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

时文朝 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

时文朝 编  

页数:

204  

字数:

252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债券市场,既可以为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等提供快速便捷、合乎规范的融资渠道,又可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信息公开、灵活多样的投资渠道;既有助于基准利率的形成,为金融资产定价提供依据,又可以改变社会融资结构,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降低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同时,债券市场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可以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正因如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债券市场的发展,其市场规模、产品创新、交易方式的创新,风险分担、分散机制创新日新月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2005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的基础上,外币债、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品种相继引入,现券、回购、远期、互换等交易方式有序推出,现已形成以场外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为辅,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互联互通的市场体系,在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很高兴有机会见证并亲身参与这一过程。  ……

内容概要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系列培训教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实用性。《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系列培训教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立足银行间市场实践,从实务中来,到实务中去,既有原理阐释,又有案例分析;既可以做教材使用,完整阅读,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阅读;还可以作为工具书置于案头,备不时之需。第二,通俗性。《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系列培训教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追根溯源,还理论以本来面目,以平实的语言和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银行间市场的抽象理论和复杂产品,使银行间市场以外的人也能学习、理解并掌握。第三,创新性。本书既融合了债券市场的经典理论,又与银行间市场的飞速发展紧密结合,如包含信用增进行业、投资人付费评级等创新内容,力求在教材体系中反映市场最新进展。

书籍目录

1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概述
1.1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含义
1.2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重要作用
1.3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产生和发展
1.4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原则
2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方法和工作流程
2.1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主要方法
2.2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三个不同阶段
2.3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工作流程
3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内容及案例
3.1 基本情况调查
3.2 经营独立性调查
3.3 内部管理和运作规范性调查
3.4 主营业务情况调查
3.5 财务状况调查
3.6 所属行业和行业发展前景调查
3.7 风险事项调查
3.8 其他重大事项调查
3.9 募集资金用途调查
3.10 资信状况调查
3.11 信息披露能力调查
3.12 跟踪尽职调查
4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报告
4.1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报告
4.2 尽职调查报告与发行人募集说明书的比较
4.3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4.4 尽职调查报告的作用
4.5 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工作底稿
5 尽职调查专题报告
5.1 某银行关于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难点的专题报告
5.2 某银行债务融资工具业务工作流程简述
5.3 某银行关于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专题报告
5.4 某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业务尽职调查流程
5.5 某证券公司关于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专题报告
5.6 某审计机构关于财务尽职调查的专题报告
5.7 某律师事务所关于法律意见书的专题报告
5.8 某评级机构关于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的专题报告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尽职调查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它的目的和作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其产生之初,它的主要作用是证券发行人或主承销商免责的抗辩理由,但其现在的主要作用为发现被调查方(或者被投资方)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中的风险,此外债务融资工具的尽职调查的主要作用为了解企业的还款意愿,并对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作出判断。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我国市场规则的完善性、市场参与者的成熟程度、监管方式的先进程度等诸多要素都有新兴资本市场的明显特征,在这种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下,需要尽职调查来帮助企业或投资者降低或控制投资或兼并收购等交易活动中的风险。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尽职调查相关方面的监管与要求在不断完善与加强。 在我国,主承销商的尽职调查最早于1999年在证券公司配股项目中使用,1999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承销配股尽职调查报告指引(试行)》。其中指出:尽职调查报告是上市公司配股申报材料的组成部分。随后,2000年和2001年主承销商分别在增发和首次公开发行新股中实施尽职调查。2001年4月,尽职调查首次增加对发行人回访的内容,并首次要求主承销商承担相应责任。至此,尽职调查被引入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领域。2003年随着保荐制度的推行,以及此后颁布出台的一系列有关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则,使得证券发行上市过程中的尽职调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对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企业的尽职调查行为,提高尽职调查质量,2008年4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问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指引》(以下简称《尽职调查指引》)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以下简称《中介服务规则》),上述规则指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尽职调查的内容、方法、原则和要求,为规范尽职调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编辑推荐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系列培训教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立足银行间市场实践,从实务中来,到实务中去,既有原理阐释,又有案例分析;既可以做教材使用,完整阅读,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阅读;还可以作为工具书置于案头,备不时之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尽职调查 PDF格式下载



质量好,内容专业;尽调好帮手


近十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多出一些这种侧重实务、兼顾理论的书,对市场的规范发展和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很有好处!


债务资本市场大发展,此类实务性教材,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