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

陈一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陈一  

页数:

24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陈一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探讨的是中国纪录片1978年以来的生产机制的变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纪录影像与国家和社会的再现关系,意在使当代纪录片发展背后的驱动力量浮现出来,进而从纪录片的角度对中国三十年多来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作出一种回应。
  在研究中,论文借鉴了媒介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这三种理论视角,并将它们整合到一起。三种理论中,传播政治经济学侧重传播活动中政治经济这两个最核心的要素,文化研究侧重于文本解读和意识形态分析,文化社会学则侧重于把这些要素放到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并与本人的田野调查成果相互照应。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力图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三十多年来的演变轨迹是什么?纪录片在中国当代文化领域、传媒领域中处于什么位置?不同题材的纪录片的话语构成了怎样的媒介现象?纪录话语如何重构与呈现了“国家一社会关系”?纪录话语与社会变迁有着怎样的互动?如何处理好体制内外纪录影像的共生和互动问题?纪录影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生长点在哪里》等等。
  第一章追溯了列宁“形象化政论”的论述如何传入中国,并对电视纪录片产生深远的影响,分析了1978年以前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模式。接下来,论文梳理了三十多年来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与特定年代的关系,指出了1980年代纪录片“建构与启蒙”的两大主题,1990年代普通人与纪录片的转型,以及新世纪以来政治与市场的双重逻辑对纪录片的影响。
  第二章从画面、叙事视角、选题等美学元素出发,探讨了三十多年来纪录片文本的美学变化。本章比较了同样题材的一部剧情片和一部纪录片,以此分析1980年代以来电视纪录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嬗变。同时,试图对纪录片的美学变化给出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解释,即纪录片的播出、效果与评价机制的变化是美学变化的推动力。
  第三章探讨了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问题,分析了电视纪录片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话语转换以及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问题。本章提出,三十多年来体制内纪录片的发展无法回避“民族国家”这个根本命题,而有关国家的话语递进和相关纪录片风格变化的背后,是纪录片生产者的“变与不变”。
  第四章与第三章呈现出某种“对举”的关系,探讨了社会类纪录片在主流电视媒体中的生长空间与话语呈现,分析了1978年以来的改革带来了社会“场域”的成长,将1990年代以来社会类纪录片和纪录片栏目的兴衰作为探讨重点。在此基础上,演绎了历年来体制内外纪录片人的互动以及关于《生活空间》栏目的话语博弈,以此折射当下社会类纪录片“方法被挪用”与“精神被消解”的困境。
  第五章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电视纪录片未来发展的几个路向。本文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无法直接拷贝美国纪录片市场化的发展模式,而应适当借鉴欧洲纪录片生产中公共电视体制、社会基金资助等方法。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将在“国家一媒介一社会”和“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组成的坐标系中,而香港和台湾近年来的纪录片发展也给大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简介

  陈一,1980年2月出生,江苏镇江人,现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讲师。2011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以来在新闻传播类权威、核心等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09年曾赴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学。

书籍目录

摘要
结论 考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新视角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国家相册”的背后力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从美学到社会学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文本研究和田野调查
第一章 纪录片在电视版周中的位置‘变’化
 第一节 1958-一1978:回望意识形态的遗产
 第二节 1980年代:民族复兴与启蒙话语
 第三节 1990年代:普通人与纪录片的转型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政治与市场的双重逻辑
第二章 纪录片美学的演替及其动因
 第一节 画面:从纪实主义到“真实再现”
 第二节 叙事视角:从“零聚焦”到“内聚焦”和“外聚焦”
 第三节 选题:从“命题作文”到“自选动作”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嬗变:《黄山来的姑娘》与《远在北京的家》的再解读
 第五节 美学谱系的背后:播出、效果与评价机制的考察
第三章 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解析
 第一节 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话语转换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召唤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第三节 政治经济中的变与不变:纪录片生产主体的考察
 第四节 “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的张力:兼评《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
 第五节 “主流影像”与“个人影像”的互文:以《人民至上》与《1428》为例
第四章 社会类纪录片的生长空间与话语呈现
 第一节 从国家到社会:纪录片中的“社会”何以可能
 第二节 社会纪实类节 目的兴衰:从《生活空间》到《社会记录》
 第三节 体制内外的互动与无奈
 第四节 多重话语的博弈:《生活空间》何以可为
 第五节 被挪用的“纪录方法”与被消解的“纪录精神”
第五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路向
 第一节 当前纪录片的危机与契机
 第二节 走向多元与未来之路
 第三节 香港:纪录片与社会的多重互动
 第四节 台湾:“解严”以来纪录片发展的镜鉴
结论与附录结束语
附录一:本研究田野调查的具体安排
附录二:部分访谈实录
附录三:《见证·影像志》与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对比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丝绸之路》是中央电视台也是中国的第一部中外合拍的纪录片,而以往要么是中国直接向外国输出自己的片子,要么就是请伊文思、安东尼奥尼等著名导演来华拍摄。《丝绸之路》由双方共同投资组成联合摄制组,日方提供所有的资金和拍摄设备,中方负责沿途的安排,拍摄的胶片统一在日本冲洗,双方拍摄的素材共用,各编自己的版本。作为第一次中外合作拍摄大型系列片,《丝绸之路》在各方面都作了前所未有的探索,被有关方面一致认定是借助外力发展电视艺术的成功经验,也是开展对外宣传的有效方法。从深层次看,这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第一次接近商业化的制作,也是题材和影片第一次以商品而不是宣传品的形式进入国际纪录片市场。当然,NHK用这个片子在日本和外国的播出收回了成本,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再将这个片子卖到第三个国家去。 《丝绸之路》播出后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丝路热”。此次合作拍摄的成功又诞生了后来的《话说长江》《黄河》等合拍的纪录片,也促使了《话说运河》《唐蕃古道》等国产纪录片的出现。这类影片看似是对文化遗址与考古发现的解读,其实包含了民族复兴与现代化的潜层话语。反过来说,当时国家没有更好的题材可以拍,表现大好河山是各方面力量都可以接受的一个交集。这正如《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的总编导戴维宇提到的: “如果说,我们在涉足长江的时候,注意力还集中于祖国山河的风貌,那么,我们在选择运河这一题材时,则希望通过电视节目去追溯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志在表达中国人民创造东方文明的艰苦历程,去话说运河身上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散发出的人情味和乡土气。” 从今天的眼光看,无论这些片子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缺陷,但毕竟它们意味着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纪录片脱离了简单地、完全地为政治服务的观念,逐渐地成为电视节目中新闻和文艺之外的专题节目中的一个支柱,为电视节目逐渐走向审美与表现开拓了空间,后来专题片和纪录片外延内涵的讨论其实正是纪录片获得了自身发展空间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这些片子在国内的制作和播出还是非市场化的,所以极高的收视率并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收益,带来的是纪录片工作者的口碑和他们极高的创作热情。当然,这么高的收视率既是片子拍得好,也是当时媒介环境决定的,就这么几个电视台,就这么多电视节目,有一个好的节目自然会创下高的收视率。


编辑推荐

《传媒新浪潮研究丛书: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 PDF格式下载



帮同学买的 用于课堂教学 据说是不错


整体还可以,研究内容不够深层。


从一个学术的角度,对纪录片的宏观生产体制给了一个梳理。与简单从纪录片文本出发的研究不一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