仑 魏军强特别像巨蜡上的一朵火苗…… 螺丝工罗建设 指挥长是一位诗人 他总是让我想到汉魏风骨 部长总是爱站在火车头上 三位总理的三个手势 三、眺望:圣湖、黑马、蒙德里安的蓝 这些巨鹤的五彩之颈 我相信蒙德里安的蓝…… 桥墩们 察尔汗盐湖 露珠 假如 旷阔的河套里跑着一辆铲车 一个想象中的铁架 眺望冈仁波齐 作为一株茂盛的植物…… 桥墩,这凉水一样的影子 手扶栏杆眺望楚玛尔河 在当雄,碰上一台发电机 那场差点被忽略的大风 古露.场景。片段 念青唐古拉山下眺望牧场 它们每天都去好几次拉萨 嗨,来吧藏羚羊 单杠上的鸟儿 擦着地皮飞翔的鹰 在黑马河畔邂逅五匹黑马…… 莲苞,布达拉宫源于《铿锵青藏》的创作手记 字条(一):一些缘于钢铁和钢轨的词语 汽笛,情歌 在铁中找铁 钢轨 道路 象声词:铿锵 路基,道路下面的道路 道岔 螺丝,门轴 车窗,画廊 枕木,路标,路碑。墓碑 信息,调度指挥中心 藏蓝,钢轨之蓝到天空之蓝 字条(二):历史的记录与思考 轨排,竹简,河流,铁 科学,莲花 踏勘,走在前面的将军 青藏铁路一半个世纪的三次起伏 奋斗与牺牲,昨天与今天的思考 一切,仅仅是开始后记

章节摘录

  一、西宁以西,史册中蜿蜒的轨迹  钢蓝色的翅膀,掠过山川翻卷的波浪  一部竹简,向高处慢慢打开了  钢铁,闪光的巨绳,抖落着石子、车轮——哗哗地喧响  时间,轴承中的宝珠(旋转的莲蓬)周围,新颖的子叶  悄然张开。挟带电流的金属叶脉,以光的速度辐射、贲张  西宁还是格尔木?从道岔尖端的第一颗螺丝开始  (也是一颗吉祥的莲子)一种可能连接无数种可能  一种向往传递着千万种向往  啊,一部竹简慢慢打开了……抽象的巨莲绽放  我是一个驼印、一片马蹄铁、一块岩芯、一具  钢铁的骨架、一个细胞、一滴甘露,一个自然、人文的意象  我在地表、地下和天空,我在  道路的大水中树叶一样漂泊,向着远方之外的远方  西宁以西,湟源峡谷的日月山上  俯瞰三道并排的S形曲线,巨大的茎,钟鼎之壁的大篆  ——像竹简上的第一行  奔走着灵兽图腾以及它们挟带着的象征和欲望  左边是湟水——黄河的支流  绢帛下的小兽起哄地冲顶着金鳞的逆光  右侧,与唐番古道重叠的柏油马路  光阴积攒的车辙和脚印,烟尘滚滚  层层叠叠,已经由尘世摞到了天顶  而中间是铁轨——乌亮的铁轨,青藏铁路的起笔之处  朝阳中的妖娆巨兽,正扭动着强劲而妩媚的脊梁  “向东是佛法之路,向南是森林之路  向西是青稞之路,向北是钢铁之路……”公元八世纪  双目微阖的先知,预言了吐蕃民族通向未来的四个方向  于是,梵音中沉醉的我替热爱的铁在日月山上睁开眼睛  于是,一个笨拙的精灵,典籍中复活的梦想  ——睁开多年以前就已经打开的瞳孔天窗  之西:伊斯兰文明在胡梢翘动  之北:匈奴、突厥和蒙古草原帝国在马背上起伏跌宕  之东:秦汉唐宋……瑰丽中原散发着氤氲墨香  之南:圣地如同孤寂的宝石,在冰雪之上闪耀天庭神光  竹简,一部经卷慢慢打开了——  一边是金花簪头的油菜一边是绒毡漫地的草场  一边是翠玉拔节的麦田一边是相亲相爱的牛羊  顺着甲骨上这个放大的“水”字  汉人,羌人,匈奴人,突厥人,吐蕃人……  商贾,武士,骆驼,马匹,车辆……时空  在交织中弯曲,向前的万物浩荡  推动着时光。还可以看见我、我们  前世的影子还踯躅在尘烟滚滚的路上  我们还可以看见,风沙剥去的只是时间的血肉  英雄,那拒绝生锈的宝剑还挂在英雄腰间的白骨之上  我飞翔,风中的莲香穿透身体、谣曲径直住进心脏  我不在大地上投下阴影,不从天空敛取光芒  透过一棵铁树最高的枝条——一条冰河突然开口歌唱  透过水质的丝绸,透过一位公主的车辇  透过猎猎旌旗和猩红的帘帐,透过郡县城郭  更远处,更远处的苍穹,正被高处的天眼放大、聚焦和回放  汉代骠骑的弯弓一角和一枝穿透时空的响箭  正呼呼生风,加速向上,拖拽着轨顶两道低飞的眸光  西宁以西的扇形谷地,橙黄色的秋风中  一条沉睡的蛟龙慢慢扭转着身躯  在大地最高的台阶上,一部竹简慢慢打开的时候  风,怀旧的风让竹简中的祖国莲花般缓缓摊开了手掌  唐朝,那位16岁的公主正跋涉在路上  远方,在一个今天中学生年龄的少女心中  离愁、婚姻和使命,弥散着朦胧而隐约的庄严和向往  吐蕃,那赭色涂面,和善谦卑的迎亲使者  戈壁,那裹紧毛孔的茫然,车辙陷在冰雪里的惆怅  还有撕不断的朔风,怎么回头也望不见的故乡  她任性地抛掉了日月宝镜,号啕大哭了一场  ——传说中,始终有一只神鹰在高处为她们导航  我看见几十年之前,在西宁以西  钢藤上滋生的幼芽,与唐朝的车马竟然是同一个走向  南边的两道车辙与北边的两根钢轨  惊异地相互凝视,展开双向的眺望  隔着千年的距离,揣度某种相近的血缘、相似的梦想  从这个逆光的斜角俯视过去,透视过去  道路,这两条沿着大致的方向张开的手臂  殊途同归的怀抱搂紧了古今——寂寞而多情的时光  点化万物的上苍,还是冥冥中的神启  让这根孱弱的细蔓在典籍中的驼迹里发芽、茁壮  人,物体,脉管里的事物在融合,干燥的河流水声喧响  我看见某一年,发黄的史书中写着:  “骡马交易十八次,交易马匹八十万  布匹九万余匹。一匹好马可抵120斤茶叶  一驮茶叶,从西宁运到拉萨,需白银30两……”  正是这条大地上渐渐粗壮的手臂,在元朝  把西藏揽进来,华夏版图呈现出一片桑叶的模样  二、慈航,依水而行的钢铁之路  青海湖边,蜿蜒着两道曲谱的波浪  那是塔尔寺的月光在轨顶上飞翔。夤夜,众鸟高飞  大经堂堆绣的褶皱突然展开,银光泻地,酥油花生香  走下唐卡和壁画的灵兽、祥云和红山,如来八塔  八蔟花蕾,八株生长信仰的植物  八根洁白的桥墩生出力量的羽刺  它们均匀用力,举起了两条道路,一道光芒  清晨,湖边的乌卵还在草窠里做梦  而它们的母亲,那只明代的斑头老雁  刚刚揉开惺忪的媚眼。靛蓝的水  暗含了钢铁,暗含了大海的靛蓝的水  波纹,耐心拓展着对天空圣洁的想象  摇晃着的鸟鸣之上,倒影中的天堂  透过薄雾,我望见端坐湖边的三世达赖和蒙古王  远处,两只鹤,颀长的黑颈诠释着可汗入鞘的弯刀  钢轨的曲线,宛若一位少年苦行的意志  在靛蓝的星空下张开虚无的翅膀  石质的八瓣莲花中心,十万朵莲花同时开放  西宁以西,鲁沙尔镇南的莲花山  金瓦大殿在一颗雪粒中闪耀着出世之光  怀揣经卷的宗喀巴,也是16岁  也是从这里南行,也是走这条路进藏  依水而行的唐蕃古道,悠长的驼蹄  是湟水,是棋子一样散落的牛毛帐房,是虔诚的白骨  是塔尔寺银质的月光在指引众生的慈航  脚下之路,心灵之路,交叠在苦行和修行者  苦旅中飘摇的心舱。盼路,盼路  盼路、盼路、盼路、盼路、盼路、盼路……  道路,荒原上,随时都可以被风沙抹去的道路  没有自己的尊严,没有自己的模样  德令哈,心灵原版的澄澈天空曾经被远行人  不倦吟唱。尔海,厚日,柴凯,陶力  藤蔓上,纽扣大小的车站,牧民一样的名字  荒蛮之地,站牌上的文字悄然暗含了文明之意、情感之熵  是的,只有在新的时代,道路才能以粗壮的手臂张开翅膀  人类,只有从借助石块、木头,飞跃到借助钢铁  才能在世界上戳起巨人的腰杆,架起擎天的桁梁  我躺在了这里,为了道路延伸的梦想而躺在这里  和那么多战友、工友一起躺在这里  我们不是死在这里,不是倒在这里,而是  ——躺,若古代远征的壮士醉卧沙场  让岁月风干了身上的水分,变成不朽的枕木  但我们随时准备着在一声汽笛的感召下  瞬间复活,继续拿起道镐,端起风枪  关角山隧道,狰狞凸凹的石壁水滴垂落  那坚硬的石头柔软的石头淌出眼泪的石头  还珍藏着多少勇士塌方时呐喊相呼的影像  苍山如海,晚霞还是当年火红的模样  血色长藤,蓓蕾簇拥向高处节节爆放  天峻,高天险峻啊,蒙语为登天的长梯  曾经好长一段时间,西宁至格尔木之间运行的列车  总会在经过烈士陵园时长鸣不已  ——那既是向勇士们的敬礼  又是钢轨向前延伸的呼唤与渴望  (回望遥远处,一列征战的马队在溯水而上  月牙般的弯刀闪现蓝光。历史,总是重叠着巧合与邂逅  竟然是溯河而上的蒙古骑兵发现了  荒原中的格尔木——一个河流密集的地方)  察尔汗,我在上升的大海存留晶莹的灵魂和思想  对于饱含血汗之味的海水而言  盐,是坚守到最后的战士。骨头碎了  劲道十足的精神还一直闪光。一位诗人  就是当年修路的战士,在他因激动而颤抖的嘴角  盐壳上匍匐前进的长梯让一道长虹跨过了死亡之疆  的确没有什么,能拦得住钢轨里哗哗的水声  向着高处,竹简,一部经卷慢慢打开  向着高处,向上。向着高处,向上……  开往格尔木的火车上,邂逅两位上师  羊肉、茶叶、酥油、糌粑,宝贵的经卷装满了行囊  透过车窗,我真的望见了追日的夸父,执杵前行的  法显和尚。另一卷史册中的第一根竹简  让汗和血浸润得砣红、锃亮  我巧遇了半个世纪前,那位名叫慕生忠的将军  在格尔木插下了他执著的手杖  “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就是从这个叫格尔木的地方,那根手杖入土成林  就是从这个叫格尔木的地方,人类  第一条通向高原的道路啊,在沙盘和地图中  血管一般攀上了青藏——红铜的脸膛  (地图上那红红的青藏啊,也是一瓣莲花的形状)  2001年,西宁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的家属楼里  一位耋耄老者轻捋着长髯,凝视西天与我感叹  “当年我们坐着周总理批给的军用吉普车  第一次踏勘青藏铁路……慕将军啊  咳!啥也别说了……好胆识!好气魄!好酒量!”  耐心的风,在恢复我的知觉和思想  我原是一具睡在路边的白骨,因为某一滴雨、某一缕风  某种启示、感召、使命与因缘,在四十年前  又把炽热的血肉披挂在祖先赐予的身上  我看见秋风,顺着祁连山南坡抖落漫天的斗篷  (似大地上的一场戏剧拉开了天幕)  我看见亢奋的驼骨和骷髅纷纷起身,推推搡搡  它们抖落了前朝的沙砾,几百年后  重新活动的骨节雷电般喀喀作响  它们奔走相告,争当开路者的路标  甚至,那些让风雪擦去的脚印也纷纷返回  它们死而复生,愿为后来者导航  一个个汉子在工地上倒下去  一个个汉子又在墓碑上站起来  几十年之后,当第一趟开通的列车经过这里  他们永远年轻的名字还在石碑的凹痕里  借助朝阳和月光朝这边探着头深情凝望  在高原,任何一座山顶都形如莲苞,任何  从容来去的神灵都会暗示万物  无悔的付出总会换来丰厚的报偿  是啊,环绕一条向高原输血的动脉  多少干燥的地名开始润泽、发亮,无数  牧帐里的莲花粲然开放——啊,那铁皮火塘  烤热了多少期盼福祉的脸庞  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青海铝厂,青海油田  格尔木炼油厂,茫崖石棉矿,柯柯盐厂,西宁钢厂  还有龙羊峡、李家峡……一条古老的河流  与一条钢铁的河流交汇、砥砺、激荡  以无形的能量与情怀奏响大青海神奇的交响  一部竹简打开了,一部打开的竹简溯流而上  开始了丰富教义和书写典籍的慈航  三、在翠绿的祥云下  藕,冥思黑暗的哲理;荷叶,遮挡耀眼的光芒  我在铁轨伸延的长河中奔走  我在汽笛开花的大气里游荡  我用抽象的芬芳朝梦境弥漫花粉  我以铿锵的脚步向高处的远方铺展梦想  南山口,我是喜欢的。甘隆、纳赤台、小南川  玉珠峰、望昆、不冻泉、楚玛尔河、五道梁  一块块溪流中可以落脚的石头,我都是喜欢的  一块铁,一块石头跃上高音的琴键  格尔木,昨日一条道路的终点,今天  又重新成为了同一条道路出发的地方  轨排场的螺丝也是多情的,一尊尊趺坐的佛陀  碧蓝的油脂在智慧的旋梯上徜徉(那也是一条河流啊)  南山口,敞篷车间,神山衣襟下的金属道场  一位来自远方的钢铁信徒,虔诚蹲下,为铁做媒  让铁中的力量相爱,让他们生出力量的孩子  让力量的小树长大成林,并肩挽手,上青藏  硫磺和石蜡的气味也是可以请到诗中来的  它们也是来帮我们的,浇灌螺栓的幼苗,亢奋生长  透过料堆,轨排的天梯,平板车上的钢梁  透过铁,操纵台车上,姑娘按钮上的食指  轻轻启动了天空中一条河流的欲望  另一条道路那头的敦煌,也一定看见了这里  丝绸之路的身边,又诞生出一条钢铁之路  ——中间,隔着漫漫风尘卷不走的千年沧桑  我看见两朵高原红,飞上了她的脸庞  我看见下凡的凌波仙子,两道丝带,拂动着铁锈红的霞光  高处,空旷。高处,寒凉  无数条河流,约定在第一滴冰酒中咽开梦想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此刻,涉水而上的屈原长袂飘飘的屈原于波底复活  我惊诧于诗人两千年前的预言——  车盖上硕大的荷叶是一片翠绿的祥云  车辕下的两条长龙幻化成伸延的铁轨  低沉的目光,坚定,忧郁,在远古的竹简上  早已暗含了金属的成分,骨髓和气息中玉英的安详  前瞻,回望,踌躇,徜徉  我喜欢长长的路基——这温柔而委婉的长城  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棱角分明的汉字  每时每刻,它们都在变换着诗句的组合  都在坚定地表达着柔情万种的未来和以往  我喜欢站在这里,另一个我也喜欢站在这里  我站在我的肩上,亿万个我水藻般簇拥成河  迎迓一头幼狮,领着钢铁的马队攀上山梁  它头顶上呼喊的花朵和令大地颤抖的脚步  是否唤醒了高原封冻亿年的耳膜  哦,的确是这样的,上苍,把一块喜欢作诗的石头  诞生在这个国度铁轨发芽和生根的地方。关于  桥梁和钢轨,二十多年,我写下过不少心爱的篇章  在石砟的小屋桥墩的城堡钢轨的长廊  安睡着一个年轻人的力比多写真、重金属梦想  一座花园钢枝铁叶一个迷宫九曲回廊  一片极地辐射的强磁,编织着意象浩荡着进驻心房  的确,我可能是为它们而托生的,在工地  那铁质的呼喊甚至叫骂,都让树叶般的耳朵  听起来,如菩提诵经的天风那般舒畅  有时,我是工地上一块亲近钢铁的木楔  一台夸夸其谈的机器,一个敞开怀抱的土筐  有时,自己在自己身上钻孔,自己拧在自己身上  有时,自己焊接自己的骨头,自己把自己的伤口磨亮  自己,用8号铅丝把自己的放纵捆绑  有时,攀到高处东张西望。有时快乐地  跳进桩孔的洞穴——快乐地,自己把自己埋葬  普通的人,普通的手,顺着迢迢天路  顺着掌纹里的地图,顺着红色的箭头  顺着你的钻头、镐尖,攀缘、下潜到幽灵居住的地方  一部竹简,一部蓝色的竹简立体地——打开了  昆仑之坡,攀上了大地最高的一级台阶  冰清玉洁,天上宫阙,遗世独立  万山之祖,雪峰凛冽,云群安详  神话的源头,低垂的星星混迹于大地上的灯火  罡风的手势顺从了山峦的曲线  一块石头的前世、一块铁的侧影中,一丛神泉的花朵  都隐藏生灵与神灵双重的影像  前进,我扯动透彻无边的丝绸,用虔诚的十指  唤醒上面的图文。飞翔的短暂里怀念生命漫长的感伤  无尽地打开自身。我向前、向前  我喜欢下意识、略含惊恐地回眸一望  我是一片竹简,漂流,弯曲,变形,夸张  透过层层的时间之帷,透过漫漫的空间之帐  我看见了彩虹如一片花瓣的经脉  我看见经天纬地的钢铁之花  只有到这个时代,才能尽情地张开翅膀  格尔木,版图上一枚关键的棋子  胡杨般亭亭玉立在无涯的沙盘之上  东:遥望西宁。西:直抵浩大新疆  北: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场。南:跃过昆仑进藏  甚至,我看见里格尔站台上的铜雕  ——那从汉代出发的马踏飞燕  汗血马:蘸着星辉月华,以蹄铁磨亮千年时光  龙雀:张开传说中飞得最快的翅膀  ——对速度和道路  多么生动的表达,多么具体的渴望  高处,空旷。高处,寒凉  一个微凉的幽灵游动在山峦间稀薄的大气中  我、我们来到这里,借助一颗螺丝,一根钢轨  一张发蓝的图纸,一个眼神,一个梦想  一条从沙盘中走下来的大路  裹挟着多少需要化解的题目啊  透过指挥长的镜片——关山一片苍茫  四、乘上小小的银鞍,我是虹  铁。汉代。南阳。一位名为杜诗的太守  借助水车的力量从石头中唤出的铁  我看见这来源于石头的伟大物质由生转熟,它们  组合、烘托、裂变,构筑出想象中才有的  力量的巨大图腾。我感觉到了,严丝合缝的  钢铁之间,力量那宽绰的道路,奔涌其间的洪流那般豪放  我看到晚清,有一截钢轨铺在了我名叫唐山的家乡  我看见千年的钢铁之梦,百年的  钢轨之梦,只有到这个时代才尽情张开的翅膀  到来,我是第一个踏勘者迈向高处的脚步  到来,我是第一台巨钻刃尖上的金刚之弧  (圆润,饱满,也是一颗莲子的形状)  到来,我是种植在第一座桥墩身下的孔桩  巨大的钥匙,挟带着强悍而野蛮的风度  插进去,插进去,插进去,插进去……(亮处和暗处所有的正义之神不约而同地为它加持法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铿锵青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