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季羡林先生

张光璘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张光璘  

页数:

433  

Tag标签:

无  

前言

  后记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20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充满着希望、激  情、梦想与信心;同时,也充满着失望、迷惘、混乱与幻灭。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一段痛苦悲怆的历史。  季羡林先生亲历了这段历史中的绝大部分事件,并且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正直的中国文化人肩负着民族与文化的双重重任走过的一条崎岖的道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经历,是值得回忆的。因为它不但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带有普遍性。这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反复阅读季羡林先生的二十四卷《文集》,以及1992年《文集》版后的作品,竭尽全力搜集有关资料,采访一切能找到的知情人,力图使书稿保持真实。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时候,往昔岁月的情景,便会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常常令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喜怒哀乐,不能自已。每当我骑车去朗润园13公寓拜谒先生的时候,看见他日渐苍老的面容,步履蹒跚的身影,心中便会涌起阵阵忧思,回家后更努力地写下去。现在,《季羡林先生》终于脱稿了,并且承先生亲自审读和修订,得到了先生的首肯。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个人认为,写作《季羡林先生》这本书,是我的夙愿,也是我一生中做过的为数不多的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感谢北京大学东语系的贺剑城先生、黄宗鉴先生、彭家声先生等,他们为我提供了季羡先生在东语系工作期间的极其真实、具体、生动的材料,以及北大近五十年历史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我要特别感谢季羡林先生的助手李玉洁女士。她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协助和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并且亲自审读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十分中肯的意见。她还将书稿念给在病榻上的季羡林先生听,使本书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感谢作家出版社编辑林金荣女士,是她当机立断,促成了本书的出版。我还要感谢本书的特邀编辑何拓宇先生。他是80年代初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一位资深的编辑,他在百忙中出任本书的特约编辑。他说:“这本书是北大三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觉得他说得很对,也很好。  总之,我衷心感谢一切帮助过我写作和出版这本书的人,没有他们的热情相助,《季羡林先生》是不可能付梓的。  张光璘  2003年4月10日

内容概要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20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中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充满着希望、激情、梦想与信心;同时,也充满着失望、迷惘、混乱与幻灭。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一段痛苦悲怆的历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苦难中崛起 齐鲁大地之子 命运的转折 寄人篱下 初露锋芒 “五三惨案”惊魂 叔父的“礼物”——包办婚姻第二章 清华学子 进京赶考 走进清华 学术研究发轫 结识名流 “清新俊逸”清华园 清华“四剑客” 同窗情深 文学青年 “永久的悔” 告别母校第三章 负笈德意志 辞亲去国 赤都印象 初抵柏林 大学城哥廷根 攻读梵文、吐火罗文 五年磨一剑 饥饿地狱的煎熬 乡愁 苦涩的爱情 进入梵文学界的殿堂第四章 回到祖国 别了,哥廷根! 游子归来 初进北大 谢绝剑桥聘约 乱世中的孤独者 知遇之恩,永生难忘 三年学术成果“差强人意”第五章 新时代的幸运儿第六章 在政治运动的旋涡中第七章 炼狱第八章 晚年生命积淀的喷发后记主要参考书目附录 季羡林致编辑信 ……

章节摘录

书摘  在遭遇这次空前残酷的批斗之后,季羡林大彻大悟了。他的思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改变。他不想自杀了。“‘这样残酷的批斗原来也是可以忍受得住的呀!’我心里想,‘有此一斗,以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是活下去吧!’我心里又想。……可是拣到了性命,我是应该庆幸呢,还是应该后悔呢?我至今也还没有弄清楚。”所谓“至今”,指的是他写《牛棚杂忆》的1992年,事情已经过去二十五年之后了。实际上,季羡林当时做出活下去的决定,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季羡林不是一个满不在乎的人,也不是一个看破红尘的人,他一生研究佛教,但并不相信佛家因果报应那一套理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务实的人,一个守道德、遵传统的人,一个重气节、有骨气的人。因而,忍辱偷生对他而言是痛苦的、违心的、被迫的,无奈的。在后来好多年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季羡林常常提到这样一件事:“文革”结束以后,一次,一位文艺界的著名领导人,见到他,忽然对他说道:“羡林同志,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现在看来‘士’也是可以辱的啊,哈,哈,哈,哈。”季羡林以极其鄙夷的口气向人重复着这位领导人的这句话,由此可见其内心的痛苦。在他九十岁的时候,一位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问道:“您觉得文革中最痛苦的事是什什么?”他毫不犹豫地答道:“肉体的摧残还还是可以忍耐的,但是精神上的摧残与侮辱是最难忍受的。”接着,他自言自语道:“我那时为什么不死呢?”这段奇耻大辱的历史,季羡林今生世恐怕是永不能释怀了。  在哥廷根的日子里,季羡林饱受轰炸、饥饿、乡愁的煎熬,有家不能归,有苦无处诉,一切的不幸与委曲,只能默默地往肚子里咽。只有在读书和写论文时,让他暂时忘记世间的烦恼。一旦回到住处,孤身独坐室中,烦恼又涌上心头,无法排解。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离开哥廷根回国。  但是,诚如《红楼梦》中所云:“大不幸中却有大幸。”人生在世,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也是一条辩证规律。季羡林在哥廷根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件事情曾给他带来过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快乐,使他的生命之火重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便是他与一位德国姑娘之间的一段爱情经历。  在季羡林住的同一条街上,有一家叫迈耶的德国人家。迈耶先生是一个小职员,为人憨厚朴实,老实得甚至很少说话,在人多的时候,更是呆坐一旁,一言不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迈耶太太却生性活泼,能说会道,热情好客。他们夫妇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小姐叫伊姆加德,身材苗条,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当时尚未嫁人,待字闺中。她就是这个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  迈耶家是一个十分和谐、温馨的家庭。她家也像欧朴尔太太家一样,把多余的房间租给中国留学生住。恰好,季羡林的好友田德望便是迈耶家的房客。季羡林常去田德望住处拜访,一来二去,便同迈耶一家人熟悉了。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上下,年轻英俊,个子颀长,待人谦和有礼,正在读博土学位,又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迈耶一家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但是,季羡林与伊姆加德小姐之间产生恋情,还有另外一段因缘。  季羡林当时正在写博土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稿。可是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稿子因为反复修改,很乱,打字量也很大。适逢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又自己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这样一来,季羡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季羡林的论文都是一些稀奇占怪的文字,又修改得很乱,对伊姆加德小姐来说,简直像天书一样。因此,伊姆加德小姐打字时,季羡林必须坐在旁边,以备咨询。往往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季羡林才摸黑回家。  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呆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几篇很长的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字的。所以,直至1945年季羡林离开德国前,还经常去她家打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就连迈耶太太也看出来了。除了打字季羡林去迈耶家外,后来,迈耶家凡有喜庆日子,招待客人吃点心,吃茶什么的,迈耶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特别是在伊姆加德生日那一天,季羡林是必不可少的客人。每逢季羡林到迈耶家,伊姆加德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满面笑容,格外热情。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  季羡林和伊姆加德还常常一起去林中散步,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商店里买东西。两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谈,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每次见面,两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伊姆加德美丽的姿容,悦耳的语声,嫣然的笑容,使季羡林怦然心动,感到一股股暖流在全身涌动。季羡林初次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心里充满激动和幸福的感情。同样,伊姆加德也流露出对季羡林的爱慕之情。他们同时坠入了爱河。  但是,每当季羡林回到寓所,内心便允满矛盾与痛苦。他想,自己是一个有妻子,有儿女的人,尽管那是一次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但是现在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如果他敞开自己的胸怀,让爱情的激流涌泻出来,和伊姆加德由相爱而结合,自己未来的生活大概会是幸福美满的。但是,那样做,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这是违背他所受的教育和他做人的原则的,是他无法办到的。反之,如果他克制自己的感情,让正在燃烧的爱情之火熄灭,又会使已经深爱着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会遗憾终生。两条路水火不容,没有第三种选择。这使季羡林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幸福与痛苦,欢乐与自责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他。最后,他终于决定,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自己来咽下这个苦果,背起这个沉重的十字架吧。他想,伊姆加德还年轻,她以后还会碰到意中人,还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会慢慢地忘记自己的。季羡林虽然作出了这样的决定,然而理智与情感之间,从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这段苦涩的爱情始终折磨着他。  现在季羡林真正紧张了。他原以为自己既无辫子又无尾巴,可“革命家们”一抓就是一大把,而且看上去都十分可怕,有的简直是鲜血淋淋的“铁证”。尽管这些“铁证”都是莫须有的,它们之间毫无关联,但是若是一个不认识季羡林的旁观者,看到一把菜刀,一只装满烧掉一半信件的竹篮,再加一张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照片,三件“铁证”放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联想,那还用问吗?简直是铁证如山,罪不容赦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就是扣上“美蒋潜伏特务”的帽子也绝对有人相信。季羡林现在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于是,他连夜失眠。白天为了恭候提审,神经紧张到了极点: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睁大眼睛,等候天明。他完全失去了信心。白天好像都在做梦,夜里更是乱梦迷离。他一会儿看到那把菜刀,觉得有人正拿它来砍自己,不禁吓出一声冷汗。一会儿又看见那只装满了烧掉一半信件的竹篮。那篮子忽然着起火来,火光熊熊,正燃向自己身边,又出了一身冷汗。一会儿又看见蒋介石、宋美龄的照片。蒋介石张开血盆大口,露出满嘴獠牙,正想咬自己。宋美龄则变成一个美女蛇。他更吓了一身冷汗。蓦地从梦中醒来,大喊一声,定睛看看四周,原来是在自己家中,方知刚才是噩梦一场,心还在怦怦地乱跳。  在那些日子里,季羡林变得神经兮兮,迷离恍惚,茶饭不思,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环顾眼前,自己现在已是待罪之人,阶下囚徒,人人得而辱之。不仅公社派的人,个个对自己怒目而视,必欲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就连原来一派的井冈山的人,态度也与公社派的人毫无二致。当公社派把季羡林“打倒”后,井冈山的人也争先恐后,落井下石。他们也派红卫兵到他家里去,把他押去审讯。季羡林恍如大梦初醒,彻底悟透了人生,然而晚矣。  季羡林完全不能理解,自己二十多年来担任东语系主任,所有的教员,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自己聘请的。他自己虽然有不少缺点,惟独在对待教员上,从不敢摆架子,作威作福,总是诚恳待人,鼓励后学。平时教员们对他都十分尊敬,大家相处,亲如一家。可是,等到“文化大革命”一分派,怎么一下子就视自己若仇敌,怒目相向呢?  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他的两个“及门弟子”。其中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贫农出身又是烈属的人,学得不怎么样,但是季羡林当年为了贯彻所谓的“阶级路线”,硬是把他留下当了自己的助教。另一个也是资质低劣,一直到毕业也没有进入梵文之门的人。他也是出身非常好的。为了“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季羡林在课堂上给他们吃偏饭,多向他们提问。“可怜天下老师心!”到了此时,就是这两个在“山”上的人,把他揪去审问,口出恶言,还在其次。他们竟动手动脚,拧他的耳朵。天下竟有这样不仁不义以怨报德的人!季羡林毫无办法,只能叹道:“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奈之何哉!”  总之,季羡林此时感到,“自己完全陷入一条深沟之内,左右无路,后退不能,向前又是刀山火海”,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一年多来,他看够了斗争走资派的场面:语录盈耳,口号震天,拳打脚踢,耳光相间;谩骂凌辱,曲背弯腰:批斗完了,一声“滚蛋!”踢下斗台,汗流满面。到了此时,被批斗者往往是躺在地上,站不起来。季羡林作为逍遥派时,看到这样的场面,胆战心惊,但毕竟还是个旁观者。而今自己已成瓮中之鳖,笼中之兽,任人宰割,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了!何况自己还有别人都没有的一篮子半焚的信件、一把菜刀和蒋介石、宋美龄的照片。季羡林知道,自己的前途要比他看到的被批斗的走资派更无希望。  环顾眼前,众人怒目相向:瞻望未来,漆黑一片。季羡林完全绝望了,他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何去何从,季羡林必须作出抉择。  “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忍受一切;一是离开这一切,离开这个世界。第一条我是绝对办不到的,看来只有走第二条道路一途了。”他在《牛棚杂忆》中写道。  前面说过,季羡林一生中曾多次碰到过“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不过,那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抉择,只不过是套用其意罢了。这一次,季羡林可真正成了莎翁剧中的“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他必须二者取其一。  他选择了死亡!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20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充满着希望、激情、梦想与信心;同时,也充满着失望、迷惘、混乱与幻灭。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一段痛苦悲怆的历史。  季羡林先生亲历了这段历史中的绝大部分事件,并且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正直的中国文化人肩负着民族与文化的双重重任走过的一条崎岖的道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经历,是值得回忆的。因为它不但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带有普遍性。这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反复阅读季羡林先生的二十四卷《文集》,以及1992年《文集》版后的作品,竭尽全力搜集有关资料,采访一切能找到的知情人,力图使书稿保持真实。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时候,往昔岁月的情景,便会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常常令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喜怒哀乐,不能自已。每当我骑车去朗润园13公寓拜谒先生的时候,看见他日渐苍老的面容,步履蹒跚的身影,心中便会涌起阵阵忧思,回家后更努力地写下去。现在,《季羡林先生》终于脱稿了,并且承先生亲自审读和修订,得到了先生的首肯。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个人认为,写作《季羡林先生》这本书,是我的夙愿,也是我一生中做过的为数不多的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感谢北京大学东语系的贺剑城先生、黄宗鉴先生、彭家声先生等,他们为我提供了季羡先生在东语系工作期间的极其真实、具体、生动的材料,以及北大近五十年历史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我要特别感谢季羡林先生的助手李玉洁女士。她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协助和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并且亲自审读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十分中肯的意见。她还将书稿念给在病榻上的季羡林先生听,使本书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感谢作家出版社编辑林金荣女士,是她当机立断,促成了本书的出版。我还要感谢本书的特邀编辑何拓宇先生。他是80年代初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一位资深的编辑,他在百忙中出任本书的特约编辑。他说:“这本书是北大三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觉得他说得很对,也很好。  总之,我衷心感谢一切帮助过我写作和出版这本书的人,没有他们的热情相助,《季羡林先生》是不可能付梓的。                                张光璘                                 2003年4月10日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20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中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充满着希望、激情、梦想与信心;同时,也充满着失望、迷惘、混乱与幻灭。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一段痛苦悲怆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季羡林先生 PDF格式下载



书还没有看 不过不错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教科书中有1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有1篇是写季先生的。之前,我对季先生的了解很少,给学生上课时,感觉拓展不开,现在看了这本书,我的课上得很精彩。而且,还让我了解了那一段历史、了解了许多、、、、、总之就是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