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二十四节气常识一本通

张超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

张超  

页数:

348  

字数:

232000  

前言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农业。在漫长的岁月河流中,智慧而又勤劳的华夏儿女自亲身的实践中认识总结出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二十四节气就是集结了众多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源自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古人利用土圭(一种古老的天文器材)测日的方法,定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大节气。之后,通过农业生产的实践,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看天吃饭,每逢气候出现重大变化,就会举行祭祀祈祷,冀望消灾纳福。因而逐渐形成了众多围绕各种农事活动的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 如“立春”就是古代的春节,是一年的开端。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规定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后立春日,仅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除此之外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年节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让人民在劳动之余,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增加了商业、交际、娱乐等活动形式。中华民族的岁时节令文化在节气习俗和节日活动的组合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历代传承。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古人的哲学思想。本书从气候学定义、农事安排、民间风俗、农历节日、保健须知、应时食谱、诗词歌赋、时令谚语等方面对二十四节气系统的分析介绍和详尽的解说阐述,描绘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精妙绝伦的生动画面。带领读者追溯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并感受从远古开始就存在于中国文明中的自然属性。

内容概要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总结出来的,是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古人的哲学思想。本书从节气的由来、气候学定义、农事安排、民间风俗、农历节日、保健须知、应时食谱、诗词谚语等方面对二十四节气系统的分析介绍和详尽的解说阐述,描绘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精妙绝伦的生动画面,让你感受我国悠远的农业文明。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智慧与勤劳的象征
 历法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怎样来的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的渊源
 什么是七十二候
 四季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
 各地二十四节气歌
第二章 立春——春天伊始的节气
 立春的气候学定义
 立春时农事安排
 立春时民间风俗
 立春农历节日——春节
 立春养生保健须知
 立春应时食谱
 立春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三章 雨水——天气回暖,降雨量增多的节气
 雨水的气候学定义
 雨水时农业安排
 雨水时民间风俗
 雨水时民间禁忌
 雨水农历节日——元宵节
 雨水养生保健须知
 雨水应时食谱
 雨水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四章 惊蛰——春雷震响,冬眠动物复苏的节气
 惊蛰的气候学定义
 惊蛰时农业安排
 惊蛰时民间风俗
 惊蛰时民间禁忌
 惊蛰农历节日——二月二龙抬头
 惊蛰养生保健须知
 惊蛰应时食谱
 惊蛰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五章 春分——昼夜等长的节气
 春分的气候学定义
 春分时农业安排
 春分时民间风俗
 春分时民间禁忌
 春分农历节日——花朝节
 春分养生保健须知
 春分应时食谱
 春分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六章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返青的节气
 清明的气候学定义
 清明时农业安排
 清明时民间风俗
 清明时民间禁忌
 清明农历节日——寒食节
 清明养生保健须知
 清明应时食谱
 清明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七章 谷雨——降水明显增多,有利谷物生长的节气
 谷雨的气候学定义
 谷雨时农业安排
 谷雨时民间风俗
 谷雨时民间禁忌
 谷雨农历节日——三月三上巳节
 谷雨养生保健须知
 谷雨应时食谱
 谷雨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八章 立夏——夏季开始的节气
 立夏的气候学定义
 立夏时农业安排
 立夏时民间风俗
 立夏时民间禁忌
 立夏农历节日——浴佛节
 立夏养生保健须知
 立夏应时食谱
 立夏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九章 小满——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的节气
 小满的气候学定义
 小满时农业安排
 小满时民间风俗
 小满时民间禁忌
 小满养生保健须知
 小满应时食谱
 小满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章 芒种——夏收夏种繁忙的节气
 芒种的气候学定义
 芒种时农业安排
 芒种时民间风俗
 芒种时民间禁忌
 芒种农历节日——端午节
 芒种养生保健须知
 芒种应时食谱
 芒种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一章 夏至——炎热将至,日最长,夜最短的节气
 夏至的气候学定义
 夏至时农业安排
 夏至时民间风俗
 夏至时民间禁忌
 夏至农历节日——观莲节
 夏至养生保健须知
 夏至应时食谱
 夏至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二章 小暑——天气开始炎热的节气
 小暑的气候学定义
 小暑时农业安排
 小暑时民间风俗
 小暑时民间禁忌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
 小暑养生保健须知
 小暑应时食谱
 小暑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三章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大暑的气候学定义
 大暑时农业安排
 大暑时民间风俗
 大暑时民间禁忌
 大暑养生保健须知
 大暑应时食谱
 大暑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四章 立秋——秋季开始的节气
 立秋的气候学定义
 立秋时农业安排
 立秋时民间风俗
 立秋时民间禁忌
 立秋农历节日——七夕节
 立秋养生保健须知
 立秋应时食谱
 立秋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五章 处暑——炎热即将过去的节气
 处暑的气候学定义
 处暑时农业安排
 处暑时民间风俗
 处暑时民间禁忌
 处暑农历节日——中元节
 处暑养生保健须知
 处暑应时食谱
 处暑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六章 白露——天气转凉,出现露水的节气
 白露的气候学定义
 白露时农业安排
 白露时民间风俗
 白露时民间禁忌
 白露养生保健须知
 白露应时食谱
 白露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七章 秋分——昼夜等长的节气
 秋分的气候学定义
 秋分时农业安排
 秋分时民间风俗
 秋分时民间禁忌
 秋分农历节日——中秋节
 秋分养生保健须知
 秋分应时食谱
 秋分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八章 寒露——天气转凉渐冷的节气
 寒露的气候学定义
 寒露时农业安排
 寒露时民间风俗
 寒露时民间禁忌
 寒露农历节日——重阳节
 寒露养生保健须知
 寒露应时食谱
 寒露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十九章 霜降——露水凝结成霜的节气
 霜降的气候学定义
 霜降时农业安排
 霜降时民间风俗
 霜降时民间禁忌
 霜降农历节日——祭祖节
 霜降养生保健须知
 霜降应时食谱
 霜降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二十章 立冬——冬季开始的节气
 立冬的气候学定义
 立冬时农业安排
 立冬时民间风俗
 立冬时民间禁忌
 立冬农历节日——下元节
 立冬养生保健须知
 立冬应时食谱
 立冬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二十一章 小雪——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的节气
 小雪的气候学定义
 小雪时农业安排
 小雪时民间风俗
 小雪时民间禁忌
 小雪养生保健须知
 小雪应时食谱
 小雪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二十二章 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飘雪的节气
 大雪的气候学定义
 大雪时农业安排
 大雪时民间风俗
 大雪时民间禁忌
 大雪养生保健须知
 大雪应时食谱
 大雪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二十三章 冬至——寒冬到来,日最短,夜最长的节气
 冬至的气候学定义
 冬至时农业安排
 冬至时民间风俗
 冬至时民间禁忌
 冬至养生保健须知
 冬至应时食谱
 冬至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二十四章 小寒——天气开始寒冷,且越来越冷的节气
 小寒的气候学定义
 小寒时农业安排
 小寒时民间风俗
 小寒时民间禁忌
 小寒农历节日——腊八节
 小寒养生保健须知
 小寒应时食谱
 小寒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第二十五章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节气
 大寒的气候学定义
 大寒时农业安排
 大寒时民间风俗
 大寒时民间禁忌
 大寒农历节日——小年
 大寒养生保健须知
 大寒应时食谱
 大寒诗词与民间谚语赏析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智慧与勤劳的象征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二十四节气是是我国远古时代开创的一种历法,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历法的由来我国现行日历所用的是太阳历,简称阳历、公历,通常人们会在阳历日期的下面看到有一排小字,那是农历的日期,每隔半个月左右,还有今日立春、今日清明、今日小寒等说明,这些说明指的就是节气。在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同阳历、阴历、农历三种历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而,在介绍节气之前.我们先探讨历法的由来。历法的产生天文学的实践来源于观察,历法也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 周易? 系辞上》所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觉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我们现在常常使用的“观察”即出自这句话里的“仰观”和“俯察”。古人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象”即日月星辰,“形”即山川动植万物,对天象地形的观察,能看到自然的变化。而天上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日月,因此,推断出古人最早观察的对象应是日月。在观察时,人们首个感官就是昼夜的变化,而这个变化跟太阳的升落密切相连,一天的开始在于太阳从东方升起时,一天的结束也在于太阳西落之后。日复一日的这样重复着。昼夜变化与太阳升落给人们的感官以强烈而频繁的重复刺激,自然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印下深刻的痕迹,因而形成了最早的时间概念:日。其次,在夜晚的天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皎洁明亮的月亮。月亮的圆缺变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古人看到月亮有缺到圆,又从圆满到亏缺、消失。几天之后,又开始新的轮回。经过多次循环往复,人们对月亮这种位相变化周期,也就是月相有了认识,从而形成了时间的另一个概念:月。新月长成半圆形,“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 艺文类聚》 卷一), 所以叫做“弦”。长成圆形,叫做“望”。以后又亏缺成半圆形,也叫做“弦”。“望”之前叫做“上弦”, “望”之后叫做“下弦”。后来再变细小乃至消失,像火熄灭一样,看不见光了,叫做“晦”。过几天,天上又重新出现新月,这叫“朔”。第三,‘旧月运行,一寒一暑“, “变通莫大乎四时”(《 周易? 系辞上》 )。四季气候的寒暑变化像日月一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寒冷的气候经过一段温暖季节,进人炎热的暑天,又经过凉爽的季节,重新出现寒冷的时节。这种情况虽然也是反复多次刺激着人们,但由于周期太长,界线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对它的认识要晚一些。在寒暑变化的同时,植物也有明显的变化,叶生叶落,花开花谢,也呈现着周期性。寒暑之气的变迁和物候的更替,形成了气候的概念。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们开始只是十分模糊的概念,后来才逐渐明确起来,并且日益精密、准确。历法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阴历阴历全称太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 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的天数是29 天12 小时44 分2 . 8 秒,约合29 . 5306 天。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全年共354日。12 个朔望月总计354 . 367 天,二者一年相差0 . 367 天。如若不调整,40 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发生颠倒。为避免这中情况发生,人们想出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这一年就是闰年,阴历经过这样调整以后,每30 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调只差16 . 8 分了。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阳历阳历全称太阳历,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称“公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它把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是太阳历的基本周期。一个回归年是365 日,后经过精密计算确定为365 日5 小时48 分48 秒,约合365 ? 242199 日。因此阳历年365日,比回归年少了0.242199日。为了补足这个差数,所以历法规定每4 年中有一年再另加1日,为366日,叫闰年,实际是闰一日。因而阳历的4、6、9、11月是小月,30 天。平年2 月28 天,闰年2 月29 天,其余月份是大月,31天。太阳历最早形成于古埃及。4000 年前,古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和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是365 天,分12 个月,每月30 天,多余的5 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也是西方最早的太阳历。之后在公元1582 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这次修改的历法称“格列历”。格列历规定每400 年减去3 个闰年,也就是当今世界通用的阳历。我国在1912年(民国初年)开始采用阳历。阴阳合历所谓阴阳合历就是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阴阳合历早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因此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也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在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多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又具有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农历基本上以12 个月作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这样每隔3 年就要多出33 天,即多出1 个多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 年就要加1 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其缺点是平年与闰年天数相差太大。农历平年354 天或355 天,闰年时为383 天或384 天。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地位。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是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 个月还是13 个月), “春分”(回归年是以它作为起点定义的)也非常重要。12 中气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12 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国传统四季的正式起点。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农历是我国古代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特点是: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潮水是月亮的吸引力造成的)。几千年来,我国农村习惯使用这种历法,所以称它为“农历”。我国现行农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 时宪历》 ,于1645 年农历乙酉年正式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是怎样来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多河流谷地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耕作,尤其是黄河水滋润哺育了两岸的人民。从二十四节气形成到汉代完备的漫长时期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特点,得以充分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节气的确定对于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十四节气类别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季节类、天文类、物候类、降水类、气温类和水汽类,具体分为:季节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天文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表示昼夜的长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物候类: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有候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降水类: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根据降水的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气温类: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和寒冷程度。水汽类: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二十四节气名称二十四节气从阳历2 月份开始,顺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是春天的6 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是夏天的6 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是秋天的6 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是冬天的6 个节气。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季3 个月,6 个节气,每2 个节气历时1 个月个月24 个节气。从1 月份的小寒、大寒到6 月份的芒种、夏至间的12 气,处于上半年;从7 月份的小暑、大暑到12 月份的大雪、冬至的12 气,处于下半年。至今,仍流传着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二+四节气释义一年四季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和界定的。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它象征春天的开始,此时气温回升,万物苏醒,大地回春。雨水:意味着中国广大地区的天气逐渐回温,降雪停止,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惊蛰:雷鸣开始,惊动万物,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春分:春分是春季3个月90天的中点。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是白昼与黑夜平分日。春分和秋分古时称为日夜分,即昼夜相等。清明:天气清澈明朗,气温转暖,草木萌发,万物欣欣向荣。俗为民间扫墓的节日。谷雨:雨水逐渐增多,适时的降雨对谷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孝经纬》云: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也。立夏:进入夏天,气温显著升高,万物将借温暖的气候快速生长。小满:满者,指阳气已满。小满就是阳气还没有达到最强的状态。满也指籽粒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开始结实成熟。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思。芒种表示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成熟,可以收割。而此时也正是忙于播种晚谷、黍、稷作物的季节,故又称“芒种”。夏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人有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的说法。标志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 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指,天气炎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立秋:“秋”是作物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标志着气温开始下降,属于秋高气爽、明月风清的凉爽天气。处暑:“处”,是“止”的意思。表示了炎热的暑天到此终止。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由于此时,气温逐渐转凉,昼暖夜寒,容易达到凝结成露水的条件,又因此时节的露多且重,呈现白色,故称白露。秋分:在秋季3个月中90天的中间,这天太阳光同春分一样直射赤道,白昼和黑夜又长度相等。寒露:寒是寒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此时,气温已经很低了,草木渐枯萎。霜降:“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因此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立冬:冬终也,物终藏也。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表示这一天是冬天的开始。小雪:表示气温下降,因而凝雨为雪,是下雪的季节已经到了,但雪量并不大。大雪: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也由小变大,地上开始出现积雪。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古时对这一天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的说法。表示寒冷冬天的到来。小寒:“寒”是指寒气积累了很久。小寒意指,还没有达到最冷的时候。大寒: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二十四节气与历法的渊源二十四节气与阳历和农历密切相关,它们的完美的配合为古时老百姓掌握农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12 个月里,常年每月有两个节气,一个在前半月月初,俗称“节气”,一个在后半月月中,俗称“中气”。这个“气”是气象、气候的意思,是古人观察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象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后定出的名称。和阳历配合时,节气在每月上旬,其规律是:上半年当月的4 一6 日,下半年当月的6 一8 日。中气在每月的下旬,其规律是:上半年当月的18ee - - 22日,下半年当月的22 一24 日。和农历(阴历)配合时,农历的平年每月也是两个节气,两者同样称为节气和中气,若遇到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由于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都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确定的,以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而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很难把握。按阳历一年365 天计算,一个月两个节气,前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与下一个月的节气与中气之间有30 天半,而按农历一年354 天计算,每月平均只有29 天半。所以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比前一个月要推迟1 一2 天,这样依次类推下去,便得到会有一个月里只有节气而无中气,这个月便成了闰月,之后农历月份中,就是上月的中气在前,而本月的节气在后,逐渐地类推下去,再恢复到节气在前,中气在后。由此可知,从农历推知节气规律很难把握,因而,节气在农历上没有固定的日期。所以,每年在编制历书、挂历、台历时应尽量将二十四节气靠近阳历日期,以便一目了然,而我们在了解节气知识时也最好参看阳历日期。……


编辑推荐

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吗?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农事安排吗?你知道每个节气前后有哪些节日、民间习俗与禁忌吗?你知道如何运用节气知识进行养生与保健吗?……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更是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古人的哲学思想。《二十四节气常识一本通(超值实用版)》从气候学定义、农事安排、民间风俗、农历节日、保健须知、应时食谱、诗词歌赋、时令谚语等方面进行阐述,集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带领读者领略中华传统节气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二十四节气常识一本通 PDF格式下载



只知道有二十四节气,但说不上来有哪些,估计即使务农的人现在也没几个知道这些有用的节气知识了。这本书编排不错,有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学定义、农业安排、民间风俗、养生保健、应时食谱、相关诗词及民谚知识,对了解中华节气文化很有裨益,值得一读。学了这些东西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用上,真好!3折购入,超值!


朋友推荐我买的这本书,拿到一看,还真是不错。每个节气的由来、风俗禁忌、保健、食谱,讲的都很详细。


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以前只是听老人说,现在终于有了文字学习的书了。


这回清楚这二十四节气了,孩子也一起学了


非常喜欢这本书,不仅有关于24节气的详细介绍,还有节气里养生注意的问题,食谱,超值实用


本对这本书没报很大希望,到手后却发现真真是本好书!从节气的由来到民俗,后都写的很详尽,还配上了应景儿的古诗!真的真的很不错,推荐!!!


特价时购买,非常超值,早就想对24节气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一定会好好品读,开卷有益嘛!!!


没有这方面的书,价钱便宜也要了一本,要好好了解一下节气这方面的知识了


很好 很长知识 能够具体了解一下24节气


**当寻找这本书,源于儿子关于24节气的很多提问,直接招架不住,**当寻得这本好书,性价比非常高,我在很多本类似的节气书里面找的,感觉价格很划算。


你想一下,24个节气都有你不同的理解和体味,24个不同的美景在眼前,若是说你不知节气的来者出处和风俗习惯,那岂不是大煞风景嘛!


很是详细的书,不但有节气的介绍,有各地的文化习俗,有养生的注意,还有和蒸气有关的诗词!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值得一读。


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生活理念!


不错,可以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收藏中


恶补传统文化


买这本书就是想要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做一个明白的人!


非常好,了解一下国学常识,丰富知识!


内容很充实,介绍得很详细,看了长知识


很现实,很实用,我喜欢


很好,实用,博大。


内容丰富有收藏价值。


很棒的一本书,偶很喜欢,推荐给大家


静心读一读,收获颇多!!


这套书看着玩的,消遣一下不错


没到手以后,当网又降价了。


很多知识面,孩子喜欢看。---


内容详实 要是有图片就好了 适合成人看 小孩不感兴趣


父亲喜欢


很厚 正是我想要的!!!


专业书 看多了 想研究国学


很喜欢,留着慢慢看。


这个商品很好,值得赞一个!


印刷很好纸质倒是一般,就是现在快递有点慢


本打算买来给自己增加点知识面,没想到妈妈也很爱看.好书!


翻看了一下,虽然纸张一般,但内容还不错,还有当季美食推荐。


从气候学定义、农事安排、民间风俗、农历节日、保健须知、应时食谱、诗词歌赋、时令谚语等方面进行阐述,集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不错啊,全面了解节气常识,各个节气的风俗


让孩子增长一些节气常识


内容挺丰富,学习一下传统文化


可随时查阅,挺方便的


给我父母买的,挺全的


感觉还可以,希望以后还到当当买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