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埃及考古学家

[美] 亚瑟·菲利普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美] 亚瑟·菲利普  

译者:

管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谁要是干扰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他的头上。

吐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年轻的国王,18岁的时候神秘死去。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1922年11月发现了这个沉睡地下几千年的法老陵墓。这是震惊当时的重大历史发现。但随后,发掘陵墓的人厄运开始了……

考古学家拉尔夫·特里利普什的考察对象也是短命国王——阿托姆-哈杜,古埃及第十三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他的一生光怪陆离,留下了大量情色作品。拉尔夫不仅翻译了这些作品,还在其岳父的支持下开始了艰难的探险之旅。与此同时,一位澳大利亚侦探哈罗德·法瑞尔为了追踪一起凶杀案也来到了埃及,考古学家拉尔夫甚至成了他的怀疑对象。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有在书信和日记的字里行间才能找到答案。

纽约时报——整部作品充满了机智与悬疑,让人欲罢不能。

新闻周刊——有时文学作品更能揭示真实的历史,让人获得更多的知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埃及考古学家 PDF格式下载



   开始以为是有关埃及的奇幻类小说,全书读完,才发现是一个悬疑推理小说。
   故事结构类似《禁闭岛》。
   全书以主人公拉尔夫的书信拉开序幕,书信描述了自己成功发掘法老“阿托姆-哈杜”的古墓,因此被嫉妒的同行卡特威胁,冒着生命危险与岳父踏上了返回波士顿的旅程。
   然后,插入了图书管理员凯瑟琳巴里和侦探法瑞尔两人的书信,信中提到一个叫做“保罗”的人物。这几个人物看似与主人公没什么联系,就此埋下了伏笔,让读者猜想。
   接下来作者没有直接解释开篇几位人物的关系,而是以日志的形式、以拉尔夫的视角,满怀激情的向未婚妻描述了他想象中考古凯旋之后的荣耀、即将实现的美满生活。但是这却与拉尔夫的第一封信口吻不同,第一封信中阴险的卡特,在这里却被称为值得尊敬的同行。
   接下来拉尔夫像流水账一般记述了一个考古学家艰难的考古历程:被文物局敷衍推诿、被雇来的工人欺骗、投资不到位——作为主要投资人的未来岳父摇摆不定、未婚妻被骚扰诱惑、私家侦探看似恶意的调查甚至诽谤。期间提到了“保罗”,一个似乎是与拉尔夫毫无关系的、“被虚构”的人物。
   看到全书的前3/4,我对这个“无辜”的考古学家充满了同情,虽然傲慢自负,却执着坚韧,热爱埃及热爱考古,同时深爱自己纯洁美丽的未婚妻玛格丽特。同时被王朝最后的法老“阿托姆-哈杜”吸引。《古埃及的欲望与欺骗》,那些神秘的诗作,塑造了一个愤怒的法老:有才华、狂妄、自负、被欺骗蒙蔽、生逢末世却无力回天。
   直到全书的最后部分,谜题突然揭开,猝不及防。后头再去看之前的情节,才发现作者早就细心的埋下了伏笔。
  
   原来从头到尾只是一个偏执的古埃及爱好者编织的谎言。他在头脑中虚构了“阿托姆-哈杜”的人生经历,并将自己的一切投射到这个虚幻的法老身上。
   以下是我对这个故事的推断:
   保罗,一个出身贫贱的澳大利亚男孩,母亲年少无知时所产下的私生子,幼年活在酗酒的母亲的阴影下。年少时就对埃及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是出身低微,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初恋——图书馆管理员凯瑟琳巴里给他提供了便利,使他有机会自学成才,可惜他这样的出身是他根本没有跻身考古界的机会。
   年轻的保罗犯下了罪行,杀死了欺辱他的牧师,检察官没有判他入狱,而是将他送到了一战的埃及战场。同时拉尔夫和他的好朋友雨果马洛维也被送到了埃及战场,雨果马洛维是个牛津大学的考古专业高材生,因为一战中断了博士学业。拉尔夫,出身良好的纨绔子弟,“偷父亲的钱,骗父亲他在牛津读书”。
   保罗听说马洛维是埃及考古界的新秀,于是设法接近马洛维,马洛维接纳了保罗,教他考古的技术和方法,把保罗当成自己的助手。此时拉尔夫已经失踪,是保罗杀死了他?或者是阵亡?个人倾向于前者。马洛维这时一边考古,一边在寻找或等待拉尔夫。
   马洛维此时正在研究法老“阿托姆-哈杜”,一个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过的人。根据马洛维的研究,阿托姆-哈杜出身低微,却成为了法老,这正是保罗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上流社会中的“精英”,被人歌颂和热爱。
   保罗满怀希望,协助马洛维发掘“阿托姆-哈杜”的古墓,然而马洛维发现,阿托姆-哈杜并不存在。保罗感到愤怒,觉得自己被马洛维愚弄了,于是杀死了马洛维。
   一战结束后,保罗冒充拉尔夫,去了美国。他出版了《古埃及的欲望与欺骗》,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认识了富有的百货商店继承人——玛格丽特-费那苒。
   保罗尝到了名利的滋味,一发不可收拾。他全心投入的扮演拉尔夫,想象拉尔夫完美的人生经历,他恳求未来岳父老费那苒资助自己去埃及发掘“阿托姆-哈杜”古墓。另一方面,他继续编织着“阿托姆-哈杜”这个虚构的法老,将自己的感情和经历投射在法老的身上,现实和想象一步步交织。
   在埃及,保罗的考古梦被现实一再打击。首先,拉尔夫的牛津高材生身份被发现是假的,侦探法瑞尔开始调查、老费那苒和投资人中断了投资。保罗坚持继续发掘,只找到了一个空空的,似乎是刚开工就被废弃的墓室。
   贪婪的工头艾哈迈德(在开头的“拉尔夫”想象的新书序言里,工头名字是阿卜杜拉)一直逼迫保罗,发现无利可图,又开始威胁保罗甚至拳脚相向。
   侦探法瑞尔在美国的调查步步紧逼,在调查过程中,法瑞尔看上了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也开始动摇,被众多追求者迷惑了。
   在重重压力下,保罗开始了疯狂的计划:独自伪造“阿托姆-哈杜”古墓,绘制壁画,用自己的经历投射在“阿托姆-哈杜”的身上。
   老费那苒收到保罗的来信,亲自到埃及查看发掘进度,对保罗新绘制的壁画信以为真,开始协助保罗。
   这时候法瑞尔也到了埃及,他成为了压到保罗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手中的证据并不完整,但足以让保罗恐惧。最残酷的是,他告诉保罗,玛格丽特吸食鸦片、放荡,已经成为自己的情人。这只是法瑞尔的一面之词,从玛格丽特的信中看,是无耻的法瑞尔强暴了她,可是这封信没来得及发出,玛格丽特就死了。
   保罗深爱玛格丽特,听到法瑞尔的话之后,他彻底崩溃了,他的王国崩塌了。老费那苒发现了墓室是伪造的,崩溃的保罗杀死了老费那苒,制成木乃伊,然后在自杀之前试图把自己也制成木乃伊。
   所以在全书开头的信,是保罗的遗书:他把他和老费那苒的失踪归罪于卡特,古墓已经伪造好了——甚至有两具木乃伊,无论作为“拉尔夫”还是作为“阿托姆-哈杜”,那个出身低微、热爱考古的男孩从此“不朽”了,由死亡进入“第三次重生”——永恒。
  
   关于人物投射的推断:
   阿托姆-哈杜——保罗(假“拉尔夫”)
   祭司——牧师(欺辱过小保罗)
   老国王——雨果马洛维
   塞思——保罗的亲生父亲/保罗内心的声音
   慷慨之主——老费那苒
   慷慨之主的女儿,即第一王后——玛格丽特
   马特——伪造古墓的念头
   希克索斯的首领——霍华德卡特
   希克索斯的将军——法瑞尔
   宠妃们——猫(其中一只被鱼刺卡死被制成木乃伊)
   农妇——索尼亚(保罗在船上认识的慈祥老妇)
  


  拉尔夫就是保罗,真的拉尔夫死在土耳其,保罗了解了马洛维在牛津的事情之后,冒充了拉尔夫,没有所谓的阿托姆 哈杜的墓穴,那个里面是空的,保罗从8岁开始,毕生的愿望就是能够成为法老,于是他在一个空墓穴里面,造了一个模拟的法老墓穴,一开始那个所谓的墓穴的地址就是马拉维骗保罗的。马拉维的信里写了。最终,法瑞尔的出现,使保罗加紧了谋杀和自杀。这就是结局。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容易理解的考古小说,没想到却是充满英国式语言的侦探小说。
  真心不喜欢20世纪英国佬说话的幽默,比黑色还要黑色,那有些比喻我都不知所指,刚开始觉得是翻译的问题,后来只能归咎于作者文字功底不错和中英文化的差异性了。个人觉得和《巴黎圣母院》前部分差不多。
  首先说下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除了书名外简直不知所云,现在最讨厌的也是在封底加上某某某对此书的评价,怎么怎么好看啊……那些的;还有就是作为一本涉及到小众知识的书,最好来个序或前言,即使原书没有,翻译者也可以写下,帮助读者了解,不然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真的有意思想要不看了,简直就是云里雾里的。
  我对埃及的古墓有点小了解,所以提到图坦卡蒙和拉美西斯什么的还不算糟,刚刚开始百思不得其解:阿托姆。哈杜???我是从来没有听过的,后面才知道这位伟大的法老可能是拉尔夫的臆想,其实也是作者虚构的,作为一个不怎么CJ的腐女,阿托姆的那些色情诗我看了也是浮想联翩啊~~~
  
  
  书中的故事大概是一个叫拉尔夫的考古教授迷恋上一位埃及13王朝的法老兼诗人,他和朋友雨果一起发现了该法老墓存在的可能性,后来一战使他们分开的。雨果还是留在了埃及,并遇到了对埃及历史和阿托姆同样着迷的小男孩保罗,后来再找法老墓的时候失踪了(可能是在沙漠中不见了)。
  拉尔夫再次回到埃及时雨果已经不见了,于是他去了美国哈佛做教授,由于没有人认为阿托姆法老真的存在,所以他在哈佛受到一个考古教授的排挤,他在一次演讲中遇到了心爱的女子玛格丽特,再后来他向玛格丽特的父亲说了到埃及发掘古墓的投资回报率,于是波士顿的有钱人们纷纷赞助他去发掘法老墓。
  小男孩保罗被怀疑可能是英国某某有钱人的私生子,于是侦探法瑞尔到处寻找他,查到他可能在埃及和雨果一起遇害了,结合种种,了解了各种证人(这点书后有提到,所谓的证人为了自己,撒了点小谎话,于是害死了拉尔夫)他怀疑拉尔夫是凶手,于是来到美国告诉了玛格丽特的爸爸。
  拉尔夫在埃及找到了法老墓,可是由于法瑞尔,玛格丽特的父亲没有汇钱给他,他一个人苦苦的支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扬名天下,留取丹心照汗青……
  
  书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法瑞尔来到埃及找到拉尔夫的时候最精彩。拉尔夫已经落魄不已,怀着对爱人的爱,对竞争者的妒忌,和玛格丽特的父亲一起在挖掘古墓……变成了一个神经兮兮的人了,也是到这里我才肯定了法瑞尔作为一个侦探,也是有偏见的。
  记得看过一句话:人不可能不带偏见看别人。
  
  最后我不知道拉尔夫是怎么死的,被当地人打死的(这个可能性不大)、自杀(可能性最大),法瑞尔也是到老死都不知道真相。
  不过我觉得可以有2个假设:
  1、拉尔夫其实是保罗,他在雨果那边了解了阿托姆的故事,觉得和自己很像,于是着迷,并和雨果一起去找古墓,路上想独吞财宝杀死了雨果,(保罗是来自澳大利亚,整本书充斥了英国人的等级、穷人与富人的等级,保罗想象阿托姆一样从平民变成国王,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精神分裂把自己想象成出生好的拉尔夫,来到了美国,所以军方和大学才会没有他的服役记录和就读记录。
  2、拉尔夫对于找到阿托姆古墓的事情完全是自己的想象,他其实只是找到一个普通的墓地,他自己由于各种事情的打击,到打开B门是已经是精神恍惚了。可以注意到的是,拉尔夫关于阿托姆古墓记载的故事和他自身的故事是很相似的。
  
  我自己觉得第二个假设比较可靠,因为雨果的朋友昆特知道有拉尔夫这个人,也写信到哈佛给他。
  不过也不排除拉尔夫找到了古墓,但是由于太偏僻而且没有财宝,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他杀掉玛格丽特的爸爸(也就是他的“慷慨之主”),然后自己死在古墓里了,毕竟他的脚伤好像还蛮严重的。
  
  不管作者是怎么想的,我佩服拉尔夫的勇气和毅力,不屑权利和金钱,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第一次看侦探或者悬疑小说,愿意尝试是因为个人的推理能力实在匮乏。从拿到书就开始字字斟酌,理清里面所有出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线索。后来听朋友说,前面的只不过是过场,重要的需要推理的在后面。
   也许是对此类小说经验的匮乏,不能果断的判断出那些需要精读和泛读。最后也导致自己在看完一百页后放弃了。
   就像对内容精读泛读的选择一样, 好书很多, 我也应从中学会取舍和选择。
   既然喜欢管理类和励志类,就应该好好地把握好自己学习的过程。成长总是一点一点。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蜕变。


  读到最后几页时我崩溃了,因为我知道我是弄不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拉尔夫到底死了没有,玛格丽特和谁结婚了,马洛维和保罗到底下落如何,拉尔夫到底存不存在~我迷茫了 需要再回头看几遍


   看完之后很是不解, 甚至弄不清楚整个故事里几个重要悬念的答案. 不得不重新翻看了几个认为是重要的章节. 又花了半个多小时以后, 放下书本, 自以为参透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也只是编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因此认为这本书的确是够悬疑的, 在看到还剩下几十页的时候我这么认为, 是因为那时还没有猜出谜底, 可看到最后还是没弄明白, 就有点尴尬了.
   首先要抱怨一下封面. 制作的太过分了, 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说的话完全是误导. 什么 "谁要是干扰法老的安宁, 死亡就会降临他的头上", 给人一种神神秘秘又有点恐怖的感觉, 好像故事里有些主人公遭到神秘力量的袭击的事情一样. 其实根本没有嘛. 封底也是一样. 真气人.
   而这只是第一个干扰我弄明白来龙去脉的地方. 然后就是语言了. 看见前面的评论说这种语言是 "华丽的学院派". 想想, 的确挺华丽, 长串长串的形容词, 我只能慢慢的看, 而且还常常不知所云.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所以开头尽管看的非常仔细, 可是却顶多知道字面上是在说什么, 而完全不知道这些看上去彼此不太相关的内容究竟有什么用. 等到看到中后部才渐渐品出滋味, 然后又倒回去看, 才看出, 其实前前后后, 呼应的是非常好的. 虽然最前面法瑞尔的一段调查似乎有点与主旨无关, 比如对于保罗在去埃及之前的生活, 写的那么详细却似乎对后文的作用很有限.
   话又说回来,从整体上来说我还是挺喜欢这本书的。看完之后还意犹未尽的重新翻,这可是我从来没做过的事,足以证明这本书的成功了。首先,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故事,读着的时候,事情将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无论是杀死保罗的凶手到底是谁,还是考古发掘接下来的走势都推动着我迫切的想要读下去。其次,其中融入的一些书卷气,关于考古学的内容也让不甘于只是消遣的读者找到的需要的东西。同时整个故事的结构也不错,一会儿是拉尔夫的日志,一会儿是法瑞尔的回忆,两者从头到尾的交相呼应让读者从始至终都从两个角度看待着这整件事。利用这种方式,作者不仅可以更完整的交代事情,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误导读者。
   误导。的确,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误导的实在太多了一些。每一个人的话都是不可信的,这种情况可不太多见。在侦探小说里,至少侦探说的一定是真话。可是这个法瑞尔,看到最后我才发现,他用自己的方式最大的误导了我。自信的法瑞尔,他作为一个侦探倒也有两下子,比如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对方的心理变化,或者观察墨水的颜色判断产地之类的,可是他一直自信满满的推断显得实在是证据不足(其实要想破这案子,真是证据不足,几乎就是没有证据。这点倒是让封底说中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有在书信和日记的字里行间才能找到答案”。),而到了故事最后,他得出的结论似乎也不是正确的结论。他认为是拉尔夫杀了保罗和马洛维,而拉尔夫和费那苒则是被当地人杀了的。前者显然是不对的。结合后面的马洛维的几封信,在我看来,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是法瑞尔与拉尔夫对峙时,拉尔夫提出的第三个假设。保罗勒索了马洛维,马洛维想要杀人灭口,结果两人同时杀死了对方。这就是真相。而拉尔夫之死则复杂的多了。从最后面,描述阿托姆 哈杜将自己制成木乃伊的过程,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句话“阿托姆 哈杜和特里利普什,特里利普什和阿托姆哈杜,特里利普什,特里利普什,特里利普什”来看,似乎拉尔夫学着国王的样子将他的慷慨之主,费那苒制成了木乃伊之后,也将自己制成了木乃伊。这就是我认为作者暗示的结局。
   真够不可思议的。可是,虽然前面一部分没有意识到,但是的确到了中后期我发现对于阿托姆 哈杜的描述,无论是慷慨之主,王后,敌人,都与拉尔夫在现实中所遇到的事情越来越相像。等到了结尾,国王和拉尔夫就完全的合二为一了。这挺巧妙,不是吗?
   最后再看一眼封底,发现这本书与《开膛手杰克结案报告》是一个系列的。这两本书的确都给了我类似的感觉,就是看完之后会困惑,究竟书里讲的事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呢。


  
  每位讲述者各带角度的讲述,或真或假的表白以及叙述时间的交错给读者带来不亚于推理小说的阅读乐趣。
  文笔是华丽的学院派,隐隐有自我欺骗的激情透出,翻译得不错,但我仍热切的希望能读到原作。
  
  回到内容上来:重生与永生,沉溺与偏执,尽管主人公是坚强并欢欣的迎接着宿命,但无论如何,宿命的基调却永远是悲伤的。当作者的高超叙事技巧引领着我们走过考古学家与法老的生命轨迹,相互印证着,并不可避免的交融之时,我衷心的向拉尔夫和阿托姆-杜哈致敬。
  


说的对~~~对书的选择也很重要。我读三杯茶时就是哗啦啦翻了一下,跳了N多页。


我也刚看完这本书,完全没有头绪啊
但是懵懂有个想法,拉尔夫会不会就是保罗呢?


我也觉得拉尔夫是保罗,是保罗杀了马洛维后假扮的,到了后面那几页看起来像是保罗的内心独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