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产业集群与企业边界”的嵌入性研究

于永慧,丘海雄 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于永慧,丘海雄 著  

页数:

125  

字数:

170000  

内容概要

本研究整合嵌入性理论体系中的网络、制度、文化视角用于解释产业集群中企业边界选择与变动的原因,同时在认真学习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与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对话,并参考产业集群理论,以便能够深入地把握集群中企业边界的特点。方法论上本研究采取中观的视角试图处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相应的“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的偏差。将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制度文化的约束置于具体的情景网络这样一个中观的结构当中去探索。在资料收集上主要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对企业家、中层管理人员、地方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与创新中心负责人等进行深入访谈,并在大量阅读产业集群与企业边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发掘政府政策、法规、条例,以及行业协会的行律、行规等文件或资料。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结构安排第一章 理论述评 第一节 企业边界的概念 第二节 企业边界选择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企业边界的社会学解释 第四节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变量设置第三章 网络嵌人与企业边界 第一节 产业网络与企业边界 第二节 社会网络与企业边界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制度嵌人与企业边界 第一节 制度嵌入的分析起点 第二节 制度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文化嵌人与企业边界 第一节 文化嵌入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文化与企业边界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制度与关系的互构 第一节 制度与关系互构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制度与关系互构的实证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参考文献附件1:访谈提纲附件2:被访者情况后记

章节摘录

  (4)文化约束:在访问潮州陶瓷和食品产业集群时,政研室、经贸局、科技局等相关政府人员和行业协会的负责人,都认为影响潮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地文化,潮州人企业与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很少分工合作,“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肥水不流外人田”,人人都想当老板,渴望拥有自己的大企业。  (5)社会网络:当我们问及潮州陶瓷产业的一位老板为什么那些外包的小企业敢不守信用,他的解释是企业之间缺乏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家互不联系,这样对那些不守信用的小企业就没有行业约束,我不找他做,有另外一家企业找他做。不像别的地方,你不守信用,我们联合起来,以后没人给你做生意了。  (6)家族利益:中山大涌一家牛仔服装企业是大哥、二哥都任总经理、分别负责制衣和洗水,三弟从英国读完书回来,作为董事长的父亲决定将原来外包的“船务(对外贸易业务)”收回来,让三弟负责,尽管明知三弟不太适合做船务,而且后来三弟确实没有能力将这部分的工作做好,出于家族成员的利益平衡,他们还是选择了“纵向一体化”。  (7)税收制度:在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和珠海做调查时,笔者发现这两个地方的两家国内知名的空调企业为了规避日.益严格和加重的税收制度,作出了“虚拟的纵向一体化”的选择,即与原来为他们做配套的企业合谋,名义上将之收购,实际上没有注资,让他们冠以集团子公司的名,将实际上的外购作为内部分工,规避税收。  (8)产业氛围(产业网络):中山大涌镇有两个知名的产业,一个是红木家具,一个是牛仔服装。前主抓工业的副镇长告诉我们,前一个产业的老板老一辈的人较多,相互之间来往多,关系密切,经常组团一起出去旅行。老板之间的分工合作比较多,甚至可以组织起来一起采购木材。后一个产业年轻人多,互相看不起,各顾各,单打独斗,很少来往,很少见到他们之间有什么分工合作。可见产业氛围会影响到分工合作,从而影响到企业边界的选择。  理论上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更多地越来越倾向于分工合作体系的建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边界形态既不是市场化,也不是纵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应该是网络化。而现实却与理论背离了。企业边界可以是市场化、纵向一体化、网络化,什么因素导致企业作出不同的边界选择?市场化、纵向一体化和网络化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以交易费用这个分析性的概念去解释企业在宏观制度环境下所做出的新制度安排,即企业边界的选择。经济学秉承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将企业行动者假设为效率最大化的经济人,会根据企业的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不确定性及机会主义发生的可能性等因素衡量交易费用的高低、从而决定企业的边界。那么交易费用理论能充分地解释企业对企业边界的选择吗?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产业集群与企业边界”的嵌入性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