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张军扩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军扩等  

页数:

158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枢纽空港,依托首都机场,发展北京临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北京临空经济,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要素空间布局的优化;将丰富和完善首都经济的内涵,提升首都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有利于增强北京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临空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对临空经济的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在北京航港物流有限公司的配合支持下,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本着科学的态度,本书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了临空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北京临空经济发展进行了案例研究。

书籍目录

总论 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 一、引言 二、临空经济是随着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体系 (一)临空经济的内涵 (二)临空经济的产业链——以机场为核心的产业链条 (三)临空经济的空间结构 (四)临空经济的演进路径 (五)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六)临空经济成功发展的基本条件 (七)中国发展临空经济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三、北京临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战略意义 (二)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其前景 (四)临空经济影响的定性描述 (五)北京临空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四、要把发展北京临空经济放在优先议程之中 目标1 提高首都城市功能和机场职能的协调性和融合度 目标2 形成北京临空经济合理的空间结构 目标3 建设高效快速的首都机场国际物流中心 目标4 形成符合北京城市特色和有竞争力的临空经济产业结构体系 目标5 构筑北京临空经济创新平台 目标6 增加航线资源,提升京津冀地区机场联盟的战略地位,形成合理分工的京津双核枢纽机场结构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建设首都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将有力地推动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 (一)首都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重要作用的定性分析 (二)北京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定量分析 (三)建设首都机场货运大通关基地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 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临空经济概念的界定 (一)特定的航空枢纽指向性产业 (二)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影响圈层 二、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总体发展情况 (二)未来发展的前景 三、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北京及华北地区区域竞争力 (二)培养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结构 (三)改善和优化北京产业布局 附录 临空经济概念的起源与若干典型定义第二章 建设大通关基地在发展北京临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一、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北京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较低的通关效率是制约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二、大通关及大通关基地的含义 (一)大通关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二)大通关基地的含义 (三)实施大通关的战略意义 三、大通关基地建设在北京临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对大通关的依托日益突出 (二)北京大通关基地的功能 (三)大通关基地建设在北京临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第三章 北京临空经济发展及大通关基地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北京临空经济和大通关基地建设的基本概况 (一)北京临空经济的概况 (二)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 (三)北京大通关基地建设的概况 二、北京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定性分析 (一)北京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机理分析 (二)临空经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北京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定量分析 (一)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发展影响定量分析手段的选择 (二)北京临空经济的现有影响 (三)北京未来临空经济的规模和影响 (四)北京大通关基地的影响 四、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北京临空经济现有规模和影响比重的估算 附录B:什么是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 附录C:通关效率提高情景的模拟方案实现第四章 北京临空经济资源(机场)整合的战略思路 一、导论: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框架 二、首都机场集团资源现状 (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机场分布格局 (二)北京周边地区机场资源现状 (三)京—津机场的基本状况及目前的关系 三、京津机场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紧迫性 (一)目前面临的紧迫压力 (二)未来国内主要竞争机场的发展态势 (三)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和政策:仁川机场的情况 四、京津机场关系模式的定位 (一)影响未来京一津机场关系模式的几大战略因素 (二)可以借鉴的国内外经验 (三)京津机场关系模式定位 (四)统筹京津机场关系模式的主要着力点:航线资源和基于机场的增值服务 五、结论及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枢纽机场的战略地位 (二)统筹协调、合理分工,形成京津“一主一辅”双核枢纽机场结构 (三)实现从机场产权整合到航线资源和机场经营增值业务规划和建设的整合 (四)兼顾各方利益,加强对区域机场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引导第五章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国际临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一)临空经济发展的阶段 (二)临空经济的发展现况 (三)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及功能结构模式 (一)空间结构 (二)功能结构 三、临空经济区的产业支撑模式 (一)临空经济的产业类型 (二)临空产业的枢纽指向性 四、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高度重视,政府主导,以规划先行 (二)优选产业,政策支持,促产业集聚 (三)软硬结合,综合配套,完善大通关 (四)创新模式,强化研发,多渠道融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