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党明放 中国书籍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书籍  

作者:

党明放  

页数:

21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些文史常识,逐一加以解说。以典系文,以文明典。融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对于读者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典故极有帮助。

书籍目录

B
 百步穿杨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闭月羞花
 伯乐一顾
 不耻下问
 不贪为宝
 不为五斗米折腰
C
 长袖善舞
 沉鱼落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程门立雪
 唇亡齿寒
 从善如流
D
 大器晚成
 倒履相迎
 道听途说
 得陇望蜀
 东道主
 杜鹃啼血
E
 二桃杀三士
F
 飞黄腾达
 逢人说项
 负荆请罪
 覆水难收
G
 高山流水
 管鲍之交
 过河拆桥
H
 红叶题诗
 化干戈为玉帛
 黄粱一梦
 祸起萧墙
J
 鸡鸣狗盗
 家喻户晓
 坚壁清野
 江郎才尽
 结草衔环
 解铃还需系铃人
 金屋藏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举案齐眉
K
 开卷有益
 脍炙人口
L
 老马识途
 梁上君子
 洛阳纸贵
M
 毛遂自荐
 孟母三迁
 民为邦本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珠暗投
N
 牛角挂书
 弄巧成拙
P
 抛砖引玉
 破釜沉舟
 破天荒
Q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秦庭之哭
 请君入瓮
R
 人琴俱亡
S
 手不释卷
 守株待兔
T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天衣无缝
 图穷匕见
 退避三舍
W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望尘而拜
 韦编三绝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围魏救赵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吴市吹箫
X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萧规曹随
 挟天子以令诸侯
 悬梁刺股
Y
 掩耳盗铃
 一箭双雕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以身试法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约法三章
 月下老人
 运筹帷幄
Z
 载酒问字
 凿壁偷光
 众志成城
 煮豆燃萁
附:条目笔画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百步穿杨“百步穿杨”语出《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当他听说秦国的名将白起将要领兵攻打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赶忙去见周朝的国君,说:“如果大梁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当时,周朝的国君只是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并没有管辖权。魏国如果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会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就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使白起能够取消攻打魏都的念头。于是,周天子委托苏厉前去游说白起。苏厉见到白起后,便给白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能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画了一个红色的靶心。这时,只见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箭箭都射中靶心,博得围观者的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靶心,距离太近,目标太大,还是射百步外的杨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颜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正好射穿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看得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红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顺序再射。只见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过路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你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就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听此人话里有话,不禁转过身来问道:“阁下您准备怎样教我射箭?”只见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射箭的,而是来提醒你应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的力气用尽,只要有一箭不中,就会前功尽弃!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势必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苏厉又讲道:还有一次,晋厉王攻伐郑国(今属河南),楚共王出兵援助郑国,行至鄢(yān)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即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发生的地方)便和晋军相遇,双方在激烈的交战中,晋将魏琦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气急败坏,就交给养由基两枝箭,叫养由基代他报仇。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琦射死。而把另一枝箭交还楚共王复命。苏厉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说:“您是秦国的有功之臣,听说您又准备发兵攻打大梁,如果这一仗打不胜,那么,你就前功尽弃,您的名声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白起听完这个故事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是不能再轻易出战的。便借口有病,取消了攻打魏国大梁的计划。“百步穿杨”意思是说射箭的技艺高超,比喻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唐代诗人李涉《看射柳枝》诗:“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唐代诗人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苏厉》:“百步穿杨箭不移,养由堪教听弘规。”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即如当日养由基百步穿杨,至今名传不朽者,因其能穿杨叶,并非说他射中杨树,就算善射。”


编辑推荐

《中国人最应知道的文化典故》编辑推荐:表达的前提:不出错误,表达的功力:辞必达意,表达的结果:让人明白,打铁要靠本身硬,学问全在自用心。为了升级自身的“软件”,我们一定要随时更新自身的“硬件”——最易误解的东西方文史常识、文化典故,最应该知道的东西方礼俗、礼仪,最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和成语,最易说错的话,最常见的语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是古人的追求,也应该是今人的自律标准。但实际的情况是,文化通识的普遍缺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症候,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并有日益严重之优。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文化纠错丛书。从普及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各种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因为一时犯错而颜面大伤。很多人并没有专门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文化通识的检点和自我纠正。这套丛书的推出,希望给大众一次系统梳理的机会,希望对改善我们的文化氛围做出贡献。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书首先非常适合学生群体阅读,作为他们学习的工具,从小积累正确的文化通识,提高文化修养。其次,这套书非常适合文字工作者,是对他们业务矢口识的一次系统的提高和补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这套书适合一般大众提高表达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文化大国应有的态度,也是提升全民文化形象的基础。《中国人最应知道的文化典故》以典系文,以文明典。融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阅读这些文字,能体味古人生活中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PDF格式下载



还没有看,不过都是成语典故,小时候学过一些。只是又想了解一下而已.


这是老师推荐买的 包装很好 送货很快 买书果然要在当当啊 这套文化纠错系列貌似都不错 上高中貌似也要读 所以大家可以来看看


多看书总是好事 了解中国文化石必要地


这本书质量不错,补充了不少文化常识!


书好,适用


第一次网购,感觉不错。速度快,质量好。再买几本。


很不错的商品,性价比很高,质量很好,非常喜欢。


内容不错,字体挺大,淡黄色的纸张看着挺舒服的,没事看看挺有趣的。


这本书有些枯燥了,我不太喜欢看,尤其是小孩子。不过内容还是很好的,有许多不知道的知识。希望作者和主编能够改进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