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补阳还五汤

余志勇,李祥光 编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

余志勇,李祥光 编著  

页数:

361  

前言

  中医经典方剂是历代临床大师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处方,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精华极品,是中医理法方药的最高代表,历来在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这些千古锤炼的名方用药适宜,配伍严谨,主次分明,恰合病情,是理法方药系统性的典型代表。这些经典方剂入口蠲疴,效如桴鼓,经久不衰,深受历代医家之青睐。中医临床的深入发展扩大了经典方剂的应用范围。医学科学的巨大进步加深了经典方剂的现代研究。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中医热”也为中医经典方剂的应用与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这些研究与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经典方

内容概要

补阳还五汤原为王清任治气虚血瘀的经典方,后世医家屡有演绎,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本书分三部分:上篇从理论上对补阳还五汤的方义、功效、主治进行研究,并汇集了古今医家对补阳还五汤的认识和评价。中篇突出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临床各科,以临床病案为主,结合编者临床经验,按病证逐一加以论述。下篇综述了国内外对补阳还五汤的实验研究,阐述了补阳还五汤的全方及各组成成分的药理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详实,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其他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参考。

书籍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补阳还五汤的来源和组成  第二节 补阳还五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二、补阳还五汤全方的功效与主治  第三节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类风湿性肺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咳血  四、肺源性心脏病  五、慢性支气管炎  六、喘症  第三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紫癜性肾炎  二、慢性肾炎  三、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糖尿病脑梗死   二、糖尿病肾病   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四、糖尿病足  第五节 内科疑难杂症   一、肿瘤化疗反应   二、格林巴利综合征   三、雷诺病   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五、肢体麻木   六、帕金森综合征   七、痹症   八、眩晕   九、嗜睡   十、老年性痴呆   十一、头痛  第六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   二、慢性胃炎   三、食道癌   四、老年性便秘   五、肝硬化腹水   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第七节 脑血管疾病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   二、脑出血   三、中风偏瘫   四、中风   五、中风后遗留肢体疼痛   六、中风后遗症   七、脑梗死  第八节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   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血小板增多症   四、缺铁性贫血  第九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二、输液性静脉炎   三、早搏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   五、胸痹   六、风湿性心脏病   七、病窦综合征   八、原发性高血压   九、心肌梗死   十、充血性心力衰竭   十一、低血压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章 神经系统病证  第一节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   一、上肢周围神经损伤   二、下肢周围神经损伤  第三节 面神经炎  第四节 坐骨神经痛  第五节 脊髓神经损伤  第六节 神经性头痛  第七节 脑外伤性癫痫  第八节 神经官能症  第九节 中毒性神经损伤  第十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第三章 外科病证  第一节 颅脑外科   一、慢性硬膜下血肿   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颅脑外伤  四、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第二节 泌尿系结石  第三节 术后   一、断指再植术后   二、术后水肿   三、术后肠粘连  第四节 慢性阑尾脓肿  第五节 周围血管病  一、静脉血栓   二、血栓性静脉炎  三、下肢静脉曲张   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  第六节 肛肠外科(痔疮)  第四章 骨科病证  第一节 腰椎病变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三、腰椎退变三联症   四、其他慢性腰腿痛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四节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一、膝关节扭伤   二、膝关节骨关节炎  第五节 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第五章 妇科病证  第一节 产后病   一、产后胎膜残留   二、产后恶露不尽   三、产后脱发   四、产后股静脉血栓   五、产后缺乳   六、产后身痛  第二节 妇科杂病  一、卵巢囊肿   二、宫腔粘连综合征   三、子宫肌瘤  四、席汉病  五、盆腔瘀血综合征  六、月经前后偏头痛  七、慢性盆腔炎  八、子宫内膜异位症  九、不孕症  第三节 妊娠病  子满  第四节 月经病   一、经行肢体麻木   二、月经过多    三、痛经   四、崩漏   五、闭经   六、月经不调   七、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六章 儿科病证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小儿急性偏瘫  第三节 小儿脑瘫  第四节 小儿视神经脊髓炎  第五节 小儿中风  第六节 新生儿硬肿症 第七章 男科病证  第一节 不射精证  第二节 慢性前列腺炎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痛   一、前列腺增生症   二、前列腺痛  第四节 尿失禁  第五节 勃起功能障碍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证  第一节 耳科疾病   一、客观性耳鸣   二、神经性耳聋   三、耳带状疱疹  第二节 咽喉科疾病  一、声带肥厚   二、声带麻痹   三、声带小结   四、舌麻痹 第九章 眼科病证  第一节 视网膜静脉阻塞  第二节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第三节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第四节 视神经病变   一、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二、视神经瘘缩  第五节 麻痹性斜视  第六节 眼睑下垂  第七节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第八节 玻璃体积血  第九节 眼外伤   一、前房出血    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物模糊   三、外伤性复视   四、外伤后低眼压 第十章 皮肤科病证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第四节 黄褐斑  第五节 面部粟粒性狼疮  第六节 皮肤瘙痒症  第七节 皮肌炎  第八节 双手发绀症  第九节 斑秃  第十节 硬皮病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补阳还五汤制剂研究 第二章 药理研究  第一节 补阳还五汤中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黄芪   二、当归   三、川芎   四、红花   五、地龙   六、赤芍  第二节 补阳还五汤全方药理作用   一、抗血栓作用   二、对神经系统及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三、对循环系统及血脂的影响   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补阳还五汤的来源和组成  补阳还五汤来源于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原方载于《医林改错·下卷·瘫痿论》,为气虚血瘀病证的代表方。王清任认为半身不遂乃“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发为痿证”,立此方即补其亏损的阳气,故名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是一首益气活血祛瘀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生黄芪四两(120g)、归尾二钱(3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去


编辑推荐

  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  本书为“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广泛收集并系统总结了中医学术与临床杂志上刊登的以及中医临床专著中载录的经典方剂的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应用经验。内容包括补阳还五汤的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应用范围、组方原理及特点、古今医家论述、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以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研究部分重点介绍研究者对补阳还五汤的系统性的临床观察。临床应用部分则收集了大量临床医家的临证医案与经验总结。现代药理研究部分着重论述了补阳还五汤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本书内容丰富、体系清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补阳还五汤 PDF格式下载



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在临床之中大有帮助


挺好的,里面的内容对预防中风十分好,很值得一看。


内容很合意,对医生和医学生都很有用处


通俗易懂,值得看


其实买一本只讲一个方子的书实在有点奇怪,但是看了以后还是很有收获的,很多古方中蕴藏的智慧是值得后辈去珍惜,挖掘,并且古为今用的。而且里面讲了很多中药的现代研究和药理,让我长了很多知识。


这系列的书都挺好哦啊的


值得拥有太好了


这是个坑爹的系列,整个系列一本书就装下了,弄成每个药方一本书,内容大量重复。真是个捣乱的出版人!


送货速度太慢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