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百年孤影

羽戈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6月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羽戈  

页数:

269  

Tag标签:

无  

前言

  用传记体来书写历史,头儿是司马迁开的,在此之前,无论《春秋》,《左传》,《尚书》还是《国语》,以及散见的各种典籍,不是叙事,就是记言,人物活动,星星点点地闪在各处,难窥全豹。历史是由人的活动串起来的,读史还是读人物解气,也直接。今日读前四史,不言而喻,还是读人物传过瘾,因为人家写得好。情感丰富者,每每哭之笑之,如八大山入的题款。太史公开创的这一路写史笔法,大体为写意,神形之间,对神似更加在意,区区几笔,活脱脱一个人跃然纸上,让人看了爽气,即便是坏人,也坏得有趣。  可惜,《三国志》以下,正史撰写者笔都有点儿发涩,写意还是写意,只是有形无神,记了事,没了人。撰写者刻意堆上的大段大段的奏章,虽说记了言,但未必是传主发自内心之言,更不是后世读史者乐意看的。正史的人物,每每不如野史笔记,虽说难免道听途说,但那份活灵活现,却深得写意画之真谛。  三转两转,人来到了现代,班马已成绝响,人物传记跟上西人的脚步,开始了长篇大论的排铺时代,从写意转为工笔,一笔一笔的,连一个头发丝都要描上三描。

内容概要

  对真相与正义的热爱促成了羽戈的历史之旅。他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对历史哲学从不感冒。他更习惯从常识、常理和常情入手,像一条明察秋毫的猎犬,一个锲而不舍的侦探,埋首故纸堆中,穿行雾霭深处,小心翼翼分析、存疑,推理,求证,剥茧抽丝,步步为营,一点一点逼近他所追寻的被九重火漆包藏的真相与正义。  对真相与正义的追逐,并未减损他对历史的温情与挚爱。在羽戈笔下,近世人物绝非冷若冰霜的待解剖物,而是活色生香的有机生命。尽管作者的历史叙事秉持一种中立、冷静的风格,在此背后,却处处可见书写的激情、热切、虔诚。张佩纶们的感情有多么缠绵,作者的笔调就有多么悱恻;谭嗣同们的义举有多么壮烈,作者的笔调就有多么决绝。  从文本的清理走向历史现场的打扫,再从历史现场的审视回到对文本的质疑,历史研究的这两条路径阡陌纵横,贯穿了此书。依循作者的指引,我们得以看见:张佩纶与李鸿章女儿的结缡纯... (展开全部)   对真相与正义的热爱促成了羽戈的历史之旅。他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对历史哲学从不感冒。他更习惯从常识、常理和常情入手,像一条明察秋毫的猎犬,一个锲而不舍的侦探,埋首故纸堆中,穿行雾霭深处,小心翼翼分析、存疑,推理,求证,剥茧抽丝,步步为营,一点一点逼近他所追寻的被九重火漆包藏的真相与正义。  对真相与正义的追逐,并未减损他对历史的温情与挚爱。在羽戈笔下,近世人物绝非冷若冰霜的待解剖物,而是活色生香的有机生命。尽管作者的历史叙事秉持一种中立、冷静的风格,在此背后,却处处可见书写的激情、热切、虔诚。张佩纶们的感情有多么缠绵,作者的笔调就有多么悱恻;谭嗣同们的义举有多么壮烈,作者的笔调就有多么决绝。  从文本的清理走向历史现场的打扫,再从历史现场的审视回到对文本的质疑,历史研究的这两条路径阡陌纵横,贯穿了此书。依循作者的指引,我们得以看见:张佩纶与李鸿章女儿的结缡纯属政治婚姻;谭嗣同过于操切的性情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大要因;1900年前后的梁启超曾经在改革与革命两大阵营之间徘徊不定;杨度一生纠结于帝王术与宪政梦的致命冲突,其晚年入党属于政治投机主义;袁世凯最大的罪孽不在称帝,而是此前对宪法的僭越;吴经熊受困于法律与信仰之争,过早终结了法律生涯……这一幕幕历史剧,似传奇,似史诗,一演就是百年。再回首,只余一片孤影。  

作者简介

  羽戈:皖北人。生于忧患,长于清贫。二十八岁的生命充满了无可索解的矛盾:习法学四载,最终却远离法律;恐惧文字的无力感,却依赖文字而生存。现为伪独立学者、不自由撰稿人,一面写评论为稻粱谋,一面关注宪政理论及政治哲学。撰有随笔集《从黄昏起飞》(花城出版社,2008年)、影评集《穿越午夜之门——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花城出版社,2009年)。

书籍目录

张佩纶 清流之踵谭嗣同 侠的迷津梁启超 在革命与改革之间袁世凯 百年孤独杨度 帝王术与宪政梦吴经雄 一个法学家的精神肖像代跋:一万年来谁著史?志谢

章节摘录

  而道德仅仅是一个光辉的名号,一朵浮于水面的青萍。当东林党人及复社拉帮结派、钩心斗角而运作朝政的时候,道德之名、孔夫子“君子群而不党”的教诲早已被抛诸脑后。同样,道德亦可化为毒药,堵塞了君子们的心胸。南明小朝廷苟安期间,如果东林后裔、复社诸子不计前嫌,对魏忠贤的阉党余孽阮大钺等人宽和一些,或者降低道德身位,愿与马士英等干才暂时性合作,枪口一致对抗满族军队的入侵,那么南京的朝局将不至于腐坏到不可救药,南明政权更不至于瞬间土崩瓦解,像一阵哀伤的风卷过杏花春雨的江南。一言以蔽之,明朝之快速覆亡,清流亦要承担一大部分责任,尽管这近乎春秋责备大义。  从道德水准上看,晚清的“清流党”还不如晚明。我们先描述其兴盛活跃的历史情境。1860年代以后的清政府,尚且算励精图治,博得了“同治中兴”(1862年-1874年)的美名。汉学家芮玛丽女士撰有同名著作,副题却是“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这一“最后”之修辞,难免沾染了悲怆的滋味。我们看到,一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外重新修约而归于和平共处,太平天国长达十数年的叛乱终于被剿灭,文官政府回复正轨,执政者——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领袖军机处的恭王、文祥等——或年富力强,或精明强干,一时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确实具备中兴的磅礴气象;另一方面,引发清朝走向衰落的那些因子并没有彻底消除,在内是满汉矛盾,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矛盾,在外则是西方国家欲壑难平的侵略野心,它们只是暂时潜伏下来,默默等待,暗暗酝酿,只要一有引燃的火花,冲突即刻会爆发。由此而论,“中兴”之说仅仅是一层斑斓而脆弱的保护膜,用来抚慰时人经不起折腾的心灵。中兴的顶点,亦是衰亡的起点。如芮玛丽所论:‘同治中兴’是一幕悲剧,在胜利的时候已经预示了崇高希望和巨大努力的最终失败。该时代的伟大人物在长长的阴影之中目睹了胜利,而这便是他们所谓的中兴事业。”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羽戈先生勾勒近代人物,似处于写意和工笔之间,以写意为主,间或细笔勾描,很老到的笔法,乍读之下,仿佛高阳、高拜石这类文坛老手,一看自传,哦,原来是个80后!  在我心目中,80后一辈,胆大心大者大有青蓝之势,这样的作品一问世,我辈九斤老太免不了要感慨一番。不过,羽戈先生的文字不同,笔老,心也老,肚子里书多,笔端就可以看出来;跟古人对话,无虚骄之狂放,有体贴之同情,让人看了舒服。  对于文字,我的欣赏口味属于比较老旧那一类,不太能够喜欢那些过于时髦跳荡的新潮玩意儿,比较认可那些乍看起来平淡无奇.细品之下却有嚼头的东西,羽戈年纪虽小,但货色旧,所以我喜欢。  ——张鸣(著名学者)  羽戈叙述从容、文笔雅训不说,从笔下涉及的内容来看,政论、诗歌、宪政研究、文学批评,应有尽有,几乎没有他不会写的。但历史研究方面同样也能表现得如此出色,倒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这年头,文字好的作家,思想的力量往往欠缺,相反,擅长在识见、立论上显示真才实学的,笔下有时难免信马由缰,泥沙俱下,总之,很少能做到兼具。而羽戈大概属于两方面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柯平(著名作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百年孤影 PDF格式下载



羽戈作品,值得一看,当当网给力,两天到货。


发货很快,但是书有一点旧。是我很喜欢的作者。


麻烦出货的以后睁开眼睛发货,不要把供人阅读的样板发过来,指纹,泥水痕迹什么的看着让人崩溃得很!


真心不错,很受启发,朋友和我都买了


很好的视野


很喜欢,这书精美,很好!


送货速度、书的质量、内容都很好


我自己没看过,是朋友要求买送她作为生日礼物的,她喜欢的应该是不错的吧。。


比较深刻,逻辑性较好,作者的深度和阅读量不错,值得一看


因为看的网易的博客,很喜欢其文风和态度,蒙眼的判官要好过青天。


80后的青年用非史家笔法述说近现代历史人物,让人们重新忆及哪些人那些事,影去思还在。


1、一般了
2、看看知道
3、看出一点努力不易


当当网的正版率、包装等都还不错。但贵公司的物流真是让人捉鸡。关注你们已达7、8年,现在买书首选另外一家外资背景的电商,本次购买是因为贵司折扣有吸引力。希望在物流速度方面有较大提升。


yuge作品中最差的一部,不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