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兄弟

余华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余华  

页数:

64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刘镇的超级巨富李光头异想天开,打算花上两千万美元的买路饯,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太空去游览一番。李光头坐在他远近闻名的镀金马桶上,闭上眼睛开始想象自己在太空轨道上的漂泊生涯,四周的冷清深不可测,李光头俯瞰壮丽的地球如何徐徐展开,不由心酸落泪,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地球上已经是举目无亲了。 他曾经有个相依为命的兄弟叫宋钢,这个比他大一岁、比他高出一头、忠厚倔强的宋钢三年前死了,变成了一堆骨灰,装在一个小小的木盒铲里。李光头想到装着宋钢的小小骨灰盒就会感慨万千,心想一棵小树烧出来的灰也比宋钢的骨灰多。 李光头母亲在世的时候,总喜欢对李光头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她这话指的是宋钢,她说宋钢忠诚善良,说宋钢和他父亲一模一样,说这父子俩就像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瓜。她说到李光头的时候就不说这样的话了,就会连连摇头,她说李光头和他父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是两条道上的人。直到李光头十四岁那一年,在一个公共厕所里偷看五个女人的屁股时被人当场抓获,他母亲才彻底改变了看法,她终于知道了李光头和他父亲其实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瓜。李光头清楚地记得他母亲当时惊恐地躲开眼睛,悲哀地背过身去,抹着眼泪喃喃地说: “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李光头没有见过他的亲生父亲,在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臭气熏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说他父亲是淹死的。李光头问是怎么淹死的:是在小河里淹死的,还是在池塘里淹死的?或者是在井里淹死的?他的母亲一声不吭。后来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生擒活捉,用现在的时髦说法是闹出了绯闻,李光头在厕所里的绯闻曝光以后,他在我们刘镇臭名昭著以后,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臭瓜。他的那个生父亲爹就是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时,不慎掉进粪池里淹死了。 我们刘镇的男女老少乐开了怀笑开了颜,张口闭口都要说上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只要是棵树,上面肯定挂着树叶;只要是个刘镇的人,这人的嘴边就会挂着那句口头禅。连吃奶的婴儿牙牙学语时,也学起了这句拗口的文言文。人们对着李光头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掩嘴而笑,李光头却是一脸无辜的表情,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小巷。他心里嘿嘿笑个不停,那个时候他快十五岁了,他已经知道了男人是个什么东西。 现在满世界都是女人的光屁股晃来晃去,在电视里和电影里,在VCD和DVD里,在广告上和画报上,在写字用的圆珠笔上,在点烟用的打火机上……什么样的屁股都有,进口屁股国产屁股,白的黄的黑的还有棕色的,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光滑的粗糙的,幼的老的假的真的,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现在女人的光屁股不值钱了,揉一揉眼睛就会看到,打一个喷嚏就会撞上,走路拐个弯就会踩着。在过去可不是这样,在过去那是金不换银不换珠宝也不换的宝贝,在过去只能到厕所里去偷看,所以就有了像李光头这样当场被抓获的小流氓,有了像李光头父亲那样当场丢了性命的大流氓。


编辑推荐

《余华作品:兄弟》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它从特定的历史苦难中发现了爱的宽广、无私与无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兄弟 PDF格式下载



一直喜欢余华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很真实,还有他对现实的思考,确实值得一读。拿到书有点失望啊,关键是字体太小,是小五的。晕了,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建议买上下两册的那个版本的。


新版比老版(红分封面)厚了200多页,因为字比原来大了,排版不是那么挤了,毕竟这书有50万字,上海文艺是分上下两册出的,价钱上没贵多少24.4拿的。就是纸张稍微薄了点,但很好翻,毕竟书很厚


最开始接触余华是他的活着,一晚上就看完了,触动很大,后来还专门去网上下载了电影版的《活着》,只是电影版的福贵还是很幸福的前段时间一口气买了三本余华的书,最先用三天看完了《兄弟》,余华是写的真好啊,二三十年的事情从最普通的两兄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读书的过程像是自己也体验了那跌拓起伏的人生推荐大家购买


之前一直听有买过盗版书的事没想到轮到我了如果卓越非说不是盗版 那我只能说这年头的正版书质量太次了还不如盗版的质量好不论纸张 字体 封面 甚至扉页还有一堆脏手印儿


起初作者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他的写作,篇幅超过了四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诫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余华


用真实的文字描述了中国近代最翻天覆地变化两个的时期,两个时期都是那么的疯狂,那么的彻底,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无一幸免地涉及其中,有的人因此逝去了,有的因此而疯狂了,有的得到了温暖,有的寻找到了一直遗忘已久的家。写作最难得的是用平凡的文字去描述大时代的变迁,每字每句都扣人心弦,此乃大师手笔。


余华作品 值得一看。 情节固然重要,贯穿在主人公身上的那种特质,茅草特质,才是最真实的。


很诧异,这本好书的书评都写成这样了。我不知道各位为什么非要纠缠与书里的性方面的描写。其实余华自己说过(在杂志上看到的),关于性方面的夸张描写其实是想表现两个时代性的压抑和性的放纵。其实抛开这些不说,这本书里表达的思想实在是太丰富了,所以我纳闷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看不出来。


伟大的书,真的没什么可怀疑的。话说我一般不随便用伟大这个词的。。。。。。


整体不错,结尾不喜欢。严格来说,不是不喜欢,是感觉结尾仓促了。


很厚,之前有买过余华的书,活着,感觉很喜欢。希望这次也一如既往


纸质不错,价格实惠,推荐购买


写的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文革的那段很感人。哭了很久。仿佛回到了那时的气氛中。但是写的还是有点粗糙。


不是特别喜欢这种荒诞中带着下流的剧情~可能是文字较多的缘故,印刷方面也不如许三观清晰。。。


还没看 感觉包装OK 个人比较喜欢余华的书


很厚的一本,质量还可以。


名著嘛,挺好的,印刷也不错


看了一多半,发现324、325两页没有了,空白一片,326、327两页又有,328、329两页又没有了,就这样有两页没两页的到360页左右才正常,这是要哪样,买本书还要我去猜剧情吗


两个兄弟之间性格对比很鲜明,很好看


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本都没坏,最好的一次。每次都这


余华:兄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