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传媒

宫承波 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宫承波 编  

页数:

207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设立了特稿、焦点话题、新媒体前沿、广播电视前沿、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媒体创意与策划、创新传媒教育等栏目。围绕网络舆论及其引导问题,对新媒体舆论展开研究。

作者简介

宫承波(1966—
),山东章丘市人。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创意专业委员会主任、媒体创意研究中心主任。
原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后曾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主要致力于新闻与传播理论、媒体创意及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书籍目录

主编絮语
焦点话题:直面自媒体
试论新浪微博“广场”生态的特性
从博客到微博:自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郭美美事件中的微博围观效应
——“共景监狱”理论下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
关于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思考
——以智利矿难中的微博传播为例
微博舆论的负面态势及其规制
新媒体前沿
“网络流行语”的编码方式和正负效应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经营模式探讨
——基于经济学角度的豆瓣电台竞争优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的发展试析
——以“7·23”动车事故报道为例
浅析网络媒体对“央视春晚”的报道策略
——以腾讯网和央视官网为例
广播电视前沿
当代电视婚恋节目的性别形象及节目设定探析
——基于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内容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统计学素养与传播学研究
论突发事件报道中视觉传播的不可替代性
女性的媒介呈现与中国国家形象之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传媒产业研究路径述评
源流、动力与民族特色:英国动画发展的反思
香港动画发展概观
民族艺术特色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媒体创意与策划
创意2012春晚(之一)
创意2012春晚(之二)
创意2012春晚(之三)
创意2012春晚(之四)
创意2012春晚(之五)
会议综述
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海外华文媒体
——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综述
读书乐园
改变生活面目的新媒体
——读《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章节摘录

  (一)微博舆论中的信息虚假性  在微博上的信息传播极易发生偏离事实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140个字的碎片化表述方式无法全面地呈现事实,致使受众误解其内容;另一方面,用户快速“刷屏”的浏览方式也会产生记忆上的失误,以讹传讹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蓄意散布虚假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和点击率,有些人则是出于制造社会恐慌或发泄个人怨恨的目的。虚假信息通过“粉丝关注”的关系网成放射状散布出去,求证事实的环节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辟谣信息的发布也常有滞后,因此有大量的人被忽悠或蒙骗。例如“浙江余姚一家砖厂幼童搬砖干活”、“港台艺人禁上内地娱乐节目信息”、“乌鲁木齐飞机遭劫持消息”在发布后均被证实为虚假消息。虚假消息污染了公众的信息环境。不合常理和耸人听闻的事件极易引起舆论热议,造成社会上的不满和恐慌,也给当事人和相关单位带来群体压力,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有些情况下,传统媒体失职于新闻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将未经核实的信息传播出去,导致谣言为大众广泛关注并迅速扩散。2010年12月6日,一条“金庸去世”的微博在用户之间疯狂转发。这条未经核实的消息被《中国新闻周刊》新浪官方微博作为“即时新闻”发布,引爆了传播升级,直到著名记者间丘露薇在微博中击碎谣言。从谣言的发起到辟谣相隔仅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影响却波及整个微博公共空间,该消息甚至在被辟谣之后仍在不明真相的用户之间流传。随后《中国新闻周刊》向公众致歉,其副总编辑和值班编辑还因此引咎辞职。“金庸被去世”事件给《中国新闻周刊》树立的权威形象带来不利影响,由传统媒体误传的假消息更易造成微博舆论脱离事实轨道,该事件再次警示了传媒专业工作者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传媒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