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闻往事

郑连根 郑连根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06出版)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郑连根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06出版)  

作者:

郑连根  

页数:

209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上大学时学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工作,也算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吧。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反差甚大,曾经的豪情万丈和当下的残酷现实很不搭调,课堂上的理论推演与奔波中的尘劳造作相互抵牾。按说,新闻以披露真相为第一要务,可实际上,很多真相根本就不让你披露。这期间的苦衷,大多数的传媒人都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不用我在此多说。后来我发现,不仅现实生活中的真相会被大量掩埋,就是历史真相亦是如此。仅就一百多年的近现代新闻史而言,其中就有数不清的史实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许多新闻前贤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建树沉睡在历史的缝隙中,不为普通民众所知(就连今天的媒体人怕也对这段与自己职业紧密相关的历史知之甚少)。我认为,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缺憾。

内容概要

  新中国成立前近100年的近现代新闻史,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呐喊而启蒙和发展的。在此期间,无数中国早期报人,针对中国社会的赢弱和广大民众的期盼,借鉴西方先进的新闻理念和办报方法,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启蒙与发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们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推翻封建王朝摇旗呐喊;为实现社会民生不侵强权;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涌现出了如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等一大批杰出的新闻人士。  《新闻往事:激荡的中国近现代新闻界》对新闻报刊在中国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以及当时中国的新闻环境,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展示和叙述。同时,对中国早期报人将西方办报办刊理念和中国实际相结台,探索一条适台自己的新闻道路所进行的艰辛努力与变革,给予了深切的敬意和充分的肯定。  书中列举了几位新闻前贤的人生建树和精神追求。他们或执著于新闻事  业,倾心办报;或不畏强权,为民呐嘁;或铁扁担道,求正求真;或直言谏,忘已无私。在从事新闻事业的人生历程中,坚持职业操守,坚守新闻的真实,读来令人敬佩与感叹。

书籍目录

自序前事今识——中国近现代的新闻往事/1第一辑 前人往事/1张季鸾:隆重的葬礼与文人论政/3王芸生的清醒与迷失/12秋水长天祭量才/25铁肩辣手邵飘萍/33獬性十足林白水/40“奈何明月照沟渠”/43邹韬奋的精神遗产/63从范长江的婚礼说起/77失踪的储安平/82第二辑 前尘今念/89“助产婆”的辛劳、失落和收获/91《申报》的改革/106“孤岛”上的抗日报刊/121《大公报》的“四不主义”及其他/128《大公报》在抗战中的迁移/137《大公报》在抗战中的言论/143遥望《新华日报》/148第三辑 前思后想/153新闻事业的蝴蝶效应/155启蒙的艰辛/161近现代报刊与鸳鸯蝴蝶派小说/179错位的镣铐:国民党与新闻之关系/188新闻记者的操守与理想/206

章节摘录

以南董之直笔,作社会之导师,凡所论列,洞中寂要。抗战以来,尤能淬砺奋发,宣扬正谊,增进世界同情,博得国际称誉。比年连任参政员,对于国计民生,并多贡献。兹闻积劳病逝,轸悼殊深,应予明令褒扬,用昭懋绩。此令。”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1941年9月26日发表了短评,题目是《季鸾先生对报业的贡献》。从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两党最高领导人能对同一个人同时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实属罕见。当然,我们可以说这种评价是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背景下做出的,事实也是确实如此。但是,我们无法就此否认张季鸾先生所赢得的极高声望。从这些唁电和挽联上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各方在当时对张季鸾的褒扬绝对是出于共识,而不是为了“表演”和“作秀”。很多人都知道,张季鸾是蒋介石的“国士”,两人私人关系很好,所以,蒋介石对张季鸾的评价我们可以先放在一边不说,单共产党方面,周恩来除了官方的唁电之外还要亲写挽联,而且还将“文坛巨擘”、“报界宗师”、“报人模范”这些词毫不吝惜地题给张季鸾,这很能说明问题。


编辑推荐

《新闻往事:激荡的中国近现代新闻界》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闻往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