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吴婧 中国商业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商业  

作者:

吴婧  

页数:

191  

Tag标签:

无  

前言

  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除了一部分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票融资外,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债务融资事实上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相对于股权融资,对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从研究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研究渐渐增多,但学者们更多地关注股权投资,忽视债权人的利益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大都超过50%,说明债权人提供的资产超过了股东,从这个角度来看,债权人承担的经营风险已超过了股东;另一方面债权人还常面临被股东和经营者侵害的危险。因此为完善公司治理,保障债权人利益,必须重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理沦,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较高的理沦性和学术价值。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研究》一书运用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财务学、管理学及法学的基本知识,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契约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治理效应有重点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吴婧,女,1965年9月生,江苏建湖县人,扬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汁师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与公司治。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江苏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课题多项。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改革》、《当代财经》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路线、结构和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主要创新第二章 负债融资与公司治理: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本章小结第三章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三、新资本结构理论及其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融合 四、融资结构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 五、负债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特点及分析 一、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点 二、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特点 三、对负债融资特点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第五章 负债融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对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析 二、国内外已有的负债融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三、债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第六章 负债融资下控制权的转移与安排 一、关于控制权 二、负债融资与控制权的争夺 三、负债融资与控制权的转移 四、负债融资下的控制权安排 本章小结第七章 负债对非效率投资约束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二、实证研究 三、结论与启示 本章小结第八章 负债融资管理机制的构建第九章 大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现实途径第十章 完善和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第十一章 负债软约束的原因及发挥负债治理效应的政策建议第十二章 结语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转轨经济阶段独有的一些制度特点是我们的研究必须正视的,在市场环境、企业制度、融资制度等方面都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转轨时期资本市场的最大特点是还存在一些制度设计上的不配套和局限,从而制约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就是说我们身处于一个并不完备的环境之中,而这恰恰是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所不能回避的特定的环境因素,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环境因素,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思路,增强研究的有效性。因此在分析我国企业债务治理时就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市场环境和融资制度特征。诸如市场经济不发达、股票市场增资配股有一定的限制、股改后仍有大量暂时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银行与企业的“同源性”、拥有庞大的银行体系和发展空间巨大的债券市场等。这些“中国特色”,使得国外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我国会出现不同的反映或结论。所以笔者认为,国外的研究虽然趋于成熟,但是决不能照搬到我国的研究中来,因为,我国具有特殊的制度背景,市场机制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完善,各种因素还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尚未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我国特有的负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