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

朱向前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朱向前  

页数:

355  

内容概要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以“记忆”命名,然而,朱向前并没有沉湎于往事不能自拔,阅读之中可以感受到,他于回忆的“微醺”中始终保持了一名评论家的清醒和独立。在笔者看来,即便是收录“文学记忆”,《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仍然延续了朱向前评论文章的一贯风格:即在分析当下文学现象的同时,预测新的文学发展趋势并给予理论引导,保持一种开放和从容的研究态度。《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既表现出对1990年代以来军旅文学被迫卷入商品化浪潮的慨叹与担忧,呼唤“纯文学”写作的回归,同时期盼军旅文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双向掘进。这足以见出朱向前对军旅文学寄情之深和他本人对于批评研究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简介

  朱向前祖籍江西萍乡,1954年出生于江西宜春,1968年初中毕业到农村插队,1970年应征入伍,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89年评为全军优秀教员,1994年获华中师大文艺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军艺文学戏剧系副主任,1996年授大校军衔,1997年任军艺训练部副部长,1997年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并获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训练部部长,2004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一、二、三届“冯牧文学奖”评委,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评委,《中华文学通史·当代卷》编委,《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委。  《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一1999)》获全国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2006),《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理论批评奖”(2004),《军旅文学史论》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奖(2000),《红·黄·绿一一朱向前新军旅文学批评》获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0),《地牯的屋·树·河》获第二届“青年文学创作奖”(1988)。

书籍目录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我与首届军艺文学系(代序)上编:军旅文学寻找“合点”:新时期两类青年军旅作家的互参观照艰难行进中的“农家军歌”——陈怀国的小说成长暨意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飞向太空港》战争巨片的探索与推进——电影《大决战》第一、二部观后新军旅作家“三剑客”——莫言、周涛、朱苏进平行比较论纲乡土中国与农民军人——新时期军旅文学一个重要主题的相关阐释农民之子与农民军人——阎连科军旅小说创作的定位《昆仑》和我们——写在第一百期《昆仑》上面“军事文学”与“军旅文学”辨——兼论当代军旅文学的三个阶段军旅散文:迟开的花朵——军旅散文五十年述略“中篇合为时而著”——序《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中国军魂的回溯与前瞻——从《突出重围》与《亮剑》谈军旅文学创作的几点启示炮火硝烟中的人性观照——读朱秀海战争长篇小说关于徐怀中先生的三个比喻李存葆窗前的灯光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军旅长篇小说十年估衡向着广度和深度的文学长征——“长征文学”与王树增的《长征》一棵“绿色”的大树——与王新国谈徐贵祥长篇小说创作及相关问题下编:当代文学我为什么反对“下海”——关于当前文人、文学的答问生命的沉入与升腾——关于《金牧场》及张承志精神现象评价散文的“散”与“文”——我看当前的“散文热”长篇小说的三个“误区”——我看当前的“长篇热”旋转在当代文学天空中的“雷达”——关于雷达评论的提纲文学生长点:在世纪之交的寻找与定位——以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实践为主要背景是大作,但不是精品——论柳建伟《北方城郭》及其他长篇小说:新的文学风向标——以1998年的几部作品为主要考察个案我看“曹文轩现象”——在曹文轩长篇小说《天瓢》研讨会上的主持辞诗意的现实主义与颓败的精神家园——与傅逸尘谈阿来长篇小说《空山》毛泽东诗词的传世价值和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关于《毛泽东诗词的一种解读》答吕先富“惊沙”扑面:对20年中国电影的反思和启示——与朱寒汛对话《惊沙》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