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近代史

[美] 徐中约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美] 徐中约  

页数:

636  

译者:

计秋枫,朱庆葆  

Tag标签:

无  

前言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中国。回溯明清之际,西风东渐,引起中西文化正面冲突的开端。西方文明,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气焰万丈,其文哲、科技、经济、军备、地理知识及造船技术,皆有空前的发展。西欧诸国以雷霆万钧之势东来,强行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满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生存危机,有识之士,确认自强更生之道,继而投身民族振兴的大业,并进入国际社会中奋斗,争取独立与保持国家尊严。经百余年之努力,今日中国已成世界大国之一。汉唐元清盛世,国人向以为荣,但该时之天下,只是指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而已!21世纪之中国,具有庞大潜力,足以推进中国更上层楼,今日中国以科学和教育改革提升人民素质,并同时推动工业、科技及信息等三方面革命,到21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此三大革命大致可望完成,届时中国亦可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近代史错综复杂,著者学浅,失误之处必多,尚希读者不吝指正。徐中约 美国加州大学 2001年1月15日

内容概要

本书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 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作者简介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目录地图目录原著者中文版序繁体版序第六版序(英文版)第一版序(英文版)历代纪元表货币及度量衡折算表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1.2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1.3 新的综合思考  参考书目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2.1 清朝的建立   努尔哈赤的崛起;满洲和清的含义;占领北京   2.2 南明抗清运动   2.3 王朝的巩固与辉煌    顺治朝,1644—1661年;康熙朝,1662—1722年    雍正朝,1723—1735年;乾隆朝,1736—1795年   参考书目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3.1 政治结构    皇帝和贵族;中央政府机构;地方行政;农村基层控制   3.2 经济制度   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人口参考书目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4.1 中国社会   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4.2 思想潮流   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期的考证学   参考书目  第五章 对外关系   5.1 西欧人的来临    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中国丧失了现代化的机会   5.2 俄罗斯的推进    穿越西伯利亚;早期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团;    《尼布楚条约》,1689年;图理琛出使留居俄国的    土尔扈特部,1714年;《恰克图条约》,1727年;    托时和德新的使俄,1729—1732年;    俄国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参考书目  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6.1 满清力量的衰落    行政无能;腐败普遍;满人和旗人堕落;    财政窘迫;人口压力;士人失责   6.2 会党起义   6.3 西方的推进与封贡体系   参考书目 第二编 外患内乱,1800—1864年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7.1 单口贸易的缘起   7.2 广州贸易    行商;交易程序;征税与交费;交易项目   7.3 外国人在广州的生活    行为规则;司法权问题   7.4 英国改变广州体系的企图    马戛尔尼使团,1793年;阿美士德使团,1816年   参考书目  第八章 鸦片战争   8.1 鸦片贸易   8.2 1834年的律劳卑使命   8.3 风暴前夕的平静   8.4 林则徐在广州   8.5 鸦片战争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参考书目  第九章 第二次条约安排   9.1 耆英的新外交    与璞鼎查的交情;1844年奏折;“广州入城问题”   9.2 广州方面的强硬政策,1848—1856年   9.3 亚罗战争    天津谈判;1858年《天津条约》;上海税则商议   9.4 第二次协定    大沽的击退;北京协定;俄国的推进   参考书目  第十章 太平天国革命、捻军叛乱及回民叛乱   10.1 社会动荡的根源    社会经济因素;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腐败;    武备松弛;自然灾害;客家人和基督教   10.2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   10.3 太平天国的制度    土地制度;军政合一;文化和宗教的合一;新历法;    社会政策   10.4 外国的中立立场   10.5 曾国藩和湘军   10.6 天国内讧   10.7 战争的转折点   10.8 太平天国的崩溃   10.9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战略错误;意识形态冲突;领导集团的失误;    太平天国生活的自相矛盾;蹩脚的外交   10.10 太平天国革命的遗产   10.11 捻军叛乱和回民起义   参考书目   第三编 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自强运动,1861—1895年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自强运动   11.1 新领导人及辛酉政变   11.2 合作政策和外交现代化    总理衙门;通商大臣;同文馆;海关;国际法的引进   11.3 军事现代化和早期工业化    先驱者;恭亲王与李泰国——阿思本舰队;    各省自强运动的开始;守旧派的反对   11.4 自强运动的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11.5 自强运动的局限与影响    缺乏协调;眼界狭窄;资本匮乏;外国帝国主义;    技术落后和士风日下;社会和心理惰性   参考书目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宫廷政治,1861—1880年   12.1 对外事务    斌椿使团,1866年;蒲安臣使团与修约,1868—1870年;    天津教案,1870年;觐见问题,1873年;    马嘉理案,1875年   12.2 慈禧太后及其政治    惩戒恭亲王;控制王位继承   参考书目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清代在新疆的统治与回民叛乱;海防与塞防之争;    崇厚出使和《里瓦几亚条约》,1879年;    曾侯和《圣彼得堡条约》,1881年   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年    法国的入侵;清流党的兴起;战争爆发;和平解决   参考书目  第十四章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   14.1 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瓜分危机”   14.2 朝鲜的开放    国内暴乱与国际政治    1882年兵变;1884年暴动;东学党叛乱,1894年   14.3 战争爆发   14.4 和平协定   14.5 清朝失败的原因   14.6 战争的反响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民族工业受到压制;日本的崛起;    中国的新政治运动   14.7 战后的对外关系    三国干涉;中俄秘约;割地狂潮;门户开放政策   参考书目 第四编 改革与革命,1898—1912  第十五章 1898年的维新运动   15.1 早期维新派和传教士的影响   15.2 保守的改革者:翁同和张之洞   15.3 激进的改革者:康有为和梁启超    今文经学运动;康有为努力争取认同;康有为的崛起   15.4 百日维新   15.5 皇太后与政变   15.6 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维新派缺乏经验;慈禧的权势;保守派的反对   参考书目  第十六章 义和团事件,1900年   16.1 义和团事件的背景    对基督教的憎恶;民众对帝国主义的怒火;    外国经济支配下的艰难生计;自然灾害   16.2 拳民的缘起   16.3 朝廷庇护拳民   16.4 东南互保   16.5 媾和   16.6 俄国占领满洲   16.7 义和团事件的影响   参考书目  第十七章 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17.1 清末新政,1901—1905年   17.3 立宪运动,1905—1911年   参考书目  第十八章 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重点讨论1895—1911年   18.1 思想的再定位    传统思想的变质;新学;日文译著   18.2 社会的变化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的瓦解;新兴阶层;城市的成长   18.3 经济困境    预算赤字;贸易失衡;外国投资及其控制作用;帝国主义的两面性   参考书目  第十九章 历史透视野下的清王朝   软弱的领导与不完善的体制;满人对汉人的猜疑;   对西方挑战本质的无知;内忧外乱与资本不足外国的作用   参考书目  第二十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20.1 革命的背景与特征    清朝的衰败;人民起义的传统;外国的影响;    政治变革的必要;毕三次革命之功于一役   20.2 孙中山与革命    檀香山与香港的影响;兴中会,1895年;伦敦蒙难;    艰难时期,1896—1900年;同盟会成立,1905年   20.3 共和国的兴起    铁路国有化;武昌起义;清帝退位;历史意义   20.4 袁世凯背叛共和    二次革命;袁的帝制之梦   20.5 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7年    清帝复辟,1917年;军阀混战   参考书目 第五编  觉醒与排外,1917—1945年  第二十一章  思想革命,1917—1923年   21.1 背景   21.2 新文化运动的展开    陈独秀与《新青年》;蔡元培和北大;胡适及其贡献   21.3 五四运动,1919年   21.4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    外来访客;问题和“主义”;到东方去!到西方去!   21.5 结论   参考书目  第二十二章  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22.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   22.2 国民党的改组,1923—1924年   22.3 北伐与国共分裂   22.4 民族主义外交    华盛顿会议;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22.5 南京国民政府   参考书目  第二十三章  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1928—1937年   23.1 “新军阀”和派系政客   23.2 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23.3 共产党的挑战    共产国际的政策;毛泽东的自行其是;国民党的围剿;    长征和遵议会议   23.4 西安事变和统一战线   23.5 成败得失:十年回顾    金融改革:关税自主;收回外国租界;交通;工业发展;    教育;新生活运动;文学界;对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忽视;    财政上的不负责任   参考书目  第二十四章  中日战争,1937—1945年   24.1 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兴起    1932年的“五•一五政变”;1936年的“二•二六政变”;    广田弘毅的对华政策   24.2 不宣而战,1937年   24.3 汪精卫的“和平运动”   24.4 国民党的抗战建国计划   24.5 国共合作及其摩擦   24.6 延安经验与外国的观察    生产自给运动;外国观察家;迪克西使团   24.7 战时外交与美国卷入中国事务    1943年的开罗会议;史迪威危机;赫尔利的调停,    1944—1945年;1945年的雅尔达会议;   24.8 战争的后果    东亚的国际新秩序;国民党的衰竭;经济灾难;心理的疲惫   参考书目 第六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  第二十五章  内战,1945—1949年   25.1 毛泽东在重庆   25.2 苏联在东北的行动   25.3 马歇尔使华   25.4 内战   25.5 美国的作用   25.6 对美国政策的重新评价   25.7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虚有其表的军事力量;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    失却民心和政府威信;美国调停和援助的失败;    社会和经济改革的迟滞   参考书目  第二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26.1 政治组织    政府结构;政党;中国共产主义的特殊性   26.2 经济发展    土地革命和农业集体化;工业发展;“大跃进”和公社   26.3 社会主义新人   26.4 对外关系   参考书目  第二十七章  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27.1 中美缓和    美国政策的变迁;新均势;中国的动机;尼克孙在北京;    《上海公报》;和解的成就   27.2 中日恢复邦交    田中角荣的对华新政策;田中角荣在北京   参考书目  第二十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8.1 邓小平的构想   28.2 农业改革   28.3 工业改革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28.4 对外开放政策    中日贸易;中美贸易   28.5 未来发展前景   参考书目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崛起   29.1 香港回归    英国的殖民统治;政权交接仪式;回归后的香港   29.2 中美关系    “中国威胁”论?;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遏制论与磋商论;    《美日安全条约》;佩里的作用;中美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克林顿的友好示意   29.3 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    参考书目 索引审校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拥有近四千年文献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土生土长地自行发展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孤立于其他一些重大的文明之外。然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出现了。在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和使节开始经新航路抵达中国的华南地区,商人和传教士也接踵而至。此后不久,俄罗斯人也在17世纪中叶跨越西伯利亚到达满洲边境。这些事件对中国来说不啻是划时代性的,因为它们打开了中国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这种交往虽然在一开始时并不显著,而且步履维艰,但在19世纪却发展成为一股引发中国与西方之间直接碰撞的力量。此外,从中国内部发展的角度来看,欧洲人的来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因它与满族的崛起和满清王朝的建立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这些重大的内外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随后的历史具有与以往时期迥然相异的特征。首先,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其次,外来因素与中国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倾向诸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变化”便成为这段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使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第三,异己因素,即来自外部的西方人和来自内部的满洲人强行介入汉族人的生活,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民族或种族意识(nationa1istic—racia1 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深刻地影响中国未来的历史进程。由于这段时期与以往各个时期的区别非常巨大,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尽管西方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会合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但其作用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显现出来,其时西方的强烈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因此,学者对于把16世纪还是19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个问题颇有分歧。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作近代中国的起点。这一学派的中国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外国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起点,此后的中国历史便主要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认为,这场战争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之凶恶的缩影,它把“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第二个学派,主要由一些较为传统的中国史学家组成(他们的意见有些已开始为西方学者所认同)。他们对以鸦片战争是一个新时代开端此一观点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明(1368-1643年)清(1644-1911年)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因为,就内部事态而言,该时期适逢满族的兴起和清王朝的建立;就外部局势而言,这一时期西学开始传人中国。他们争辩说,尽管西方的影响在19世纪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但这只不过是两个半世纪前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已,而且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多年时间,也难以体现一部四千年历史的近代时期。此外,界定近代中国起自于1600年前后的做法,可以使近代中国的开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趋于一致。上述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诚然,耶稣会士传人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制图学和建筑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在这些方面仍然是传教士到来之前的那种模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一个学派的理由似乎很充足。但是,如果我们对前期的机构制度不甚了了的话,那么我们将无法全面评判19世纪和20世纪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对西方冲击的研究,必须首先对这种冲击的承受者有所了解。而且,鉴于西方和俄罗斯在影响近代中国命运时,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我们就更不应忽视中国与它们的早期交往所具有的意义,也不应忽略它们所采取的推进方式——西方海权国家从南面向上推进,而陆上大国俄罗斯则从北面向下挺进,它们形成了一种钳形势态,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确实,从历史回顾的角度来看,16、17世纪欧洲人和俄罗斯人的来临,为19世纪西方的强烈活动铺平了道路。基于这些理由,后一种学派似乎也有可信的论据。然而,我认为这两个学派可以通过折衷的方法得到调和。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但是,如果对原先的机制缺乏相当了解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这种转化的效果。因此,对1600年到1800年间内政与外交的发展进程作概括性的探讨,将为我们正确地理解近代中国提供必需的背景资料。在这段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思想状况,本质上仍然与过去两千年的情形颇为相同。其政体是一个由皇室统治的王朝;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士绅阶层为核心;支配性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学说。了解了中国的这种传统状况,我们就能更容易地评判19世纪中国在应付强烈的西方活动时所采取的行为举措了。这种折衷的方法保持了后一学派的历史完整性而又不损害前一学派的现实主义思维。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为什么到16世纪才开始,而西方的影响又为什么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解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必须记住,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向西发展到罗马,随后又散布到整个西欧并传人美洲;而中华文明则孕育于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长江流域,并随后传播到中国的其他地区。因此,这两个文明的主流不是彼此接近,而是越来越远。只有当其中的一个文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着自身的利益扩张到另一个文明地区时,这两个文明才得以会合。固然,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两个文明之间曾有过一些时断时续的交往。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与其同时代欧洲的罗马帝国都已相互有所闻。中国人尊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公元73年到公元102年间,活跃于中亚地区的中国名将班超甚至派遣了一位使节去寻找罗马帝国,此人到达了波斯湾。其他一些交往包括:中国的丝绸输入了罗马,而在公元120年和公元166年罗马的杂耍艺人和商人则到达了中国。在唐代(618-907年),景教和伊斯兰教传人了中国;而且,在唐、宋(960-1279年)时期,阿拉伯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也十分活跃。在元代(1280-1367年),威尼斯商人马菲奥•波罗(Maffio Po1o)和尼科罗•波罗(Nicco1o Po1o)以及后者著名的儿子马可•波罗(Marco Po1o),还有许多方济各会(Franciscan)传教士,都曾到过中国。在明代(1368-1643年),由郑和率领的远洋航海壮举,到达非洲东岸;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也在15世纪中传到了欧洲。可见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的许多世纪中,中国和西方之间已存在了一些零星的交往。但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还有待于其中的一个能够作出到达彼方的持续推进。到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已充分具备了前往东方的地理知识和造船技术。葡萄牙人的航海远征,把一些探险家和殖民帝国的创建者带到了亚洲,商人和传教士也尾随而至,带来了西方世界的科学知识。东西方之间一种超出偶尔接触的经常性交往开始了,但这种交往仍然没有盛行到足以使这两个文明面对面地接触。欧洲还得等到工业革命以后才获得足够的力量作有力而持续地到达中国的努力。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在这场推进中遥遥领先,这并非偶然。很明显,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交会不可能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而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也不可能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1.2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在近代中国,我们看到了几种发挥作用的强大动力,其中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是潜藏的。首先,自然是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命运的兴衰。在清代,朝廷最为关注的,是如何维持其自身的权力。为了赢得汉人的善意和承认,清廷决意与中国传统秩序打成一片,保留了明朝的政体和社会制度,采纳理学为官方哲学,并吸纳汉人加入官僚机构,以一种二元首长体制(dyarchy)的形式与满人共事。另一方面,清廷大兴文字狱,惩罚讥讽异族统治的人;设立宗人府,监督满族显贵的出身、受业和婚姻;禁止满汉通婚,并严禁汉人迁居满洲,通过这些措施,努力维护满族的种族特性。为适应某些特殊的需要,清廷也设立了一些新的政府部门,如在1638年建立理藩院来管辖有关西藏、蒙古和西域(新疆)的事务;1729年设立军机处,使决策过程集中化;1861年更设立总理衙门来掌管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关系。为镇压叛乱并扩展疆土,清廷向遥远的边疆发动了多次军事征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疆域第二大的王朝。在19世纪中叶以后,有许多洋人受聘担任政府官职,从而使满一汉二元体制扩展为一种“满一汉一夷”的混合体制(synarchy)。所有这些以及其他许多政策措施,都旨在确保大清江山的长治久安,它们强烈地影响并引导1644-1911年间这个国家政治生活的主流。在满清王朝覆灭后,民国政府最关注的是对内统一国家、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到了1949年以后的共产党执政时期,我们则看到了一种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实行工业化和争取大国地位的强烈动力。政府的这些重要政策,在引导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方面,显然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因而应当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持续关注。然而我们决不能忽视那些更难以把握的历史潜流,它们也是一种决定中国形态的动力。确实,在清朝这样一种不允许有任何合法反对派政治团体存在的专制制度中,秘密活动不时地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有许多汉人加入了满清政府或默认了清廷的统治,但有很多人却仍然保持着沉默的抵制。清廷乃是一个异族王朝的铁定事实,持续地激发了汉人以秘密会社活动、民族或种族起义,以及革命等方式进行反抗。最初,反清情绪伴随着一种恢复前明王朝的渴望——如各南明小朝廷的抗清运动、郑成功及其子在台湾的抵抗和三藩之乱都表明了这一点。当这些运动相继失败后,“反清复明”的思想暗暗地在诸如天地会和白莲教等秘密会社中间得到流传滋长,并伺机而动。当乾隆朝(1736-1795年)末期中央政府的警惕松懈之际,1796年便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并持续到1804年,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白莲教起义平息后,民族或种族反抗再次归于沉寂,一直到1850-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才又一次复兴。不过太平军只保存了上述口号中的“反清”部分,却抛弃了恢复明朝的思想,因为他们要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1864年太平军失败后,民族或种族革命再度转为秘密会社的活动,并激发了孙中山等一批后来革命家的斗志。到孙中山一辈投身革命之时,革命抱负已大大扩展,包括了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复仇意识。随着1912年清王朝的垮台,原初的“反清”目标已达到了,于是民族主义革命转向了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欧洲殖民列强在20世纪头20年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30年代和40年代前半期的主要对象是日本;50年代后期起则是苏联。由此看到,在整个近代中国三百多年的时期内,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史主题,它时而浮现到表面,时而转入地下。这种动力经久持续,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带点夸张地评价说,近代中国的历史可被视为一部民族主义革命的历史。第三种动力是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这个新天地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强加到中国头上的。讽刺的是,西方文明在其他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却表现出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它加速了旧秩序的瓦解,却没有提供替代它的新秩序,这给中国人留下了在旧秩序废墟上构建一个新秩序的艰巨任务。中国人背负着传统的重负,对西方世界的本质又一无所知,他们在黑暗中摸索,探求一条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李鸿章称这种努力为“开三千余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面临着一个令人焦躁的痛苦抉择,那就是:为了使中国得以继续存在,并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旧中国的多少成分应予抛弃,近代西方的多少东西应予采纳。对一种新秩序的探求涉及一场极其艰难的观念之争,需要排除那种过度的自尊意识和对外来事物的藐视之情,抛开那种认为富庶的中华上国毋需借鉴化外蛮夷、也毋需与彼等结交的根深蒂固的信念。不过,在1860年中国再度战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一些较具前瞻的清廷大员意识到西方的挑战乃无可逃避之事实,中国如要生存就必须有所改变。他们引用著名学者魏源提出的那句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在60年代初发起了一场所谓的“自强运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设立了同文馆,并按照西洋模式设置了一些由军工产业支撑的军械所和造船厂。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却完全被忽略了。即使是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之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

后记

这部译著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简体字版。作者徐中约教授长期执教于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分校。这是他写的一本教材。本书于1970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海外受到广泛欢迎。1971年获美国加州共和奖。自1976年起,这本书在东南亚地区畅销,成为一本研究近代中国的必读书籍。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纪念500周年社庆,评定这部书为“ 名著”。到2000年,这部书的英文版已经出了六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中译本繁体字版,是根据第六版翻译的,出版于2001年。下面谈一谈我个人读了这部著作以后的感受。作者在英文版第一版序中说:“这部通史主要表达本人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同时也汲取了过去三十年里西方和日本的丰硕学术成果。”郭少棠教授为中文繁体字版写的序说:这是一本“兼具中西史学和社会科学的精神,全面运用多种文献资料,和吸收不同语文研究成果,以跨学科的方法撰写的近代中国历史。”由此形成了本书的一个明显特点:分析问题比较全面。下面举几个例子。第一,作者信仰进化论,但也肯定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作者在英文第六版序中说: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世纪,中国内部的腐败和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如同一对孪生恶魔,给社会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国为了克服这对孪生恶魔,推动社会进步,历经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1912年的共和革命、1919年的思想革命、1928—1948年间国民党的建国运动,直至在194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复兴在今天是有目共睹的。在步入2l世纪之际,中国犹如一只在涅榘中翱翔而起的凤凰,处在一种自乾隆朝(1735—1795年)末期以来最良好的国际地位。第二,在历史分期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另一种是以明清交替时期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作者既赞成以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又主张近代史教科书应从明清交替时期写起。作者写道: 我认为这两个学派可以通过折衷的方法得到调和。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因此,对1600年到1800年间内政与外交的发展进程作概括性的探讨,将为我们正确地理解近代中国提供必需的背景资料。……这种折衷的方法保持了后一学派的历史完整性而又不损害前一学派的现实主义思维。(第2—3页) 第三,关于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社会的性质,作者认定为“半殖民地国家 ”。但在具体论述时,与国内史学界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大致吻合。他写道: 鸦片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在政治上,割让香港使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开放五个口岸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而损失前述之三种国家主权(核定关税、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则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军事上,允许外国军舰停泊于五个口岸(此项让步后来又扩展到长江沿岸的其他开放口岸),使外国战舰得以自由且合法地航行于中国的内陆水道,无情地将中国的腹地暴露在外来列强面前。在经济上,核定关税率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的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在社会上,持续的非法交易加剧了鸦片问题,而外国贸易在五个口岸的增长,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家阶级,这个阶级有时被称为“买办 ”阶级,而且逐渐对社会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第153页) 第四,在一些具体事件的论述上,作者也力求实事求是,全面分析,避免了简单化倾向。下面以“同治中兴”和义和团运动为例。作者所指“同治中兴”或“自强运动”,也就是国内学者通常所说的“ 洋务运动”。作者对这一事件作出如下评述: “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第208 页)关于义和团运动,作者作出如下的评述: 回顾历史,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恨的爆发是固有的爱国主义表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义和团事件是一场动机正确、方法错误的爱国的农民起义的朴素形式。(第321页) 这部著作在国内发行简体字版本,将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海外华人的史学思想,扩大知识面,增强思辨能力。这部著作并不是没有不足之处的,对若干具体问题的论述,读者也可能不赞同。我个人认为,这需要从作者从事这项学术工作的时代背景和工作条件给予历史的理解。本书由南京大学计秋枫和朱庆葆两位教授主译,第二十九章由郑会欣博士翻译。原稿最后程徐中约教授过目。在本书稿的翻译过程中,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梁元生、刘义章和张学明三位教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而时任文学院院长的郭少棠教授更是执笔写序推荐此书。几位同仁的热忱无私令人倍受鼓舞,亦令本书增色不少。在这部著作中译简体字版本出版之际,谨向读者作如上介绍。不妥之处,敬请批评。茅家琦 南京大学历史系 2007年11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1. 明末清初,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并不大,顺治康熙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显然也对高层政治未能发生特别大的影响,之后清朝的全盛时期,西方传教士在清王朝基本没有任何影响力。仅就徐中约对近代史上限的确定来说,很难让人完全信服。当然,断代,仅仅是论述展开的一个前提,无论我们认同与否,都很值得商榷。徐中约的结论,即中国的近代仍旧是未完成的“近代”,显见作者醉心于长时段历史写作的雄心,事实上作者也创造了一个中国近代史写作的全新范式。——《新京报》  2.作者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在英文版序言中说:“在步入21世纪之际,中国犹如一只在涅槃中翱翔而起的凤凰,处在一种自乾隆朝(1735-1795年)末期以来最良好的国际地位。”挣脱过去落后、挨打的境地,变身为世界强国,几百年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就蕴含其中。——《中国青年报》  3.这部著作在国内发行简体字版本,将有助于学术界了解海外华人的史学思想,扩大知识面,增强思辨能力。这部著作并不是没有不足之处的,对若干具体问题的论述,读者也可能不赞同。我个人认为,这需要从作者从事这项学术工作的时代背景和工作条件给予历史的理解。——《青年时讯》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史1600至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是英语世界及海外华人社会最畅销的中国近代史巨作。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五百周年社庆文告公布的数十名著之一。 ★经典力作 本书自1970年面世,次年获得美国加州共和奖(Commonwealth Prize),此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全新视角 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美籍华人徐中约教授长期研习西方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心得。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融汇中西 本书兼具中西史学和社会科学的精神,全面运用多种文献资料,和吸收不同语文研究成果,以跨学科的方法撰写的近代中国历史,使当时流行英语世界的其他汉学史著不得不重新反思他们研究背后的文化观点。★史观独特 作者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突破学术界传统的中国近代史时段划分。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承启连结,以独特的论述方式,缕述上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编排精心 本书内容博大,论述精当,语言生动活泼,详细的地图和丰富的插图相结合,并辅以详尽的索引,在方便读者对相关内容的搜索查阅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近代史 PDF格式下载



本书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近代化,在英文里就是现代化,现代化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现代化含义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各有自身特点,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模式”。
“近代化”,指中国近代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也即“转型”。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侵略者的侵略下被迫展开的,是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紧密结合的,是在中西文化的冲撞和冲突中展开的,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从空间看,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从时间序列看经过三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鸦片战时,林、魏及太平天国的洪仁玕,都提出了学习西方的问题,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这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是在机器技术方面向西方学习。
②戊戌——辛亥革命,一批批思想家不仅提出“以商立国”,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政治上向西方学习,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主张,并通过政治运动谋求政治改革,这一时期是近代化的深入,在制度方面学习西方。
③辛亥失败——五四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一部分知识分子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提出人格独立,精神解放,重新塑造国民人格,批判封建的道德思想文化,提出了建立新时代的新文化的问题,这是近代化的深入,思想心理层次。
中国近代化是沿着技术——制度——文化的路向层层深入的。当然,中国近代化充满了艰难、曲折和失败,但正是在这一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近代社会终于摆脱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所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如何脱离传统社会,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近代化(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也是我们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条基本线索。
需要分清的是:近代化不等于西化。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近代化是以我为主体的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历程;而西化则是以西方为本体的机械照搬,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近代化的思想来源,则是西方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又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洋务、戊戌、辛亥、五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学习西方问题,但我们也将看到,他们既学习了西方,又融和进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因素,中国的近代化又是在自身历史文化土壤上的近代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道路。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大学学习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学习方法、学习理论,它不是光看一二本谈方法的书就会,而是蕴含于日常学习和实践之中。
二个目的:一探索历史规律,二是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日的借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运动,不能不受到历史传统的深刻制约,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的反思,在这方面,历史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虽然只有八十年,但学术研究的广度、讨论问题之多,都超过古代史,可以说,对近代史上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有不同意见。如何学好中国近代史:关键是认识大学学习历史的任务和要求。大学学习中国近代史与中学有什么不同?
中学:了解历史事实,来龙去脉。
大学:把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来学习、研究,也就是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史”,而是历史学,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了解历史,而是认识历史。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本体历史就是人类过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唯一的、永恒的,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属于认识层次的历史,就是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认识是丰富多样的。每个时代都有对历史的不同的认识。认识历史的任务就是通过思考,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去把握历史本体,当然由于认识的局限,每一个人事实上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认识历史,正因为如此,这才加重了我们的责任:如何更好地认识历史,这是我们学习时始终要明确的目的。
中学:掌握基本史实、年代、人物。
大学:不仅掌握了解一般史实,而且要了解与此史实有关的前因后果,了解其处于历史长河中与其他史实的联系,也就是通过史实把握这样一些关系:社会总系统下各个子系统的关系,了解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这一切,不能凭杜撰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研究历史,尤其是钻研,收集原始资料,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研究这些材料,获得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认识历史,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阅读史学理论书籍,阅读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书籍,注意新观念、新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本书史观独特 作者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突破学术界传统的中国近代史时段划分。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承启连结,以独特的论述方式,缕述上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对于这段历史有不一样的解读


3大史学名著 之一不是盖的 内容十分精彩 就是书很旧自己有一点感受分享给大家要评价这本书,首先,要放在史学史的角度。第二点,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史学家通常不会轻易去写一本通史。因为通史要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他早年在中国,后来到美国,海外一些学者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想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普遍的,在中国还是以唯物史观看历史问题,而其它地方是以不同史学的理念,不同史学的位置来看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可以综合的、调节的可能?这是徐中约的另外一个意愿。因为在后现代史学中研究有一个潮流,英文叫做negotiation(谈判),就是说,研究历史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因为史学研究是相当有主观牲的,不同的历史学家有自己的主观标准。所以,讨论历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谈判、协调。徐中约这本书提出来的是一种谈判的,希望大家去寻找一个可以协调的,对于中国近代史观念的评价,当然,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来看,成功不成功很难说。但是,无论如何, 《中国近代史》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经典。在这个经典的书里面,他要尝试去寻找一种综合、协调的想法。这是他主观的意愿,也是一个历史学家跟他的文本之间的互动,寻找一种新的出路。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当当网挺你


1.我们过去以及现在都在反对着全盘西化,坚持着“中体西用”,其原因恰恰是我们已经不可逆转地全盘西化了。2.政治机构的超前设置,而技术的发展不足以支撑这种设置。庞大的帝国运转不甚灵便,特别是遇有灾祸、反叛战争等突发事件时。3.也许是一种天注,在中国最后的一个君主专制的传统社会中,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都对中国传延千年的传统文化典籍的解释、整理作出了巨大努力,于清朝的历史排序而论,这种工作意义深远。4.对于往昔辉煌追忆实在是对于现实的无可奈何的体现。一个老人或一个国家,都是如此。5.“跪与不跪”仅是一个礼数而已,若清朝不计较,则或可于1816年与西方有所往来,若阿美士德不计较,则可面见国君。然观嘉庆帝之治行,乃是固穷守旧不知变通之君,若言中西之往来因此一跪而一拖数十年,未免过矣。6.众多洋务产业有向地方大员或创办者私产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地方督抚的实力后盾。7.洋务运动企业由最早的官办至官督商办再至官商合办和商办的逐步过渡,表现出官营资本的日趋衰微,同民间资本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形态开始转型。8.中国近代史上,当中国因某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取得些许优势和胜利时,保守主义力量和自满排外情绪就会抬头,进而错误的影响日后的对外交往的态度方式,其结果就是再一次受辱于强大的外部势力,陷入更加残酷的深渊,不能自拔。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十分明显,并值得深思。


读中国近代史要读中国人用英语写的又翻译过来的,真是讽刺又无奈,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嘲弄。真实的历史,能读出一个民族的沉痛和骄傲,血泪和奋斗,然而,最可怕的还是历史的循环,以民主自由为口号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却在一开始就背叛了集中了国内仁人志士,从军的农民儿女的口号,又多么令人可悲可叹。三四十年代用来号召人民推翻反动派的口号在完成任务后就被束之高阁,历史要走向何处呢?徐老先生的书,不同之处在于在刻画描写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动机方面的着重,试图以此揭示历史发展背后的动力。不可多得的好书。


看完了这本书才发觉原来历史课本是这么的偏激
其实也同样是叙述
课本里却全是对立 全是大而空的评价
一句“袁世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就把袁世凯一笔抹煞了

而徐中约的这本书 详尽 客观 公正 人物是鲜活而饱满的
历史不过是寻求其最原本的面目 否则还有什么意义
若想了解中国近代真正的历史 不从阶级斗争 而从人类发展 民族崛起的角度理解中国历史
还要看这本书


这是我看过的最厚重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很有价值,值得参考。第一,从历史范畴上,实际的历史跨度是从传统意义的古代史开始至最近的一二十年,从后金创立到改革开放,估计若干年后还会再版增补新时期内容。所以,书名用《中国的奋斗》足已,《中国近代史》这个副标题对于本书现今的内容而言,反而有点不伦不类、画蛇添足了。第二,从视野上,这是一本以国际视野写成的中国近400年历史,没有大陆专著常有的意识形态桎梏,参考文献多为大陆以外的著作,更显全面而客观。第三,从深度上,不停留于史实的叙述,从多维度对史料进行深度挖掘,有不少其他著作难得一见的数据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的很多观点深刻而令人信服。无论是专业学习研究还是兴趣阅读,这都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书,起码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研究方法的角度,都可以让我们看清过去的得失、明确未来的方向。


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大家作品,值得信赖。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人物”而在徐中约的近代史中让人发现,不一样的近代中国,同样的历史人物却带给人不一样的认同。


《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第6版)》一书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其写出了世界近代以来这一最大的时间范畴中的中国奋斗史,跳出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狭义中国近代史的局限性,为广大历史读者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历史想象的时空可能性。


这本近代史在出版38年后得以在大陆出版,虽然晚了点,仍值得一读.作者无怨无忿,从中华民族因应西方的奋斗史角度,心平气和.不仅从中国的角度,也从世界其他角度看待历史,不像那些出于政治目的,或被意识形态操纵的所谓历史学家们对历史的胡乱解读,使国人真正能够面对那一段不堪的历史.


徐中约先生用不同常人的思维模式对中国近代史做了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丰富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一部不错的书。但是书中对省会主义建设时期描述不是很详尽。


中国近代史已经买了好几个版本了。大学里读过高教版的,谁写的忘了。考研时读过李侃的,后来还读过蒋廷黻的,还有张鸣的,然后徐中约的。就这本书厚呀!角度和前面的也不一样。 李侃的正统,和高教版的差不多。蒋廷黻的简单,但是有真知灼见。张鸣的让人耳目一新,本科毕业生写毕业论文最难得就是选题,建议买一本张的书,处处皆可成为选题。徐中约的大致浏览了目录,不错。和前面的诸位没有重复。也算是这次买的书中一本自己期待已久的吧。挺划算。


徐中约此书是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在教科书上的体现。虽然史观有些陈旧,但材料翔实、叙述精当,时至今日,仍不失为最佳中国近代史的入门读物。


非常喜欢历史这本详细的介绍了我最喜欢的一段中国历史---从清朝到近代作者以客观的视角述说了一段中国人的屈辱史和奋斗史收益非浅


一直接受的教育就是近代史就是屈辱史,这本书从另一个视角来描述中国近代,是我购买本书的重要原因。另外印刷质量很好。非常好的一本书。


徐中约先生的书内容详细,比较客观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发生的很多重大事件。


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后就在当当下单买了看了之后感觉还不错是一种与大陆学者不同的眼观在看待历史问题比较客观接近史实感觉全书对近代的描述非常详细强调了近代中国人的抗争精神而不是以往学者所声称的被动西化的过程值得一看


刚入没多久,正认真阅读中。写中国近代史的史家不乏其人了,而写的好的不多,大家则更少。徐中约教授的这一部,堪称大作。


这本书内容详细,客观公正的反映了近代中国奋斗的历史,我读后很受启发教育与感动,适合适合青年人阅读。


这本书是别人介绍的,说不错。然后我去网上搜了一下,大家都说不一般的好,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大陆历史学教育的人,不禁想看看国外的人是通过什么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是怀着不一般的心情,因为经常上网看一些东西,和听别人说到很多关于历史的另一面,心中多少还是有点茫然,正值暑期,想找点东西看看,一下想到这个,便买了一本,很厚实,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笑言这东西都可以当板砖使了。才开始看,也不好过多的说内容,但是看到前面一点已经使我很受教育了,在网络小说盛行的今天,它业已帮我解决好几个疑惑了!


书很好,较为详细、脉络清晰的讲述了中国近代史。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阐述历史事件,不错。


从徐中约开始,领悟到不一样的中国近代史。一个真正的中国近代史


不同的眼光看中国近代史,我同时在对比着看另一本历史类书籍,同一段史实,不同的视角,非常给人以启迪。


一直以来都不愿意碰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是我读近代史实的第一本书。作者的人生阅历丰富,眼界开阔,呕心而成。书中语言精练,数据翔实,字里行间满意人生睿智,看得出作者为写这本书参阅了中外很多资料文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提点小建议,再版时纸张可以用好点的。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以一颗爱国之心,带着血泪从前到后详尽阐释了近代中国的奋斗历程。虽然时间跨度400年,把握起来困难,但作者以“奋斗”为主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从另外视角来读历史,喜欢历史,但读近代史很少。离我们越近的历史打扮的越厉害,这本书很不错哦,但很遗憾删得比较厉害。既然前面你们认为写的公正、客观,为何后面的不让大家看到。敢作敢为,做错要勇于承认。不敢正视历史!配合香港中文大学版本的看看吧!


以西方人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的近代.文中大量统计数据与文章的引著,说明作者的用心.比如关于中国王朝的周而复始作者解释为人口的增长与土地的缺乏,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的确代表了西方学者的科学观.不过总觉得对于1949年以后的中国,过于笼统与缺乏客观.


用西方人的逻辑来描述从清末到现在的一段近代史,结构非常清晰,数据也很完备,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与小学和中学历史课本中所描述的不一样,以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很多有争议的人物,李鸿章,叶名琛,曾国藩。。。。不错,值得推荐。


非常客观的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不像有些学者,历史在他的笔下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中国近代史做的一个几乎公正、公平的阐述,很值得一看的。


本书用相当客观的程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中国所经历的磨难,屈辱,崛起的全过程,读完以后的感觉: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望与大家共勉之,为了我们祖国的崛起,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好好努力吧!


书中记载的历史非常详细,很客观。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一定要看一看!


用另一种视角观察近代中国或是近四百年的中国,从中也可了解一些海外人的中国观。


徐中约难得在大陆出版,近代史的书我买的多了,对比阅读,关键是文化观念


这本书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很遗憾,是阉割版,但是在大陆, 大家就知足吧。我在网上找了港版的电子书,和这个配合,电子书,内容全,实体书图表、地图全,聊胜于无吧。


这是我最喜欢的中国近代史的版本,作者的论证,资料详实,唯一遗憾的就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删减痕迹很重,不如原版内容丰富,不过也理解为何这样删减。如果能买到港版,就更完美了。


很独特、很有个性的全面介绍了近代的中国历史


书质量还可以,近代内容很全面,对初期和中期了解历史的朋友很有帮助,如果想更详细了解其中单独的知识就需要单独购买其方面的详细书籍来研究,所谓多方面了解知识,相信每本书都有它的意义。还是可以的。


这本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是海外中国近代史书籍的巨著,在国内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港澳台有郭廷以德《中国近代史》。这三本都有,不过感觉这本非常不错!


历史书看过很多,对近代史特别感兴趣。这本书的视角比较客观也比较新颖,跟以前学过的看过的有很多论点不同,值得思考。推荐。


很厚的一本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如果想了解中国近代史,推荐这本书和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大学的时候学的想睡觉,如果当时是用的这种教材 那该多好!建议大中小学的教材统统换成真正专家写的,不然真是误人子弟


在外国生活的中国学者,解读中国近代史自然有独特视角和感触!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很好参考书!


这书从另外一个视角讲述了中国近代史,角度新颖。而且当当的服务还是不错D,书本质量有保证,价格还实惠。


本书特点:其一,文笔犀利,语言凝练;其二,选取的史料较中国传统官方史料来比,相对较为新颖;其三,文中的插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珍藏性;其四,个人认为比较适合爱好历史的人群阅读或者是具备一定历史功底的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教师阅读,便于与传统正统史学相印证。


我是个历史学的门外汉,但这本几十万字的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虽说是近代史的书,但其界限与国内的历史分期完全不同,同时也没有落入国内所谓的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俗套,或者说是综合两种范式的一个经典叙述方式,很值得学习。


徐先生的书从另外一个视角写中国近代史,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史学家,看完后觉得收获很大。


作者用新鲜地视角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的近代史!


视角独特,值得一读!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好书!


有助于转换另一种方式来了解中国近代史!


此书深入浅出讲述中国自1600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代史,一读起来便爱不释手,好书。


可以好好的研究中国的近代史了


非常值得一读,严重推荐,对中国近代史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专业程度介于蒋廷黻和剑桥史之间,对普通人来说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的最佳选择,唯一可惜的是国内版有删节。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目之一,适应于各个层次的读者


毛传和中国近代史两本书很好,还未看,给孩子买的那套书质量也不错,就是内容很简单。


书写的很不错,角度也较为新颖,同传统的写中国近代史的有很明显的视角差别。


这是美籍华人的作品,对近代史的研究绝对值得一看,和大陆作家不一样的观点和角度,一个不一样的思考。推荐,书很贵,但书很大很厚,五折买的,绝对超值。


客观实事的品味中国近代史


内容很详实很全面,确实是一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好书,值得推荐!


老师们强烈推荐的一本书 看了觉得很好 就自己买了一本 作者对中国历史中的一些事有独到的看法 不枯燥 很好 值得读


中国近代史老师推荐的,适合大学生。


一本中华民族从荣耀到屈辱,在屈辱中竭力奋斗的历史,虽然从22章开始本书大陆版比港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删减,但这并不影响其客观性。一本很值得读一读的佳作。


了解我们民族的近代历史,编写我们的第二部春秋!


非常不错,能够宏观地了解到中国近代史,值得推荐!


之前在朋友那里看到这本书,因为想了解近代历史,所以我也买了一本,跟预想的一样,书很好~


不一样的近代史观,不一样的写作思路,一样的是真实的历史。


值得买值得读让人了解真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中国落后原因谈》是我的博客文章,地址是:`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42649025289211


这本书是教授中国现代史的老师推荐的,是一本很不错的属,对我的专业学习大有裨益。它对其他非历史专业的同学也很值得一看!


对于中国近代史,我们了解的很不够,需要好好补课


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


对中国近代史分析得很透彻,很好!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本好书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和理解,此为非常不错之版本。


西方视野里面的中国历史


建国以后删的太多!
没删的部分写的客观、公正。
建议下载香港原版的对照看看。
了解近代史的资料。


写的细致深刻,让人全面了解近代中国


中国不能存在什么出版自由,言论自由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必须把好相思统一这一关。我们绝不相信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只有中国文明最适合中国,最适合中国人。


很遗憾,我没能早些年读到这本书,以至让我蒙昧的认识观一直延续到现在。不同的人所撰写的历史,无疑也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在我看来,这本书不是推开了一扇窗,而是开启了一道门。通过这道门,来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和世界。


此书以多种视角还远历史,实属不易。作者身为美国教授,不仅以中国人的立场来写历史,更以他国的立场来写。这种精神可贵。我们分析问题,也要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否则,我们是无法真正看清楚的。从对方角度看问题没有违背‘为我所用’的原则,反而通过改善我们的认知力而增强它的效果。


我原来小的时候看过“上下五千年”,那时候对中国历史有点儿粗浅的了解,前些日子看了父亲给我买的《中国上下五千年》,那本书很厚,但只讲到五四运动。今天半夜的时候下了单子,看了看本书的目录,感觉其内容不会让我失望。


看过电子版的,很厚。觉得对共产党和新中国也没什么歪曲和攻击,作者还是比较客观的,细节资料较多,不知道本书为什么删了很多页,基本少了一半。学术、出版的自由啊。


老师推荐看的书 很好 值得看!客观全面 的了解我的近代史 推荐


很经典的书,只是读的时候心情有时很沉重。中国要强大,欧美列强才不敢欺负咱中国人啊。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是与历史不同的书,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中国,很睿智,很好!


非常好的一本宏观视野的全景式中国历史书籍,值得一读。民国前写得非常不错,民国后的历史写得相对仓促。


非常棒的一本书。写近代史,依然心情平静,用词中性。把视点落到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上,很对路,这是大家要深刻反思的问题,有指导意义。


书质量很好,这本近代史写的非常客观,值得读。


很真实,客观的反映了一部中国千年来的奋斗历程,但也很轻松,很好。


有助于了解中国历史,值得一看。


比较客观的近代史书。


从历史的脉络中去了解中国何以如此!


视野宽阔的近代史佳作。可叹的是,少部分章节被删减,影响了整体性。但还以值得推荐。


比想象中厚重,不过感觉徐中约的观点怎么看都像被和谐过呢?


徐中约先生真乃大家!


只可惜是阉割版的,很好的近代史读物


对高中理科的学生学近代史超级有帮助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