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
2012-1
中信
吴敬琏
218
无
《比较》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比较》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第五十八辑
建设整合高效的全国统一市场: “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的关键
备战危机
比较之窗
大国兴衰录
前沿
我们是否消费太多?
CIDEG专栏
水俣纪行
海外特稿
重大不确定性下的协调:对福岛核电站灾难的分析
金融论坛
21世纪需要怎样的金融体系?
法和经济学
药品安全与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对《药品管理法》修改的政策建议
医疗改革专题
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中美医疗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财政养医的弊端:激励机制的视角
支持限制金融机构规模和业务范围的理由是,在银行业基本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此对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结构进行行政性限制不会产生太大的成本。尽管相关的文献不是很多(Wheelock和Wilson,2009;Holzhauser,2005),但学术研究一般都认为,银行业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Gold-stein,2011)。然而,在现实中,规模经济的缺乏很难与行业的成本结构对应起来。随着处理信息和管理风险技术应用的日益增加,这些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规模很可能获得正收益。如果这些规模经济在总体水平上未显现出来,难道有其他的因素(管理的过度扩张?)在起作用吗? 同样的,关于范围经济,现有的学术研究得出的结论和从业者的想法不一致。有些观点认为,将不同的金融功能集中于一个机构有许多好处:首先,从提供服务的机构来看,这有利于减小总收入的波动性、降低资本成本,同时可为客户提供更多样的金融产品;其次,从客户角度看,客户获得服务更为方便,因为从一个机构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金融服务;最后,从整个社会来看,一个提供服务的机构从事的业务范围越广,它越有能力收集广泛的有关客户资信和投资机会的信息,这些都有利于高质量的资源配置。 要判断这些观点的正确性,需要更多、更深入地研究范围经济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如果范围经济不存在,那么是被哪些因素抵消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存在人为对更大、更复杂机构的激励(如隐性的政府支持),市场力量应该能够充分限制机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运行良好的小银行和大银行都会兴旺发达,而管理混乱的机构不管是什么规模,最终都会萎缩或消失。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公共政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代替市场力量推动“创造性破坏”的进程。 ……
无
一本既学术又通俗的经济杂志,很好。
内容属于学术性探讨,但是很有启发。
汇编国内外优秀学者的心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值得收藏!
很喜欢,选题不错
虽然还没看完 根据作者就可以初步评个分把 这是最后一步先评论的书 以后都是看完再评
很好的书,质量信得过。
本辑《比较》仍然立足中国改革问题选题,开篇选择蔡洪滨在财新峰会上的发言,深入探讨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即缺乏统一的市场。本辑比较还设立了“国际经济学会”专栏,对国际经济学会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对读者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未来的走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抛开纯理论的眼光,站在一个社会经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本辑《比较》至少有三篇文章很有借鉴。蔡洪滨的《建设整合高校的全国统一市场》、黄海洲的《备战危机》、巴里•埃肯格林的《大国兴衰》。这些对把握近几年国内外社会经济的趋势很有帮助。感觉蔡洪滨的文章思路很新,但还有点粗糙,要做学位论文的,看看多半能找到选题。其他的文章大多限于某个细分领域,适合专业对口的。
一个比较,一个读库,已经成为定期购买的丛书了
看了几篇,算是对一些事物理解的丰富和深入吧。
对研究经济学的人来说值得一读