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强者

江城子 2008-2-2
出版时间:

2008-2  

出版社:

2008-2-2  

作者:

江城子  

页数:

244  

字数:

256000  

前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强者之强,始于志气。清末重臣李鸿章在23岁时曾作言志诗:“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万丈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而和他同一个时代的重臣左宗棠,在24岁时作有一副言志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李鸿章立志做大官(觅封侯),终平步青云、爵位显赫;左宗棠立志做大事(忧天下),终平叛定乱、战功显赫。不同境界的志向,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有心成为强者的人,志当存高远,宜立做大事之志而莫立做大官之志。立下鸿鹄之志,当为志向而努力。那些走一步算一步的棋手,休想在棋盘上称霸。在人生的棋盘上,强者莫不是个个善于布局谋势,走一步看数步,谋定而后动。他们有计划,却不死板;行事如水,随器而成形,却不改水之本色。处处都恃强好胜的人,绝不是什么强者。强者能屈能伸,可进可退。若是合理,做的天下;若是不合,分文不取。他们有时候会委屈自己,但他们的“屈”决非逆来顺受,而是一种识时务的智慧、顾大局的气概。强者是最珍惜时间的人。有一位外国牧师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倒流,世上将会出现一半伟人。”这个牧师经常为临死的人做祷告,他大概听了太多临终者对于往昔的追悔,因此有了这个感悟。小胜靠谋,大胜靠德。品行是强者之所以“强”的基石。一个品行不端的人,越“强”越易行大恶,遭大灾。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无数恶人的下场已经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一个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强者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命运,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在成为强者的路上,倒下了不少聪明绝顶的人、能力超群的人,他们最后没有成为强者,只源于他们不能战胜自己内心的欲念。而战胜了自己的人,我们不论他成就几何,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生强者!编者2007年11月

内容概要

改变自己变化人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强者之强,始于志气。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选择或借口!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怀鸿鹄之志,显英雄本色 人人都希望成为强者 谋万世功方有百代名 让目标引领人生航向 看清楚你的人生目标 设定目标时适度伸展 强者登场:比尔·克林顿第二章 有远见卓识,善布局谋势 眼光看得深远 先谋定而后动 谋事要先谋势  谋势谋些什么 无势者需造势 取长补短借势 智者不与势斗 强者登场:曹操第三章 行事有分寸,处世知方圆 至刚至柔兼顾 不可意气用事 切忌斤斤计较 言辞谨慎节制 忠言何须逆耳 有理且让三分 交际距离适中 强者登场:陆逊第四章 遇乱能冷静,应变力超强 善于变通才会赢 变通做事易成功 大路车多走小路 另辟蹊径智者胜 非常时期非常道 危机意识不能少 有备无患不慌乱 强者登场:谢安第五章 能伸亦能屈,可进也可退第六章 屡败仍屡战,轻易不低头第七章 终身勤学习,提升我自己第八章 品行求高洁,终身有保证第九章 时间不等人,善用必有成第十章 心态定命运,积极加乐观第十一章 不显山不露水,惜锐利锋芒第十二章 能战胜自己,做人生强者

章节摘录

“志向”与“理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许是因为从小讨论太多,或许是因为理想与实际之间的困难太大,长大后我们对这个话题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只是毫无目标地随波逐流,既没有固定的方向,也不知道停靠在何方,他们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荒废了青春的岁月。他们在做任何事时都不知道其意义的所在,他们只是被挟裹在拥挤的人流中被动前进。这些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做什么,只是漫无目的地等待机会,希望以此来改变生活。然而,自己都不知道往哪里去,又如何能找到该去的地方?西晋文学家左思,幼时智商愚钝,口齿不清,没有一丝才气。少年时读子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决心将来撰写一篇与之齐名的《三都赋》。大文学家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认为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与《两京赋》齐名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肯定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移。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并广泛查询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三都赋》流传到京城洛阳,居然使京城的纸猛然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典故。陆机阅后,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拜下风。明代旅游客徐霞客,幼年便勤奋好学,博览图经地志。由于明末政治黑暗,他不去做官,立志当一个旅行家。从22岁开始出游,前后经过32年,徐霞客的足迹北至燕晋,南达云贵和两广,名山大川几乎没有不到过的。在游历之时,他尝尽了千辛万苦。星月寒星之下,他露宿过;严寒酷暑,他都未间断过;忍饥挨饿的境况,他常碰到。他常常拿着一根几尺长的棍子,去登山,去探寻险境。城墙边,枯树下,点燃篝火,借着火光就写他的游记。终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有二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反而坚定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终于可以骄傲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强者,但成为强者的基本前提是要有一颗强者的雄心与决心。心有多大,事业才有多大。一份能够称之为“事业”的事,决非糊里糊涂就能成就的。谋万世功方有百代名强者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考虑问题时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所做的事情能泽被万代,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孔子,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长大以后,曾经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牧场牲畜的“乘田”,这在当时都是很卑微的职位,但是他仍旧做得很有成绩,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从此踏人士大夫阶层。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微,诸侯之间一心想着征伐对方,天下“礼坏乐崩”。孔子看到这一切,决定用自己的思想和力量去改变这个世道,建设一个天下统一、充满仁爱的,用“仁”、“礼”法维持的有序的社会。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这使他有机会实施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任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仅仅一年,就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四方的官吏都争相去向他学习。鲁国的国君了解到孔子的政绩,升他为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并代行国相(相当于总理)的职务,参与治理国政。在孔子参与治理国政仅三个月,鲁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人们不再哄抬物价,全国百姓各守礼法,社会秩序安定。在此期间,孔子还为鲁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他在齐、鲁两国国君会盟的时候,运用自己智慧和口才使强大的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领土;二是他下令拆毁了鲁国三大权臣之中的季氏和叔孙氏的城池,使鲁国国君的地位得到了强化。虽然孔子参 与国政的时间很短,但是他“为政以德”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成效显著。这时,齐国看到鲁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害怕鲁国的壮大对自己不利,就向鲁国国君进献了大量的美女和歌妓。鲁王被美女和歌妓所迷惑,从此无心朝政。孔子看到这些,觉得自己的理想在鲁国是无法实现了,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学生,打算到其他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希求继续得到其他诸侯的信任。当时,各诸侯国几乎都是由权臣或大氏族执政,他们怕国君任用孔子抢了自己的威风,因而都极力排斥他。有的人又怕别的诸侯国任用孔子,对自己国家不利,于是也加害他。孔子到了卫国,就有人带着手持利刃的官兵来威胁和恐吓他;孔子到宋国讲学,宋国权臣派人来暗杀他;孔子到了楚国,得到楚昭王的赏识,赐给他封地700里,却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对。孔子还几次受到围攻,差点送了性命。虽然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各国之间奔波,受尽了磨难,但是他始终执著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一刻也没有改变过。有一次,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到了两国大夫的围攻,他已经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的学生也因为疾病和饥饿都相继倒下了。孔子面对围攻依然弹瑟吟唱,没有一点沮丧懈气的样子。学生们看到老师身处逆境却仍旧乐观自若都非常佩服他,他们说:我们的老师理想高尚而远大,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我们的老师仍然尽力去推行自己的理想,这是君子所为啊!有些逃避乱世而隐居山林的人,自以为是看透了世间冷暖,就嘲笑孔子和他的救世思想,说他是在做无谓的努力,因为他的思想根本无法实现,他只能到处碰壁。还劝孔子的学生不要跟着孔子做傻事,不如也随他们归隐山林,等到太平盛事再出来。孔子对此不屑一顾,对学生们说:“我们是不能与山林中的鸟兽为伍的。但是如果天下太平了,我就不会同你们一起去改变这个世道了。”孔子在各国奔波,常常寄人篱下,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处境十分艰难。他到了齐国后,齐景公打算赐给他田宅,可是孔子却拒不接受。他对学生们说:“我的主张齐景公并不接受,但他却赏给我田宅,他真是太不了解我了。”孔子把为政以德视为最高理想追求,不为荣华富贵所动摇,离开齐国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鲁国。孔子自从离开鲁国后,14年没有回过故乡,自己的主张得不到诸侯的赞同,他就回到鲁国专门从事教育事业。他打破原有的贵族子弟才能读书的传统,提倡“有教无类”,在平民中招收学生,培养了许多有才华、有道德的学生。其中一些人被各诸侯所用,他们贯彻老师的思想,为挽救衰世而不断奋斗。在孔子死后,到了汉朝的时候,儒士董仲舒把孔子的思想加以改进使它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得到汉朝皇帝的认可,孔子的思想因此得到了弘扬光大。魏晋时名士嵇康说:没有志向的人如同禽兽。明清学者唐翼修说:“一个人立身处世,当顶天立地,万物备于我。范仲淹还是秀才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有宰相的气象。设心行事,能利人利物,就是圣贤,就是豪杰。小志向岂能成大事?”人的志向小,眼光就短浅;眼光短浅,见识就不长远;见识不长远,气象就不辉煌。这是说一个人的志愿应高远,志气应恢宏,志向应坚定,做人做事具备这四个条件的人,很少不能超凡出众。


编辑推荐

《强者》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强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