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

赵明智,赵璟莎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赵明智,赵璟莎 著  

页数:

323  

内容概要

  《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克服了旧道学拘迂腐奇只重境界不重现实的理想化倾向,倡导一种理性主义的人生态度。《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以现代社会生活为基础,全面研究了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精神,将其纳入现代社会变迁的视野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并面向世界、审视未来,为我们开阔了道德修养的现代境界。

作者简介

  赵明智,甘肃省民勤县人,1982年1月西北师大历史系毕业,1989年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党史党建副教授。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现为甘肃省金昌市政协副主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参与编写《国情与党的建设》、《干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等著作五部,主持编写《中国西部农村社会基本问题研究》等著作四部。先后在国内各刊物发表《张闻天建党思想论》、《贫困地区党校建设问题思考》、《多层次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等论文、译文二十余篇,十六万多字。    赵璟莎,甘肃省金昌市人,理学博士,2006年7月清华大学毕业,2011年8月美国布朗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业余亦涉猎并参与讨论商业管理、人文社会科学及旅游方面的问题,先后在《西风》等刊物发表《神奇的土地——新疆游记》等习作。

书籍目录

序言序言导言道德(德性)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一、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宗教崇拜与德性观念的产生二、道德(德性)观念的发展和演变三、东西方文化传统关于道德(德性)的基本观念和表述四、道德与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文化、知识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和演变一、关于“道德”的各种概念、认识和理论二、关于“修养”的基本概念、认识和理论三、关于道德修养的概念、认识与理论道德修养的内在品质及特征一、道德修养的内在品质1.提升人的价值意义和精神境界2.追求人性完善、完美,追求超越3.与社会实践广泛互动二、道德修养的内在特征1.知行合一的实践性2.情理交融的超越性3.与时俱进的开放性4.多元开放的包容性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与境界理论一、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二、道德修养的境界理论道德修养的价值与功能一、道德修养的内在价值与功能二、道德修养的社会价值与功能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一、礼仪制度与礼乐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二、由外在修饰行为向内在道德实践的转变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容一、统摄涵盖诸德的“仁爱”思想1.“仁者人也”的人性自觉2.“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怀3.“仁民爱物”的社会责任4.“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5.“博施济众”的人生理想二、注重社会阶层秩序和个人责任的义理思想1.“义以分则和”的社会阶层秩序思想2.天下公义的超越理念……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精神道德修养与社会变迁道德修养与现代社会道德修养与未来发展道德修养的思想理论建设后记

章节摘录

  智或智慧在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伦理文化中都是重要的道德命题,或者称道德智慧。而智慧一词在古今中外始终具有道德与知性的双重意义。智慧包括生活的智慧和道德的智慧,而且强调生活智慧与道德智慧必须是有机联系的。因为智慧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是善良的、公正的和正义的。智慧是知识的最高形式,是人类追求真理的顶峰,也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因为它可以使人心安理得地实现完美的自我;智慧是人们学习和修养的最终目的之.,这种学习和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包含人_生的思考、探索和广泛的实践活动。书本的学习与良好的教育有助于智慧的发育,但只有长期的思考、探索和修养,才可以形成心灵与性格的高超德性。  中西方思想家几乎都认为,智慧本身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美德。在早期欧洲,有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的著名命题,柏拉图则把智慧和理性作为道德基础。在中国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传统中,智是被看做是智、仁、勇的“三达德”之一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一,是美德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而且智慧与个人体验、个人道德的有机成长是辩证统一的。因为德性来自于天性,人们求取智慧的过程,也就是遵循天命的过程。从此意义上说,智慧就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心灵属性,而且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过程和道德情操的“日新”。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