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下卷)
2008-1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斯文,陈雅丹
共两册
707000
20世纪30年代,陈宗器先生参加“中国西北考察团”和“绥新公路查勘队”,作为我国最早走向西部的先行者,在1929年10月至1935年2月长达五年半的时间里,足迹遍及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额济纳、祁连山、柴达木、罗布泊等荒无人烟、科学数据几近空白的西部地区。开展了天文测定与地形、水文、气象测量;进行了地理环境、考古、民俗等考察;研究了河流、湖泊、生态的变迁。完成了举世瞩目的综合科学考察任务,开辟了我国西北荒原地球科学事业。他在西北考察沿线的天文测定,填补了地图上不少空白,纠正了斯坦因地图中的多处错误。他与安博特的天文测量第一次为罗布泊地区提供了精确的经纬度和高程数据。他与那林(ErikNorin)、霍涅尔(NilsHorner)一起最终完成的孔雀河流域、罗布泊地区世界上第一幅实测地图,其精确程度已被1973年美国“陆地卫星-1”所证实。他还是中国最早开始研究沙漠、风沙的学者。他对罗布泊地区的气象测量,是七十多年前这一地区唯一完整的气象资料。这些极为珍贵的原始数据,在某些科研领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不可或缺。1947年陈宗器等发起成立地球物理学会(简称地物会)并担任首任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秘书长直至1960年去世,为中国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1933-1948年,陈宗器领导了中国人自主开始的第一次地磁野外测量,同时参与并领导了我国最早的三个地磁台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简称地球所或地球物理所)首任副所长,是该所创始人之一,并兼地磁研究室主任。他领导并不断完善了地磁台的中坚力量——老八台,领导完成了中国人自己编制的第一幅“1950.0地磁图”。1957年我国参加了“国际地球物理年”,他担任中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成为此项活动具体的领导者、组织者。他以此为契机,组织在太阳磁暴、电离层、宇宙线、地电、地磁、臭氧等方面开展观测研究,为我国赶上国际先进科学水平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还组织了“磁暴、电离层骚扰预报组”,提出开展“太阳活动与地球物理相关现象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日地关系的研究,引领地磁研究向高空物理发展。陈宗器先生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正直磊落、大公无私的一生。他是我国地球物理界杰出的科学家、先行者。我们永远铭记他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陈宗器(1898~1960)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地磁学奠基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起人之一,首任理事长。本书集陈宗器先生论文,书信、纪念文章及相关文献为一体,是一部反映地球物理学科与地磁学科发展的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其中有珍贵的极有价值的论文;首次独家发表的陈宗器先生与家人及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博士、考古学家贝格曼博士的往来书信;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北科学考察团、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物理所,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珍贵史料。全书配有老照片二百余枚,读来亲切生动。
缅怀先辈献生科学的伟大精神回忆陈宗器先生往事陈宗器先生生平与成就第一章 我在地球上守望那一刻光影划过夜空 陈宗器先生部分论文 中国西北之交替湖(Altemating Lakes) 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 西北之地理环境与科学考察 日食、电离层及地磁之相互关系 中国境内地磁观测之总检讨 雷达在大地测量控制上之应用 磁偏角长期变化与太阳黑子数之关系第二章 星光落满纸页犹如我对你难以细诉的思念 陈宗器先生部分书信 陈宗器先生给夫人童慕昭女士的部分书信 陈宗器先生与斯文·赫定博士等人的来往书信 陈宗器先生与贝格曼博士的来往书信 陈宗器先生大事记第三章 北极星落了我在晨曦里遥想你生命的辉光 陈宗器先生纪念文章 追悼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同志 陈宗器先生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著名地震学家谢毓寿先生访谈录 瞬时间教诲终身受益 中国地磁科学的开创者——陈宗器 陈宗器先生与地球物理学会 我国地球物理科技工作的杰出组织者 开创基业鞠躬尽瘁 怀念恩师懿德 缅怀陈宗器老师 纪念陈宗器先生 忆陈宗器老先生 缅怀当代中国地球科学的一代宗师——陈宗器先生 可敬的科学家慈祥的长者 开创基业献身科学 开创伟业无悔追求 缅怀老师陈宗器研究员 怀念陈宗器先生和白家疃地磁台 陈宗器先生调我搞古地磁 恩师教诲受用终生 回忆陈宗器先生往事 陈宗器先生科学七八事 两幅地图反映的塔里木河终端湖位置的变化 陈宗器和罗布泊迁移问题 陈宗器先生在管理局的那些日子 同事学生眼中的陈宗器先生 百年奠基千秋感怀 敬颂陈宗器前辈对地球科学之贡献(诗) 赞《走向有水的罗布泊》奇书及作者(诗) 一代宗师陈宗器(诗) 缅怀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先生(七律) 怀念掌门人(五言诗) 怀念亲人陈宗器 解读父亲 勇敢的北极星骑士(诗)第四章 一起上路让天地万象与我们同行 与陈宗器先生相关的历史文献 他们的功绩与精神永存 回忆抗战时期物理所自广西向四川的搬迁经历 一次终身难忘的逃难经历 物理研究所和仪器工厂遭“八一三”入侵被毁的回顾 中央研究院1949年以前地磁台站与地磁工作的介绍 南京中国科学院工会成立大会致辞 徐家汇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 地球物理学研究所设立缘起和计划 地磁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作总结初稿 地磁组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关于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紧急措施的建议 关于我国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报告 拉萨地磁台优良作用在逐渐成长中 在苏联召开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区域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经过情况 一九六○年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任务书 解放前后至“文化大革命”前五室情况简单回忆 关于紫金山、北极阁地磁台情况的回忆 IGY与老八台 地磁学 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陈宗器同志逝世 悼词编后记
1944年他又在《中国境内地磁观测之总检讨》一文中写道:“此外并可应用所集之材料,进行地磁理论之探索并研究地磁与太阳、极光、高空电离层及地电等现象之相互关系。”又一次提到了日地关系的研究。1950年,陈宗器代表政府接收佘山电离层台站,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天地上海联合工作站主任,编制《天地年册》、恢复电离层观测,具体实施将地磁与相关学科的综合发展思路。1955年我国开始筹备即将到来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工作,陈宗器作为中国科学院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及秘书长,借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之机,以任务带学科,与当时国际科学界关心的问题同步,将地磁学科发展为包括地磁学、高空物理(电离层学、宇宙线物理学、臭氧与气晖、夜天光)、古地磁学的综合研究学科。以极大的热情与魄力安排西藏等一批空白地区地磁台快速上马,在北京白家疃地磁台增设了宇宙线观测站、计数管实验室、色球望远镜和地磁脉动观测站。使白家疃、西藏观象台成为综合性地球物理观象台。他亲自与邮电科学院、武汉大学物理系联系,合作开展电离层观测研究;主持筹建上海佘山、河北廊坊电离层观测站;主持接收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物理研究所的宇宙线观测项目与云南丽江洛雪宇宙线站;委托原子能物理研究所对全国十余个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并配备仪器,开展宇宙线强度变化的观测分析研究。1958年夏,陈宗器领导地磁组成立骚扰预报组(磁暴组前身,组长陈志强),与北京天文台和邮电学院电波传播研究室合作,进行磁暴、电离层爆资料分析研究与预报。陈宗器是“日地关系与磁暴预报”课题的创导者。开展了地磁扰动形态(磁暴、弯扰、脉动)与地磁场三要素等关系的研究。他预见到:“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的发射成功,开始了征服宇宙的新纪元,标志着苏联在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方面已登上世界高峰。我国要为此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必须对'日地关系'问题及早积极开展重点研究,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否则,将来星际航行需要宇宙空间的科学数据、日地关系研究成果等资料时,深恐届时还是一空二白,临时仍然措手不及。”1959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决定在苏联“曙光号无磁性考察船”来华期间,组织地磁、电离层、宇宙线、太阳活动学术报告会。陈宗器负责组织、筹备,亲自撰写论文并帮助修改他人论文,其中胡岳仁的《太阳自转对地磁场的影响》、蒋伯琴的钛阳耀斑与磁暴的关系》均由他带病修改多次后完成,后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上,具有相当学术价值。他联络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邮电科学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武汉高空物理研究所和武汉大学,一致同意将“太阳活动及地球物理相关现象的研究”统一编制综合性计划,由陈宗器任项目组长并负责撰写报告,最终被列入1960年地球所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他是我国日地关系研究当之无愧的开创者,引领地磁向高空物理发展,为卫星上天打下基础。1958年,在陈宗器努力下,地磁组成立了岩石磁性实验室(50年代的中前期,主要是测岩石标本的磁化率,对推算矿区磁异常很有价值)。该实验室除测量岩石的磁化率之外,主要测量岩石的天然剩余磁化强度,研究古地磁场的变化方向,推断各地质年代的地磁极位置和它的移动,研究岩石磁性学在地磁场的反极性、地壳的变动以及地层学和大地构造学的应用。该组研究成果《应用中国岩石天然剩余磁性研究古地极位置的初步结果》等在《地球物理学报》上发表,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上下)(纪念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